死亡日記讀後感(一)
看連續劇《死亡日記》,偵破片,25集。剛開始看時,有些害怕,白骨、連環兇殺案,只好跳過一些圖像。雲港市爆發了震驚全國的「點兵山1號案」,案情從一樁普通的謀殺案開始,竟然發現郊區點兵山深處同坑掩埋著屍骨,經法醫鑑定,確認這是歷時十年,手法單一的連續殺人案,點兵山案件引起了全市的轟動。劇情發展到一半時,殺人兇手被當場抓獲,這是一個患心理疾病的男人,因為弟弟將父母的遺產獨吞,又霸占了他的愛人,心理扭曲,產生了殺人動機,一切很順理成章,罪犯又是現場被抓獲,抓捕後又詳細交待了犯罪的每一個細節,鐵證如山,讓警方鬆了一口氣。誰知案件的背後隱藏著另一個兇手,一個當地知名的心理學專家。他是這位犯人的心理諮詢醫生,他才是殺害這些女性的兇手。這是一個高智商的罪犯,他利用精神病人間歇性發作,操控著他,使他成了替死鬼。看到後面,逐漸明白這是一部研究犯罪心理學的電視劇。
很喜歡這部片子的最後一集,一場很精彩的犯罪心理分析,為什麼人格會扭曲,為什麼會有殺機,語言精闢,內容精彩,而且還會感人肺腑,最後的結局也是整篇故事的高潮吧。影片裡被殺害的幾名女性,都有著「受過高等教育」&「墮落」兩個共同點,雖然她們死的很無辜,但是每個人的墮落都有著不同的背景,發人深省。也很值得現在國內教育界重視的問題,大學不能只是光教知識拿文憑的地方了,學生的心理教育更為重要,不然會有更多的悲劇。
死亡日記讀後感(二)
我沐浴在一片春光明媚之中,眼前的生機盎然傳遞出一派生的喜悅。我看著那一個個正在萌發的生命,回憶卻不知不覺來到了那個落葉漫天的季節。秋風掃過每一個角落,揚起一片片金黃。不知為什麼如此燦爛的顏色卻傳遞出陣陣淒涼。也許因為那時的我正置身於一種生命的震撼之中。而帶給我這種震撼的正是一本名為《死亡日記》的書。
它是一本書,更是一本日記,也許這本日記按在你我的身上並沒有多大意義。它精彩的地方莫過於它的作者。那是一個癌症患者。當他知道自己的生命進入倒計時時,他並沒有因為死亡的逼近而去奢侈地揮霍生命或自暴自棄,而是用短暫的生命去創造無限的延續。這一本書將記載著他的靈魂長留於世上。
這本書記載的是他最後三個月的所思所想。令人再一次感到驚訝的是,它的色彩居然是那麼的明朗,語言是那麼的詼諧幽默。()它沒有隻字片語的抱怨,沒有一絲一毫的悲哀,但是卻讓人讀後悄然流淚。原來在這幽默而看似輕鬆的口吻後面,卻始終藏不住作者的痛苦——那不是絕望,那是對生命的留戀,誰也無法阻止的留戀:是牽掛,是嚮往,是一顆不願離去的心。
這種思緒不是讀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因為作者留給我們的始終是愉快地文字。這本書就這樣成了——在悲哀中站立的快樂。
讀完這本書,每一個人都會像寫後序一樣對生命進行一次思考。白岩松說,他覺得這本書是金黃的,像是向日葵;淡藍的,像是無法掩飾的憂鬱;大紅的,像是一股正在燃燒的力量。而我認為這本是透明的,是毫無雜質的靈魂的展露。它毫不吝嗇、毫不掩飾把一個完整的生命展示給大家。透明是它脫去華麗的衣裳後最美的底色,它可以融化成水、凝結成冰、升華為清澈的力量,悄悄潛入人們的內心深處,給予他們生命的觸動。
走出書本、走出回憶、走出思緒,眼前的一片綠色讓人再一次聞到生的氣息。帶著這種氣息。我感悟到書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