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焰火影評(一)
不像黑夜中的焰火,能用動人心魄的美在大片漆黑中劃出耀眼的痕跡,白日的焰火,在現實的日光照耀下只能成為孤寂不起眼的短暫一瞬,冷清而又落寞,《白日焰火》是一部很冷清的電影,就像北方冬季蕭索的樹林和皚皚白雪中的幾縷黑泥,看上去有點孤單,但是相映襯的破敗之下,卻也有幾分略帶詩意的美感,而這,在電影之中便成了一種濃郁的氛圍。
《白日焰火》故事發生在哈爾濱的兩個冬季里,冬季里的哈城蕭索、破敗,一如電影裡的兩個主角一樣,在頹敗的生活境地之中掙扎,偶然的碰撞之間,總也有幾分惺惺相惜的氣息,桂綸鎂自然美得驚人,冷艷的獨居寡婦身上散發出的獨特味道確有幾分危險與誘惑的氣息,與廖凡扮演的糙漢子前警察身上的現實味和粗曠感中和出了一種妥善的平衡。雖然是犯罪題材的電影,但是本片整體氛圍上還是給描繪人的文藝抒發留有非常大的空間,這賦予此摸黑色之中一種犯罪題材之下的黑色表達主要體現在電影氣息和氛圍的營造之中,看似漫不經心的很多細節之中都醞釀了充足的情緒,而這種情緒控制得非常內斂,它瀰漫在電影之中,但是能感受到它的克制,在感情的細膩與現實的粗曠之間收放自如,控制得相當具有水準。
電影之中的幾處小細節也非常有趣,比如電影開頭張自力滾床單之死壓死在潔白床單上的瓢蟲的象徵,冰鞋上的刀劃破冰面與廣場上藍色多瑙河大廣播之間產生的荒誕感,張自力對吳志貞情感逐漸開始升溫之後電影濾鏡顏色往紅色升級(代表欲望和危險的升級),吳志貞被捕之後張自力充滿情緒的亂舞,還有諸如黑煤與白雪、冰刀與火焰之間的映襯等,都大大豐富了電影的延伸性,另外本片最出色的表演者不是廖凡也更不是桂綸鎂,哈爾濱才是這部電影中最出色的演員,這座城市所提供的現實之粗曠,肅殺冷清之中醞釀的細膩,均給電影大大增色,這種日常隨處可見的現實世界之破敗感,在結合影片氛圍及情緒之後,讓這部電影的黑色一面更加突出,而由此黑色之中伸展而出的紅色,也顯得足夠的真實。
其實《白日焰火》的故事並不複雜,也並沒有什麼很特別的敘事技巧,整部作品很大程度上是勝在情緒與氛圍上的把控的高水準之上,而高水準又是基於對人與所處環境之間粗與細的勾畫之上。張自力的與吳志貞之間這種低調清冷如白日焰火的情感氣息,在哈爾濱這得天獨厚的完美畫布之上,寫意的勾勒出了一幅非常具有氣質的藝術畫像,你可以從中看到孤獨、欲望、死亡、愛情還有現實之下的暗流涌動的掙扎,過度的符號解答和精細的剖析,都容易破壞了這幅畫中白雪點黑煤所襯出的清冷孤寂。
國內院線的《白日焰火》能很明顯的看出刪減的痕跡,或多或少會影響一點觀影時情緒的連貫性,比如摩天輪上本來鐵定應出現的激情戲如此戛然而止確實很容易讓觀眾陽痿,另外電影中段兩人在車中的對白也很容易看出刪減之後帶來的語言上下邏輯的不連貫,這點上要說明的是,即使不存在刪減,本片在對話的文本上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暫且不提桂綸鎂台灣口音的帶來的詭異感,本片的對白有點單薄,部分語句似乎不夠口語化略顯生硬尚需打磨(看過劇本,生出一種背台詞的既視感),除此之外,此片在剪輯上確實也可以有更大的提升空間。《白日焰火》在國產電影中足夠好,但是柏林擒熊似乎有幾分超常發揮的既視感,但《白日焰火》在柏林的成功確實具有一定的象徵意義,此次本片在影院較大規模(相對而言)的排片,非常容易人產生幾分獨立崛起的錯覺。
你看,罪大惡極的犯罪份子吳志貞最終被我英勇民警逮捕歸案,而《白日焰火》擒熊之後,在祖國偉大的審查之中仍然可以抹得起黑色,吟得出落寞,真是「兩全其美」,有時候那些揣著「禁片」嚷嚷的藝術家們真該認真學學,您說是不?
白日焰火影評(二)
《白日焰火》的成功得益於其不走尋常路的編排手法,幾種原本很習以為常的情懷被刁亦男蒙上了一層奇特氣味的黑色塗料,讓影片裡那些再平凡不過的市井小人物都散發著鬼魅般的色彩,那種握在導演手裡的人物情懷似喧鬧似無奈。觀影直到最後才讓繃緊的神經放鬆,看著那簇簇代表著一種朦朧美好的焰火,著實是種心潮洶湧般的激動。
城市的邊緣上,一群懷揣著城市悲情的邊緣人在沿著冰冷的邊緣線往前邁著沉重的腳步,城市的懸崖下,無奈的悲情從電影一開始就已逆流成河。簡潔的對白更多的陪襯著電影人物的肢體言情。整部片子充斥著濃墨般的人情和人性。用極其巧妙朦朧的描繪手法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那種真摯和諧的人情,又用極其大膽誇張的隱喻來揭示從「性」引申出的人性。
這本身就是一部不費口舌不費腳本在故事上的電影。導演更多想法用在塑造人物思想及情緒上,整部電影看完,眾多「不知所以然」似的聲音充斥著耳背。這便是導演這種不走尋常路敘事的極好效果,在每個原本可以很容易流露故事真相的橋段都點到為止,用一種很是「倒人胃口」的剪接帶入到另一個畫面場景,難得的是,劇情前後卻沒有一絲顯得刻意的銜接,都極為自然平順。
起初是炎炎夏日,但從短裙直接到皮衣的氣候變遷隱喻著一個人情世界的變化。冰雪一直給電影蒙上了嚴寒的背景,搭配這一背景的人物是由廖凡飾演的張自力從剛開始的凜然變成了萎靡,一個鑽心刺骨的冰冷世界映入眼眶。之後影片裡的離奇案件給樹立三角戀的三個人物思想發展做著直接的陪襯背景,這也是一根串起人物的引線。從旅館性愛到車站的離婚證,再到因查碎屍案在理髮店慌亂的拔槍射殺,讓他入冬之後的生活萎靡不振。由桂綸鎂飾演的吳志貞一直生活在被性欺負的陰影里。而王學兵飾演的梁志軍是個活死人。三個人物都極好的迎合著電影冰冷的主題背景。隨著電影劇情的發展,該死的都死了,不該死的也死了,悲傷逆流成河。
電影的城市背景色調及奔放的背景音樂都恰到好處。正邪不兩立的人性與真摯愛情的人情最後產生極具鮮明的矛盾時,高潮隨之而然的帶出,便是張自力宣洩情緒般的亂舞,這是一種超凡脫俗般的意境,也是導演對那個邊緣化世態變革的無法接受的集中表現,從一開始這種表現手法就充斥著整個劇情的發展。
影片有兩處劇情是意表真情實感的。一是隊長的被殺讓張自力理性的破案,此為真摯友情;一是張自力真情觸動,讓吳志貞坦誠伏法,此為一種真善愛情。而亂舞之後的放飛白日焰火便是為了詮釋這兩種人情而做的美妙意境。
揣摩這部電影的深意,其實不用費力的去看故事,留意人物的刻畫及人物所附體的性情便可。看懂了人物也便讀懂了故事,但這也是《白日焰火》不太迎合大眾口味的弱點所在,贏得了大獎的掌聲,沒迎合大眾的口味,但相信在不久的以後,大家都懂了便都會激動的把臉哭成電影結尾那一簇簇崩飛的白日焰火一般。
白日焰火影評(三)
《白日焰火》在柏林電影節上砍下了金、銀熊雙獎為世人矚目,成為近年來繼《桃姐》、《觀音山》和《天註定》之後再度加冕國際電影節桂冠的華語時裝文藝電影。其實以主創陣容和導演知名度來說《白日焰火》並無太大優勢,但其成功之處恰在於以國際最為關注的獨立電影的形式,並區別於中國主流電影創作意識形態的劍走偏鋒殺出了一條血路。
與賈樟柯的《天註定》相似,《白日焰火》依然關注的是社會底層邊緣人物的心態,以黑色和浪漫的手法表現人性的複雜和糾葛,但獨立電影並非有一個好的故事構思就足夠了,主角的演技也是說服評審的關鍵。主演廖凡並不被國際觀眾所熟悉,因此沒有偶像和大牌的包袱,在影片中完全是以真實自然的方式去表演,恰和影片中強調的紀實感緊密貼合在一起。
廖凡此次在《白日焰火》飾演的是一個落寞的被邊緣化的警察,是一個擺脫了傳統符號化的人物,也有很多的心理戲份。()一方面他必須尋回昔日警察的尊嚴,一方面又對與兇手最接近的人保持著極盡曖昧的關係,一個看似情感細膩但卻不動聲色、私心極重的人物就這樣被廖凡詮釋了出來。按照導演的初始構想,原本王學兵的角色是本片的男一號,但以成片來說廖凡飾演的角色更能帶出全片昏暗潦倒的氛圍,因此把戲眼多集中於他身上,廖凡本身亦正亦邪的形象特徵和深厚的表演功力也恰到好處地塑造了片中這一特色鮮明的角色。
廖凡憑藉本片在柏林稱影帝時已經40歲,標準的大器完成,若不論《綠帽子》、《生死線》等影視劇作品(以上作品為多主角),《白日焰火》是他首次真正擔綱男一號的電影。或許是外形不夠討巧,曾經很多商業化類型化的電影主角都與他無緣,長期以來,廖凡都在明星效應的縫隙之中掙扎徘徊。
雖星途不暢,但廖凡的星運甚佳,近幾年來接演了不少華語重量大導演的作品,都是清一色的商業大片。在這些影片裡,廖凡往往是沒有幾句台詞的配角,但他卻踏實地打磨演技,並用不同的表演方式在證明著自己的實力,試圖告訴觀眾他並非只是個粗線條的「硬漢」:如《讓子彈飛》中嘗試負責喜劇化表演、《集結號》中承擔起了悲情戲的重任,《非誠勿擾2》乾脆收起了霸氣轉型為讓人大跌眼鏡的「娘炮」,《建黨偉業》中的青年朱德也是讓人印象深刻,俗話說薑還是老的辣,廖凡所具有的商業價值也漸漸隨著他日趨成熟的演技成為了電影號召力的一部分。
據悉《白日焰火》現已輕鬆拿下5000萬票房,隨時間推進還有很大空間衝刺,按照該片的投入成本和廖凡目前的片酬身價來說,本片只要達到7000萬以上就已經是大獲成功了,然而票房代表的僅是它在商業上的成功,《白日焰火》最大的意義不僅在於刷新了文藝和商業化敘事電影的格局,也帶領觀眾們見證了廖凡將不同表演風格匯聚融合一起的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