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感恩勵志

爸媽的債務:那麼辛苦,卻還依舊一貧如洗

國小二年級,某同學父母離婚了,他兩邊住,父母大概出於內疚,給他零花錢格外多,爺爺姥姥也時常到校門口送錢送零食。所以他總是錢花不完的樣子,兜里永遠揣著五香瓜子,一下課就去買冰棍。而多數同學和我一樣,一星期也吃不上一根。那會我六歲,很羨慕,總盼著爸媽早日離婚。

我能支配的財產就是可丁可卯的早餐費。所以有時為了買心儀的文具,或者課間到租書店看小人書,只好不吃早餐了。我經常搞不懂,為什麼我們一家人總是在辛辛苦苦種植各種蔬菜,還養豬、兔、雞、鴨,卻過得比別人家窘迫。而且照料這些牲畜,占用了我所有的課餘時間,導致我沒有踏實玩耍過哪怕一個下午。外出也都是偷偷摸摸的,多半會很快被父母找到,用比較嚴厲的方式帶回家。回家除了完成作業,爸媽還安排了高出兩個年級的課程給我學。餘下的時間則要幫家裡幹活。倒霉的是如果考試不是第一還要挨揍。

院裡的同齡孩子正在熱衷拉幫結派的歲數,我透過視窗看他們嬉鬧,卻少有跟他們相處的機會;偶爾加入遊戲時,很自然能感受到一種不算嚴重的孤立氣氛包圍著我。幸好我對此比較痳木,天性里對獨處也並不反感,總能在任何狀況下思索出點樂趣來愉悅自己。比如挨我媽揍的時候,打著打著我就走神了,忘記鞭子正抽在身上,突然想起什麼好玩的事情,就笑了起來……

父母近乎嚴酷的管束,一方面是受到持續的望子成龍的飢餓感驅使,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哥和姐都在北方求學,家裡的經濟壓力巨大。日常的活計太多,需要我參與勞作。重活幹不了,有些事情還是能幫上忙的,比如養兔。

三年級那年,來了幾個蕭山商人,在縣廣場擺了很大排場收兔毛,價格相對工資來說高得離譜。全縣人民沸騰了。可當地人連長毛兔都只在掛曆里見過,何況兔毛。很多人動了心,也只能扼腕嘆息。媽聽說後連忙去諮詢。這些人主要是賣種兔的,但是承諾回收兔毛,有多少要多少,價格從優。這喜訊給媽打了一針強心劑。

不過一問種兔價格,心就涼了半截。一對種兔五百元,當時爸媽的工資加起來不到一百,這怎麼買得起。媽做事一向雷厲風行得可怕,問清對方停留時間後,火急火燎回家想法籌款。親朋也多是窮人,生活摳摳縮縮餬口都很勉強,到最後沒轍了,只好想辦法貸款。幾番折騰,終於搞起了家庭養殖業。

爸花了幾個星期來打兔籠,木頭做架、竹條做框。一排籠子分上中下三層,每層籠底騰出高約十五厘米的隔段。在隔段里,前高后低斜搭一片油氈,用來接糞便。油氈下沿接一根對剖去節,凹槽向上的毛竹,每根毛竹也有坡度,它們一組一組指向更低的幾根毛竹,然後又匯總到最後通往糞池的那棵毛竹。這個排糞系統和瑤寨的引水系統異曲同工。橢圓的兔子糞,會從籠底竹片的縫隙間滴溜溜漏下來,落到油氈上,滾到毛竹槽里。馬不停蹄地滾啊滾,經過曲折跌宕的旅程,一直滾到了糞池子裡,省了很多的清潔工作。

因飼養用心得當,幾對種兔很快生了很多兔仔;但我們沒經驗,頭幾胎兔嬰被產後情緒失控的兔媽媽咬死了不少。父母心疼不已,此後每逢臨產前幾夜,他們就坐立不安,不敢睡覺,隨時打著電筒去查看。

作為養兔菜鳥,我們不知道兔子有磨牙的習性。養過兔子的人明白,嚙齒類動物的牙生生不息,一直在長,每一天都需要磨牙,否則會變成獠牙,這樣一來,兔籠就遭殃了。沒幾天,很多兔籠就被啃得千瘡百孔,兔房裡大小白兔四處亂竄,身上沾滿灰,成了黑兔。它們連門和牆磚都嚓嚓地啃。不得已,爸媽只好再借錢來買鐵絲網補漏。錢不多,鐵絲網有限,不夠全換,爸只好每個籠子裡綁一塊木頭供它們磨牙,而且每天都要巡查有沒有快咬斷的地方,一旦發生趕緊補上。

最多時候,家裡養了整整一百隻長毛兔,兔籠統占大半個家。我的小房間也被徵用了,我就搬到客廳沙發上睡。爸怕我滾下來,擺幾張椅子擋住。院子裡的兩排兔籠上要釘一層油氈防雨,下面掛一盞25瓦的燈泡。昏黃的光線總在微微顫動,照得兔子眼睛發出紅幽幽的光。等兔子吃完,再挨個籠子關燈。

春季,每天中午放學,要跟媽去田壩打兔草。一人拎一個竹籃子,她的大,我的小。一前一後沿著田埂隨意走,看哪裡的野豌豆茂盛就停下來,埋身進田壟里去薅。經常腳蹲痲了,站起四望,只見無盡的油菜花鋪滿茫茫田野,看不到我媽。我跳起來尖聲喊:「媽,我在這,你在哪呀!」她不一定會從哪個方位冒出來,沖我招手:「快來,這邊多得很。」

我們一把把往籃子裡拚命塞兔草,壓得實實的,以至於回家路上,倆人都得偏著身子走路。時間一長,手勒疼了拎不動,要用手肘彎勾住籃把,用腰頂住籃框借一借勁兒,這樣身子就更偏了。兩人衣褲沾滿了嫩黃色的油菜花粉。春季雨足,時常還會渾身濕透。

初夏,開始引水種稻,田壩里的雜草都被鏟掉,澆灌成了水田。成片的野草沒了,我們只能順著高高低低的田埂,挖些殘留在上面的蛤蟆草和奶漿菜,還有蒲公英。溪流的水宕里還有一蓬蓬的夕陽菜,人也可以吃的。這些東西稀稀拉拉不成規模,比春天少了許多。

為了裝滿竹籃,我們不得不一天比一天走得遠,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大。有時候要走好幾里,翻過鐵路,快到了犀牛望月。五里橋的珍珠井附近我們也去過,還有毛竹掩映的抹賴村。因為打兔草,我對近郊的地理非常熟悉,為往後逃課找逍遙去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秋冬季節草木枯敗,家裡不能讓兔子餓著,只能買回來一痲袋一痲袋的胡蘿蔔,切成丁兒,拌一點買來的豬飼料餵兔子。

兔子的身體一天天鼓了起來,毛越來越長,收穫的時刻要到來了。不過剪兔毛也非易事,不小心會剪到兔皮。兔子很溫順,疼了,顫抖一下,眼神還是一貫的清澈。但,也有發火的時候,我們都被疼急了的兔子咬過多次。開始一下午剪不到兩隻,到後來一個小時能搞定一隻。兔毛一層層攤平放紙箱裡,怕生蟲子還放了樟腦丸。

積攢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媽給蕭山寫信,希望他們能儘快過來收兔毛。對方回信說你們先攢著,明年我們一定過去收,我們培育出了新品種,兔毛質量更好,產毛率更高,你們要不要買。小地方的人就是好騙,輕易就相信了。爸媽又繼續貸款買了幾次。

可年復一年,對方總是把我們的希望推到明年。爸媽焦急萬分,卻也束手無策。此時家裡兔子越來越多,不得不又打了好幾層籠子。一天天,那麼多兔嘴張著等吃,資金壓力擺在眼前,靠工資補貼兔食根本不現實,只好另謀他路。

媽手巧,會刺繡會縫紉,在養兔之前,她就在懂行的人幫忙牽線下,做背帶找人代售。養兔之後,爸媽更是拼了命地做背帶,那時他們倆已經熬得瘦骨嶙峋,精神狀態卻依舊強勁。

背帶是背孩子用的,造型有點象風箏里的沙燕,有臂展和尾簾。四角縫上粗棉繩,把小孩裹在後背,四條粗繩繞身前,斜打十字綁,孩子背得很貼身,不影響行動,最適合勞動人民帶嬰幼兒。背帶表層是繡片,繡片和里襯中間墊有硬布殼,製作工序繁雜瑣碎,很耗時。背帶只在趕場那天銷售,五天趕一場。

媽每場之間要完成幾床背帶,這是很艱巨的任務,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有些工序需要爸和我幫忙配合才行。一家人每天都為這些事情起早貪黑,況且爸媽要教課,這些活只能分配到夜裡。所有的時間都塞滿了,沒有一絲空隙。

為了省電,家裡只亮一盞七瓦的燈管,我們仨就擠在範圍有限的燈光下各自忙碌。我做作業,爸備課,媽一直埋頭刺繡,繡針穿過繃圈上的布料,持續發出一種單調的軟軟的悶響。

爸備課完畢,趕緊幫媽用糯米做的漿糊把繡片貼到布殼上壓緊。媽馬不停蹄地踩縫紉機,沿著繡片布殼邊緣,細針扎一圈用作滾邊的布條,為了省布料,布條儘量裁得很窄,這就給滾邊增添了難度。最後把一塊一塊貼好繡片布殼縫成型,在背面縫上藏青色的棉布里襯,就完工了。專職從事背帶製作的,基本一場出兩床。同一時限里,爸媽能在工作之餘製作出三床甚至四床,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蹟。

記憶中,他們幾乎每天凌晨才睡覺。我很多次在趕場那日的凌晨醒來,仍然看到爸媽在埋頭苦幹。他們要趁黎明前完成,在其它老師起床前,送到紀念塔市場的徐姨家,由她代售。那個年代,感覺老師搞副業是不正常的,遭人非議,所以只能偷偷摸摸地做。

那時的每一個夜晚,我都覺得很漫長,而爸媽卻覺得太短暫。他們會時不時瞟一眼鬧鐘,嫌它走得太快。眼看要到送貨時間,有些尚未完工,媽很悵惘,眉頭緊鎖。爸也顯得憂心忡忡,把已完成的背帶疊在一起,用床單包住,斜挎在肩上。媽給他開門,目送他在夜色中遠去,然後準備接下來的用料。每次爸送回來,倒頭就睡,天快亮了。

媽對自己手藝有很高的要求,稍有空閒就收集漂亮的圖案,琢磨如何加工出繡。所以我家的背帶炙手可熱,很快就能出手。徐姨說,經常一早就有人來等她開門買背帶。媽聽了很高興很得意,只恨自己不能多生幾隻手,多做幾個。

如果遇到爸第一節有課的日子,媽就不準他去送了,讓他對好鬧鐘抓緊睡覺。然後搖醒我,讓我陪她去。()爸送我們出門。先是叮囑幾句,再擰開暗鎖的栓,提起門輕輕關上,又無聲無息放回鎖栓,擔心關門聲音大了,吵醒其他人家。

我還沒醒透,迷迷瞪瞪地套上衣服。媽已經挎好了背帶,牽住我的手,一前一後踩進黑暗中。一路要穿過我們國小、大塘邊、黎家巷、自來水廠、小東門、菜行,大多路段沒有路燈,只能憑經驗下腳。有時候踩滑了石塊,媽會壓低嗓門責怪我粗心。到她腳滑的時候,則會罵:什麼狗屁路。她才不會責怪自己呢。我們一路低聲說笑,媽跟我講封神榜、水滸、楊家將。經常說楊宗保比你大一點就帶兵打仗了,說得我熱血沸騰。

那時候瀝青路很少,幾乎都是煤渣路,我穿著媽做的硬塑底布鞋,腳底沙沙,使我們經過的一條條小巷都顯得異常空曠。我們從未在路上遇到過人,清潔工還沒上班。因此整個路程有種穿越秘境的感覺,模模糊糊的寂靜世界,似是而非的熟悉。

來到紀念塔,輕輕叩徐姨家的門,朝門縫裡低喊兩聲。有時候徐姨還沒起,我倆就抱著背帶,在門口站一會,看著黑洞洞的天。等徐姨一手繫著衣裙開門,笑臉迎我們進去,互相交待幾句,我們就離開了。回到家,天痲痲亮。媽問我自己煮麵吃行不行,我答應著,她就伸手撫撫我的小平頭,笑一笑,打著長長的哈欠去睡了。

有天媽要給縫紉機穿線,半天穿不進去,她的暴脾氣又上來了,動作越來越激烈。爸說你歇一歇,我來。爸本來視力就不好,招手讓我去試試,這下三下五除二就穿好了。我得意揚揚,媽回報我幾個白眼,不過還是舒心地笑了。打那以後,凡是給縫紉機穿線都是我來,後來連穿繡針線也歸我了。我經常趴在一邊看媽做針線,耳濡目染之下,也學會了繡背帶這個活。尤其是戳絨環節,又快又勻,成了一個頗受倚重的幫手。

我也琢磨一些其他的生錢辦法。暑假,聽說墨水廠回收墨水瓶,我很動心,靸著一雙大拖鞋,撅了根樹枝,到處扒拉踅摸。夏天野草真高,我正在師範教室窗下的草叢裡扒來扒去。肖老師看見了問我在幹啥,我說抓蛇呢。他哈哈笑:傻崽啊,你不曉得打草會驚蛇咩。一路笑哈哈回了家。我也轉過身來偷笑:你才笨呢,居然看不出我在找墨水瓶,真以為我敢抓蛇吶。

養兔失敗後,飼養重心轉移到了豬圈。每天上學前我拎個空桶到食堂門口,接學生們午飯的剩飯菜,放學後順道拎回家餵豬。剛開始,天天滿桶;後來別的老師也開始養豬,接剩飯的桶就日漸增多,最後學校周邊的居民也來了。總共十幾個木桶鐵皮桶,參差雁行。資源這樣的緊張,只能靠鬥智鬥勇了:是放在女生還是男生宿舍,放食堂門口還是路上。每天午餐晚餐時間,我都在思索如何能讓我家的飯桶脫穎而出,然而效果都不理想。甚至有缺德的,趁我不在,把我桶里的料倒進自己的桶。

一而再再而三,我的怒氣終於突破了臨界點,把那傢伙抓了個現行,當他的面砸了他的桶,因此不得不打一場不分勝負的架,引來無數嘻哈加油的圍觀者,像押了注一樣,歡騰一片。從地上爬起來的我,裹了一身泥,沮喪地拎著半桶潲水往家走,心說要挨揍了。沒想到父母卻意外地平靜,讓我趕緊去換乾淨衣褲好吃飯。

光靠剩菜剩飯餵豬是不夠的,還是以飼料為主,因此有的豬還沒有養大,就不得不賣給豬肉販子,否則沒錢繼續買飼料。我陪爸去買過兩次飼料,一起推著借來的板車走了很久。飼料廠在郊區,火車站還往南。出入飼料廠的人看上去都很粗鄙,農戶居多,還有蹲在一邊抽菸,嬉笑打趣等活的零工。爸外形比較文弱,穿著白襯衫,出現在裡面很顯眼。

但他幹活不落人後,很痲利地爬到痲袋堆積成的小山上,一鏟一鏟把以糠為主的飼料往痲袋裡裝,紮好口,再一袋袋扛下來,碼在板車上,壘得很高,再用粗痲繩前後捆住兩道。自己動手能省出一兩塊錢。旁邊一群零工噴著煙笑道:「唉,累死累活省這點錢,不值得嘛,陸老師。」爸也不說話,笑笑,繼續捆緊了繩子,打出一個圈,掛在肩膀上,腳一蹬,就上路了。他在前面拉,我在後面推,兩人蓬頭垢面,卻是說說笑笑地,回了家。

夏天,榕江西瓜上市了,看到滿街的西瓜片,媽靈機一動,要是把西瓜皮切碎熬爛,應該也能當豬食吧。當天晚上,她就帶著我出門了,依然是一人一個竹籃子,沒多久就撿回兩籃。果不其然,豬沒有拒絕西瓜皮的意思,也可能是這些傢伙不挑食,看上去吃得很高興。於是每天晚上我做完作業後,就和媽上街去了。後來爸總結出經驗,用通火釺子彎成鉤子狀,往西瓜皮上一挖,就叼上來了,省了不少彎腰的力氣,也不髒手。

養豬、做背帶的同時,養兔生涯還在延續著,延續了很長一段時間。兔子的繁殖能力如同爆炸一般,成長的速度也非常驚人,小兔兩三個月就開始產毛。兔毛如雨後春筍,已經堆積如山,一到雨季,怕生霉,還要生炭火驅趕潮氣。爸媽一天天機械地重複著餵養兔子的流程,心裡很焦慮,卻又無可奈何。蕭山那邊一而再再而三地推脫,最後徹底失去了音訊。

媽絕望之下,不得不狠心作了決定,送一些兔子給願意養的人,剩下的吃掉,否則人都要餓死了。殺兔伊始,真是心如刀割。媽讓爸動手,自己躲到房間裡哭去了。我抱著待宰的兔子也哭得說不出話來。

燉熟的兔肉端上來時,我們三個相顧無語,無力持箸。養兔幾年,家裡一貧如洗,很少吃肉,沒錢買。這盆香噴噴的兔肉居然引不起我的食慾。或許我已經習慣了蔬菜,心裡暗下決心,絕不吃。這是最初。到後來,也痳木了,吃得不亦樂乎,只是殺兔子時仍然不敢看。

自由經濟開放之後,縣裡逐漸興起很多行業,錄像廳,遊戲室,圖書攤子,髮廊,賣涼粉的,賣水果的,整條街琳琅滿目。作為號稱小上海的商阜老鎮,獨山人有夜遊的基因,晚飯一結束就上街瞎逛去了,老年人散步感嘆盛世,年輕人摸黑談戀愛,小孩滿街追打嬉戲。

那些夜晚給我的印象是恍惚的,街上人頭濟濟,昏黃的燈光投射出凌亂的光線,一個個人都成了剪影。我在重重疊疊的黑影裡面穿梭,象鑽迷宮一樣。撿回來的西瓜皮有些很髒,沾滿泥漿,我們倒在大舅打的大木盆里,水沖兩道,然後用豬鬃刷子刷乾淨。

這樣的生活節奏一直持續到我國小六年級,雖然看起來我的成績問題不大,但父母還是有些莫名的擔心,生怕我考上離家遠的國中,所以不怎麼讓我參與家務了。那幾年裡,父母的工資漲過兩次,雖然只加了幾塊還是十幾塊,但對緩解壓力起到很大作用。這時候,媽四十出頭,已經戴上了老花鏡,一雙明眸日漸模糊。爸媽除了養豬種菜,偶爾才做一做背帶,媽對花草的酷愛又開始復甦了,家裡一點點種上了上百盆花草。隨時可能要搬動花盆,讓它們躲雨或者曬太陽。每天澆水澆菜,仍舊忙個不停,然而完全是放鬆的狀態了。

此後多年裡,我們三姐弟一直有個疑問,為何爸媽要這麼常年累月地辛勞,想方設法賺錢,生活卻一成不變地窘迫,始終處在艱苦的狀態里,看不到一絲好轉的跡象。按理說,收入應該比很多看似家境優於我們的家庭要高不少。因此我們懷疑這些辛勞是否有收益,或者壓根就沒掙到過錢,賠了力氣白費勁。但我們擔心如果屬實,說出來會讓父母傷心,所以一直把疑問憋在心裡。偶爾提及那些熬人的歲月,爸媽微笑說,總比別人那樣去打痲將賭博健康啊,就當鍛鍊身體了嘛,你們看這麼多年,我們幾乎沒去過醫院,要總是坐著不動,恐怕會坐出病來的。

這樣的輕描淡寫並不能抹去他們的皺紋,但給那些崢嶸歲月塗上了一層可以回望的色彩。每年春節圍爐團坐,少不得會提起那些艱難的片段,大家唏噓喟嘆一場。我們幾個離家的人,更像是在斷斷續續的回憶里窺探這座小城的歷史,只是父母的生活也在其中,所以我們才會特別地關注而已。隨著生活的好轉,記憶逐漸被時光美化,我們仿佛成了往事的旁觀者,面對曾經的苦難可以輕鬆淡然地說笑。此後,繼續重複著每年的離別和相聚。

然而今年的春節,我卻無法平靜。那時候哥姐已經離家,我和媽聊天,說到這個房子有可能要拆遷,媽的眼睛就濕潤了,說:「唉,去年我們才把蓋房的債還完,想清清閒閒度過餘生,誰知道又要攤上這樣的事。」

我吃了一驚:「什麼?我們家一直欠債的麼?」

「是啊,總算還完了,一身輕鬆。」

「怎麼會欠那麼多,欠那麼久?」

「我給你算筆帳。那時候你哥你姐在讀書,哥一個月要三十,姐四十,我和你爸工資加起來不到一百,這就去了一大半。不種菜我們吃什麼?

」外公死的時候,是我和三舅借錢來辦的酒,這多少錢。

「大舅原來在大修隊,天天扛鐵鎬修鐵路,苦得很啊。我得幫他調到痲尾機務段,對不對。大舅媽在黃後國小,一天來回走多久,你曉得不,四個小時啊,天天腳都是腫的。不幫她調到痲尾,他們怎麼生活?沒有我和你爸天天到處找人,能調回來嗎?這錢花的可不是小數目啊。

」桂恩嬢民辦老師當不下去了,一點收入都沒有,梅姐麒哥都瘦成猴子了,天天飯都吃不飽,不能坐在家裡等死啊,你說怎麼辦,不幫她行嗎?她租房開小賣鋪,還不是我們出錢,那錢都是我去借來給她的。後來桂恩嬢拿房子抵押去做大米生意,被騙得一分錢撈不回來。你能眼睜睜看她一家四口流落街頭啊,上哪要錢,我沒辦法啊,只好去貸款六千,幫她把房子贖回來。現在她死了,這個帳還不是要我們來還。

「小舅呢,從上隆農場回來也找不到工作,除了種樹什麼也不會,怎麼辦。我讓他去木匠行學木工,拇指還給鋸了,醫藥費還是你爸送去醫院的。木工幹不了啦,只好先幫他開個米糕店,他忙著談戀愛,做不下去了。結婚的錢都是我們湊的。後來又開包子鋪,也是我們家出的錢啊。

」還有我們自己蓋房子呢,十幾萬,到處借得焦頭爛額的。這些七七八八的加起來,還有紅白喜事呢,一家二十三十的,要不是養豬,靠我們那點工資哪裡會夠啊。

「你以為我想賺大錢啊,那是被迫的呀,誰能管你,誰也管不了,只能自己想辦法。我才不想養豬養兔嘞,我和你爸都是喜歡玩的人,但要玩就得餓死。現在好了,誰也不欠,我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可惜也玩不動了。」

我問為什麼從來不跟我們說。媽白我一眼說:「你開什麼玩笑,你哥你姐都在讀書,我們才不想讓他們分心呢,要是影響學業怎麼辦。」

「那畢業工作了呢,怎麼不說。」

「哎呀,沒必要嘛。你們都有好工作,我們就高興咯,總算把你們養大了,各有各的事業,又何必給你們添痲煩。我和你爸這麼多年,什麼苦沒吃過,都過來了,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好。帳呢,慢慢還,又不是沒能力。現在也不用象以前那麼拚命,但每天不乾點活啊,渾身不舒服,哈哈,不是說生命在於運動嘛,我們就當玩了,邊玩邊鍛鍊身體,好得很嘛。有時候你爸懶了,我還逼他起來跑步嘞。哈哈。」

媽看我面色凝重,笑話道:「咦!看你個鬼樣子,難道我們身體不好?再說了,我們也不曉得你們賺多少,反正我曉得嘛,我們家都不是賺錢的料,跟你們講也沒用,何必給你們添負擔,你們自己過得好好的,我和你爸就心滿意足嘍。」我當時按捺住,陪媽看完一段戲,跑上樓去流了一下午的淚。

———————————分割線———————————

看了很多朋友的回覆,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不能一一回復,就寫在文章後面,當作統一回復了吧。

有的人精於計算,有的人勤於勞作,都是過一輩子,怎麼選擇都不錯。況且,我爸媽的很多同事和朋友都過世了,他倆的身體依然健康,不輸青年。我覺得判斷得與失的時限應該拉長一些,或許是一輩子。

現在親戚們都過上了好生活,李家已是當地有口皆碑的望族之一,族裡的人相親相愛,遇事一股繩,羨煞旁人。表兄弟姐妹的生活都走向了正軌。不誇張的說,這是當初爸媽辛苦努力帶來的一系列效應,這樣的結果也就是對我爸媽最好的回報。

我媽並非長女,但最有擔當。幾年前,三舅媽跟我說過一句話:沒有你爸你媽,就沒有這個家族的現在。這句話直到現在還會時常激勵我。

作為孩子的我們姐弟三人,從未因生活的艱辛而感到委屈,只是對父母的付出感到有些心疼。我們的生活里從來沒有出現過沮喪和抱怨。父母不需要考慮得失,也不需要別人同情,甚至不需要別人的理解,本著「人」的身份行事,所以反倒輕鬆自在。

關於嬢嬢的債務,當初表姐表哥還小,不懂大人之間的事。爸媽沒有告訴他們,直到現在他們也不知道。我想也沒必要讓他們知道了罷。(來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