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書經》
2、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3、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論語》
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孔子
5、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
6、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
7、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8、皇皇不可終日。——《禮記》
9、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0、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論語》
1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12、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孔子
13、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曹植《贈白馬王彪》
14、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孔子
15、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孔子
16、若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曹學《蜀中廣記·上川南道彭山縣》
17、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增廣賢文》
18、禮之用,和為貴。——《論語》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孔子
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1、士可殺不可辱。——孔子
22、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孔子
23、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24、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孔子
25、天下之事常成於困約,而敗於奢靡。——陸游
26、道不同,不相為謀。——孔子
27、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28、當仁不讓於師。——孔子
29、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30、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
31、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
3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33、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論語》
3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35、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孔子
36、敏於事而慎於言。——孔子
37、知恥近乎勇。——《禮記》
3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39、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家經》
40、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孔子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42、季孫之憂,不在?臾,而在蕭牆之內也。——孔子
43、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禮記》
44、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孔子
4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
4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悲傷。——漢樂府古辭《長歌行》
4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48、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孔子
49、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論語》
5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5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雀樓》
52、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兩耳塞豆,不聞雷霆。——冠子
5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書經》
54、放之四海而皆準。——《禮記》
55、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
5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57、業精於勤,荒於嬉。——韓愈《進學解》
58、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羅大經《鶴林玉露》
59、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
60、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孔子
61、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誠廉》
62、過而不改,是為過矣。——孔子
63、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64、為山九仞,功虧一簣。——《書經》
65、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
66、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67、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孔子
68、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禮記》
69、見義不為,無勇也。——孔子
70、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智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71、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格言聯璧·處事》
72、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73、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孔子
74、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
75、精誠所加,金石為開。——《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
76、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人。——《禮記》
77、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孔子
78、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
79、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
80、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81、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孔子
82、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列傳》
83、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孔子
84、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子
85、識時務者為俊傑。——孔子
86、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
87、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中庸》
88、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孔子
89、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
90、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91、損者三樂:樂驕東,樂佚游,樂宴樂,損矣。——孔子
92、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
93、朝聞道,夕可死矣。——孔子()
94、君子謀道不謀食,憂道不憂貧。——孔子
95、發奮忘食,樂以忘優,不知老之將至。——《論語》
96、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遠。——《易經》
97、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98、苛政猛於虎。——《禮記》
99、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
100、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易經》
101、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10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03、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諸葛亮《出師表》
104、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蓋棺。——陸游《病起》
105、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
106、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107、既來之,則安之。——《論語》
108、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
109、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論語》
11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孔子
111、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