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角七號影評(一)
《海角七號》,無論是票房,口碑還是獲獎,這些都讓它成為08年不得不看的一部電影。130分鐘的電影,講述了兩個年代關於兩個叫友子的女人的故事。一條明線,是當代的日本籍一個演藝女公關的故事,一條暗線則是通過7封情書勾勒出一段美麗而心酸的往事。雖然一直非常討厭日本有些人的做法,對那段沒人會忘記的歷史憤怒於胸,但好像這些都沒能影響看電影時的心情。裡面的7封信都是用畫外音的形式呈現,也都是日語,卻是如此令人心疼。這種心疼不是來源於悲傷,而是太過美麗。
「因為要離開你,所以我不知道回家是離鄉還是歸鄉」
「我會假裝你已經把我忘記,假裝你將我的過往會像候鳥一樣從記憶中遷徙,假裝你已經走過寒冬迎接春天,我會假裝,一直到自以為這一切都是真的」
「時代的宿命是時代的罪過」
「遇到遷徙去台灣過冬的烏賊了,我把對你的思念寄托在了其中一隻的身上,希望你做漁夫的父親會捕獲它,不管它的味道有多麼辛酸,都希望你能吃一口」
「海風啊,為何總是帶著哭聲呢?愛人哭,嫁人哭,生孩子哭。想著你未來可能的幸福我總是會哭。只是我的淚水總是在湧出前就被海風吹乾,沒有淚水的哭泣讓我跟蒼老了」
范逸臣的表演讓人感覺他不僅僅是一個歌手,一個偶像演員。他叫阿嘉,是一個不得志的歌手,現實中只能做一個郵遞員。從小鎮組織演出隊伍,他開始源於對音樂熱愛的憤怒,到後來明白真正愛什麼東西是不需要形式的。正如他明白了對友子有討厭拒避到後來抱著她說: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幾個配角也很出彩,被稱為國寶的月琴老人想要表演卻無人再肯欣賞;思念著魯凱公主的那個警察怎麼那麼像《甜蜜蜜》裡小軍的姑姑對諾頓的愛呢?還有愛著有丈夫並有三個兒子的老闆娘的夥計;對財富充滿激情的「馬拉桑」執著的對待自己的銷售工作……
裡面有幾場阿嘉跳進水裡淹沒孤獨的戲份,和陳可辛的《如果*愛》有異曲同工的感覺。雖然是關於音樂和夢想的電影,但它並沒有俗套的拍成一部偶像電影,也沒有尖刻的展示頹廢和人生的無奈。而是用真誠卻不空洞的鏡頭告訴觀眾,人生總是有轉角處的,風雨後也一定要期待著彩虹。「彩虹,但願他能連線到海的那邊,讓我和你一起看到他。」台灣電影除了李安的巨大光環下的中庸,和楊德昌、侯孝賢沉重背後的無奈,在《海角七號》裡讓人看到了溫情,看到了電影的未來。
也說一說剛看完的電視劇《馬文的戰爭》。四對離婚的男男女女,在經歷了分分和和後,終於明白婚姻的真正價值和自己內心真正的所愛。最近的電視劇好多是家庭倫理題材,從早先熱播的《中國式離婚》到《新結婚時代》,再到《雙面膠》《金婚》《我們倆的婚姻》,好像大家忽然發現把問題埋葬在刀光劍影,戰火硝煙中並不能真的解決,於是大家把問題真實的呈現出來看一看。但是很明顯,好多電視劇要考慮到社會效應,並不敢把最真實的狀態和想法表達出來,遮遮掩掩,讓好多人看後萌生一種惋惜。
最喜歡的角色不是兩個主角,就跟《奮鬥》裡最喜歡的不是陸濤和夏琳一樣,是李芹。不用多說,又一個米萊。不同的是這是一個離過婚的成熟女人,不會像小女生那樣痴情。雖然少了一點執著和浪漫,卻多了一些理性和理解。婚姻離我們80後的人來說以前感覺很遙遠,然而就像感覺奧運什麼時候才開始一樣,它竟然轟隆隆就來了,然後又轟隆隆的走了。開始時我們充滿的是期待,過程里我們有過感動卻更多的是感覺和以前的一樣,結束時有點痳木有點遺憾。但多年以後再說起來肯定會想起和加上很多驕傲和激情,將其美化,如果問大家還想不想再來一次,那一定是持肯定態度的人居多。這不正像婚姻嗎?雖然我還沒有結婚,但聞的味多了,也就不用再吃了。
要結婚的朋友,我真誠的祝福他們快樂;不結婚的朋友,我也祝福他們幸福。辛苦的人希望大家快樂,還在堅持夢想的人也希望你能更勇敢。這時代留給我們的回憶本就不多,希望我們可以像俞敏洪說的一樣:到我們回憶過去的時候,可以想起幾件能讓自己感動的淚流滿面的事情,這樣我們就不會有遺憾!
海角七號影評(二)
當年在台灣大獲全勝的《海角七號》最終得以在大陸上映,卻落得個慘澹收場
的局面,這中間有網路的很大功勞,卻也逃脫不了文化隔離的關係,一個台灣本土對過去想像的電影本就很難在其他華文地區引得多大的共鳴,更不用說本片裡那始終充斥著的對日據時期的某種流連忘返。
雖然這是個現代的音樂勵志故事,但在現代的表皮之下,影片裡所有的人物都是傳統非常的,馬拉桑、茂伯、阿嘉等等,他們似乎都在努力維護著一種東西,一種記憶力一直捨不得失去的東西,一種想努力抓住卻始終逃離的東西。
這種東西就是一種情感,也是《海角七號》能夠打動台灣觀眾的原因。這種情感的核心,大抵不過就還是台灣本土居民對日據時期的留戀,對日本文化的嚮往,而這,也是大陸觀眾所厭惡見到的。
《海角七號》的時空交叉都與日本有關,幾十年前的那場日據時期的愛情,因為蒙上了離別的愁緒顯得溫婉動人,當戰爭和對立的時代過去,留給台灣民眾的就是無限繾綣和惆悵,那大洋彼岸的島國上有著太多的回憶,正如影片中一直獨自等待的阿婆一樣,歷史的沉痛早就隨著時間的消逝變得不再敏感,情感的想像卻伴隨空間和時間的距離更加醇厚濃烈。
這估計也是一些台灣民眾的共同心態吧,失去了的東西,感受不到的東西,在想像的空間中會變得更加美好,雖然也許會遠不如現在。而這種心態,在國內觀眾看來,卻無法有什麼認同感,抱怨也好牢騷也罷,對很多國內觀眾來說,這種殖民的美好想像既要不得也想不得。
而《海角七號》中阿嘉的愛情,巧合的也是一個來自島國日本的女性,用兩段與日本人的愛情串聯起的整個劇情,魏德勝筆下的此片就更加讓人疑惑叢生了。
所以說,《海角七號》一直在懷舊,老年人年輕人都在懷舊,一種集體的懷舊感就此而生……也難怪台灣觀眾會如此認同,當一部電影能夠承載起某種過去共同的回憶時,眾星捧月的場面自不用驚奇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海角七號》作為一部台灣本土片,自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但一旦這個文本跨越了地域,就失去了其賴以生存的文化基底,水土不服的病症就難以避免了。
如果將《海角七號》單純的作為一部電影來分析,它充其量就是一部典型的愛情片,說不上經典也說不上創新。兩段穿插現實與過去交錯的分鏡有太多的電影早已用過,而愛情的表現也並未有多麼的銘心刻骨,很普通的電影而已。
當然,放置在當年的台灣電影的環境當中的話,《海角七號》必然在台灣地區的影史上有一席之地,票房、影響力都首屈一指,箇中複雜的原因很值得分析。情感上的因素、行銷上的手段、市場的推廣,或許都有可以供後來者借鑑和學習的東西。
《海角七號》裡的回憶困境,也彰顯了島上居民們的一種現實困境,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壓力,生活的經濟的政治的壓力,讓他們無法後退也無法大踏步向前,於是很多人選擇逃避面對這樣的現實,沉溺在過去的想像,只是,未來的生活不才是更加美好的嗎?
《海角七號》貴在清新,給時下萎靡不振的台灣影壇注入的是加強的強心針,但背負上了很多其他意味的重擔,讓這部電影無法消化無法負擔,最終只能是你的柔情我永遠不懂。
海角七號影評(三)
《海角七號》講述的是一個台灣小鎮恆春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要召開海灘演唱會,需要立刻組織一個當地樂團作為暖場嘉賓而展開的一系列努力,過程中不乏搞笑,失落,直到不斷堅持而獲得成功的勵志故事。本來很簡單的一個故事,因為導演獨具匠心的加入一段60年前的中日跨洋愛情,通過七封遲到的情書的傳遞表現出來,而使得整部影片豁然呈現出一種迥異於一般青春片的厚重與雋永氣質。
影片中的七封情書是導演魏德聖親自操刀撰寫的,文字功力很深,年輕人一下子感受到文字書信的魅力,這是網路時代的他們所缺失的,因此顯得尤為浪漫。但這段愛情其實只被導演用作一個淡淡的背景,甚至作為日籍教師的臉部特寫都沒有,永遠是遠景或虛景。而更關鍵的場景,60年後老太太收到後輩們努力送來的情書,竟然連一個臉部都沒有給,顯然顯示了魏德聖決意避免煽情。實際上這種舉重若輕的處理方式形成的留白比煽情更有餘韻。
其次,電影對台南小鎮。市井民情的細緻入微的寫實是電影取得成功的另一大原因,日語、台語、閩南話夾雜反映出一個鮮活的小鎮文化,演員的表演也全部以寫實為主,所以大部分觀眾都是被這種真實所打動。
影片沒有邀請一個大腕明星:中孝介在日本本土都不算著名歌手,在國內雖說影響力大概比在日本本土都大,但無論如何也只是在一部分白領與小資中流傳,所以范逸臣、林曉培這樣就已經算是最大的大牌。
范逸臣扮演的影片主角阿嘉,是一個因為在都市中懷才不遇衝撞得頭破血流,而不得不避縮到家鄉小鎮的年輕人,這是現代都市造就的典型悶騷男孩,內心的憤怒與困頓無法宣洩,有些自閉與憂鬱,和家人及外界無法溝通也拒絕溝通,代表了很大一部分現代都市年輕人。
女主角友子扮演者田中千繪比范逸臣要搶眼,也許是因為自身與角色的高度吻合,千繪本身就是在台灣進修的留學生,所以更容易代入到影片中角色的設定中,她將友子作為日本人孤身在台灣的不適感,以及角色本身所要求的小小倔強與堅持表現得非常出色,當然更因為身材的激凸、自身的略微性感,賦予這個角色很多源於日本女性的魅力。
但事實上小人物才是影片的亮點:林曉培扮演的心事重重清潔女工;熱血敬業的小米酒推銷員馬拉桑;執拗火爆的青年交通警察;國寶月琴師茂伯;克制不住暗戀明戀老闆娘的機車修理夥計;輟學去教堂參加唱詩班的高小女學生鍵盤手大大,這些配角的表現全部比主角更加搶眼,一個個都讓人過目難忘,印象深刻。
當然最最搶眼的就要數那個民意代表主席了,「我叫洪國榮今年65歲,身高170公分、體重75公斤。興趣是打架、殺人、放火。」,「我要把恆春鎮放火燒掉,然後把所有年輕人叫回來重建恆春。」「要自己回來當老闆,不要當人家的夥計。」作為主角的繼父又是恆春的代表主席,這個演員霸氣十足,無論是表情、台詞還是形體動作都非常有個性,只要他一出現,鏡頭中其他人都可以完全無視,有手腕有魄力又不乏頭腦與善良,應該是整部片子中最精彩的人物。後來台灣網友告訴我這個老戲骨是在台灣非常大腕級別的馬如龍,年輕時就是台灣的武俠明星,也是台劇支柱,老了演技更加爐火純青,演起這樣的角色自然是篤輕駕熟,輕鬆自如。()有個小八卦是電影中扮演范逸臣母親的那個演員,也是馬如龍現實生活中的夫人。
而已經趨於化境的國寶月琴師茂伯的扮演者林宗仁,在台灣也是確確實實的國寶大師,只不過不是月琴師,而是北管大師,這是他第一次拍電影,據導演透露他的音樂造詣很高,稍微學了一下月琴就使用自如了,而生活中的他還是幾個餐廳的老闆,非常精明能幹。現實中的他最大願望居然是紅到好萊塢,真是和茂伯有一拼!
影片中包含了現實生活中幾乎所有小人物的投射:阿嘉是不被大都市接納屢屢碰壁的年輕人;清潔女工林曉培也處於社會底層工作,而且與上一代總有解不開心結的年輕人;火爆交警勞馬投射的是那些外表很剛強但實際內心卻很敏感纖弱總有很溫柔一塊的年輕人;機車修理工對老闆娘的暗戀也好明戀也好,是每個底層青年在從事著貌似沒有前途工作時都會有的性心理;被上帝都趕出來的搞怪鍵盤手大大只有10歲,充分表現出90後的早熟和搞怪(話說她在電梯中唱的那首歌《愛你愛到不怕死》已經在網路上飛傳);片中茂伯執拗到可愛的程度也讓人重新認識到老人們的魅力;這些都很容易引起大眾觀影人群的共鳴;而且,導演功力更深的是將每個人物的故事都只是點到為止,絕不囉嗦,這樣每個人物都有留白,給觀眾留下的想像空間就更巨大,所以要是看第二遍,反而感覺會比第一遍更好,正因為只有在看第二遍的時候,你才有可能注意到很多這樣導演用心的細節,通過這些點點滴滴的細節,才能將小人物們對生活的熱情與積極向上態度完整的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