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十二怒漢觀後感

十二怒漢觀後感(一)

這是1957年的電影,我看了突然很自卑。

我一直認為西方鼓吹的所謂民主應該是放之四海皆適用的,既然這是一種先進的制度,我們沒有理由不引進,但現在,我隱隱覺得,這種先進的制度,未必真的適合我們的國情啊!

我們姑且把民主膚淺的叫做人民當家做主吧,什麼叫人民當家做主?就是人民要自己決定自己過怎樣的日子,可是這在我們這塊土地,這基本是不可能的任務。說的不好聽,國人越多越沒主見,如何為未來決策?如何為未來負責?中國人的標籤是什麼?中庸;忍耐;明哲保身;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此之種種,且不要說《十二怒漢》裡一對十一的翻盤,就不要翻盤那麼高難度了,我們一小部分只需要堅持自己的原則或底線,60年代的那10年就不可能發生太多事。

一直以為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中國民智大開,民主進程應該是一日千里,但現在看來,僅僅有智何足道哉?沒有立場,沒有信仰,這種智永遠只能是在蠅營狗苟中苟存的小聰明。而現實中,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除了四大發明,更多的就是為人之道,帝王之術這些如何在人群中左右逢源的存活之道,說白了就是如何活下來,現在看來,這真的十分原始,我們認識人性完全是圍繞著「自己」這一中心。當然,到現在為止,我認為,在官場上,的確是沒人玩得過國人的,君不見國人群體中智商最高的基本都扎堆在公務員隊伍里。我們很多人都鄙視公僕,但卻背地裡都掙破頭的要加入他們。我們只是沒信仰而已。

用我現在的通用經驗來說,十二怒漢里的挑頭質疑者,就是一sb。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卻要無端的得罪那麼多人,浪費那麼多時間和精力,聽電影裡說的,陪審團成員一天三美元,實際上只需要大家一致投票通過,拿錢走人不就完了?演戲也不用做足全套吧。固然,作為電影,我覺得還是有些美化了當事人了。現在很多人,辛辛苦苦發一帖子才5毛,價格是低了點,的確沒必要過於較真,否則一天都很難拿到三美元,你說咬誰我就沖就是了,要再考慮什麼人性,信仰,一天估計也賺不了幾個五毛的,這個我倒是覺得可以理解。

關於電影本身,個人也不想說太多,也許還有很多我沒看明白的呢,但也不準備再去了解,這年頭,太明白了反而會更累,也危險。

還是推薦一下,這個1957年排名imdb前十的電影之一《十二怒漢》。

十二怒漢觀後感(二)

周六下午窩在床上,看了亨利方達老版的《十二怒漢》。

剛開始影片的氣氛很是有點沉悶,有些像《譁變》剛開場的氣氛。當第一輪投票後,十一個人判定「有罪」而一個人判定「無罪」,唯一一個存在疑問的人準備放棄的時候,緊張的第二輪投票開始了。結果是:有一個人「支持」無罪,而改變意見的那個人也僅僅是存在疑問。

一輪一輪的辯論開始了,好幾個陪審員對於這個幾乎已經成為了定案不存在什麼興趣,甚至有人開始了遊戲。因為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這個十八歲的貧民窟的不聽管教叛逆的男孩子,他謀殺了自己的父親。唯一反對的那個人在據理力爭,從作案的兇器,從作案時間,從有沒有可能記住看過電影的名字,他一個人的爭辯顯得那麼勢單力孤。而在一次又一次的激烈爭論和思維鬥爭中,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本案有著諸多的疑點。那個警察想念而又憤恨著自己叛逆的兒子,從而把怒火發洩到了這個孩子身上,新興貴族本身對貧民窟的孩子有著不可改變固執的偏見,認為他們天生貧賤,是犯罪的源泉。那個推銷員一直心心念念想去看球賽,卻因為陪審團的辯論而一再被拖延。而最終,銀行家偶然的捏鼻樑的動作讓人們發現了最有利的證據。最終通過了各種不同人生觀的衝突,各種思維方式的較量,所有的陪審團員都負責任地投出了自己神聖的一票。

看完了片子,一直在想一個問題,影片向告訴我們什麼?公平,正義還是偏見?

片中,一位陪審員終於道出了自己對此的心聲:「我們的責任重大,我們擁有偉大的民主。我們被認可和信任為真正無辜的人洗脫嫌疑。我們擁有權力。這是我們強大的原因」。他們最後用犧牲自己那點自由換得了那個年輕人的人身自由。

一個正義的社會,必定是一個儘可能使社會中處於最不利地位的人多得好處較少受損的社會,此即照顧弱者原則。我們不知道事實上的真相以及最後那位男孩的最終結局,但是至少在電影中,他得到了他應有的公平和正義,而那十二個陪審員也對自己的職責和關於公平和正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周六晚上,那廝第一次為我準備了晚飯,雖然很簡單,只是熬了些粥,但是很欣慰。

十二怒漢觀後感(三)

世上有兩樣東西使我敬畏,那就是頭頂的星空和心中的道義。——康德

從歷史上看,苦難的俄羅斯有著多姿多彩的個性,人道起來像個聖人,霸道起來像個瘋子,浪漫起來像個詩人;時而像個美麗的姑娘,時而像個醉酒的漢子,時而又是個仰望蒼穹的哲學家。但眾口一詞的是,俄羅斯的藝術有著偉大的傳統,從古典音樂、文學、戲劇、詩歌、舞蹈到電影,都達到過必須仰視的高度。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隨著社會價值觀的改變,面臨前途的迷惘與彷徨,以及對好萊塢大片的盲從,電影業出現了短暫的停滯。然而,毋庸置疑,《十二怒漢》是一部不容錯過的佳片,影片向世人生動展示了面臨民族矛盾的俄羅斯現實之創痛,以及人性與社會衝突引發的諸多思考。

尼基塔·米哈爾科夫導演的《十二怒漢》,借用了1957年美國經典影片《十二怒漢》的框架結構,他將故事的背景置於俄羅斯與車臣深遠而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大環境中,把一個有關司法體系、法律制度、人性對於公正與真理不懈追求與堅持的故事演繹得更加深邃。

影片從一個男孩在車臣戰火的回憶中開場,全片結構緊湊,主題嚴謹。12個來自不同職業和不同社會地位的陪審團成員聚集在一起,()商議車臣少年對其繼父的一級謀殺指控。其中一位陪審員力排眾議,他要求其他人至少再討論一下這個案子,但這個要求卻激怒了其他陪審員。在他們看來,當調查員和公訴人已經控訴這個被告「有罪」之時,他的罪行就已經先行論定。隨著一個個人物的內心自我掙扎而改變觀點,人性的張力開始湧現。最終持反對意見的那個人說服了其他十一個人,以一己之力扭轉了整個方向,從而使正義得以伸張。憑藉人性的良知,少數戰勝了多數。

在現代法治社會裡,一個常識是,正義不僅應得到伸張,而且公道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這就是所謂的程式。然而,為何人民都感覺到了真相,往往偏偏主審大法官充耳不聞?人性的良知與道義,才是避免每一個置於法律弱勢地位的人被不公正對待的最後的安全閥。

誠然,完善的法律制度的構建需要有大量專家和顧問的存在,但它同樣需要局外人、普通人的常識與判斷。社會和強權不能隨意認定一個人「有罪」就對其任意處罰;否則有一天喪鐘同樣會為那些並非壞人的人而響起。

發展中和彷徨著的俄羅斯人用一部改編的電影《十二怒漢》,借著對一個車臣孤兒命運的審判,再次向世人展現了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反省自身的態度。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