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讀書筆記(一)
《孫子兵法》成書於春秋末期,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軍事著作,在中國軍事史上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中國的軍事學發展影響非常深遠。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主要論述的是戰略方面的理論,比較抽象,哲理性強,可借鑑的範圍很廣。孫子兵法的作用遠遠不再局限於一本軍事著作的範疇,它還被廣泛運用於政治鬥爭、商業競爭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內容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涉及到戰爭規律、哲理、謀略、政治、經濟、外交、天文、地理、等方面內容,堪稱古代兵學理論的寶庫和集大成者,在世界廣為傳播。
在當代,一些相關企業要求員工的入門基礎就是熟讀《孫子兵法》,因為它的作用及地位在管理的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孫子兵法》的《謀攻》當中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形》、《勢》講決定戰爭勝負的兩種基本因素:形指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勢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虛實》講的是如何通過分散集結、包圍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最後以多勝少。《軍爭》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九變》講的是將軍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行軍》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觀察敵情。《地形》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九地》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火攻》講的是以火助攻。《用間》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書中的語言敘述簡潔,內容也很有哲理性。在古代,很多將領用兵都受到了該書的影響。處於當代的我們更應該像古人學習!
有人說:讀《孫子兵法》的啟示就是:無論做什麼都不要有一顆仁慈的心。我覺得這是錯誤的。因為我們所處的環境與古代是不一樣的,雖然也需要競爭,但它們競爭的性質是不一樣的,至少現在不用我們上戰場與敵人廝殺,只是與對方動腦子競爭,專業的話就是心理戰。在《孫子兵法》裡,學到的不僅僅是在戰場上的技術,更多的是教會了我們如何在社會上立足的最好技巧。
孫子兵法讀書筆記(二)
《孫子兵法》在《火攻篇》中道出了火攻與水攻的方法,介紹了各種要素。返回去看當年曹操火燒烏巢,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薛仁貴火燒兗州,朱元璋火燒陳友諒等無數經典火攻取勝戰役中,各指揮官們利用的要素,無不印證了孫子兵法火攻篇里的方法。
實施火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發火有時,起火有日」,指揮官想要發動火攻,也不是隨便就能發動的。首先要有膽識,其次要會觀察敵軍,觀察天氣的變化,比如:指揮官是否具有「智,信,仁,勇,嚴」五種素質;是否充分了解敵人內部情況;火攻前天氣是否合適,月是否在「箕,壁,翼,軫」,這些要素全部齊備,火攻才能成功。火攻一旦失敗,勢必導致我方損兵折將,戰爭失敗,乃至亡國,當年後梁大將王琳火攻反燒到自己戰船,導致戰敗,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打仗是決定國家命運,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不可以不小心謹慎。不論是戰略部署,亦或是戰役的作戰方法,都必須抱著「慎戰」的思想,作戰不可以對敵人有絲毫的輕視,為什麼史上那麼多的「驕兵必敗」的例子?因為「驕」即認為自己完美無暇,沒有任何漏洞,無懈可擊,而忽視了自己的弱點與缺陷。殊不知要想做到真正的無懈可擊,就必須認真分析自我弱點,不足,並做出各種應對突發情況的方案。不只戰爭,生活中也一樣,如果我們輕視競爭對手,或者輕視面臨的問題,想要「戰勝」基本不可能。
作戰不但要「慎戰」,亦要隨機應變,不能死搬兵書,就像生活中做事不可能有任何人或書籍告訴你可能發生的事情和對策,所以在做事前,一定先分析好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種因素,並在接下來做事的過程中,遇到意想不到因素時,不慌亂,沉著冷靜,將問題清晰地分析清楚,才有可能解決各種難題。
最後,孫子強調:「主不可以怒而興兵,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乎於利而動,不合乎於利而止。」像當年楚懷王忍不住自己一時欲望與憤怒而招致國家受損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戰爭不是目的,而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戰前定要慎之又慎,不能輕啟戰端,開戰前必要做好萬全的準備,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因一時衝動造成難以挽救的後果才是最重要的。一味比長短,爭高低,在情急之下,往往會喪失理智。善於把自我優勢最大化的發揮,利用,保存自我實力,不做無謂犧牲才是明智之舉。只有平心靜氣的看待問題,才能從長遠角度考慮問題。雖然控制自己的情緒並不容易,但是遇事冷靜分析問題,一定能逐漸控制自己的情緒,才會有更多精力處理更重要的事情。
雖然做到沉穩冷靜,機制靈活,情緒控制是極其困難的事情,但如果總能事前勤加思考,事後多加反思,不論是否修煉到這種地步,總歸還是會「八九不離十」吧。
孫子兵法讀書筆記(三)
《孫子兵法》作者是春秋時期的孫武,後又經曹操修改批註流傳至今,我閱讀的這本書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1日出版。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還是國小時,在家裡的書堆中我翻出一本泛黃的《孫子兵法》,當時書裡的文字還是從右往左。看著其中的文字,一句也看不懂,但是還是將其中的三十六計的名稱背誦了下來,喜愛象棋的我經常和同學切磋棋藝,每當我走出妙招時,那些妙計的名稱就在腦海中若隱若現。轉眼間,我上了高中,買了這本通俗易懂的比較現代的《孫子兵法》,慢慢的了解了孫武,了解了《孫子兵法》。
《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是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戰國時期起就風靡流傳的軍事著作,其內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贍,邏輯縝密嚴謹。全書共十三篇。《計》講的是廟算,即出兵前在廟堂上比較敵我的各種條件,估算戰事勝負的可能性,並制訂作戰規劃,這是全書的綱要。《作戰》主要是廟算後的戰爭發動。《謀攻》是以智謀攻城,即不專用武力,而是採用各種手段使守敵投降。《形》、《勢》講決定戰爭勝負的兩種基礎因素:「形」指具有客觀、穩定、易見等性質的因素,如戰鬥力的強弱、戰爭的物質準備;「勢」指主觀、易變、帶有偶然性的因素,如兵力的配置、士氣的勇怯。()《虛實》講的是如何通過火散集結、包抄迂迴,造成預定會戰地點上的我強敵劣,最後以多勝少。《軍爭》講的是如何「以迂為直」、「以患為利」,奪取會戰的先機之利。《九變》講的是將軍依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的戰略戰術。《行軍》講的是如何在行軍中宿營和察看敵情。《地形》講的是六種不同的作戰地形及相應的戰術要求。《九地》講的是依「主客」形勢和深入敵方的程度等劃分的九種作戰環境及相應的戰術要求。《火攻》講的是以火助攻。《用間》講的是五種間諜的配合使用。正所謂大道同歸,在這部經典的著作中我學到了很多,總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一、《孫子兵法》與為商之道
俗話說商場如戰場,我作為市場行銷班的學生,感受頗深。如《計篇》中「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指的是在作戰前經過認真的研究,分析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制訂出詳細的作戰方案,勝利的把握就大,否則,勝利的可能性就小。這就好比我來做項目策劃以及預算,準備的越充分,越有可能獲得成功。《作戰篇》中「因糧於敵,故軍食可足也。」指的是遠征軍隊的糧草應在作戰國征取,如果從本國運至戰場就勞命傷財。這點就拿超市來說,一個超市的流動資金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部用來存貨進貨,所以他們用供貨商的錢來賺錢,先供貨後付款,多退少補,所以他們可以擁有資金周轉,使超市運作越來越好。《地篇》中「為兵之事,在於順詳敵之意,並敵一向,千里殺將,此謂巧能成事者也。」指的是集中優勢兵力朝一個方向進攻,就能長驅直入,取得勝利。這個是我以後擁有自己的公司後公司內部施行的精神方案,現在看來有些遙遠,但一個公司如果上下一心,不管經歷何種風浪定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作戰篇》中「殺敵者,怒也;取敵之利者,貨也,得車十乘以上,賞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車雜而乘之,是謂勝敵而益強」。指的是軍隊應制定獎勵制度,明確對那些英勇善戰,立下赫赫戰功的將士給予獎勵,鼓勵他們今後奮勇殺敵,再立新功。作為公司的管理者,如果賞罰分明,那麼不僅能收攏員工的對公司的忠心,更能讓他擁有更大的創新動力。《謀攻篇》中「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意思是說,在軍事紛爭中,既了解敵人,又了解自己,百戰都不會失敗;不了解敵人而只了解自己,勝敗的可能性各半;既不了解敵人,又不了解自己,那隻
有每戰必敗的份兒了。就說兩個超市打價格戰為例,如果華聯能及時獲知蘇果搞活動的貨物價格,制定出更有利的價格,那麼這次活動中華聯便能獲得極大的優勢。
二、《孫子兵法》與做人之道
《計篇》中記載:「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這表明做人不僅僅要有智慧,重要的要有信用,誠信乃為人根本;做人要有廣闊的胸襟但是要有原則,該嚴的時候必須嚴格;做人還要有追求,不可懼怕困難,勇於探索。缺了其中任何一個,想做一個成功的人是不可能的。《謀攻篇》中記載:「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是對自知之明的概括。知彼,要求你客觀的分析別人;知己,更要求客觀的評價自己。「知彼」是對人的基本要求。社會是一個群體集合,不是某一個人的私有物品。你和別人生活在一個社會中就必須客觀地分析別人;不能因為別人和你的某個意見不合就輕易否定別人,更不能因為別人某個方面的欠缺而瞧不起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你要做的不是指出別人的缺點而是學習別人的長處。「知己」更重要,想想一個人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能奢望別人來了解自己呢!更可怕的是,當自己取得一點點成就時便忘記了深入的分析一下自己,認為自己什麼都會,什麼話都是對的,自我膨脹相當嚴重。其實究其原因,就是沒有好好地了解自己。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會做到「知己」,才可能「百戰不殆」。《勢篇》中記載:「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謀攻篇》中也有「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語句。這其中都顯現出一個人要想有成就必要提高自己的能力,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亂生於治,怯生於勇,弱生於強」表明別人的慌亂、害怕、示弱完全決定於你的實力,這也證明一個人要想真正有所作為,必須自己有能力,這樣才可以讓別人亂、怯、弱!只有加強自己的修養,提高自己的實力才可以成功。運氣是必須的,但是等待運氣的人絕對等不到運氣,「守株待兔」是最好的例子。孫子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要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必須是對方認識到無法戰勝你,總之當你擁有強大的實力可以自己主宰命運了,你才可以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地形篇》中記載:「進不求名,退不避罪」。意思說應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從大局出發,不應考慮個人的功名、得失。我的理解就是,做人應該負責任,有強烈的責任感,我認為這是一個人做人的基本要求,擁有一顆負責任的心,才有可能上不負國家,下不負良心。
三、心得總結
《孫子兵法》是一部千古奇書,不是三言兩語可以感受的了得,就如同品茶,得慢慢品味,才能品出味道。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只有通過閱讀書籍,無論書籍是何種方式,才能真正充實自己。一部經典是作者智慧與心血的結晶,在閱讀的同時,我們不僅要學習作者的精神,更當以作者為榜樣,有什麼事比提高自己的能力更讓人快樂呢。在今天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那些優美而哲理的文字卻離我們越來越遠。無論今天作為學生還是以後走向社會,都應抽點時間靜下心來,閱讀一些經典,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讓閱讀融入血液,做一個真正擁有內涵的人。時間可以負我,我卻不會辜負青春,只此言語,以求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