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高考志願

2010年高考志願填報必備:快速篩選學校

2010年高考志願填報必知:快速篩選學校

高考志願填報,說簡單非常簡單,只須知道9個字即「憑實力、選學校、擇專業」,4個關鍵字即「實力、選擇、學校、專業」,憑想當然在高考志願表上填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就算完事;可要說難也非常難,要做到將自己的高考競爭實力與所報考學校的競爭實力之完美結合,就不是輕而易舉、一朝一夕之事了。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擇校不可不知的四個方面,即……

為什麼要特別(專門)了解這是因為:(1)展現「出彩」,隱藏「失色」。雖然有些學校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向社會各界全面客觀地介紹學校的情況,但是還有些學校就不是這樣了,他們只將學校「出彩」的方面展現出來,而將學校「失色」的東西隱藏起來,不予公開,如此一來,讓廣大考生及家長了解就有些困難。有一位「過來人」是如此告誡大家的「報考大學,請先看清楚具體專業和合併情況,不能夠單單看學校的簡介,很多高校出於招生的需要,刻意隱瞞了一些事實。如何報考之前不慎重,等去了再後悔,實在令人惋惜。」更別說各學校之間的相互比較、分出優劣了。

先請看一篇曾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文章:

「2000年4月,※※交通大學與※※醫科大學及※※財經學院合併,組建新的※※交通大學。9月招生時,在某些省份招生報考指南上仍用原來的介紹,隻字未提合併,只不過專業有了醫學相關專業,當然大家也都沒在意醫學,報考了交大的理工類別,結果錄取通知書下來,好多人卻被調劑至醫學專業,2000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6成以上,其中一部分同學剛到※※醫科大學就回去了,還有一些讀了一兩個月就走了,大部分人還是留了下來,※※醫科大學很破舊!簡直無法形容!

許多人根本不想學醫,無奈只好硬著頭皮,五年過去了,到了保研的9月,學校不給開推免證明,好多同學望外校興嘆,先保本校,結果保了兩次,先來了個預保,再有一個正式的,把前面的同學大部分留了下來,還是不肯給學生開推免證明,甚至不給打成績單,即使到外校直博,直到9月30號下午才給開,好多同學只好留在本校了!畢業的時候,學校一個延長學制,好多同學因為四級不過,補考沒過,還有的因為實習考試沒過等等被延長學制,大概有幾十個吧!」

在這裡我們不必要對其辨別之完全真偽,只須認定一個基本事實即可,2000年※※交通大學招生時,在某些省份招生的報考指南隻字未提合併,導致有些考生被調劑到醫學類專業,由此吃了大虧。為何如此說,筆者舉一個事例加以說明,1999年地處湖北的華中理工大學(「211工程」高校之一)與同濟醫科大學等校合併,同濟醫科大學在全國醫科類院校中名列前茅,但其招生錄取分數線多年均比華中理工大學差一個檔次(大約20分左右),更何談※※交通大學從綜合實力上比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985工程」高校之一)還稍強,而※※醫科大學比同濟醫科大學要稍差一點,這一正一反可見其差別有多大,那麼吃虧就有多大。學校在招生宣傳中不提合併之事,你又能奈它若何作為弱者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這觸目驚心的重高考(考試)、輕報考(志願填報)的慘痛教訓能否警醒許多考生及家長,使之不再發生呢!那就是廣大考生及家長要十分清楚地了解高校的前世今生。

(2)筆者不用去了解考生具體上當受騙的事實情況,只看著這高校一浪高過一浪的合併更名潮,就可作出明確的回答:憑想當然選校者大有人在。

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高校熱衷於更改校名呢究其原因有四個方面,但主要的是解決棘手的生源問題的需要。由於把冶金、紡織、煤炭、礦業、船舶、糧食等院校,改為理工、科技、工業、金融、工程、財經等大學,把某某地級市學院改成某某省(或大區)大學後,生源馬上就紅火起來,因學校冷門、偏僻而導致生源不定足的尷尬局面也就得到了扭轉。正因為更改校名有如此的好處,且立竿見影,難怪眾多高校樂此不疲。果真如此嗎看看嚴酷的現實吧!

原武漢紡織工學院1999年在鄂招理科生352人,第一志願填報的僅148人,其中達到分數線的才37人。該校更名為武漢科技學院後,招生大獲成功。以河南為例,該校自2003年起,在河南的錄取線大都保持在當地批次線30分以上,2006年在河南的文理科投檔線分別比批次線高出30、23分。

山東科技大學2006年在鄂文、理科投檔線分別高達530分、533分,比二本(一)批次線還分別高出11分、17分。而2007年在鄂理科投檔線競比二本(一)批次線高出23分之多,比二本(二)批次線高出35分之多。要知道,這是一所位於青島的二本(二)高校,1999年由山東礦業學院與山東煤炭教育學院合併組建。合併前兩年,兩所學校在很多省份都遭遇第一志願不足的困境,而更名後,考生報考熱情直線上升,近兩年尤其明顯。2004年,該校理工類在鄂投檔線高出批次線30分,2005年在鄂文理科投檔線都高出批次40多分,理科投檔線高達521分,僅比一本線低3分。

湖北籍學生章茜是山東科技大學日語系2005級學生,當初填報志願時,她在眾多學校中一眼就看中了山東科技大學。「其實當時也不怎麼了解這個學校,但是看到『科技』和『大學』,就覺得這個學校應該檔次不錯,如果叫原來的名字,我肯定不會報」。(此事例引自晨報網2006.8.14高校批量更名,考生家長犯暈,稍有添加。)

為什麼有這麼多上當受騙者,前仆後繼,這與其說是高校的精明與成功,還不如說是許多考生及家長的糊塗與悲哀。糊塗在於竟然上當受騙於這種「小兒科」的遊戲,悲哀在於竟然為了圖一時之省事,而將十年含窗的艱辛所得付之東流。真是可悲可嘆!

(3)憑想當然報志願會吃大虧。

我們的一些考生和家長往往憑經驗憑想當然就填報志願,無疑是會吃大虧的。他們往往一看到四川外語學院,就認為該院的所在地在四川成都,須不知該院的所在地在重慶;一看到河北工業大學,就認為該院的所在地在河北石家莊,須不知該院的所在地在天津;一看到中國美術學院,就認為該院的所在地在北京,須不知該院的所在地在浙江杭州;一看到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就認為該院的所在地在北京,須不知該院的所在地在遼寧瀋陽……還有他們往往一看到外交學院,就認為畢業後就業就去外交部;一看到中央司法警官學院,就認為畢業後就業就去法務部;一看到中央財經大學,就認為畢業後就業就去財政部……須不知這些都早已成為歷史。外交學院畢業的學生,任何一個想進外交部的人都必須經過嚴格的中央公務員選拔考試。前些年,外交部還規定了幾十所知名高校的畢業生為候選人員,而現在,這個規定也全部放開,改為全國所有的本科畢業生都可以自由選報。外交學院去年的畢業生中,最終進入外交部的只有個位數……還有他們往往一看到是農業類院校,就覺得所有專業一定就是與「農」相關,甚至認為出來就業也難逃「農」系列;有的認為師範類院校專業要麼就是語、數、外等專業,出來也只有當老師;一聽礦業、地質類的大學,覺得從學校出來就是採煤、挖礦或翻山越嶺去搞勘探工作……誠然,這些院校有這些方面的特色專業,但很多院校在專業設定上都充分考慮了市場的需求,所以專業的覆蓋面也越來越廣,不僅就業不一定是農業或師範或地礦行業,而且隨著社會發展,即使是這些行業,其工作內涵和環境也不等同於傳統概念。

這裡,固然有「校名」、「經驗」「惹的禍」,但關鍵在於考生和家長對高校缺乏深入了解。因此,磨刀不誤砍柴工,考生及家長不能只看校名,而應理性地對高校的方方面面做一番深入淺出的調查與了解。只有這樣,才不會被「靚名」所蒙蔽、迷惑,也不會為圖一時之省事,而將十年含窗的艱辛所得付之東流。

1.有些考生和家長選大學,往往不從識別高校的特色優劣著手,二就是習慣於……。某學校曾經在考生中做過一個調查,就是你在選擇一所大學時,是否了解這些內容:是否知道學校辦學歷史、學校是否屬於「211工程」院校、學校的特色有哪些、是否了解學校的招生政策……能回答一兩個問題就算不錯的了,而對於學校的特色、招生政策等知道的就很少很少了。這就說明一個問題,考生報考一所學校,往往更多的是從一個學校的名稱、地理位置、錄取分數、甚至以往的名聲上去決定的。也就是我們的考生很喜歡從一所大學的名稱上去認識大學,即「望文生義」,而不是從學校的內涵上去了解。

2.正確識別大學的有效途徑。

(1)我們要對學校的基本情況進行比較詳細的了解:如學校的辦學歷史、發展過程;是屬於本科一批還是本科二批招生是否屬於「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學校的強勢學科、特色專業和課程有哪些是否有重點學科師資力量如何總體就業率怎樣保送研究生或考研錄取的比例如何文理科的均衡情況怎樣……如文理均衡就可以使學生具備完整的知識結構,全面發展;重點學科是職能部門對學科的認可度,國家級重點學科則表明是本學科的最高水平;院士、長江學者、教授的水平和數量是大學整體實力的重要指標;如果你報考的學校或學校的專業師資力量強大,你在大學的幾年就可能享受到質量較高的教學服務,而學到更多更紮實的東西;就業率高、就業層次和就業地域的差別將直接關係到你未來的去向。

(2)這是因為,我國以前實行的是計畫經濟,在那個時期是部門辦學,學校為部門服務,因此將學校的類別分得很細很清楚。大致有如下類別:綜合類院校,如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等許多所院校;理工類院校,如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許多所院校;財經類院校,如上海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等許多所院校;語言類院校,如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許多所院校;師範類院校,如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華中師範大學等許多所院校;農林類院校,如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許多所院校;石化類院校,如中國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石油化工學院等許多所院校;醫藥類院校,如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中國藥科大學等許多所院校;建工類院校,瀋陽建築大學、山東建築大學、北京建築工程學院、河北建築工程學院等許多所院校;政法類院校,如中國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山東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多所院校;民族類院校,如中央民族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中南民族大學多所院校;地礦類院校,如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幾所院校;交通類院校,如北京交通大學、大連交通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山東交通學院等幾所院校;電力水利類院校,華北電力大學、東北電力大學、河海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學院等多所院校;公安司法類院校,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中國刑事警察學院、江蘇警官學院等多所院校;還有郵電類、藝術類、體育類,等等。

雖然,這些各個類別的院校經過了30餘年的改革開放、體制轉型,以及合併擴建,尤其是其中的「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院校,基本上都向著綜合類院校或者說多科類院徐速發展;但是他們的傳統優勢、特色學科無疑均保持了下來。如果說,中國大學的綜合實力誰排名第一,是清華還是北大可能無定論;但是,在文史社科類北大無疑是第一;而在理工類尤其是工學門類中清華無疑是第一。有些院校在中國大學的綜合實力排名中很靠後,也就是綜合實力並不強,但他的傳統優勢、特色學科卻很強;如大慶石油學院和西南石油大學及中國石油大學的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學科),中國農業大學與南京農業大學和河南農業大學及華中農業大學的作物學(一級學科)均是國家重點學科;尤其是江南大學的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是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這實際上就是尺雖長也有所短;寸雖短也有所長的辨證關係。……、

(3)……。什麼是……我們的考生和家長往往是自己報考文史類的,就將文史類的招生學寫作一類;自己屬於理工類的,就將理工類的招生學寫作一類;而不去作進一步的劃分。要知道高校的本科招生有11個學科門類:文學、歷史學、教育學、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前面1~7個學科門類是文史類考生的報考範圍,後面4~11個學科門類是理工類考生的報考範圍,其中哲學、經濟學、法學、管理學,這4個學科門類是可以文理兼報的。同時在每個學科門類中又包含有若干個學科類,十一個學科門類(無軍事學)共下設學科(二級)類73個,包含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的目錄內、外專業共570餘種。

由於北大、清華超強,占據了文學、歷史學、哲學、法學、理學、工學,這6個學科門類的第一,因此,其餘的「985」高校能在某一個學科門類上「很牛」就不錯了;其餘的「211」高校能在某一個學科門類的學科類或一級學科上「很牛」就不錯了。……哪些學校在哪個學科門類或學科類或一級學科上「很牛」,自己的志向、興趣、能力、特長又最適合哪個學科類或一級學科中所包含的某個專業。只有這樣,你的高考志願才能填得好、報得巧。( )具體來說,有些理工類考生往往將理學與工學看成一碼事,這樣他就分辨不出那所學校在理學上牛一些,那所學校在工學上牛一些。如北大與清華,復旦與上交大,南開與天大,武大與華科大等等,從總體上說,前面的學校在理學上牛一些,後面的學校在工學上牛一些……舉例來說,有些理工類的高分考生嚮往北京,自己感覺分數不夠北大與清華,就往往報中國人民大學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理工類專業,筆者認為就不太合算了。人大是一所「985」的學校,綜合實力並不是大家想得那麼強,他是文科類偏強,理工類偏弱。人大的文科有5個一級學科(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法學、新聞傳播學、社會學)在全國排名第一,政治學、農林經濟學2個學科排名第三,歷史學、工商管理、系統科學3個學科分別排名第五、第六和第八,的確很強;但人大理工類的專業(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能在全國……就不錯了。

選擇學校,就要了解學校的概況,知道學校的綜合實力,能夠分出上下高低∩是一方面,不僅有一些不可預知的可變因素難以把握,就連學校情況的全面了解也有點難,不易做到。更別說各學校之間的相互比較、分出優劣了。如何比較呢要注意方法的……,不然不是沒有意義,就是作用不大,甚至會有副作用。另一方面,如今是資訊時代,各種資料滿天飛,各種訊息撲面而來,真偽難辨,對錯不知。由於廣大考生及家長不是專業人士,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要想在不長的時間內了解情況並作出正確的選擇,完成高考志願填報,就需要只掌握那些對高考志願填報非常有用的可靠的信息資料,那麼對學校之間的相互比較、分出優劣需要哪些資料呢

1.可信度可用度非常高的學校資料。

客觀、全面、公正、準確、可靠的資料,非權威部門、機構(即官方)發布的信息莫屬。雖然我國官方沒有發布全國高校的綜合性實力排名,但也不是一點有用的信息都沒有,可用的信息如下:

(1)「985工程」高校

對於「985工程」高校名單尤其是一期名單,筆者認為不能簡單地看待,因為我國官方對先後順序的排列是非常講究的,常常是在未作排名的情況下,在後面加上註明:排名不分先後或以姓氏筆劃為序,「985工程」高校名單,沒有在後面加上註明:排名不分先後,同時排在前9位的就是官方明確指出的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高校,那麼如此一來,這份名單就很有可能隱含著官方不露聲色的某種排名。廣大考生及家長可以將此作為我國第一層次高校綜合性實力排名的一個方面的參考,當然也不能就此決定自己的高考志願填報,因為決定報考的因素很多。

(2)「211工程」高校

(3)教育部直屬高校

(4)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工委及國家民委所屬重點高校

這裡可將上述資料這樣運用:劃分為三個層次(或檔次);劃分為四個層次(或檔次);劃分為更多個層次(或檔次)。

劃分為三個層次:

① 將「985工程」高校作為第一個層次;

② 將教育部直屬高校與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工委及國家民委所屬高校中的「985工程」高校剔除,餘下的高校均作為第二層次。名單如下:

③ 第三個層次就是列入各省市區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學校不屬於以上二個層次的所有高校。

劃分為四個層次:

① 當然也可以分得細一些,將教育部直屬高校與中國科學院和國防科工委及國家民委所屬高校中的「985工程」高校剔除(已劃作第一層次不變),餘下的高校中凡是2005年以前的「211工程」高校作為第二層次。

② 再將餘下的12所與其他的未列入的「211工程」高校一起作為第三層次。

③ 第四層次就是列入各省市區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學校不屬於以上三個層次的所有高校。當然也可參考這個資料作重新劃分,將141所具有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和列入各省市區第一批次本科招生學校中不屬於以上三個層次所餘下的高校作為第四層次。

(5)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名單

① 141所具有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

② 116所具有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

具有副教授評審權的高等學校中剔除不屬於以上四個層次所餘下的高校作為一般本科學校的分析比較區別是很有價值的。

(6)自主選拔錄取試點高校

自主選拔錄取試點高校是教育部從2003年開始進行高校招生錄取改革的產物,因此可以說凡是進入自主選拔錄取試點的高校,除了學校的綜合實力非常強以外,學校的招生工作也是比較規範的,可以讓教育部放心才被選入作為試點的。廣大考生及家長可以將此作為我國高校綜合性實力排名的一個方面加以參考,當然也不能就此決定自己的高考志願填報,因為決定報考的因素很多。

(7)全國大學一級學科評估排名

(8)全國大學的國家重點學科

閱讀了本文的用戶還閱讀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

[寫給高三家長:高考志願報考] [2010年高考志願填報指導網址大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