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讀恰同學少年有感

收到這本書,一看裝幀就很喜歡,想起曾看過一個視頻《一本書的誕生》,更是對書籍本身有種崇敬的喜愛。因是在豆瓣活動中得來的書,是要寫書評的,所以在看這本書時,特意寫了筆記,以期自己能從不同篇章中得到不同的收穫。

在此之前,我對文革這段歷史的理解,僅止於歷史書上幾行簡單的記敘和瘋狂大躍進的諷刺漫畫。因為知識淺薄,認識有限,因而我對這段歷史一直是懷著敬畏心的,沒有過多想法和評價。剛開始看這本書的簡介時,一看是涉及文革話題的,我心裡就沒什麼譜兒,更多的是由無知生出的些許恐懼,對未知的恐懼。這種恐懼心理盤旋在我腦海里,在看到作者一一列舉的俄法名著時變得更為強烈。

作者曾說,一個人的文學啟蒙是從中學閱讀形成的,他在中學因為機緣讀了許多中外名著,對人生、對社會、對世界都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見解,而這些書籍也在以後的生活中時刻影響著他。回想起我中學時,獨自在異地求學,寄宿制的學校,父母又在外地工作,環境對我的影響就是什麼東西都可以吸收。中學沒有圖書館,大家一心的目標就是全心學習,考個好高中、好大學,課餘生活極其單調,看書更是一種奢侈的少有的享受。那時候若有一本書在班裡流傳,都是要排號的,誰看完了就傳給下一個,下一個再傳給下下一個,通常原購書者是找不回自己的書的,要不就是收回一本破破爛爛的甚至沒有封面的書。漫畫、言情小說、魔幻小說,不分內容,什麼都看。沒有人告訴我們什麼可以看,什麼不可以,所以我們也是生冷不忌,全盤接受。現在想來,無人引導的少年時期,即使我們已經感受到文字或是文學的魅力,我們也不知如何去表達,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表達。我們以為生活的全部就是看書背書考學,而閱讀只是閒來的一種消遣,沒有特別的意義。文學之路大抵是走不了的。

說到教育,不能不提老師。作者年幼家境貧困,窮人家的孩子自尊心都強,容不得別人一絲異樣的眼光。班主任的置之不理甚至是冷嘲熱諷讓他承受不住,他想輟學。還好,他的語文老師是個好人。作者也說,如果沒有他的語文老師的關心與愛護,他不可能堅持上學和寫作。一個孩子能遇到一個好老師不容易,一個好老師也許能影響學生一生。作者中學與其語文老師的默契配合,不能不說是引起作者寫作初衷的一個動因。當某個學科帶給自己榮譽,誰都會在這個學科付出更多努力,只為得到更多的讚許。這種強烈的認同感是個人前進的動力。後來作者回去看他的語文老師,他的語文老師為他驕傲,並坦言自己不因素質教育被扯入政治漩渦而後悔,反而為有梁這樣的學生而欣慰。

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感情羈絆是很特別的,沒有親情血緣那麼刻骨,也沒有浪漫愛情那麼不可捉摸,兩者是互相成長,共同進步的,誰都會為對方的付出感到欣慰。我國中時寫了兩篇非正統的作文,一篇是一個窮苦家的男孩愛上一個女孩兒並裝闊請女孩喝咖啡,然而咖啡店外男孩的母親正埋頭躬身打掃著大街,男孩哭了,另一篇是失去雙親跟奶奶生活的男孩學習不好,後來奶奶病重,男孩發奮取得了好成績但是老師認為他是作弊並請他家長來學校談話,男孩因此又變得墮落。我當時的語文老師是個不走尋常路的老師,一上課就拿著讀者、青年文摘等雜誌給我們念一兩篇文章點評一番再開始講課,我挺喜歡他這樣的教學模式,才敢在他布置的作業里交上我那兩篇文章,期期艾艾地等著他點評。他的評價很簡單,有想法但是不適合在學校作業上寫。我後來也就不寫這些了。以至於到了高中統一的議論文,從來都是開頭結尾點題,中間三篇古今中外名人的例子加以論述,全是這種模式。為了找例子,我還買了好多青年文摘看,只是再也找不出寫字的樂趣,只能想想閱讀的快樂了。從小到大沒有對我特別好的老師,也沒有對我很差的老師,大概我這種透明人的性格也讓師生之間的情誼點到為止吧。

看到作者致年輕同學的信,既指出學生的優勢,又點出學生的不足並加以鼓勵,那麼真誠,那麼自然,我很羨慕那些上樑先生選修課的學生。如果能有這樣一位盡心盡力指導我的老師,我想我對文字的感情會更加深厚吧,起碼我會明白什麼是小說,什麼是散文,什麼是隨筆。

關於教育說了很多,主要是因為看到作者的經歷,不由得想起自身的經歷來,產生了一些共鳴。想必讀過此書的讀者都會或多或少在書裡看到自己年少的影子吧。

恰同學少年。少年時期總是美好的,懵懂青蔥的年紀,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渴望接觸不同的世界,最主要的是,心靈還沒被社會這個大染缸染上顏色。可以這麼說,年少的世界是乾淨純白的,友情也不摻雜任何私慾,想怎麼鬧就怎麼鬧,朋友就是拿來信任的。作者年少的朋友也都了解作者的性子,總是一次次提醒作者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亂說話給自己惹來痲煩。即使是在那樣的大環境下,他們也不會背叛朋友。這些是值得深交的人。年邁後,作者與老朋友相聚的次數越來越少,但是情誼不變。有相同經歷的人,總會在回憶對方時也順便緬懷一下自己吧。經歷過文革的人,更因同為歷史的見證人而生出惺惺相惜的感情來。有句話說,幸福的頂峰就是悲劇的開始,那經歷了最低谷的時期,再往下走,什麼時光都是美滿幸福的。作者與友人交談時也以「一個無望的國家」和「大有希望的國家」來形容文革時期的祖國和如今的祖國。幸福大抵是比較之後的產物吧。

貫穿全書的還有一個主題是「善」,同學之間的信任、父親始終銘記恩人的恩情、語文老師對作者的關愛、作者對年輕學生的諄諄教導、作者直面歷史的態度,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出自「善」的本性。梁先生也說,他始終致力於傳播善的概念,使人和人格變得更好,使社會變得更好。歷史不能忘,我們也要從破敗的廢墟里站起來,重建這一切。()這是我們生活的社會,作為下一代人,我們是什麼態度,這個社會就會變成什麼樣子。我也持著向善的態度,即使這個社會在某些時候會有陰暗面,但是我們正走在完善的道路上,而且未來的社會是由年輕一代掌握的,年少時接受的教育會影響我們以後生活的方方面面。須知我們不是在為他人改變世界,也是在為自己的未來做出努力。長久積聚的惡習很難在一時改變,但哪怕是些微的改變也是進步,不是嗎?

看完梁先生的書,從書中字裡行間,我都感受到了強烈的正面力量,這也是梁先生致力於出書的初衷,能把正面能量傳遞給他人,這就是書籍的力量。文革本是一段晦暗的歷史,在初次與其碰撞的過程中,我始終保持著嚴肅的態度,看到歷史殘酷的一面,我會難過,看到人情溫暖的一面,我會動容,感受到文字的力量,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歷史一旦打開小缺口,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其中,直面感受並評判,若有可能,要讓更多人看到,這是以史明鑑的要義。

關於《知青》這部電視劇,作者給了許多筆墨,有時間要看一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