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請自來影評(一)
首先,韓國原版的《薔花,紅蓮》除了廉晶雅扮演的女主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之外,影片本身沒讓我起什麼化學反應,那種不疼不癢的小兒女情態讓我很難入戲。我想這種由於個人年齡、閱歷乃至性格原因所導致的不同觀感不可能放在一起比較,因此對《薔花,紅蓮》這部電影本身的品質,無法做任何優劣方面的評價。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正是由於對《薔花,紅蓮》的「痳木」反而導致了我對美國翻拍的《不請自來》沒有更多的失望,那種翻拍一般難比舊作的規律,沒有出現在我的腦海中,至少沒有出現對美版《午夜凶鈴》的那種失望。
從節奏上看,《不請自來》明顯要比《薔花,紅蓮》要快很多,基本沒有像《薔花,紅蓮》那樣有很多用意境來表達情緒的抒情成分在內,也沒有用更迷惑人的手法來表現事件的複雜性。因此儘管少了很多神秘氣息,但是也變得更加直白流暢。美國翻拍亞洲電影,特別是恐怖電影往往都有這個特點,在劇情上都進行簡化,可以說一般都比原作更易於理解,甚至有些美國版電影往往能看做是原版電影的「注」,倘若你看原版電影沒看懂,那麼看看美國翻拍版往往一目了然,《不請自來》就具有這樣的鮮明特徵。這大概首先是因為相對於含蓄的東方人,西方人性格更直接,更樂於「赤裸裸」地表達感情,所以在拍恐怖片時也很少繞來繞去地拿意境嚇唬人,而是直接進行感官刺激,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看西方恐怖片視覺刺激永遠是重點的原因。其次,當美國人來翻拍《薔花,紅蓮》這樣的帶亞洲文化特點的電影時,首先肯定是以歐美文化視點進行解讀,所以一般只會抓故事的核心內容,然後以適合西方人觀看的方式去表達,不會把問題更加複雜化。從美國版的《午夜凶鈴》、《咒怨》等影片在美國的反映來看都不算翻拍失敗,而在電影消費市場上美國基本能代表北美,而北美基本能代表歐美,因此巨觀地看這種改編是適應西方人文化心理的。儘管在我們看來,西方人翻拍亞洲恐怖片往往都是不得要領,其實除了我們先入為主的原因外,還有就是文化思維方式上的不同造成的。
《薔花,紅蓮》中的主婦,冷艷高貴,不可方物,一出現就占據了家中的核心位置,在孩子們和觀者面前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而在《不請自來》中則沒有這種感覺,伊莉莎白。班克斯扮演的繼母瑞秋出現時的姿態很低,甚至看起來更像孩子們的姐姐。這除了導演有意安排之外,更多的是無意識的習慣性思維方式導致的。相比東方文化中容易也喜歡樹立權威來進行自我行為矯正和集體崇拜,西方文化更崇尚個人自由和意願的表達。所以在西方家庭關係中,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更具有隨意性和開放性,在電影中經常可以看到子女直呼父母名字的行為,家中父母的權威都被扁平化了。因而在《不請自來》中繼母瑞秋無論從那個角度來看都不如《薔花,紅蓮》中的繼母具有權威性和壓迫感。同樣是繼母,在同樣缺乏親和力的前提下,《薔花,紅蓮》不需要更多的肢體語言來表現繼母的冷酷,而《不請自來》中的繼母則由演員進行了很多在我們看來難以理解的反覆無常的行為來表現人物的「壞」。這就是在塑造角色時不同的文化心理出發點所造成的差異,我認為這是不自覺的做法,因為這種文化的差異,美國版的繼母必然要更「活潑」一些,所以需要演員在表演上進行更多的修正,否則無法製造出懸念。
相比《薔花,紅蓮》中姐妹二人符合東方審美情趣的清純和樸素,《不請自來》中的妹妹已經表現出嫵媚的特點,而姐姐更是性感逼人,這完全是不同文化觀念造成的。西方人更開放也樂於展示身體,沙灘裸泳、球場裸奔,當年性解放運動中的當眾性交以及色情電影的大放光芒都是源於西方人開放的文化觀念,所以他們翻拍東方電影,在人物塑造上秀「性感」也是極為自然的事。《不請自來》更是以男女之間的那點事開頭,這在原版中是絕對沒有的,也不管有無必要,可能不這樣做,導演和觀眾都覺得不自在。
因此,對於《不請自來》,儘管東方神秘感沒有了,但是更直白,更易於理解,在我看來,兩個版本各有千秋,都沒好到什麼地方去,也沒有差到哪裡去。
不請自來影評(二)
翻拍片一直是歐美電影的一個重要類型,尤其是恐怖片,由於日韓恐怖片在國際的名望日益增長,購買日韓著作權翻牌好萊塢版的電影屢見不鮮,如《午夜凶鈴》《咒怨》《鬼來電》,翻牌自香港彭氏兄弟的《見鬼》,以及這部翻牌自韓國的《不請自來》。
好萊塢的亞洲翻牌恐怖片一直是在歐美觀眾讚譽,亞洲觀眾唾罵的典型片種,原因在於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致使亞洲恐怖片的精髓在被好萊塢翻牌後就蕩然無存,很多都是批量化,快餐化的速成品,鮮有像《午夜凶鈴》這樣的在亞洲也能取得好口碑的翻拍片。當然,我這麼說,並不代表我贊同這種這種對好萊塢翻牌片的看法,只是稱述一個普通觀眾所能接觸到的最廣泛的說法。對我來說,也許是本來我就口味偏快餐化,對於好萊塢的翻拍片,每次我都帶著看爛片的心情去觀看,但每次看完後都發現結果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譬如美版《咒怨》。大言不慚的說一句,以一個資深恐怖片迷的身份,我對日系的恐怖片是沒有太大的好感,日系恐怖片聲名遠播不假,但我委實受不了日系電影的拖沓和平淡,恐怖片也一樣。當年尋著名聲,忐忑不安的找來看《午夜凶鈴》和《咒怨》,惴惴不安的打了多半個小時的哈欠後才見到鬼的樣子,從此之後對日系恐怖片沒有太大的好感。但美版的《咒怨》卻非常和我胃口,因為它快餐。個人覺得亞洲和歐美的觀眾有很大的不同,亞洲的觀眾喜歡耐琢磨的電影,歐美的則不一樣,他們大多的要的只是單純的感官刺激,不願費腦子想。所以亞洲動作片科幻片拍不過好萊塢,好萊塢恐怖片生活片拍不過亞洲。
《不請自來》翻牌的是一部韓式經典電影《薔花紅蓮》,該片雖然存在一些邏輯問題,但影片的創意和導演的電影美學在該片被發揮的淋漓盡致。原版很鮮明的一個特色就是陰鬱,含蓄,東方人的特性。因為原版中是一個一人分飾三角的設定,其間設計到的精神分裂,戀父,女性的成長和其他一些隱晦的話題在被導演個人特色鮮明的美學營造下顯得靜謐又詭異,而且全片有一個費解的故事真相,很少有人能在第一遍就完全看懂。要想把這麼一部典型風格,特色明顯的亞洲恐怖片翻拍給老外看,不傷筋動骨從根本改造故事結構是不可能的。
看完全片後我非常佩服本片的導演,他們非常聰明的借用了故事的基本結構之後,大膽的改造了故事的人物線和故事真相,不僅將原版姐姐的獨角戲變成了美版妹妹的復仇記,甚至直接改變了原版故事的人物設定,而將後媽這個角色賦予真實化,並在故事背後埋藏了一條隱晦的線索,原版的妹妹需要化成鬼魂才能索取後媽的命,美國人顯然更相信身體力行,美版的妹妹直接親自動手報了自己心裡暗藏的仇恨,並且非常聰明的躲避了牢獄之災。
韓版的《薔花紅蓮》更像是一部家庭倫理片,有關家庭內部的零零碎碎關係,糾纏不清的各種關係,東方人的隱忍特性在片中體現的非常明顯,姐姐失去了兩個最重要的親人後只能通過自己的無限分裂幻想來釋放自己心中的怨恨,而西方人在強調個性解放的環境下,妹妹則通過自己一步步的有意無意的計畫去動手解決自己心中的仇恨。東方人更重視家庭關係,所以姐妹情誼被表現的非常濃厚,西方人普遍家庭關係並不深厚,所以美版表現出來的不過是一群沒心沒肺的小青年,縱情歡樂,唯一能說的上有情的就屬妹妹和母親的關係,卻在影片中沒有太多的表現,姐妹情在美版中恍如空氣。
有關姐姐的真實身份曾是韓版的一大亮點,也是影片中的第二大包袱,美版在甩這個包袱的時候導演調度的效果卻嚴重的削弱了本該有的震撼力,隨著姐姐身份揭露那一刻導演一個長鏡頭把苦苦哀號的姐姐拋在鏡頭外的時候,本來這個設定應該有的震撼力和衝擊力所剩無幾,不得不說是本片最的遺憾。
一些看過韓版的人非常熱衷於把本片和原版做比較,並把美版踐踏的一文不值,或揶揄導演「畫虎不成反類犬」。我想說,美版的導演在借用了原版的要素之後,演繹出來的完全是一個屬於導演自己的故事,他完全沒有想去畫虎,也不想畫虎,又何來類犬之說?作為一部翻拍片,《不請自來》是成功的,但最為一部單純的電影,《不請自來》並不夠精緻和完美,所以這部青春小驚悚電影,還是值得閒暇時一看的。
不請自來影評(三)
開頭就是熱吻。讓我覺得沒錯,這就是恐怖片。恐怖片大抵是不會少了「色」的。
首先我必須要感嘆,安娜的家真是美麗的很,如果有足夠的錢以後,我一定會找個類似的地方安家落戶享受人生:藍色美妙的大海,安詳靜謐的樹林,風,浪,船,敞篷小跑…在這樣的環境下拍恐怖片感覺也一定很爽吧。
其次我必須要感嘆,Chistopher Young創作的原聲音樂真是好聽的很!
恐怖片就是要努力把觀眾嚇哭。我覺得恐怖片主要是靠恐怖的音樂、突然的鏡頭切換、黑色的色調和心理的攝入。前幾個是在感官上把觀眾嚇到,而最後一個心理的攝入就厲害了,可以使觀眾由內而外的感到恐怖。另外我覺得,人之所以害怕,是因為無知,或者是因為不理解。記得當初看完《鬼絲》,無論如何想不通為什麼鬼媽媽要殺死研究所的幾個研究人員,所以不知道鬼媽媽會不會對我產生興趣,而不得不開燈睡了兩個晚上。所以我看完一部恐怖片,需要理清恐怖的原因,也就是為什麼他要殺他,她要害他…理出來了,OK,沒問題,不再心悸;搞不懂,也許就要浪費一兩個晚上的電費。
這部片子總體的恐怖效果還行。有幾個橋段確實把我嚇到了,尤其是安娜想把滾到櫥櫃下的空罐子取出的時候,那個小姑娘一下子竄出來的鏡頭。()不過主要都是感官上,所以也都是一時的聽覺和視覺恐怖,看完之後不會再覺得任何地恐怖了。影片的故事情節還是挺有趣和讓我詫異的(後來查看相關資料得知是翻拍韓國電影《薔花,紅蓮》,我沒看過,所以應該夸《薔花,紅蓮》的編劇厲害吧),事實上我一開始就認為後媽肯定不是兇手,這樣才有顛覆性,是編劇們慣用的技倆。看到後來發現原來那麼多都是假的,那麼多都是安娜自己臆想出來的。看到最後我想到前不久看的電影《美麗心靈》,也是因為精神疾病。
很多恐怖片都和精神疾病有關,我想這也和人對精神的探索要遠遠少於身體,所以對精神世界還很無知,因此每每想到這些,就會聯想到恐怖。我也一直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的提高,心理方向的職業是很有前途的。我有時候會嘗試觀察和窺探朋友的心理,這真的很有意思。
總的來說,對這部影片我還是比較喜歡的,前面說了畫面和音樂特別的棒!至於表演,我覺得沒有什麼出彩之處,只有伊莉莎白·班克斯ElizabethBanks的演技還是不錯的,她扮演的後媽也還是有點味道的。
這是一部適合膽子不大的偽恐怖片迷看的影片,也是和情侶觀看,男同志要把握好機會。
想想看,要接受另一個女人來做自己的媽媽,還真是讓我接受不了。祝福大家的媽媽都能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