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女幽魂影評(一)
蒲松齡是個寫鬼寫妖的高手,他藉助想像的翅膀,在虛幻的世界裡盡情地遨遊。當然,他是在個人科舉屢屢不中,無法躋身封建仕途,目睹了現實生活中的許多無奈後,於是,編織了一個鬼怪世界。假他們的形象來諷刺社會,針貶時弊,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理想。
電影「倩女幽魂」,它的最早靈感就來自於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聶小倩」。
雖然聶小倩和寧采臣來源於蒲松齡的筆下,但在電影中,它只保留人物的名稱和形象,而故事情節卻展開了瘋狂的游離,想像和擴張,演繹和幻化成人妖大戰。同時,穿插燕赤霞,寧采臣和聶小倩的愛情,一以貫之,使這部虛幻神奇的影片剛柔相濟,恐怖和浪漫交織,正義和邪惡相爭,愛情和憎惡並存,以迎合當代青年人的審美情趣,這也反映出當前電影的流行趨勢。
小倩依然是那樣的嫵媚動人,風情萬種,惹得錚錚鐵骨的獵妖師燕赤霞對她也產生了無限的愛憐。小倩似乎並無善舉,但她以沉魚落雁的花容之貌就輕易地俘虜了這位「武士」。而外表類似於書生的寧采臣,對小倩也是一見鍾情,魂不捨守,影片中有個相同的細節,燕赤霞和寧采臣都將一枚糖果塞進了小倩的櫻桃口中。而小倩的回答也如初:「我最喜歡吃糖了。」男歡女愛就似糖一般甜蜜?
小倩的天生麗質就深深低吸引了兩位男子。可見,貌美乃是愛情的催化劑。能夠讓男人為之傾心,甚至赴湯蹈火,做出犧牲也在所不惜。
電影當然都有情節,有情節就必須有矛盾衝突,而情節越離奇,越古怪,越能給觀眾帶來刺激,相應地則越能栓住觀眾的心,使人慾罷不能。就像《倩女幽魂》,明知它是奇幻劇,情節荒誕,但依然有許多觀眾去關注和欣賞。通過正義和邪惡的較量,人們去分辯真善美與假惡醜。在這部電影中,樹精姥姥無非是邪惡勢力的象徵。它千年成精,幻化出蘭若寺,聚居了一批妖魔鬼怪。她們花仙狐魅,專吸男人的元氣,並且塗炭生靈,致使黑山村生活在妖的陰影之中。而不懂世故的寧采臣為了替黑山村找到水源,誤入蘭若寺,卻戲劇般地結識了小倩,並由此而憐香惜玉。殊不知,小倩處於樹精姥姥的掌控之中,加之人和妖之間根本不可能產生結果,但電影卻把人妖之間的愛情展示得悽美悲涼。寧采臣並不是第一個觸及「螃蟹」的人,早之前,燕赤霞曾與小倩相逢而陷入痴迷,但他最後力促寧采臣與小倩也是與事無補,雖然眾人合力,與樹精姥姥大戰,但最後,小倩還是隨著蘭若寺的倒塌而香消玉殞。人與妖終究沒有共處。
妖,是不存在的。現實生活中,邪惡是存在的。藝術家們為了表達正義和邪惡的鬥爭,總喜歡藉助虛擬的形象,運用人妖之間的較量,來替代正義與邪惡的較量。這種表現手法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了。
電影究其實是娛樂,但時下看電影已經有「貴族化」傾向。豪華的影院,高昂的票價,使電影已經偏離了大眾群體,而網路,電視也分離了許多影迷。看電影只是偶爾為之了。
倩女幽魂影評(二)
雖然導演葉偉信一直不肯承認自己是「翻拍」,但是以二十幾年前徐克電影工作室出品的程小東版的《倩女幽魂》系列的影響力而言,這個「對比」是新版《倩女幽魂》無論如何都越不過去的一個坎兒。當年的《倩女幽魂》系列有著強大的演員陣容,並適逢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影響力巨大。新版在片尾打出「永遠懷念張國榮先生」的字幕,並不惜重金買下當年版本的主題曲著作權,其實還是具有一定的藉助和致敬意味在內。
在這種壓力下,葉偉信也深知單純的照搬只會換來更多的板磚,因為上一個版本的人物形象太過經典,幾乎難以複製。對張國榮的懷念和幾乎被公認是王祖賢「最好作品」的評價,也無形中使得這一新版《倩女幽魂》的人物形象面臨著幾乎難以逾越的高峰。實際上,從這一新版的《倩女幽魂》的實際表現來看,最大的問題也恰恰是出在演員身上。劉亦菲飾演的小倩雖然多了幾分清純,但是在冷艷和性感上,都沒有當年王祖賢驚艷,甚至在一些內心感情戲和語言表演上,演技有待提高;而余少群版本的寧采臣則幾乎與張國榮的版本沒有可比性,在角色戲份都遭到嚴重削弱的情況下更是難以讓人認可;就連古天樂版本的燕赤霞而言,如果不是他以之前極少出現的大鬍子形象示人給人以新鮮感之外,其實在很多場景上的表演也都帶有他一貫的痕跡在內,不如當年的午馬版自然灑脫。相對而言,反而倒是一些戲份不多的配角如惠英紅的飾演的木姬、徐錦江飾演的村長以及李菁飾演的鐵牙等等都有亮點。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舊版本太過深入人心而導致的難以避開的比較的問題。有時候,甚至也不一定是新版本的演員稍差,而是因為舊版本的形象太過令人印象深刻而已。
不過,葉偉信的高明之處在於,為了避免主要角色的更多的比較,他將劇本做了較大的改動,完全淡化了程小東版本的亂世背景、將本片完全拍成了一部魔幻色彩極濃的愛情戲。此外,除將老版本中的「人鬼戀」修改為「人妖戀」之外,新版《倩女幽魂》最大的改動就是增加了燕赤霞的戲份,在一定程度上,這一角色的重要性和戲份甚至超過了寧采臣,上升到第一主角的位置上。本片劇本出自張炭之手,他和葉偉信深知在新版中即使全力演繹聶小倩和寧采臣的愛情,也終究難逃因「比較」而遭遇詬病的下場,因此這種近乎獨闢蹊徑的「三角戀」的設計雖然看起來有些狗血,但卻恰恰是本片的高明之處。新版本安排了燕赤霞和小倩之間的愛情悲劇,無形中使得小倩與寧采臣的愛情顯得膚淺了很多,但卻恰恰成功的完成了觀眾的關注焦點和心理預期的轉移。尤其是整部影片中燕赤霞角色的悲情色彩無形中使得本片給了觀眾一個新的故事和觀影感受:身為一個「捉妖師」竟然愛上妖怪,無奈之下選擇讓對方忘掉記憶而自己在多年中沉迷於對於舊人的懷念不能自拔,一次次遭遇舊人卻得不到對方的絲毫回應,甚至以敵意相對等等,都讓觀眾對於這個角色寄予無限同情和憐惜。到了結局部分,本片編導更是安排了一場壯烈的「為愛犧牲」的戲份,將燕赤霞這一角色的悲情色彩徹底放大,煽情功能極強,無形中也使得本片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對於程小東版本的依賴和對比,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並能獲得相當程度的認可。就這一點而言,葉偉信成功的實現了對於舊作的突破,找到了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這一個」,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舊作故事的窠巢,雖然演員發揮難以與舊作比肩,可是在劇情上,卻有著自己獨有的曲折和動人之處。
此外,客觀而言,由於近些年電影技術的進步,新版《倩女幽魂》在畫面以及動作設計、特效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改進,也就是說,變得更「好看」了。據稱本片耗巨資打造了1200個CG鏡頭,使得本片已經不再是單純的港產「鬼片」,而是帶有濃厚西方魔幻色彩。除了在畫面方面運用了更多中西結合的布景和場景之外,在一些具體的角色和道具上,也增加了許多「洋氣」。原本的「道士」升級為「捉妖師」,甚至有幾分日系神幻漫畫的影子,而捉妖師們的武器也不再是寶劍、神符、聖水等等這麼簡單,而是上升到神弩、神兵等等「高級工具」,這些工具以及妖精被殺死時的「灰飛煙滅」的場景明顯是吸收了西方電影如《范?海辛》等大戰吸血鬼之類影片的設計,雖然對於港產傳統的鬼片而言是一個異數,但是卻無形中使得影片的觀賞性得到進一步增強。此外,本片值得肯定的還有動作設計,尤其是在村中和蘭若寺兩場大戰,視覺效果頗具衝擊力。
不過,影片雖然在視覺效果上下足了功夫,但在感情戲上還是存在著一定的缺憾。尤其是開場不久關於小倩與寧采臣與燕赤霞的所謂「愛情」,都是因為區區的一塊「糖果」而起,讓人無語。不過聯繫到本片的編劇張炭在《無極》中能將一塊饅頭都發展成十幾年戀情的做法,讓人對於他善於利用小物品來表現愛情的特點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也是過去港片裡一貫對於愛情表達膚淺的一個延續而已。此外,導演葉偉信可能是想出於緩解影片過於緊張的氣氛,在影片中安插了多處笑料,如燕赤霞被吊起時小倩聲稱「這樣很可愛」和燕赤霞祝願寧采臣「英年早逝」等等,貌似可笑,其實反倒讓人感覺莫名其妙,尤其是與影片的情節發展氛圍難以一致。這也是港片中一貫的做法,可惜在這部帶有悲情和節奏緊張的影片中顯得多餘。不過,整體而言,這部影片在故事、畫面以及特效方面都值得稱道,尤其是故事的設定值得肯定。重要的是,這種對於經典作品難以複製的突破,體現了影片編導的才華和努力,也為以後對於經典作品的翻拍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方向。
倩女幽魂影評(三)
公選課上是我第一次看1987版《倩女幽魂》,沒有所謂的懷舊情緒,但是仍然不得不由衷地讚嘆一聲「好」!雖然沒有如今的高科技從旁協助,但是87版的《倩女幽魂》卻絲毫不遜色。《倩女幽魂》這部經典影片流露出的從容自然的創作態度,是如今很多主題直白、情節拼湊、粗製濫造的快餐式電影所欠缺的。而這部影片的演員也把角色變現的淋漓盡致。
影片的女主角聶小倩是一個美麗善良又堅強不屈、敢為愛情而奮鬥的女鬼,雖然在前幾次遇到寧采臣的時候想要吸食他的精元,但是在慢慢的愛上了寧采臣卻不願意傷害他,甚至千方百計地保護他,為了避免姥姥發現藏身在浴缸里的寧采臣她多次對姥姥撒謊,在影片最後,寧采臣差點被黑山老妖殺害,她也是奮不顧身地營救寧采臣。而聶小倩的衣著打扮也有很大的講究,剛開始的一襲白衣,表現了她單純懵懂的心態,但是隨著她對寧采臣感情的不斷加深,她的衣著的顏色也逐漸加深,直到最後變成了鮮艷的大紅色,這也體現了影片拍攝的細緻性。
影片的男主角寧采臣不是一個光芒四射的人物形象,他天真,迂腐,甚至呆頭呆腦的。但是他也有勇敢的一面。當他得知他所愛的聶小倩是一個女鬼的時候他並沒有嫌棄聶小倩,而是想方設法來救出聶小倩,幫助她轉世投胎,儘管為此他差點送了性命,但他仍然義無反顧。采臣是積極的,他的性格決定他的淡薄名利,他的夢想也是天真而簡單,就是和心愛的人長相私守。他去考科舉也是為了得到愛情,當他覺得自己就算贏得了科舉也會失去小倩的時候他又放棄了科舉。他與傳統的那些重名利的書生的不同就在於此。
影片中的燕赤霞也是一個不可忽略的角色,他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俠義之士,但是不同於那些淺薄無知的道士,對於聶小倩,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律誅殺,反而竭盡全力地幫助寧采臣來解救聶小倩。
徐克電影多走浪漫主義風格。在1987年版《倩女幽魂》的開場,暗藍色的影片基調中,殘破的蘭若寺被淡淡的霧氣所籠罩,嗚咽的簫聲夾雜著呼嘯的風聲,席捲著石徑上的落葉;接著畫面轉換到古寺內挑燈夜讀的書生,這時門被風吹開,輕紗飛揚,一身白衣的王祖賢輕舒長袖、翩翩起舞,美艷無比。當書生情難自禁的與女子親熱時,鏡頭從樹林外飛快的迫近,鈴音亂顫,閃電微閃,預示著危險的到來。接著,伴隨著書生的慘叫,火紅的帷幔鋪展開來,出現「倩女幽魂」的片名。奇異的妖魔世界,悽美的女鬼形象,極賦浪漫主義色彩的氛圍。
而且《倩女幽魂》一片一反過去鬼片中鬼哭狼嚎的陰森恐怖,而拍得非常唯美。尤其是對女鬼聶小倩的處理,徹底擺脫了日本鬼片中悽厲陰森的形象,聶小倩的白衣和長發令人印象深刻,大量紗質衣料的運用,使得聶小倩變得美艷清純,哀婉靈動,也使整部影片充滿了飄逸唯美的感覺,十分符合本片的浪漫意境。而影片的畫面也多是虬枝盤踞的樹林、精緻的小屋、水上小亭。對於環境的拍攝也極其到位,比如陰氣沉沉的蘭若寺、恐怖的黑山老妖以及煙霧蒙蒙的冥界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特技與美術,片中大量人妖鬥法與鬼魅飄飛的場面,顯得真實可信美奐美侖。樹根姥姥的舌頭成為香港電影特技中最經典的一筆,而它的原材料不過是痲布與棉花。而小倩白衣如風的御空飛行也在香港維亞特技中獨有的飛行滑板幫助下顯得美不勝地收。此後的二部續集在特技上更是竭力出新,包括當時的電腦繪畫、模型與真人結合的視覺效果等等,幾乎當時香港電影所有的特技效果在片中都能看到。
影片的畫面濃艷華麗,主角的情感纏綿悱惻,鬥法則天馬行空,人物個性鮮明,表達風趣詼諧。故事主體的飽滿,舊版《倩女幽魂》雖只有一條敘事主線,但對主角的情感調度得當,燕赤霞一個人的配角戲亦富有心理變化,讓全片顯得較為完整;比較講究細節的營造,在得知寧采臣要進蘭若寺借宿的時候,黑山村村民的誇張表現,為避免姥姥發現藏身浴缸內的寧采臣,聶小倩不得不「以吻封緘」的全過程……這些細節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台詞的智慧性,搞笑幽默帶著點腦筋急轉彎色彩的台詞在片中俯拾皆是。由葉倩文演唱的不要來,以及那首「十里平湖霜滿天,寸寸青絲愁華年。對月形單望相護,只羨鴛鴦不羨仙」,讓人覺得過去的港片還是擅長融合古典文化和流行文化進行再創作的。
徐克電影人物豪情奔放。尤其是女性的塑造更是他的一絕。無論是《龍門客棧》中的風流嫵媚的老闆娘,還是《青蛇》中的妖艷性感的小青,或者是《倩女幽魂》中的聶小倩,無一都體現了女子豪放的特點。或許有人會說「《龍門客棧》裡的老闆娘和《青蛇》中的小青稱為豪放還算匹配,但是聶小倩如何能用豪放來形容呢?」其實不然,隨人你聶小倩是一副柔柔弱弱、溫柔嫻淑的小女子形象,但是她仍然不缺乏男兒般的豪放氣概,影片最後她與黑山老妖相鬥的時候以及她對寧采臣的情感表露都體現了她是一個內在豪放的女子。
情永遠是徐克電影中最重要的主題。在1993年的《青蛇》中,徐克對傳統神話傳說進行了現代意義的顛覆,虛構出了一段悽美迷離、愛恨交織、情慾纏綿的愛情悲劇,片中對人性與真愛的探索發人深思。王祖賢扮演的白蛇溫婉、秀美、嫵媚動人,而張曼玉扮演的青蛇則盡顯妖艷與野性的媚惑。
影片最後,青蛇的自白可以說是導演說給觀眾聽的:「我到人世來,被世人所誤,你們說人間有情,但情為何物?真是可笑,連你們人都不知道。當你們弄清楚了,也許我會再回來」,言畢躍入渾濁的汪洋。整部電影可以說是導演徐克對「情」的探索。對情的痴迷,讓白蛇甘願永遠被鎮壓在雷鋒塔下;對情的懷疑,讓小青堅定地告別人世。
在1994年的《梁祝》中,徐克刻畫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世家女子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求學,愛上了風度翩翩的同窗梁山伯,得知祝英台為女兒身時,兩人墜入愛河,並私定終身,兩人的愛情卻遭到祝家的強烈反對,並為祝英台另外安排了婚事,祝誓死不從,最後兩人以死殉情,雙雙化蝶飛去。()徐克把古老的愛情經典重新演繹,在電影中注入了青春妙趣,讓人耳目一新,同時,他用自己的電影語言重塑了中國傳統愛情價值觀,對現代社會中越來越不相信愛情、只是沉湎於感官性愛的人們來說,有著一絲說教的意味。
除去情這一特點,徐克的電影多屬於偏險怪奇一路,但他卻善於把偏鋒與主流、險怪與平穩這些似乎是對立狀態的東西互相滲透,轉化發展。他的電影最讓人難忘的就是濃郁的個人風格。英雄臨風鶴立,煮酒相逢,中國古典文化的俠義精神被天馬行空的元素剖析得淋漓盡致,這是徐克電影中無法替代的特質。
除此之外,《倩女幽魂》還具有獨特的藝術氣息,影片的畫面或清新自然或暗淡陰森,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覺衝擊,並且《倩女幽魂》是繼成龍式搞笑動作電影與大型特技武俠片《新蜀山》之後,又一香港類型電影成功打入日本與韓國市場,此後還以錄象與電影的形式先後進軍歐美,影響了一批美國電影人,樹根姥姥的形象令美國影人也進行模仿,用於重新塑造他們的吸血殭屍。而香港第一位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女星王祖賢也是由這部影片捧紅的,日本與韓國電影商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只要一聽是王美人主演的片子,一律開價100萬以上美元購買,以節儉著稱的韓國人甚至包機專程到香港看王美人拍戲。
而從故事結構、特技效果與美術設計上來說,《倩女幽魂》成功開創了香港鬼片的新風格,此後相當多的鬼片都沿襲或抄襲了本片的風格特點。《倩女幽魂》也無疑是香港電影的特殊視覺效果的里程碑,此後的《倩女幽魂》系列被日本及香港影評界稱為「香港電影特技效果的集大成者」。
總之,《倩女幽魂》這部影片無論是從內容結構、演員選擇、畫面效果還是後期收到的成效來說,都無疑是一個成功之作。徐克用舊瓶裝新酒的形式,把古典風神與現代人文精神熔於一爐,論創造和帶領潮流,徐克無疑是香港影壇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