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觀後感(一)
4月13號那天我們看了電影,放映完,《立春》的字幕慢慢從銀幕上升起,滿場觀眾動也不動,有大約一秒鐘的完全靜默無聲,然後我聽見身後是掌聲主動響起,那掌聲持續了幾分鐘,說實話我很感動,我被觀眾朋友感動,也替麗姐的辛苦付出感到欣慰和值得。
顧長衛《立春》準確地找到了鏡頭裡的自己。相比他的導演處女作《孔雀》,《立春》的故事架構和對於現實人生的揭示,更讓人感到切膚之痛卻不露聲色。而影片中的細節把握和出色長鏡頭,恰恰是顧長衛用電影藝術特有的語言傾訴自己內心世界的所擅長的。其中的兩段我尤為喜歡和記憶深刻,一是影片中那個善良而無助的胡金泉,就因為堅持練習芭蕾舞,遭到來自身邊無數人的嘲諷、奚落、謾罵。他對王彩玲說:我,就是人們心裡的一根魚刺,現在我自己把它拔掉了!他在監獄中給王彩玲跳芭蕾時,看到這裡,我第一次忍不住流淚了。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現實境遇,都不可能像胡金泉那樣絕對,但想一想自己以往的日子,我們誰又沒有哪怕是很小一個向美、向上的追求願望,反覆遭到身邊同類小人物的噓聲與侮辱時那樣感到委屈與無助呢?二是電影的結尾我非常喜歡,王彩玲帶著她領養的天生兔唇卻極其漂亮可愛的女兒,在明媚的陽光廣場喊著兒歌;此時,王彩玲向遠處的天安門投去一瞥,耳邊傳來了她最鍾愛的輝煌的歌劇詠嘆調……這時我又哭了,有人說,這是導演為了給王彩玲一個「光明和溫暖」。但是在我看來這是光明和溫暖下的另一種更大的悲憫。再委曲再卑微的人,既然活著,藝術就應當也必須為他們建立起最後的希望。
我實話我至今為止就只看了一遍,我想看但不太敢再看,看見麗姐的那個造型,那個樣子我確實接受不了,我很心疼,電影宣傳的大海報我也一直不敢貼在牆上。無論喜歡與否,都希望大家能尊重藝術和為藝術辛苦付出的人。
立春觀後感(二)
生如同譜寫樂章,人在美感的引導下,把偶然的事件變成一個主題,然後記錄在生命的樂章中。安娜可以用任何一種別的方式結束生命,但是在車站、死亡這個難忘的主題和愛情的萌生結合在一起,在她絕望的那一剎那,以淒涼之美誘惑著她。人就是根據美的法則在譜寫生命的樂章,直至深深的絕望時刻的到來,然而自己卻一無所知。(摘自《生命不可承受之輕》)
《立春》,當人對美的感受是如此敏感和向往時,當它成為你生活的全部時,這美是有一種毀滅性的破壞力的。蔣雯麗飾演的音樂教師,沒有美麗的容顏,讓她引以為豪的就是那一幅好嗓子,是的,真美啊,電影裡那幾段歌劇,真的很美,所以,周瑜會在從廣播裡聽見她的歌聲而愛上她,即使,她的外表並不美,甚至可以說醜。但周瑜只有對美的嚮往,他自己在這方面是沒有任何才能的,所以,他以黃四寶這個熱愛繪畫的、一次又一次考美院卻考不上的人為朋友,愛上王彩鈴,都是他對美的渴求。王彩玲,當她唱歌時,她就是自己王國里的王后,那一刻,她一定認為自己是最美的。是的,當那美妙的聲音從她嘴裡流瀉出來時,你會陶醉在音樂中,她的外貌因為這音樂染上了別樣的光輝,但這也只有在能欣賞這美的人眼裡才看得見。但現實的生活不是美,現實是一把刀,寒冷而鋒利,一不留心,就會傷痕累累。可是,人就是這樣一種動物,不會滿足於僅僅停留在物質世界的滿足,那超越現實的美,仍然是那麼的迷惑著人、誘惑著人,讓人迷失其中,而忘掉現實的生活,不過我們總會被拉會現實,所以,無論是黃四寶還是王彩玲,還是回到了現實世界,過起了平凡的生活。放棄?堅持?都是悲劇吧,美,也許本生就是悲劇的誕生物。
立春觀後感(三)
「立春一過,實際上城市裡還沒什麼春天的跡象,但是風真的就不一樣了,它好像在一夜間變得溫潤潮濕起來,這樣的風一吹過來,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這是被自己感動了。」
這是顧長衛,蔣雯麗夫婦的最新力作——《立春》中的開場獨白。昨晚又一次欣賞了這部讓我「心靈感動」的影片。
我對於電影並不是很執著,能讓我駐足觀望,全身心投入的影片更是很少。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在晚飯後,老公在電腦上看,我正準備洗餐具,無意中瞥了一眼,被劇中的包頭方言和蔣雯麗的造型所吸引,不自覺的站在老公旁邊,一口氣看完了這部影片。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女教師的故事。她叫王彩玲,是一個身材臃腫,五官粗陋,整個外型上看不出絲毫美感的女人。用她的話來說「我長的難看,一貧如洗,如果不是老天給我一副好嗓子,我就真的是一個廢物了」她有一副讓人嘆為觀止的好嗓子,尤其對歌劇更是情有獨鍾!生活中的她孤高自許,恃才傲物,目無微塵,不甘平庸,她看不起那些凡俗之人,更不懂得「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她身處於一個閉塞的小城,她的行為舉止,她的道德規範,她孜孜以求的藝術以及她對愛情持有的態度都使她成為別人眼中的異類。或許自傲與自卑僅僅一步之遙,王彩玲心高氣傲卻又自慚形穢,她看不起隔壁那個漂亮淺薄的女人,卻又暗暗自慚於自己那醜陋的面容;她渴望真愛,卻又無從去愛,她為了自己的自尊可以一次次到北京托人買戶口,回來卻編織著謊言,矜持地對別人宣稱自己很快就要被中國歌劇院錄用了;她可以為了自己暗戀的藝術青年去給他做人體模特;她可以直言不諱地告訴他自己還是個處女;她可以為了撫慰高考連連失利而終日飲酒買醉的他而奉獻上自己的童貞;她可以忍受他當著全校師生的面給她的難堪和恥辱;她可以為了愛情穿上自己親手縫製的演出服從高高的塔頂一躍而下,以此了斷餘生;她可以冷冷地拒絕那個世俗的追求者而刻薄的說出「寧咬仙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她更可以為了身患絕症的女孩,自己放棄即將唾手可得的北京戶口,出資為她疏通關卡,使她可以站在光鮮亮麗的舞台上,儘管這一切的背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王彩玲雖然行為舉止異於常人,但她的心中卻充滿了愛,她雖然對生活中的瑣事毫不上心,但是當她彈著鋼琴唱起高雅的歌劇時,她的眼中會出現一種叫做「希望」的東西,那是她對藝術執著的偏愛,那是她對生活中美好篇章的動容!那時的她,絲毫與「醜陋」聯繫不上,我看到的是一個有激情,有靈魂,有感動的女人在全身心地詠嘆她人生的樂章!
影片中還有一位男子讓人無比的動容,他就是胡金泉——一個醉心於藝術的芭蕾舞者。在那個偏遠閉塞的小城裡,一個搞高雅藝術的男人,難免為世俗所不容!用他的話說,「我就是這個城市中別人喉嚨中的一根魚刺」是的,他的做派,他的舉止被別人形容成「人妖」,他執著的追求自己的藝術之路究竟有什麼錯?為什麼換來的卻是別人冷冷的嘲諷與詬病?他不堪忍受這種塵世中的折磨,他想到了與王彩玲假結婚來換取人們些許的包容,但是被王彩玲冷冷的拒絕了,記得當時他臨走時說了一句話,「今天晚上有大雪」當時不覺得怎樣,但是現在回過頭來想想,覺得好淒涼。那是他對自己即將發生的事情的預言,是對世俗無奈的抗爭!終於,他在排練的時候,將一位女學員拉到了男廁所,以「非禮女學員」之罪鋃鐺入獄來換取自身與周遭環境的「契合」。最不能忘懷的是,胡金泉非禮了女學員後,他好像一下子輕鬆了,他優雅的踏入練功房,和著優雅的音樂,跳起了優雅的《天鵝湖》,這個孤獨的舞者,為自己的追求而舞,為自己的理想而舞!他被勞教了,那根卡在好多人嗓子裡的魚刺被拔掉了,人們又過著庸庸碌碌,了無生趣的生活。再王彩玲去探監時,胡金泉說「我在這裡可好了,還給他們排節目呢!」「現在連舞鞋也不需要了,穿這布鞋還能立腳尖呢」看著一身囚服的他面帶笑容地表演著芭蕾中的立腳尖動作時,王彩玲哭了,看著電影的我也哭了,整個影片中,他最壓抑,也最孤獨,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影片中的華彩!他究竟做錯了什麼,為了鍾愛的藝術竟然要付出那麼重的代價!
影片的下半部講的是王彩玲變的向這個世俗的社會妥協,她去徵婚,卻徵婚無望。她又在孤兒院收養了一個唇裂的小女孩,在生活的重壓下,她放下了矜持,去做小生意。她給女兒講述毛蟲的一生,以此鼓勵孩子要堅強的活下去。當她帶著手術痊癒的女兒在天安門廣場上玩,當她女兒給她念歌謠她歡呼雀躍的時候,我心中湧起了一陣陣的感動,當所有的一切都成為了過去,日子依舊,無奈依舊,但從她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她的心中還孕育著新的希望!影片結尾的時候,表現的是王彩玲身著盛裝在金碧輝煌的歌劇院裡聲情並茂的演唱,我知道這當然不是真的,是導演是觀眾對王彩玲最真切的祝福!
電影看完了,心中留下的是那份久久不能散去的感動。電影中的有些片段很搞笑,可是不知為什麼,笑著笑著就有一種想流淚的感覺!生活改變起一個人來真的是那麼的自然而然,是那麼的順理成章,讓你絲毫沒有覺得發生了什麼就不知不覺被滾滾紅塵所淹沒了。看過了影片,我又想起了幾個曾經的同窗好友,今夕何夕,真的恍若隔世!
回想當年,我們也曾自栩是搞藝術的人,曾幾何時,年少輕狂的我們也曾夢想著此生要將我們所鍾愛的工藝美術進行到底,等到我們在人生的下一個車站相聚時,我們還可以在一起像當年那樣做一次寫生……造化弄人,在我們走出校門10年後再相聚的時候,卻發現我們已非當年的我們!()她,我最好的姐妹,畢業後在廠工會工作,整天寫寫畫畫,好像與理想沒有太大的脫節,但卻是整天為了高尚的生活品質而憂心忡忡;他,曾經的知己,畢業後進了機關,整天想著有朝一日能當上領導,捎帶業餘玩股票;他,好朋友,在政府謀得一份清閒的工作,整天除了搓痲就是應酬;他,畢業後到了公園做了一名清潔工,現在基本上沒有聯繫;我呢?畢業後找不到中意的工作,加上桀驁不馴的秉性,只好做起了全職太太,這就是我們這一群心高氣浮的人的現狀!聊天的時候大家都是一個話題——「錢」,是啊,這個我平素最不願提及的東西在我們的生活中真的好重要!我們整天四處奔波,為的就是「錢」!
金錢像魔鬼一樣在攫取著我們的心靈!沒有了錢,談什麼藝術?談什麼高雅?談什麼品味?現在我們幾個,都已經將過去所學的那些統統拋棄了,他曾經對我說過,「再去拿畫筆,我感覺到了悲哀!」在塵世中,我們絕對沒有王彩玲,胡金泉他們的勇氣,我們不可能看著一家老小沒有米吃卻去買那昂貴的畫紙和顏料!我們不可能向他們那樣特立獨行,卓爾不群,視塵世的言論於不顧!往日的繪畫作業被我用畫夾保存著束之高閣了,10多年沒有摸過畫筆了,我的那點基本功也是日復一日的瑣碎里消失的無影無蹤,這時如果讓我再面對畫板的時候,我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同學們好像都在刻意迴避著這些,漸漸的我們不再聯繫,就算有時在QQ上遇到,大家也是冷冷的一言不發!是的,誰也不願面對過去的那些歲月,誰也不願想起曾經,因為想起會讓人覺得無限的神傷……
對這部影片的喜愛,可能緣於我的一些經歷,「藝術來源於生活並且高於生活」,劇中人物在現實中是不多見的,所有的人都將隨著時代的洪流畫出自己人生的軌跡,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生活的權利。羨慕劇中的主人公,她追求藝術的勇氣是我輩所望塵莫及的。實際上,每個人都在劫難逃,就如四季一樣,誰都奈何不了,只有欣然接受,生活也是我們奈何不了的,只有充滿了愛,靜靜等待她綻放出絢麗的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