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讀了《論語》的第二章,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為這句話,我便思索了起來:
君子兩字在過去是指身份地位高貴的人,小人在過去則是指身份地位低賤的人。而孔子卻將這君子與小人重新定義了,現在很多時候君子都是指品行高尚的人,小人則是指品行低下的人。所以我們只要正大光明,就是君子,小人則相對陰暗一些,我們應該老老實實,大大方方去做人,而不應該鬼鬼祟祟去做人。
周而不比,是指合群而不偏私,比而不周指小人總是疏遠大家,幾個人混在一起,像個小圈子,就像我們班有些同學也是如此,組成小圈子是沒什麼錯,可是如果整天在小圈子裡陰暗地對別的同學說長道短,亂搞是非,這種行為就是小人了。
這些便是我的理解,很清楚,我是要做君子的,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隨便講別人的是非。
論語讀書筆記(二)
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學說成為華夏文明區別於世界上其他文明和文化最本質最核心的精神核心,也成為最能代表中華文明的文化元素,儒家學說博大精深,而作為承載著這種文化精髓的儒家重要經典《論語》,更是成為歷代國人最佳人格、思想、道德的啟蒙書之一。《論語》文字並不多,整本書文字精簡達練,一些道理初讀起感覺似乎很淺顯,但是隨著讀得深入,不斷地回味,方才覺得並不是那麼簡單,在字裡行間無疑都透露著聖人的智慧。
或許即使窮盡畢生精力,我們也無法完全領悟儒學全部的內涵,畢竟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儒家文化是經過歷朝歷代的大儒學者耗盡畢生心血的結晶,面對這種博大與精深,我們會頓時感覺自己有如滄海之一粟般的渺小,唯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方能領會《論語》中博大的智慧。我個人覺得,在當前浮躁和焦慮的社會環境下,讀《論語》無疑是最好的一種淨化心靈的修身之旅,讀《論語》也無疑是一次與先聖思想交流與對話的難得機會。
初讀論語之前,了解論語的一些常識相關背景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我覺得還有必要在讀之前首先從整體上把握《論語》稍微梳理一下它的結構。《論語》全書共分為二十篇,從第一篇學而篇,一直到最後一篇堯曰篇為止,共凡計四百九十九章。
不同的篇所論述的事情各有其側重點:第一篇學而篇讀後,我感覺這一篇可以看成是初讀《論語》的入門篇,主要目的是引導你進入儒學的道德之門,學而篇主要論述的是對儒學基本範疇「為學」、「孝悌」、「仁」、「自省」、「忠」、「義」、「信」等的概括闡述。
第二篇為政篇則在涉及前面一些內容如「為學」、「孝悌」基礎上,突出了為政以德的重要性,在這裡,孔子以「眾星共北辰」為喻,強調為政者只有廣泛推行德政,才能團結民眾,為人民所愛戴。在當今的社會下,又有多少為政者腐化墮落,最終落得個眾叛親離的下場?
第三篇八佾篇除了圍繞仁、德、孝的主題外,孔子突出對當時社會上禮崩樂壞的現實的憂慮和憤懣,孔子堅持維護周代的禮樂制度,在面對當時魯國的權臣季氏在庭院裡用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八佾」之舞作樂,孔子憤然說「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不僅在言語上而且將他維護周禮付諸於實踐,孔子每次拜謁太廟則必溫恭儉讓,每事問,當有人認為他既然懂禮為何每事都問,孔子則說,這才是禮啊。在對待禮的態度上,孔子則認為雖然禮是一種形式的東西,但確實一種內在虔誠的表現,因而當子貢打算撤掉祭祀用的活羊時,孔子說了這樣一句話「爾愛其羊,吾愛其禮」,或許有人會認為孔子很虛偽,羊也是生命啊。實際上孔子這種做法,體現他對禮的認識,禮應該是內在情感和外在形式的有機統一,兩者應缺一不可。
在第四篇里仁篇里,與前幾章類似,仍然圍繞德、仁、孝,此外有一句話可以說是家喻戶曉,每當人們談論利與義的辯證關係時,往往會引用這一句話「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種義利觀反映了孔子心中理想的君子形象:「忠義理智性溫仁恭儉讓」精神的有機統一體。其中,孔子對義很看重,當然今人在考察這種義利觀時,顯然顯得更加有彈性了,尤其在改革開放後提出所謂的「鼓勵人們追求物質利益,但反對一切向錢看」。
在第十篇先進篇里,主要談論了孔子諸弟子的行為志向和孔子對他們的看法。在這一篇中,有一章這樣敘述大意是指季路問孔子如何侍奉鬼神,孔子顯然在生死問題上是有所迴避的,這也是儒學的一貫傳統,注重現世,對那些虛妄的來世則不重視。因而孔子這樣回答季路的問題「未能侍人,焉能侍鬼」,「未知生,焉知死」。顯然,孔子這回答十分巧妙,從另一個角度含蓄而又委婉表達了孔子的生死觀。在這一篇里從孔子對學生的評價中,有這樣的描述「嚴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從中我們看出嚴淵應該是孔子最欣賞的學生之一。儘管,孔子對仁德好學的嚴淵十分欣賞,但孔子也批評嚴回的「亦步亦趨」,不肯輕易發表自己的意見。孔子認為教學應該相長,學生不應該僅僅是亦步亦趨,應該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另外還有一篇印象也很深,就是第十二篇嚴淵篇,在這一章孔子集中闡述了他心目中仁的觀念。其中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句如「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等。孔子心中的仁有很多重含義,在與嚴淵談到仁孔子指出克己復禮是仁;在與仲弓談及仁孔子指出「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也能達到仁;在與脾氣暴躁的司馬牛談及仁義,孔子又說「仁者其言也仞」,意思是說話慎重也是一種仁;而在與樊遲論及仁時,孔子又說「愛人」、「知人」能夠做到仁者愛人,智者知人,舉直錯諸枉,才能達到仁。顯然,孔子心目中仁是多方面的。
記得學而篇的最後一章是這樣一句話「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令人印象深刻,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在我們當前這個有些浮躁和物慾橫流、同時特別注重人際關係與人際交流的社會。我們時常會陷入這樣一種困惑,為什麼別人總是不了解我,我也不受到重視,好像所有人對我都很冷淡。沒有永遠的朋友,沒有永遠的敵人,難道人與人的關係就只能是一種利益關係?這種困惑困擾了很多人,我也曾受這種困惑困擾。一次偶然,無意間看到《論語》中的這句話,頓時感覺到一種無言的震撼,自己仔細想想,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是執著於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能自拔,整日患得患失,悶悶不樂,就像雙眼被一片樹葉遮住看不到太陽的光輝那樣。我們在為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我們的時候,我們真得考慮過他人的感受嗎?佛說過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亦無無緣無故的恨,所有一切都在於你的作為。敞開你的心扉,打開心靈的窗戶,霎時間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論語讀書筆記(三)
初讀《論語》,或是無法參透,或是略有所悟,或是心有靈犀,但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那種循循然善誘人的教學方法,那種謙謙君子之風,卻總能讓我心存快慰,欲罷不能。於是不止一遍地讀她,品她,悟她,儘管只是片言隻語,但字字珠璣,如行雲流水,簡約精煉:或睿智從容,如天之遼遠;或縱橫開闔,如飛瀑流瀉;或恬靜悠然,若和風習習……面對《論語》,我猶如面對一位巨人——從古至今,它的精深博大,言簡意賅,讓人有高山仰止之感。我邊讀邊記,邊記邊思,在品味與欣賞中,我像一株乾渴已久的禾苗,忽然遇到了一場痛快淋漓的甘霖,舒枝展葉貪婪地汲取其中的養料。越走近孔子,愈發感覺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透過文字,我和智者正面晤對,聆聽他「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方法、「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義」的教育主張……
讀《論語》,令我感念至深的當屬孔子的「學而不厭」。孔子「學富五車」,卻一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用行動踐行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教育思想激勵了無數教師,也照亮了無數心靈。孔子的精闢言論,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勤奮、自勵的治學態度嗎?再想想自己,雖然也很敬業,無日不在思索如何使學生的學業更加進步,但是卻很少從「學」上下功夫,以至事倍功半,職業倦怠感日增。其實,我們的教育生活本可以達到一種清風朗月、高山流水的境界。()「學」以教之始,只需我們把心思放到學習上,向前人學、向同事學、向學生學,我們就會發現那「潺潺小溪、綠草茵茵」的精神家園。正所謂「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了。
讀《論語》,讓我心靈震顫的當屬孔子的「誨人不倦」。他的「有教無類」令人感動,也讓人倍感溫暖。《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孔子對其學生顏回的觀察:「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孔子正是在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對他們因材施教。的確如此,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我們面對的學生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作為教師,只有深入細緻地了解、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方能「因材施教」。於是我想方設法、通過多種渠道,走進學生心靈,開展「周記對話」,健全「班級檔案」,開展「教師贈言」,開設「心語班刊」,給每一個孩子平等的呵護,在「春風化雨」般的教育中,享受「誨人不倦」的大樂!「有禮者敬人。敬人者,人恆敬之。」孔子和學生的關係也是歷代師生關係的典範,他們既像父子,亦像兄弟,更多的則是像朋友。正是在這種亦師亦友的關係中,在因材施教的智慧薰染下,孔子10年弘道,誨人不倦,終得桃李遍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仁者愛人,愛眾親仁,應成為我們的立身之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更應成為我們的為師之道啊!
「書香能致遠」,的確如此!讀《論語》,為人師,就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且思且行,以淡定從容的心態把握人生,用思想的清泉充盈心靈,用經典的睿智之語指引前行的方向。為人師,讀《論語》,讓我更確信:做好教師這一職業工作,必須用愛播種,用心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