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大篷車影評

大篷車影評(一)

想到印度電影,我的第一印象永遠是《大篷車》。 那是多年前一個夏天的傍晚,我和姥爺、姥姥在市場的一個小攤子買了《大篷車》的VCD回家看。依稀地,我只記得當時碟片裡的畫面是黑白色,還有女主人公叫蘇尼塔。若干年後,作為一個大學生,當需要用理性的視角試圖審視印度電影時,我卻只能在這裡祈求祖國的十餘年教育容許自己在這裡感性一次——容許我懷念那歡快的吉普賽大篷車隊——懷念那曾經的夏天裡那個美麗的日子。 重拾讓我重新認識了很多:譬如吉普賽,譬如愛情,譬如理想。

印度這個民族是古老而神秘的,我想我永遠不能祈求通過一學期課程的學習就能對它瞭如指掌,正如我不能保證自己究盡一生做中國人就能參透華夏文明一般。我想自己能做的就只是通過一些媒介去儘量了解與之相關的內容而已。《大篷車》包含的元素其實不多,豆瓣上的大部分影評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吉普賽」這一民族身上,我也不免落了俗,想說說這群奔放而可愛的人兒。

我對吉普賽人的第一印象實在糟糕透頂。我最喜歡的作家簡·奧斯汀在她生前發表的最後一本小說《愛瑪》裡曾描寫過女主人公愛瑪的好友哈麗特被一群吉普賽人圍攻勒索錢財甚至性命的駭人情節。當時的我以為吉普賽人應該是歐洲一個未開化的野蠻民族;之後才慢慢了解到,吉普賽人原住於印度西北部,於10世紀前後開始外移,從而遍布世界各洲。他們熱情奔放、能歌善舞、居無定所卻又浪漫至極。電影《大篷車》中除了女主人公蘇尼達及其父系、夫系親朋外,其餘大多數角色(也就是大篷車隊全體演職人員)均屬吉普賽民族。整部電影除惡揚善的主題簡單明了,對吉普賽人的定位也屬於正面力量,採取歌頌態度。這種態度出自該民族發源國家的主流影視作品中證明了吉普賽人在印度大眾心目中占據的重要地位。吉普賽人在《大篷車》中可謂正義的化身——一群充滿熱情、善良、勇氣與才藝的使者。不過影片並沒有避諱他們的生活細節中的一些陋習與弊端,比如男尊女卑、家庭暴力、性格莽撞以及謀生來源的不定性等等。但瑕不掩瑜是永恆的真理,畢竟世間並無完美一說,吉普賽人的形象在電影《大篷車》中得以被正面地塑造。

影片中的愛情貫穿於蘇尼塔、莫漢於妮莎之間。至於莫漢的弟弟蒙托對蘇尼塔的感情我將其概括為一種仁善的愛美之情,與愛情無關。蘇尼塔與莫漢的愛情發展模式有點類似童話的嫌疑。總之這段感情雖然打動了十餘年前的我,卻讓今天的我無動於衷。今天的我看著這段美麗的愛情時很清楚它僅僅存在於故事中,呈現在熒幕里,缺乏足夠的物質基礎和雙方互相間的價值認同。因此我預測它難以維持長久。

而妮莎對莫漢的那句「小辣椒」可謂是影片的一大亮點。她口口聲聲地叫著莫漢,其實是在叫著自己。妮莎不就是一隻美麗且奔放得有點潑辣的「小辣椒」麼。這個女人的愛堅決而徹底,她的結局在觀眾的惻隱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小辣椒再鮮艷美麗也逃不過被碾碎而做成調味品的命運。能為自己愛的人而死並最後死在他的懷中,我想那一刻的妮莎是幸福的——因她用生命詮釋了愛情而幸福。

160分鐘的長度不足以展現吉普賽民族生活的全貌,不足以將一段童話愛情渲染到極致,卻足以寄託電影人乃至他們所在民族對生活的理想。不同於百度和豆瓣的見解,我認為影片《大篷車》的主題並不是對吉普賽人的歌頌亦不是對美好愛情的嚮往,確切地說,不完全是。吉普賽人的生活方式以及窮賣藝小子和孟買大工廠主獨生女的愛情都只是理想的一部分,《大篷車》寄託的理想是廣大的。

男主人公莫漢在剛出場後不久時目睹了這樣一幅景象:兩個路人極烈地爭吵著究竟是祈濕婆神還是安拉更應該被信奉的問題。莫漢看著他們爭執時的唱詞揭示出了婆羅門和穆斯林的矛盾,但更多的是表達自己寬容不同信仰的立場。這個細節出現在影片開始不久,但直到結束它都讓我難以忘懷。因為印度這個國家的宗教信仰複雜性是我們、生活在宗教信仰自由且多數人無宗教信仰的國家的中國人難以體會的。因為宗教衝突,印度爆發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戰爭,有多少無辜的人民為之流血?而《大篷車》這一部電影對宗教衝突這一久遠而普遍的社會現象的處理方式是一種理想化的寄託。而這理想,全都融在了男主人公莫漢的唱詞之中——一個吉普賽少年用屬於他民族的寬容態度寄託了不同宗教信仰間和睦相處、社會安寧、處處祥和的美麗願望。這個近乎絕對理想化的願望在全片中似乎不那麼顯眼,但確是能夠讓人感受到並銘記於心的。

接下來我想說的是那個推動全片人物行動的謀財害命線索。因為這條線索,男女主人公得以相遇並相知,罪魁禍首的拉占也最終自掘墳墓。於是這條線上寄託的理想就很純粹了:在正義與邪惡鬥爭的過程中,邪惡會有占上風的時候,但最終的結果是不會給邪惡的一方任何機會取得勝利的。寫到這我想到了電影《甘地傳》中甘地說過的一句與之異曲同工的話:Whenever I despair,I remember that the way of truth and love has always won. There may be tyrants and murderers,and for a time,they may seem invincible,but in the end,they always fail. Think of it: always. 這個簡單的理想充滿了對真理和正義的熱愛與歌頌,是一個博愛的、美麗的願望。我相信它不只是印度人民的企盼,更是全世界人民的追求。《大篷車》上映於1971年,《甘地傳》上映於1982年,還有那麼多那麼多印度電影和其他國家的電影和它們宣揚著同樣的願望——可能方法不同、形式各異,但那份對正義的眷戀不是抄襲而是一種出於人性本能的堅守。

除了宗教寬容與正義不滅的理想,對美好愛情的嚮往亦是本片傳遞的理想之一。一段類似於童話情節的愛情,並不是對現實阻力的忽視,而是在告訴人們相信緣分、相信愛情、相信生命的美麗,做一個向善之人。

影片結尾遠去的大篷車隊是真正遠去了。曾經靠歌舞營生的吉普賽人,曾經四海為家的吉普賽人,曾經浪漫美好的吉普賽大篷車隊已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了。我猜電影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種追憶——追憶那每一個與大篷車有關的美麗的日子。

闔上雙眼,我想也許那大篷車隊和著我的童年早已一起遠去了,和著我親愛的姥爺一起遠去了,和著我的家也一起遠去了。現在,只剩下凝望著一片未知世界的一個孤獨的我。我清楚自己必須收起任性與懷念,打包上路。但每當走得疲倦而停下來,我會記得曾經有一支歡快的大篷車隊,還有曾經和姥爺、姥姥一起看它們的美麗的日子。

大篷車影評(二)

他們住在遠離人群的農場,媽媽說你需要朋友,孤伶伶一個人怎麼好呢。小男孩說你不也是一個人麼。

什麼是媽媽的藍色憂鬱呢?這是一種什麼病,沒人給他解釋。醫生說他能做的就是多逗她笑。於是小男孩找來了微笑馬戲團。

取景地是在加拿大的鄉村,景色很美,大片的草地、樹林。很多設計很夢幻,整個微笑馬戲團林中小屋還有河邊那棵吸引螢火蟲的樹……

小男孩睡覺前突然開始唱歌了,我還是小驚訝了一下的,原來這還是半部音樂劇來的。()除開音樂劇,我並不是很喜歡電影裡動不動就開唱了,覺得會削弱不少劇情本身的力度。好在這個片子裡的音樂都算應景,旋律好聽,唱的也可愛。這樣童話一般的故事加上音樂是比較取巧的。

也許我依然是耽擱在夢中遲遲不願醒來的那個人,即使只是一些小把戲也會讓我覺得很美好,扔扔飛鏢吹個泡泡什麼的,還有那匹好看的白馬。明知道愛因斯坦先生是不會表演rap的,但我還是看的很開心。如果我是那個小男孩,不知道要開心成什麼樣子。

要是和蒂姆伯頓比起來,菲利普·穆伊爾的童心還是要直白和溫情許多的。小孩子以為笑就等同於幸福。小孩子知道了原來爸爸不是外星人而是一個不入流的歌手,雖然有些失望,不過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孩子覺得自己總有一天會週遊世界,以後的日子總會很美好,他可以是作家畫家音樂家,又為什麼不是服裝設計師。好在此刻的你還未長大,於是最後離開了的小丑先生又回來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