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觀後感

漢尼拔電影影評

漢尼拔電影影評(一)

電影《漢尼拔》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是賦予安東尼·霍普金斯以中世紀圖書館館員的身份,並有希望擔任館長一職,從而營造出陰森神秘的中古氣氛。不過音樂卻用得漏出了馬腳,巴赫的《戈德堡變奏》在裡面像是個「時代錯誤」,為什麼不用dufay{杜菲(GuillaumeDufay),1400——1474,法國人,尼德蘭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也寫作世俗音樂,但他的聲望主要來自於宗教音樂,包括彌撒和經文歌,並於創作和研究過程中創立了四部和聲的寫作技巧,為後來「對位法」的理論完善開闢了道路。}的音樂呢?

有朋友提到影片中引用的但丁十四行詩「aciascum'almapresa」,其實我早已覺得它很有意思了,關鍵在於它讓我注意到了其中的一個引申含義。

這首十四行詩是但丁最出名的早期作品,選自詩集《新生》(lavitanuova),這首作品的重要背景恰恰和電影主題相關。

除了但丁與俾德麗采之間的情事之外,「詩人之心」還隱藏著一個中世紀典故,詩人Cabestain與領主之妻戀愛,領主便殺了詩人,把詩人的心烹給妻子吃,女人坦然食之道:「我吃的是世上再金貴不過的東西了。」然後絕食而去。

德國人編寫的象徵辭典里,心,象徵生命和靈魂,基督教時代成為信仰的象徵,其被賦予浪漫色彩是中世紀後期的事兒了。

影片《漢尼拔》特地引用這首詩是為最後「食人腦」場景埋下伏筆,最後在美式廚房裡上演的人腦大餐也正是一項古老的愛情祭祀儀式。

漢尼拔食仇人腦,是象徵對主人公的精神戀愛。這和但丁拿Cabestain的典故來表達對俾德麗采的愛如出一轍。從人心到人腦,大概是現代人重「腦」(理性)貶「心」(信仰)的產物。

不了解歷史背景,就無法深層次理解其下所蘊涵的潛文化,從上足以證明多多了解歷史的重要性,當然,歷史的學習決不僅局限於歷史教科書。

漢尼拔電影影評(二)

二十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依然是烈焰滾滾的時候。整個歐洲幾乎都被這烈焰燃燒起來。原本家境優越的英俊少年漢尼拔·萊克特(加斯帕德·尤里爾),過著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但是,世界大戰的突然爆發卻將一切都無情地打破,並迫使萊克特一家流亡逃難來到了中歐小國立陶宛。

在逃亡途中,和千百個不幸的平民家庭一樣--漢尼拔·萊克特一家時刻都在遭受著無情的戰爭所帶給他們的痛苦、別離甚至死亡。十幾歲的漢尼拔親眼看著父母雙親在戰火紛飛中慘死。失去父母的愛護之後,可憐的小漢尼拔只能和姐姐相依為命。但是,沒過多久,慘痛的一幕再次上演--他再次親眼目睹了親人的生命被無情的剝奪--姐姐被飢餓難當的士兵們生吞活剝了。倖存下來的漢尼拔因此遭受了致命的、甚至是貫徹一生的精神重創。

之後,流離失所的小漢尼拔被當作難民而被送往前蘇聯的孤兒院。這段時間,他終於享受到了短暫的安穩。隨後,他又流亡到巴黎去尋找他的叔叔,但結果卻有幸結識了他叔叔的遺孀--一位神秘的東方女人--「紫夫人」。這個「紫夫人」對小漢尼拔呵護備至,卻怎樣也無法讓他從戰爭給他心裡和精神上留下的陰霾中走出來……

主演:

影片講述的故事發生在大半個世紀之前,以那一場令整個世界都翻天覆地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通過這樣殘酷的歷史事實來營造一個令英俊少年漢尼拔最終從幸福之家走向瘋狂噬血的地步,再合適不過了。同在上個世紀發生的,安東尼·霍普金斯塑造的堪稱影壇經典的「漢尼拔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甚至成為一些人的夢魘。但是現在,好萊塢再牛的化妝術想必也不可能再次讓霍普金斯的老臉回復少年的青春模樣。於是,這次便有了在《漫長的婚約》裡扮演痴情的逃兵丈夫的加斯帕德·尤里爾飾演這個一步步走入殺戮世界的少年食人魔的機會。尤里爾有著一副迷死眾多女影迷的清純外表。很且,這個法國年輕人似乎也很會揣摩角色的精神狀態,在表演過程中,很快便在與導演的溝通中碰撞出了激情的火花。因此迅速地融入漢尼拔的變態精神世界當中。及時收斂起少年的純真、冷酷另類的殺氣顯露無疑,張弛有度地表現出少年漢尼拔被戰爭荼毒之後,精神逐漸扭曲的成長曆程。通過此片的出演,加斯帕德·尤里爾的演技也增進不少,可謂是雙贏。

傳說,當年由於「無知」而錯過與好萊塢兩大影帝合作的絕佳機會(與阿爾·帕西諾、羅伯特·德·尼羅合演《盜火線》),而晚了盡十年時間在世界影壇出頭的中國女星鞏俐,近兩年堪稱再次崛起。去年,憑藉一部講述日本藝妓故事的《藝妓回憶錄》,迅速在世界影壇竄紅。並得到了強勢的好萊塢電影界的極大認可。其之後的國外片約亦接踵而至。2006年暑期上映的《邁阿密風雲》中,鞏俐雖未在根本上逃脫好萊塢慣常的「女性地位低微」的電影定律。但卻憑藉其在片中頗為「強悍」到位的出演,而受到了一致好評……

倘若托馬斯·哈里斯從此再不打算寫個關於「殺人狂漢尼拔」再有個什麼所謂「繼承人」的故事,想必這部《少年漢尼拔》應該算是這個精彩的電影系列的終結篇了。與前三部一樣,《少年漢尼拔》也是由湯瑪斯·哈里斯先創作成小說再親自改編成劇本。當年的《沉默的羔羊》中,漢尼拔醫生處理他心中「完美」的人體時,科學的冷靜、瘋狂的優雅讓世人大開眼界;在隨後的《漢尼拔》中,他雖已經顯現出了老態龍鐘的跡象,但其打開人頭顱的高超手藝仍令女警察著迷不已;《紅龍》中,人們又再次領略了在連環殺手和犯罪心理學兩個領域都造詣頗深的他。雖然,隨後兩部續集的成績和口碑遠不能達到第一部的高度,但只要史上最有魅力的變態殺手漢尼拔的故事還沒講完,好萊塢就不會放過任何榨取其商業價值的機會。有「老手」哈里斯親自執筆,再交由因《戴珍珠耳環的少女》而揚名國際的彼得·韋伯執導,後者對電影語言成熟的操控能力讓這部影片頗有盼頭。相信,這部「漢尼拔」新篇將再次激起人們對「吃人醫生」的尖叫聲……

漢尼拔電影影評(三)

如果能夠更多一點優雅,更少一點血腥,也許由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驚悚劇情片《漢尼拔》會更像是一部成功的藝術片。不過,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如果沒有血腥的暴力,《漢尼拔》將沒有任何藝術性可言。

同《沉默的羔羊》相比,《漢尼拔》的重點不在懸疑的設定上,而在斯黛琳和漢尼拔情感關係的安排上。這是影片最有內涵的方面,其他人物不過是這兩個人物情感之湯的調味品。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如果將此片列為情感片似乎更合適一些。

斯黛琳和漢尼拔一正一邪,但他們本質上,都具有宗教獻身精神。只不過,斯黛琳代表了新教的寬容、慈愛與拯救,漢尼拔卻更多展現了西方宗教對惡的血腥的懲罰與毀滅。

漢尼拔那麼喜歡吃人,為什麼對斯黛琳下不了口?在《沉默的羔羊》中,這個醫生就嘲笑斯黛琳是個鞋子露出寒酸氣的並不高雅的女人。在《漢尼拔》中,保羅也是用鄉下女人的字眼侮辱斯黛琳。但不一樣的是,漢尼拔欣賞斯黛琳寒酸外相下高雅純潔的靈魂,而保羅卻正相反。漢尼拔吃掉保羅的腦與他將帕齊刨心挖腹以及誘導維傑自割皮肉一樣,因為他們貪婪、淫邪,這些都是罪孽。看過美國電影《七宗罪》的人應該對此有更深的體會。

信仰上帝的,或者說,自認為了解上帝的人都以殘暴的方式處死了罪孽。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善與惡的認定在變化。在中世紀,政教合一;在現代社會,政教分離,被認為罪孽的人,開始由政府制定的法律懲罰。漢尼拔醫生生錯了時代,他應該回到中世紀去。

斯黛琳探員與漢尼拔醫生的最大區別,在於她的宗教精神適合現代文明社會。不過,如果漢尼拔醫生真的回到中世紀,他倒不大可能任職於宗教裁判所,而更可能像布魯諾一樣被裁判所裁定為異端而被燒死。因為漢尼拔醫生不僅具有宗教獻身精神,而且聰明機智,博學多識。有這兩點素質的人一般都喜歡反思現實社會的人生並且勇於叛逆。再進一步說,漢尼拔醫生還是個具有藝術天分的教授,他懂得繪畫,善於欣賞音樂,即使在殺人時,他也能將自己陶醉在藝術的勝境裡。在《沉默的羔羊》中,他殺人時沉迷於《戈德堡變奏曲》的音樂旋律之中;在《漢尼拔》中,他殺人前給被害人津津講解與被害人祖上有關的繪畫。這些都證明西方藝術對漢尼拔暴虐的殺戮不僅沒有阻礙,而且具有某種促成作用。生於1844年的德國哲學家尼采就是個有知識、懂藝術的人,結果他瘋了,漢尼拔不是布魯諾、尼采那樣深邃的思想家,但他觀人於微,與後者近似。

影片的結尾最具藝術蘊含。漢尼拔在飛機上與好奇的小女孩對話。小女孩不吃機上提供的配餐,而對漢尼拔餐盒中保羅的腦組織感興趣。漢尼拔鼓勵小女孩吃下去,從而將探索和叛逆的種子植入小女孩的心田。漢尼拔的眼神里充滿讚許、慈愛和期待。最後,鏡頭將他的眼神定格為天空閃爍的星。還記得康德的墓志銘嗎?他說有兩種東西我們對它思索越深,越有一種敬畏感:一個是頭頂上的星空,一個是我心中的道德律。影片對漢尼拔醫生眼神的處理,說明醫生的身上也擁有某些令人敬畏的東西。如果我們熟悉西方神話,那麼,不難聯想到撒旦也曾在伊甸園教唆人類偷食禁果。如今,漢尼拔醫生在飛機上教小女孩吃人腦。這些都是叛逆,也都是知識的開始。

在這個世界上,對於大多數敬畏天空的人來說,人生莫不如此。漢尼拔和斯黛琳也一樣,他們同樣勇敢而敬畏清廉的精神。所以,斯黛琳愛漢尼拔嗎?或者,她願意像浮士德博士一樣,將靈魂交給魔鬼並和魔鬼遨遊於宇宙之間嗎?在影片中,斯黛琳沒有,可是,在她的眼角里卻浸滿淚水。()我們因此可以說,斯黛琳和漢尼拔具有某種複雜的情感關係。但若深究一步,未嘗不可以說這兩個人物只不過表現了西方人心靈的兩個方面:善與惡,美與醜。所令人憾恨的是,在西方文化中,真理更經常地掌握在看似醜惡的魔鬼手中。看一看彌爾頓的《失樂園》,這一點不難理解。無論在何處,真、善、美的統一總是一切人類的夢想與追求。因此,象徵美善的斯黛琳探員也就不可能不對舉止優雅、內心深邃的漢尼拔醫生抱有一種複雜的情感。就這一點來說,影片不經意中蘊含了西方文化千百年來無法解決的一個內在矛盾。尼采宣告上帝死了,企圖以此化解皈依上帝與順從魔鬼的矛盾。上帝已經死了一百多年,但斯黛琳探員依然無法與魔鬼並肩攬腕。看來尼采的計謀也不過是水上作畫而已。難怪有人說,現在的西方,連「人」也死掉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