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挑學校還是選專業
填報志願時經常面臨這個選擇:選擇一個好學校有可能意味著沒有好專業,優先考慮好專業則可能放棄名校。招考部門透露,在接受家長諮詢中,兩派人各持己見,考生們可作參考。
優先選學校:綜合素質決定未來
「專業可以換,學校就不容易了。」一些人認為,重點大學從師資到硬體都具備優勢,學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首先,重點大學在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和學術氛圍上,與一般院校相比有很大的優勢,同時,大學所學的專業並不能完全決定以後的職業。雖然現在專業分工越來越細,但社會更需要具有綜合素質專業訓練的人才,複雜性的工作更需要多專業的集成和組合,所以複合型人才更受歡迎。辦學實力較強的學校不僅重視學生的專業教育,更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其次,很多重點大學實行主輔修制、雙學位制、彈性學制,進校後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選修第二專業,使自己變得更有競爭力。從招生政策上不難發現,如今大類招生、寬口徑培養正在流行,大學生在前兩年甚至是前3年學的都是基礎課程,在後期才會有所差別地開設專業課程,到時候再作抉擇。
這些家長更重視環境對人的影響。他們認為,古時「孟母三遷」的故事,說明了環境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性。不同層次的高校在師資力量、學校建設、國家投入等方面差別很大,而學校的傳統、校風、學術氛圍對學生的培養、塑造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好的學校,學生可以擁有更多的良師益友,從他們身上學習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在這種氛圍中,年輕人更容易激發自己的潛能,更快成長。
學校的品牌效應也是他們所看重的。從長遠發展來看,名校的品牌效應對個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專業的冷熱,會根據社會環境的變化而變化,而學校的聲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聲譽是基本穩定的。
當然,如果一定要上名校,但又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最好就選擇那些和自己喜歡的相近或相關的專業,這樣,日後可以通過讀研究生等途徑改變專業。
提醒:目前我國絕大部分高校對於在校大學生轉專業仍然有不少限制。所以,考生在填報志願時,還是要結合個人的興趣和特長,不要為了上好大學選擇與興趣特長完全相悖的專業,而把希望寄托在入學後轉專業上,至少應該搞清楚所填學校是否能轉專業,需要哪些條件。
優先選專業:選專業就是選職業
這裡說的專業優先,前提是指稍遜一籌的大學的熱門專業。「冷門專業就業很困難,熱門專業起碼找工作時機會更多一些。」現在,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大,主張優先選擇專業的人,主要考慮的是就業問題。
他們認為,一個人的發展和成才是靠專業打天下,而不是依賴學校;一個人在學校的時光是短暫的,而專業要陪伴人的一生。有不少考生為了進心目中最理想的大學,不惜選擇非常冷僻的專業,他們在就業時容易遇到大痲煩,遠沒有稍遜一籌的大學的熱門專業畢業生受歡迎。
不可否認,專業和未來就業的關係要相對大一些。因為,除了排名非常靠前的名牌院校機會多一些外,大多數學校面臨的都是一樣的競爭,機會比較均等。
主張選擇專業優先的這些人覺得,選擇專業就是選擇職業,就是選擇未來。一個人的職業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與他所學的專業有著直接的關係。雖然專業並不能決定某個人將來從事某項特定的具體職業,卻基本界定了未來職業的範圍。( )所以,報考志願時要在掌握學校資源的情況下,把專業考慮在前,一個理想的專業就業機會比較多,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學以致用。
提醒:中國的本科教育從以前的精英教育轉向大眾教育,大學除了學習,學生在大學裡更重要的是練習人際交往、參加社會活動,把自己鍛鍊成具有合作精神、擁有健康心態、能吃苦耐勞、有競爭力的「準社會人」,關鍵是現在大學「窄進寬出」,學生們上了大學,願意鍛鍊自己、磨鍊自己的太少。考生們無論學什麼,在哪兒學,只要大學4年不虛度,將來一定會有好的發展。
綜上所述,專家建議,對於一般考生而言,有一個原則:高分考生,奔名校;次高分考生,奔特色;考分中上等考生,兼顧學校和專業;一般成績考生,奔專業;成績較低考生,奔實用。
【閱讀了本文的用戶還閱讀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