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多給高三學生以信心
兒子從高二升到高三時,除了數學老師之外,其他科任老師全部都換了,班主任由一位語文老師代替了原來的歷史老師。
大約過了兩個月,我們發現兒子對語文學習比較懈怠,特別是作文,問其原因,原來他對語文老師非常有意見。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這位班主任老師,說話辦事慢條斯理,而且那種慢並不是正常的那種慢,有主觀故意的感覺。回答學生的提問總是閃爍其詞,吞吞吐吐,弄得很深奧,聽起來就繞,很費勁,所以學生都不喜歡他。兒子的語文是所有學科中最差的,當然,對於他來說,差只是相對與其他比較有優勢的科目而言。說實話,我從來沒有覺得他的語文學的不好,而是中國的語文教育太八股。
我把兒子進入高三以來的語文試卷和作文看了以後發現,儘管他的卷面成績不高,但是本身沒有什麼問題,特別是作文,不理解老師為什麼給他的成績都很低,一般不超過40分,大致在35分左右。從國小以來,我們對於本校老師所判的成績都是一種不介意的態度。( )因為,自從兒子進國小以來,在他的科任老師中,很少有比較實事求是給分的,也就是說,兒子的任課老師通常給他的分比較低,但參加競賽或者全區統考則相反,得分都會很高。這裡面有部分是水平問題,更主要還是老師的個人因素。
與我們的判斷非常吻合,兒子在接下來的全區期中和期末統考中,不僅是全校第一,而且在全區也是名列前茅。語文分也大大高出班主任每次給的成績。是我兒子高水平發揮嗎?其實不是,據兒子說,語文老師的邏輯是,平時成績壓得低一些,可以殺殺學生的銳氣,使其有危機感,以此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去學習。
也許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方法絕對是不可取的。
首先,故意壓低學生的作業成績和考試成績,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會讓其不知所蹤。以我兒子的作文為例,本校語文老師所給的作文分從來沒有超過40,但統考成績卻在53-55之間。在沒有參加全區統考之前的那段時間,兒子試圖迎合老師的口味去寫作文,結果越寫越彆扭,最後好像不會寫作文了。
其次,老師對考試內容也未必把握得很準,他的刻意壓分,很容易讓學生無所適從,還會給學生以誤導。從某種程度講,由於家長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差異,所以老師對學生的影響也會有差異。通常,我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訴孩子,照你自己認為正確的方法去做,不要介意分數的高低,把老師造成的偏差降到最低。但對於有些家庭來講,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往往老師的判分不僅會影響學生,而且還會間接影響家長。與此同時,由於家長拿不準,無疑會進一步給孩子以壓力,造成惡性循環。
事實上,到了高三,老師應該實事求是,以自己應有的水平,盡最大的努力給學生最好的指導,並把鼓勵作為最重要的輔助手段,這個時候的學生最需要的是自信。增強孩子的信心,讓他對未來充滿希望,奮鬥才會有動力,前進才會有方向。如果到了高三每次考試都沒有進步,孩子們對高考不可能有期待,沒有期待何來興趣?得過且過,是他們的必然選擇。因此,老師應該多給高三的學生以信心。
閱讀了本文的用戶還閱讀下列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