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志願填報100問(一)
1.什麼是高考志願填報?
答:填報高考志願是指考生在選擇自己希望就讀的高校與專業時,按當地規定的形式向招生部門和招生院校就自己的決定所表達的書面意見。一般採取填塗志願卡(表)的形式,河北省、北京、天津、廣東等許多地方已開始採取網上填報的方式。
2.報志願就是簽「大學錄取協定」嗎?
答:考生所填報的高考志願既是省(直轄市、自治區)招辦投檔的重要依據,又是招生院校錄取新生的必要條件。現在各地一般所有批次的院校全部以考生統一填報的志願(含徵集志願)為錄取依據,省市區招辦按考生填報的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投檔,沒有按省(直轄市、自治區)招辦統一規定的時間和方式填報志願的考生,不可能被院校錄取。在招生政策範圍內,只有考生與院校雙方都同意的選擇,才會圓滿實現。因此,填報高考志願從實質上來說,就是考生與院校之間按招生規則進行雙向選擇所簽署的「大學錄取協定」。
3.重考試、輕報考的危害在哪裡?
答:作為高考招生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志願填報,有許多人從重要性上將其稱之為第二次高考,也有許多人從技巧性上將其稱之為第二次高考,還有更多的過來人坦言「考得好不如報得好」,無論如何將其歸結為「七分成績定,三分志願拼」是不為過的。高考志願填報成功了,將會錦上添花使考生及家長心想事成,從而上個理想的、心儀的大學;而高考志願「報砸」了,就不僅是事與願違、「損分折業」這麼簡單了,稍強一點的,上個不理想的大學或不如意的專業,就有可能使其心情鬱悶、黯然神傷;遇到稍差的,就有可能是「由本到專」,甚至是「名落孫山」,足以使其改變人生、抱憾終身。
由此可見,掌握高招報考的技巧,成功填報高考志願是多麼多麼的重要;而重考試、輕報考的危害無疑則非常之大。
4.我國高考志願填報有哪三種方式?
答:我國高考志願填報的基本方式大致分為三種:猜分填報,估分填報,據分填報。分批次填報志願的,有些是上述某兩種的結合使用。
2010年全國各地的高考志願填報方式,從目前來看是這樣的:北京市、上海市共2個直轄市是高考前猜分填報志願,具體填報的時間主要在5月中下旬,即高考考試還未進行之前,故簡稱「猜分填報」;天津市、山西省、遼寧省、黑龍江省、河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共6個省、市、區是高考後估分填報志願,具體填報的時間主要在6月中旬,即高考考試剛剛完成但考分究竟是多少還不知道,其他重要信息也不知道,故簡稱「估分填報」;其餘共23個省、市、區是高考後根據分數填報志願,具體填報的時間主要在6月下旬及7月上旬,即高考考試分數已經知道,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及考生的排序位置等重要信息也已經知道,都可以做依據,故簡稱「據分填報」。這裡,分幾次填報志願的,以本科為劃分。
5.何為高考後「據分填報」志願?
答:對於高考後公布了考生成績,公開了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再填報志願的方式,有的省區將其稱之為看分填報,有的省區將其稱之為出分填報,還有的省區將其稱之為知分填報。筆者認為,準確雖然準確,但似乎缺少了點什麼;還有,全國對此稱謂也有必要加以統一;於是筆者將其稱之為「據分填報」。何為「據分填報」?其一,依據高考考分、某批次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和自己考分的排序定位,以及相關政策、信息、資料填報志願者也;其二,筆者希望天下的考生進行高考志願填報時都有理有據,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失誤。
6.報志願必知的是哪四條分數線?
答:第一條線是各科類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錄控線或批次線又稱省線);第二條線是院校投檔分數線(簡稱投檔線也稱調檔線或提檔線);第三條線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第四條線是專業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專業線)。
7.什麼是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答: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簡稱批次線或省線)是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考生高考成績水平和招生計畫,按一定的比例確定的錄取新生的各批次、各科類最低成績標準。各批次、各科類的批次線都會不同,科類一般常分為文史類、理工類、藝術類和體育類等,文史類和理工類又通常分為第一批次(重點本科批次)、第二批次(一般本科批次)、第三批次(獨立院校和民辦本科院校)、第四批次(高職專科院校)。批次線是確定考生錄取資格、執行招生政策的一個重要指標,院校一般只能錄取所在批次線上的考生,只有招投總分達到或超過批次線的考生(通常稱「上線考生」)檔案,才有可能被投檔到高校,由高校選擇錄取。2010年至少有23個省、市、區的高考志願在公布高考成績和批次線以後填報,這樣批次線可以更好地指導考生合理填報志願。比如某考生的招投總分(含政策照顧分)達到了重點院校的第一批次線,就可以填報第一批次和以後各批次的志願。(至於降分投檔那是特殊政策,另當別論。)
8.錄取控制分數線能簡稱錄取線嗎?
答:有些媒體,尤其是一些在當地非常有名的大報和許多專業人士,經常將「錄取控制分數線」,簡寫或簡稱為錄取分數線或錄取線。筆者認為這是很不嚴肅和不正確的,希望能引起注意和重視。這是因為:其一,錄取控制分數線是官方人為所劃的幾條分數線,而不是當地考生自發報考而最終在學校的錄取過程中形成的分數線。其二,它的產生時間是在當地的投檔、錄取以前,而不是錄取以後。真正的錄取分數線則必須產生於錄取之後。其三,省級招生委劃出錄取控制分數線的目的,是為了有助於投檔,而不是學校的錄取。其四,他與客觀事實不相符合。學校的錄取最低分數線和各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數線,是完全可以高於或低於錄取控制分數線的,這是由學校的實際錄取情況所決定的。當然,通常情況是高於和等於。其五,媒體這樣簡寫或簡稱會對哪些不熟悉、不了解高考招生政策和招生常識的廣大考生和家長是一個誤導。其六,如果實在需要簡寫或簡稱,筆者認為何不將其簡寫或簡稱為「錄控線」呢!這可能要合適得多。
9.各錄取批次中的招生院校各是哪些?
答:各地所劃分的錄取批次中,除了提前批次外,通常就是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第四批次。第一批次一般安排「985」工程、「211」工程院校和部委屬全國重點院校以及當地省級招生辦同意安排在第一批次錄取的院校或專業。由於第一批次錄取主要是全國重點大學,因此其錄取控制分數線,又叫重點本科批次線(簡稱重點線)。
第二批次一般安排除了第一批次的錄取院校以外的普通本科院校(不含民辦本科院校)。由於第二批次錄取院校主要是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劃定的錄取控制分數線又通常稱為一般本科線或二本線。第三批次一般安排獨立學院的本科及民辦院校的本科。第四批次一般安排有專科招生計畫的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專科及民辦院校專科)和高等專科院校以及各類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10.高分生不報下批次院校的危害在哪?
答:在高考志願填報中,有些高分考生不重視下一個批次院校志願的填報,故在上一批次志願落選後,就失去了錄取機會;只能復讀或不再上學或……。故筆者在此特別提醒考生,一定要慎重、合理填報志願,即便高考成績達到第一批次線的考生也不能僅填一本的志願,最好還應填報二本及後續各批次志願。至於有少數地方涉及「誠信問題」的也要統籌考慮、反覆比較、再作決定。
11.什麼是院校調檔分數線?
答:院校調檔分數線(簡稱調檔線)是指以院校為單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類(如文科或理科)招生計畫數的一定比例(1:1.2以內),在對第一志願投檔過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調檔最低成績標準。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調檔分數線。省招辦在投檔過程中,將填報了該校志願且成績在批次線上的考生檔案,按招投總分(高考總分和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計畫的一定比例進行投檔,自然形成調檔線。通常情況下,調檔線往往高於批次線,第一志願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調檔線等於批次線。考生的檔案能不能投給學校,最關鍵取決於招投總分是否達到了調檔線。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畫30人,填報該校且成績在第一批本科錄取控制分數線上的有60人,省招辦按招生計畫數的1.2倍(30×1.2)需投檔36份,計算機將這60人按招投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總分即為該校本批次理工類的調檔線。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
12.什麼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
答:學校將進檔考生,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所錄取的最低分考生所形成的分數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或者說學校的最低分錄取的專業線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類計畫招生30人,已投檔36份。學校經審閱,擇優錄取其中30人,將不予錄取的6人檔案退回省招辦。這錄取的第30位考生的分數就是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也稱學校錄取分數線,簡稱校線。
13.什麼是專業錄取分數線?
答:每所學校都設定有若干個專業;少則有20~30個專業,一般也有40~50個專業,多則有70~80個專業,有的甚至超過100個專業。學校按照招生章程中規定的專業確定辦法予以錄取考生,實際上就是將考生確定在某個專業上。由於每一個專業的錄取都會自然形成錄取最高分、錄取最低分,通常將某個專業的錄取最低分數稱之為專業錄取分數線,簡稱專業線。也就是學校招生有多少個專業就有多少條專業線。因此在若干條專業線中同樣會有最高分的專業線,或最低分的專業線;而通常又將最低分的專業線定之為學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簡稱校線。
14.實際錄取數與計畫招生數有何差別?
答:計畫招生數是指在某地有招生任務的全國各高校準備招生的人數,實際錄取數是指實際錄取的結果。這兩個之間是有差別的。從近兩年情況看,錄取數有時小於計畫數。其主要原因是考生志願選報不平衡,造成一些學校生源不足或無生源,通常是外地院校情況更為嚴重,迫使這些生源不足的學校不得不削減計畫。
15.什麼是定向就業招生志願?
答:部分高等院校每年會安排一部分面向艱苦地區、艱苦行業以及軍工、國防等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定向就業招生計畫。定向就業的招生計畫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上不能完成的,可以在招生院校調檔線下20分內由省級招辦補充投檔,學校根據考生的定向志願擇優錄取。因此,如果填報定向志願,就有可能享受20分的優惠政策。
16.往屆生錄取時是否受影響?
答:除了軍事院校、國防生、民航飛行學院運輸飛機駕駛專業、國際關係學院等不招收往屆生外(有些自主招生的院校只招應屆生),其他院校對往屆生基本上一視同仁(詳情請見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17.高校招收「實驗班」是怎麼回事?
答:最近幾年,為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教育部門人才培養的重點轉移到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上。為了打破人才培養條塊分割、專業劃分過細的弊端,很多高校為了培養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一流創新型人才,便以舉辦「實驗班」的形式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實驗班」一般都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招生專業形式對社會公布,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填報,由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和志願擇優錄取,一般並沒有其他特殊的要求。具體詳情請見相關院校的招生章程。
18.招生錄取常用何種志願投檔方式?
答:由於招生高校眾多,招生人數成千上萬,有的省考生人數多達100萬以上,這麼大的數量,又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既要保證有序的工作秩序,又要保證高質量的工作效率,錄取工作中採用何種志願投檔方式就顯得很重要。而志願投檔方式一般常用的有兩種,即排序志願的投檔錄取方式和平行志願的投檔錄取方式。
19.什麼是排序志願投檔錄取方式?
答:排序志願即是投檔錄取時,省級招辦按考生所報志願學校排隊,有幾所學校就排幾條隊。當考生符合第一志願院校投檔條件時,將其投檔;如不符合時,則必須先看第二志願院校的投檔情況,如果不足,才可以投檔給第二志願高校(關於符合院校志願分數級差條件的不在之列),依次類推。排序志願的投檔原則是「志願優先按分數」,強調的是志願優先,有利於巨觀掌握高校的上線生源情況。志願優先,即為第一志願優先,皆因第一志願首先投檔形成。
20.「上線落選」的原因是什麼?
答:「上線落選」的具體原因多種多樣,概括地講,主要有以下幾種:(1)政策性落選。為了讓招生院校有一定的挑選擇優的餘地,劃線時要保持上線考生數略多於計畫招生數,投檔時按一定比例使調檔數大於計畫數,部分上線考生可能因招生計畫限制而未能錄取。這是正常落選;(2)填報志願失誤落選。
21.什麼是投檔、調檔、提檔?
答:當考生的招投總分(高考總分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達到某科類某批次錄取控制線以後,省市區招辦依據考生的招投總分向各招生院校按一定的比例投檔,而此過程院校則稱之為調檔或提檔,依據的也是考生的招投總分。
22.招生時會直接錄取第二志願嗎?
答:招生錄取時不會越過第一志願院校而直接錄取第二志願院校。因為,每一批次錄取的院校,必須按志願順序錄取,參加錄取的院校因為第一志願報考的達線考生不滿時,地方招生辦才會投放第二志願考生的檔案。如考生的分數未達到第一志願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或達到錄取線但由於某種原因被退檔的,才有可能被其他志願院校錄取。
23.教育部對高校錄取批次有何規定?
答:各省級招生委員會要根據本地區招生工作的實際,合理安排高等學校錄取批次。原則上同一高等學校同一學歷層次的招生計畫應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如確有必要,可以將同一高等學校的不同專業安排在屬於同一學歷層次的不同批次錄取;但同一學校、同一專業、同一學歷層次的全部招生計畫,在同一省(自治區、直轄市)須安排在同一批次錄取,並執行經有關部門批准的相同學費標準。高等學校被安排的錄取批次與上一年度有變化的,省級招辦應事先與高等學校協商一致後,再向社會公布。
24.招生錄取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教育部規定,各省級招生委員會和高等學校要結合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錄取投檔辦法,正確處理好考生成績與志願的關係。在統考成績達到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的考生中,高校確定調閱考生檔案的比例一般應控制在本校招生計畫數的120%以內,省招辦按高等學校的調檔要求向其投放考生電子檔案。高等學校必須按招生章程中向社會公布的錄取規則進行錄取,對擬退檔考生要註明詳細的退檔理由,並負責對退檔考生的解釋工作。
25.填報提前批未錄對其他批是否有影響?
答:考生填寫了提前批次的院校志願,如果沒被錄取,不影響考生參加其他批次的錄取。但是,如果考生已被提前批次的院校錄取,就不能參加其他批次院校的錄取。
26.報考軍事院校者須注意哪幾點?
答:① 必須是應屆高中畢業生,年齡不超過20周歲;② 男女比例有一定限制;③ 身體條件必須符合軍隊院校體檢標準;報考公安部所屬院校年齡不超過22周歲。 具體請看各軍校的招生章程。
27.未報服從專業調劑錄取前能否更改?
答:如果填報志願時考慮不周沒有填寫服從專業調劑,錄取前能否更改?從公平的角度來看,志願書是不能隨意更改的,但是如果確實是由於考生填報失誤,可以向有關高校提出補充填報服從校內專業調劑的申請,由學校決定是否受理。
28.報考學校和專業時是否考慮就業?
答:考生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都應當考慮就業因素。但不可盲目地把就業因素放在第一位;在選擇專業時,應該儘可能根據自己的專長和志趣去選擇。一般來說,所設立的招生專業都會有一定的社會需求,關鍵是要學得好。
29.填報志願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答:在對待是否服從本校專業調劑時,考生要慎重、要統籌考慮。如果填寫「服從」,可以增加被錄取的機會,但也有可能被錄取到你不滿意的專業;如果填寫「不服從」就意味著學校只考慮你所填報的專業,在所報專業不能滿足錄取需要時,將會作退檔處理。
30.貧困生如何優先選擇學校?
答:家庭經濟確有困難的考生,可以優先考慮以下幾個選擇:1.報考軍事院校、武警院校; 2.報考國防生; 3.報考其他定向生;4.報考師範院校;5.報考一些民族院校;6.報考西部地區的院校;7.報考部分艱苦行業的院校及專業。
31.復讀考生應如何填報志願?
答:對於復讀考生來講,報考志願的基本思路是要保證有學上,在儘可能不落榜的前提下,去選擇學校和專業。換言之,在選擇學校和專業時,應留有稍大一點的餘量,千萬不可盲目自大,過高估計自己復讀的進步幅度,冒著落榜的危險去追逐熱門專業和名牌院校。當然,也不是要求復讀考生過余的保守。
32.高考志願怎樣才能填得好報得巧?
答:從總體上說就是,只有跟著招生章程走,才能掌握報考新技巧;只有掌握報考新技巧,高考志願才能填得好、報得巧。報考新技巧分為:招生章程解析之技巧和量化指標預測之技巧。招生章程解析之技巧又分為:真假單科分數的制勝技巧,真假加分的制勝技巧,真假志願級差的制勝技巧,進檔考生專業確定辦法的制勝技巧等;量化指標預測之技巧即預測校線的三大方法和預測專業線的方法是:兩線差加修正值法;分數排序定位法;分數含金量區別法;三線差加修正值法。
33.《招生章程》與「招生簡章」的區別?
答:從名稱上看,只是將「招生簡章」改為《招生章程》,但這絕不僅僅是字面上的「一字差異」。從理論上來講,更重要的是反映了社會的進步,教育改革的深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從計畫經濟時代的「簡章」跨到了市場經濟時代的「章程」,這一字之改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
從法律上來說,《招生章程》具有很強的法律規範性的作用,而「招生簡章」則基本不具備什麼法律規範性的作用。這對廣大考生及家長這個「弱勢群體」來說具有一種較好的保護。反過來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高校就是一種較強的約束,當然也有保護。用《招生章程》招生,將大大有助於高校實現公正、公平、公開的「三公」原則,將把我國依法治招推進到一個新階段。
從實踐上來說,由於「招生簡章」僅介紹一般性報考內容,而報考的核心內容(錄取規則等)是不公開的,可《招生章程》就不同了,錄取規則等17項招生信息是其必須公開的主要內容。通過錄取規則中「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接收非第一志願考生的分數級差、對加分或降分投檔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這些具體的規定內容,給了廣大考生及家長以用武之地,所以不能「跟著感覺走」,而必須「跟著招生章程走,掌握報考新技巧」。
34.《招生章程》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答:教育部每年都明確規定「招生章程必須真實、準確,其主要內容包括:高等學校全稱、校址(分校、校區等須註明),層次(本科、高職或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等學校、公辦或民辦高等學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在有關省(區、市)分專業招生人數及有關說明,專業培養對入學外語考試語種的要求,經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相關科目成績或加試要求、接收非第一志願考生的分數級差、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繫電話、網址,以及其他須知等。」
35.什麼是平行志願?
答:所謂「平行志願」就是指在某個錄取批次的學校中,考生可填報若干個志願平行的學校,然後按「分數優先、遵循志願」的原則進行投檔、錄取,改變過去志願優先的投檔、錄取原則。具體地說就是,將同一科類某批次線上填報了平行志願的考生按招投總分(高考總分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當遇到若干名考生分數相同時,則按規定科目的分數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後依次投檔,先投分數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分數較低、排序在後的考生。
簡言之,平行志願對於整體考生是「分數優先按志願,分數相同看科目」;而對於單個考生則是「逐個檢索,一檔一投、能投則投、投後不檢、無投再檢、檢完則完」的投檔原則和操作步驟。
36.平行志願有幾種形式?
答:目前,全國有許多省市實行不同形式的平行志願。從平行志願的實施範圍上看,大致可以分成三種:批次平行志願,混合模式,批次中的次段。批次平行志願所指的是某個批次或每個批次都是平行志願,對於批次平行志願來說,最主要的特點是第一志願必須是平行志願。混合模式的平行志願所指的是部分批次中有平行志願,有平行志願的批次中的第一志願不是平行志願,通常所見的是第一志願為排序志願,第二志願為平行志願。而「批次中的次段」稱之為平行志願,有些勉強。在這種模式中,由於同批次中的學校又被分為A,B兩個次(或段),僅僅是有點平行志願的味道而已。
從平行志願的最終使用方式上看,則可分為兩種。從平行志願的根本特點上來分,也有兩種形式。
37.為何只有第一志願平行才是平行志願?
答:從平行志願的使用方式上看,可分為兩種:即第一志願的平行志願與非第一志願的平行志願。可是由於非第一志願的平行志願的作用比較有限,因為即便是排序志願的第一志願投檔率,各地低的也在60%~70%以上,高的甚至達到了80%以上,於是留給非第一志願的作用空間比較小。所以,許多地方在第二志願或第三志願中採用了多年的平行志願,卻並未引起廣大考生及家長的關注與重視,甚至大家都未將其視之為平行志願,而僅僅認為只有第一志願實施了平行志願,才將是值得重視的平行志願。從教育部大力推行的平行志願來看,所指的也是第一志願為平行的平行志願。
38.2010年哪些地方會採用平行志願?
答:由於2009年教育部推行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的改革試點成效尚好,已實施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的16個省市區無疑會繼續實行,並且還會有所擴大,即如四川、江西、貴州、吉林等省在某一批次實行的基礎上擴大範圍。在2010年會新增哪些地方開展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呢?筆者認為,新增的省市區可能會在5個以內,最多不會超過10個,在全國都實施第一志願為平行志願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其一,我國高考管理應穩字當頭是毫無疑問的,由於2010年是有些地方開始實行「新課改」的高考年,不宜多頭並舉。
其二,目前有些未實施第一志願為平行志願的地方一般大都實施了第二志願的平行志願,並且高考招生錄取的成效都較好,大多第一志願的錄取率基本上達到了80%以上,如北京等省市。
其三,有的地方已在實施其他的投檔錄取模式的改革,如內蒙古在實施動態排名精確定位的填報志願方法。
其四,由於對實施平行志願還有一些不同意見甚至是反對的聲音,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化解。
其五,由於我國高考管理實施的是屬地化管理的政策,即便教育部推廣,但何時在當地實施最為有利,還是由本地主管部門統籌考慮、統籌決策。綜上所述,2010年在全國都實施平行志願的可能性不大,如北京、內蒙古等地就可能不會實施。
39.平行志願有哪六大作用?
答:實行平行志願的填報及其投檔方式,有以下幾大作用:其一,可以降低考生填報志願的風險;其二,提高了高分考生的投檔率及錄取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護高分考生;其三,提高了考生填報志願的自由度及錄取學校的滿意度;其四,促進了高招公平與教育公平;其五,提高了錄取考生的入學報到率及減少復讀生;其六,還有減輕考生在志願填報過程中的焦慮心態,高校斷檔現象減少,「大小年」 現象減少與減弱,志願匹配性提高等作用。
40.填報平行志願就容易「搞定」嗎?
答:由於平行志願將第一志願由一個變成了幾個,有些考生和家長就想當然地認為,哪還不容易「搞定」?我就是憑蒙、靠猜、再加碰,也能撞上一個。事實果真如此嗎?不可否認的是,實行平行志願,的確提高了考生的投檔率,尤其是高分考生的投檔率。但是,投檔與錄取是兩回事。由於總的錄取率沒有提高,僅僅只是相對高分考生的錄取率提高了,反過來說,相對低分考生的錄取率反而降低了,這是其一;其二,憑蒙、靠猜、再加碰,是不一定能保證被投檔的,這無疑會加大高分考生的滑檔風險;其三,由於高校的投檔數量通常要大於錄取的數量,就必然會產生退檔。你憑蒙、靠猜、再加碰,即便能幸運的被投檔,但能保證不被退檔嗎?其四,由於平行志願並非真平行,也只是相對、有限的平行,故而平行志願也有較大的風險。其五,河北省實施了三年的平行志願,可在2009年高考中共有82名600分(高出重點線31分)以上的理科考生落榜,最高分達662分。雖然,本科第一批次計畫較去年有所增加,投檔比例一般也僅為105%,有的院校甚至將投檔線上的考生「照單全收」,但被退檔的考生仍有1700名左右,至於滑檔的考生那就更多了。因此從確保錄取的角度,對許多考生和家長上來說,憑蒙、靠猜、加撞是絕對不行的。平行志願不僅不容易「搞定」,反而更難「搞定」。
41.為什麼說平行志願並非真平行?
答:這從上面所介紹的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與辦法中就可看出。平行志願是湖南省首創並從2002年就開始實施的,不過,當時稱之為並列志願;江蘇省與浙江省是分別從2005年、2007年開始實施的。他們關於平行院校志願的投檔原則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如何遵循志願?那就是平行志願在投檔時並不是任意進行,而是有嚴格的先後排列之分的;平行志願有字母標識的,投檔即從A到B,再從B到C……,而不是反之;平行志願沒有字母標識的,即在機讀志願卡中,平行志願的先後順序為從左到右、從上到下「Z」字型排列,即在機讀志願卡平行志願欄中,最上一排的左邊為①、右邊為②,第二排的左邊為③、右邊為④……;或者是左邊為①、中間為②,右邊為③……。這個排序就是投檔的先後順序,並且只給了每個考生一次投檔機會。
由此可見,平行志願並不是真正的志願平行,他是有著嚴格的有先後排列之分的。照此看來,人們把他定義為平行志願A、B、C……,或者把他定義為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都無關緊要。那麼,什麼東西至關重要呢?
在高考招生錄取的過程中有兩個環節(或步驟)必不可少且很關鍵。一個是省級招辦向學校投檔,另一個是高校的專業錄取。在省級招辦向學校的投檔過程中,其投檔的原則(或模式)至關重要。如果投檔的原則(或模式)是「志願優先看分數」,則填報志願的設定必然是排序志願,即第一志願、第二志願、第三志願……;如果投檔的原則(或模式)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填報志願的設定必是平行志願,即平行志願A、B、C……。
同時大家還要知道,平行志願對於單個考生的投檔辦法是:「逐個檢索,一檔一投、能投則投、投後不檢、無投再檢、檢完則完」的投檔原則和操作步驟。這就充分說明,平行志願不僅有著嚴格的先後排序之分,而且在若干個平行志願中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並不是有若干次投檔機會。所以說平行志願並非真平行。
42.平行志願怎樣按分數投檔優先?
答:平行志願按分數投檔優先,即是將同一科類某批次線上填報了平行志願的考生按招投總分(高考成績總分與政策性照顧分值的總和)從高分到低分排序,再按排序先、後依次投檔,先投分數較高、排序在前的考生,再投分數較低、排序在後的考生。也就是說哪怕分數隻高一分考生的幾個平行志願中排位最後的那個院校志願未完成檢索、投檔過程,就不會對哪怕分數隻低一分考生的幾個平行志願中排位最前的那個院校志願進行檢索、投檔。簡言之,只高一分考生的幾個平行志願的檢索、投檔都將優先於只低一分考生的所有平行志願的檢索、投檔。這就充分地體現了分數在平行志願投檔時的優先性。
43.當總分相同時平行志願又如何投檔?
答:如果同一科類某批次線上填報了平行志願考生的招投總分相同,那又該如
何操作呢?很簡單,繼續比較,分出高低。也就是總分相同了,不能比較,那就按一定的規則分科目來進行比較。這裡全國各個地方的規則有所不同,不外乎以下兩種:1.不分文理科,沒有側重。如湖南省按語文、數學、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後依次投檔。2.區分文理科,各有側重。如浙江省文科類考生按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理科類考生按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再按排序先、後依次投檔,等等。面對總分可能會相同的考生應該根據當地的具體規定,按照統籌考慮、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原則來進行把握。
44.平行志願能一檔多投嗎?
答:對於平行志願,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願能一檔多投,投了一個沒錄上再投另一個。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平行志願只能是逐個檢索、一檔一投。即當考生由分數決定的排序位次符合條件後,再依據考生所填報平行志願排列的院校自然順序逐個檢索,當該考生的分數符合A院校的投檔條件時,則投給A院校。( )在此情況下,即便該考生的分數符合B、C、D院校的投檔條件,也不會再檢索、再投檔,這就是「一檔一投、能投則投、投後不檢」。只有在A院校已投滿或考生不符合A院校的投檔條件時,才檢索B院校是否可以投出,即「無投再檢」。因此說,平行志願不是投向所有達到條件的志願院校,更不是這幾所院校必須都逐個檢索、投檔。當檢索完成但均未能投出時,該考生平行志願的投檔即告結束,只有等待未錄取滿額院校的徵集志願或轉入下一批次院校的錄取,這就是「檢完則完」。
45.平行志願能選擇性的投檔嗎?
答:對於平行志願,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願能選擇性投檔,所報的幾所院校哪所分高就投哪所。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實際上,平行志願是嚴格按考生所報考的幾所院校的排序先後依次檢索,只要幾所院校中出現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向該院校投檔。如果考生把投檔分數相差無幾的學校排在一起,可能會出現幾個平行志願一個都投不出去的結果。如果考生把同一層次投檔分最低的院校報在A或B的位置上,而將投檔分最高的院校報在B或C的位置上,即便考分達到或超過投檔分最高的院校,省級招辦也只能將該考生投向A或B位置上的院校。簡單來說,投檔不會投向分數最高的院校,而是投向排序在前投檔分最低的院校。
46.平行志願中的幾所院校可一樣對待嗎?
答:對於平行志願,有些考生和家長認為,平行志願就是平等志願,平行的幾所院校可一樣對待,沒有先後順序之分。其實這同樣還是一個誤區。雖然作為平行志願填報的幾所院校均視為考生在本批次的第一志願或第二志願,但它們之間還是有嚴格的先後順序的。平行志願有字母標誌的,投檔按照從A到B,再從B到C的順序進行,沒有字母標誌的,即在機讀志願卡中,平行志願的先後順序為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Z」字型排列。這個排序就是檢索、投檔的先後順序,並且只給了每個考生一次的投檔機會。所以,平行志願絕不是平等志願。
47.平行志願能退檔後再補投嗎?
答:由於我國的高考招生錄取具有很強的政策性、時效性、同時性和平等性,因此,平行志願不能在某一個志願院校退檔後緊接著再補充投向其餘的另一個平行志願院校。這是因為,按照平行志願的投檔錄取規則,考生成績如達到某一個志願院校的投檔要求而被投到該志願院校,但是在所有投檔到該院校的考生中分數偏低,或出現專業志願填報較高、不服從調劑的情況,或身體健康狀況不符合錄取條件等,都有可能被退檔。可由於平行志願的錄取方式是同批次(段)院校同時投檔、錄取,如果考生被退檔後,即使高考成績符合平行志願填報的其他院校的投檔要求,因為這些院校已經同時完成投檔,所以就沒有再一次被補充投檔的機會了。被退檔的考生,只有等待徵求志願參加徵集錄取或下批次錄取。
48.為什麼說平行志願並不是無風險?
答:的確,實行平行志願的投檔、錄取方式,有上述五大作用,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此種投檔、錄取方式,也伴隨著潛在風險和負面效應。平行志願是非常不利於考生的上線落選和進檔後的退檔。由於平行志願填報方式的程式設定是在平行志願錄取完成以後,就將直接進入徵集志願階段,加之平行志願的投檔率及錄取率均較高,尤其是名牌院校。因此,進入徵集志願的院校中名牌院校是少之又少,甚至於完全沒有,這時你縱然有天大的本事和技巧,也沒有了用武之地。所以說未被平行志願錄取的考生,尤其是高分考生,面臨的境況可能會比以前的排序志願「更慘」。這是因為,如果排序志願的第一志願未被投檔、錄取,只要你第二志願填得好、報得巧,將會發揮很大的作用,進個「211工程」院校,乃至「985工程」院校都是有很大可能的。兩相對照,平行志願的風險就顯露無疑了。
49.平行志願的風險主要在哪裡?
答:具體來說,平行志願的風險主要存在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於各地劃分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大於100%的原因,導致上線後的考生不能被全部投檔,從而有一部分的上線考生存在滑檔落選的風險。具體來說又分為相對高分考生的滑檔風險和相對低分考生的滑檔風險。第二方面是由於各高校投檔比例大於100%的原因,導致進檔後的考生不能被全部錄取,從而有一部分的進檔考生存在著投檔後被退檔的風險。具體來說又分為三類情況。
50.上線考生為什麼存在滑檔落選風險?
答:前面介紹過各地劃分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這裡的關鍵在於劃線比例,為了保證招生工作在人數多、時間緊、政策性強的情況下順利進行,並為了讓招生院校有一定的挑選擇優的餘地,各地在劃線時均要保持上線考生數略多於計畫招生數,投檔時按一定比例使調檔數大於計畫數。這樣一來,就必然有部分上線考生因招生計畫限制而不能被投檔,當然也就不能被錄取。這就是部分考生上線後不能被投檔或者說滑檔落選的根本原因,也就是風險之所在。舉例來說,上海市、遼寧省等第一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是按招生計畫數的1:1.1的比例來劃定的。假定招生計畫數是2萬人,那麼上線考生就是2.2萬人,再假定增加的招生計畫數是1%,於是必然有1800名考生存在不能投檔的風險並不能被第一批次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