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招志願填報中需要了解的九個基本點
1. 錄取批次之間關係
由於招生學校在客觀上存在差異,根據國家教育部的有關檔案精神,實行分批錄取的方法,分為提前錄取、第一批錄取、第二批錄取、藝術類高職、專科錄取。
(1)提前錄取的院校,指軍事院校、公安部所屬院校和少量國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藝術院校及招收藝術專業的院校、體育院校及招收體育專業的院校。
(2)第一批錄取的院校,指全國的重點本科院校、進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經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3)第二批錄取的院校,一般本科院校。
(4)藝術類高職錄取院校。
(5)專科錄取的院校,指全國(含北京市)的專科類院校和招收專科學生的本科院校。
在錄取中,以上每批錄取院校之間按批次順序錄取,互不影響,只有上一批結束後,才能開始進行下一批錄取。
同批次錄取院校在同一時間進行本校的錄取工作;不同院校由於所報志願的考生多少及分數高低不同,自然導致同批錄取院校所謂志願「梯度」關係,這是考生需要注意的。因為招生學校只有在審核完上一志願報考該校的考生檔案,並確定該校的錄取狀態(錄取結束、檔案數與計畫數持平或該志願生源不足)時,才能確定是否調閱下一志願報考該校並且未被上一志願所報學校錄取的考生檔案。也就是說,同批次院校間的所謂志願「梯度」,是由於考生志願情況自然形成的。
2.高招錄取的一般流程
高招錄取流程一般包括七個環節:
(1)投檔,網上錄取——市高招辦通過網路將考生電子檔案信息傳送到招生院校計算機管理系統中,投檔比例一般不高於120%,招生學校審閱考生電子檔案決定錄取與否,電子檔案包括考生登記表、體檢表及綜合信息。
(2)高校招辦閱檔——高校在規定的時間內從網上下載考生的電子檔案信息並閱讀。
(3)預錄及補錄——高校根據考生的成績排名和專業志願進行預錄和預退,考生檔案在計算機的控制下,處於同一批次所有招生學校在同一時間裡,都審錄同一志願的考生檔案,即同批錄取學校都先審錄第一志願,結束後再同時審錄二志願考生檔案,以此類推。結果通過網路傳給市高招辦。
(4)錄檢——市高招辦對結果進行檢查審核,如同意則確認錄取結束,有異議則傳回高校商請複議,直至結果雙方都接受,再確認錄取結束。如需二次投檔比例一般控制在100%。
(5)補錄——在錄取工作中,會出現一些院校或專業不能滿足招生計畫,還有一些線上考生因填報志願不合理而未被錄取的情況。對此,在各批次錄取結束時,如高等學校計畫未完成,根據情況將重新徵集考生志願。
(6)打單——市高招辦列印《錄取考生信息確認表》、新生花名冊,加蓋市高招辦錄取專用章後郵寄給高校。
(7)通知——高校填寫《錄取通知書》,與《錄取考生信息確認表》一起通過郵局寄給考生本人。
3. 平行志願錄取方式的說明
「平行志願」的核心原則是「分數優先」,是相對於過去傳統的「志願優先」錄取原則而言的,在市高招辦層面操作。在過去的傳統錄取方式中,高校居於錄取的中心地位,將所有報考該院校的上線考生按批次及志願順序依次錄取,而在新的平行志願錄取方式下,是以考生為中心,按高考總分排名順序,依次檢索上線考生填報的各個志願,直至被對應高校錄取後方轉為檢索錄取下一名考生,所以平行志願表面看是高校錄取原則的改變,實際背後體現了對考生利益的尊重。該錄取方法的實行大大降低了上線考生落榜的風險,但可能對國內非一線名校招收高分考生造成更多限制,利益博弈,2009年高考中局部試行了平行志願填報。在2010年高考中仍局部施行,本科一批院校第二志願採取平行志願錄取方式,考生可同時選擇3所高校,雖然受益考生不超過上線人數的15%,但畢竟已是一大進步;今年專科批次將全面放開實行完全平行志願填報及錄取方式,俗稱「大平行」,這也符合國家高考改革中的「低端放開」思路。
需要提醒的是,平行志願是按填報順序依次檢索,上線落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應注意志願及專業由高到低的填寫順序,同時因採取順序檢索僅投檔一次的方式錄取,一旦遭到退檔該批次就會落榜,所以在專業及學校選擇上仍需慎重。
4. 志願填報指導的三位老師——《招生目錄》、《招生章程》、《錄取統計資料》
以上三套資料是高考志願填報最重要的參考依據,必須認真研讀。
《高校招生專業目錄》是填報志願的唯一依據和權威參考,內容要點包括:在京招生各高校的詳細專業和人數、學校代號(個別院校可能較去年有調整)、收費標準等;
《招生章程》是了解目標高校信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內容包括學校名稱、辦學性質、地址、主管部門、收費標準、辦學類型及層次,還有家長學生必須了解的招生政策,比如加分政策、限報專業說明等等。
《錄取統計資料》彙編了過去三年各高校在京錄取分數詳細分布情況,是考生選報高校及專業的直接依據,主要內容包括07—09三年北京市高考各批次錄取控制線、各高校各專業各志願錄取結果的各分數段人數分布情況等。
在志願選擇過程中,各資料應配合使用,常用方法為結合自身高考成績預估和興趣參考《錄取統計資料》初步篩選各批次目標高校,要注意第一第二志願報考及錄取人數以估算我們的命中機率,還要留意高校錄取分數分布情況中的極高極低分數往往屬於特殊情況,不具有參考價值,期間應對比今年的《招生專業目錄》查看目標高校各專業招生人數有無大的起伏,這將關係到今年錄取分數的可能變化,然後翻閱《招生章程》詳細了解學校信息及專業特點,縮小目標範圍,循環反覆直至精確圈定志願目標。
5.自身成績定位的基本方法
自身成績的評估定位是我們填報志願的基本前提,必須確保相對準確。每年有大量考生「低分高報」和「高分低報」的原因,就是在對自己高考實力的判定出現了失誤。判定高考實力的基本原則應該是以考生的校、區排名作為基準,決不能輕易用某次考試的絕對分數值估計,更不能一廂情願地指望高考時能超常發揮。
我們評估高考實力的基本參考數據是各區縣的一二模考試成績,一般來講是一模給壓力,相對偏難;二模給信心,相對偏易。一模試題在難度、區分度、知識點、熱點等方面的把握上更接近高考,但由於距離高考還有兩個月時間,學生變化較大,考生要認真分析哪一次模擬考試的成績更接近自己的真實水平。各區縣在一模二模後都要統計分數,給出相當於去年一本、二本、三本線的分數,你就可以大體推算出在區裡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區縣往往由教研中心和高招辦分別給出劃線,高招辦劃線以錄取情況預估為目的,教研中心以預期激勵為目標,所以高招辦劃線的更偏向當時的實際水平。
簡單辦法就以一二模成績相對區縣劃線距離為參考,對比去年錄取控制線粗略判定成績可能相當於去年高考所屬區間,結合《三年錄取統計資料》選擇志願,一二模權重各50%。資料齊備的區縣考生可以根據一二模成績在所在區縣(或全市)的排名,對比去年高考本區縣(或全市)分數排名分布情況判定此成績相當於去年哪個分數段,相對精準的確定高考水平。如果考生可以拿到近幾年各高校在本區縣錄取結果的人數及分數分布情況,則可更加精準的定位。考生也可參加其他區縣統考進一步判定修正自己的成績位置。
另外要注意,不要指望「附加分」取勝。各高校是按計入附加分的總分投檔,但進檔考生錄取專業時是按實考分排序、分專業的。若高校按招生計畫的120%提檔,最終被退檔的很可能是靠附加分進檔的考生,所以按實考分報志願才有把握。
6. 志願填報院校優先還是專業優先
對於高分考生而言,建議志願選擇上優先側重名校,比如可以選擇一所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專業可以偏於基礎,畢業後再確定發展方向。這實際上是通過四年本科學習,在一個更高的平台上做出新的發展選擇。學校背景對學生非常重要,用人單位將來評估員工潛質往往是根據第一學歷就讀院校判斷,而名校接受大企業招聘的機會也會較多,而有些特殊行業限制更多,如衛生部部屬大醫院一般不會招收地方醫學院畢業生的。
重點本科中間段的大部分學生。應學校與專業並重,比較理想的是選擇專門院校的主體專業。學校與專業不能兼顧時,如果以選擇學校為主,專業要儘量靠近學校的主體專業,或是社會需求量大的專業;如果以選擇專業為主,就要綜合考慮學校的整體情況,專業最好是自己感興趣或畢業後找工作時有優勢的專業。
一般本科範圍內的大部分學生。要優先考慮專業,其次考慮學校。這是因為一般本科院校中,除少數專門院校及原來隸屬國家部委的學校外,其他大部分學校整體水平接近。這部分學生學業成績雖在同一水平上,但努力程度、學習潛力、興趣特點均可能不同,選擇適合於自己潛質的專業,會給個人留下更大的發展空間,起點相近而未來發展差異巨大的例子不勝枚舉,所以專業的選擇比學校的選擇更重要。
準備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應主要以專業作為填報志願的出發點。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以技能培訓為基礎,因此,考生要從選擇職業角度出發選擇專業。在選擇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有的專業雖然很熱,但就業面卻較窄,只有一、二個行業需要,而有的專業廣泛分布於多個行業,就業面較寬。二是充分考慮本人的興趣及潛能,對於一線的技能性崗位,如果考生始終抱有足夠興趣,工作能力、生活習慣適合崗位需要,不僅可以更好地勝任工作,而且會有更好的職業發展空間。
7. 留意因體檢結果而導致的專業限報
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需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和《學校招生章程》來填報。《體檢指導意見》分四大部分對考生填報的志願學校和專業進行了限制,第一部分是「患有哪些疾病不可報考」,第二部分是「患有哪些疾病,學校有關專業不予錄取」,第三部分是「患有哪些疾病不宜就讀的專業」,第四部分是部隊、公安院校和一些新學科所規定的標準。填報志願時考生和家長要讀懂《體檢指導意見》,並根據所選院校和專業認真查閱《學校招生章程》的相關規定。( )不同院校(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有不同的要求,體檢結束後,體檢建議會告訴考生本人。從往年情況看,體檢完全合格、專業不受限的只有少數人,絕大多數考生報考時專業受限。限報專業的最主要原因是視力,其次是身高,再次是色覺異常。因此,體檢合格但存在限報專業的考生在報志願時,一定要避開限報的專業,要注意《學校招生章程》中對考生身體條件的要求,否則錄取時會因身體條件而遭淘汰。考生對自己體檢情況的把握只能嚴,不能松,不能存有僥倖心理。如果因為身體條件導致錯失第一志願,影響將難以彌補的損失。
8. 上線落榜情況歸類
每年均有不少考生因各種原因上線卻最終落榜,一般有以下五個主要原因:
政策性落選:部分上線考生因招生計畫限制而未被錄取;
填報志願失誤:所填報學校的投檔線太高,成績未達投檔線;
專業志願填報失誤:部分分數較高的考生全部填報熱門、緊俏專業又不服從專業調劑,高校無法滿足其填報的專業志願;
身體原因落選:填報了因身體條件不能錄取的專業志願;
相關科目成績低:高考成績達到了學校的投檔線,但某一門單科成績太低,或者與填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沒有達到學校要求。
9. 招生計畫未完成的降分錄取與志願徵集
在錄取工作中,會出現一些院校或專業不能滿足招生計畫,還有一些線上考生因填報志願不合理而未被錄取的情況。對此,在各批次錄取結束時,如高等學校計畫未完成,高校一般會有如下做法:
對已經達到該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且有該校第一志願的考生降分補錄;
對已經達到該批次最低控制分數線且有該校第二志願的考生降分補錄;
如仍未完成招生計畫將通過教育考試院網站公開剩餘計畫徵集志願,電話或者網上填報;
如生源仍不足的高校將有可能進一步降分錄取。
閱讀了本文的用戶還閱讀下列精彩文章,你也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