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親職教育

家有熊孩子怎麼辦?

上周有一位家長在公眾號「訊息區」和我聊起孩子教育的問題。她說她兒子總是拖拖拉拉,不認真學習,成績不太好,一批評他吧,他不但不接受,歪理還一堆堆。弄得她很生氣,卻也沒轍。

其實呢,歪理也是「理」,你必須承認它有道理。面對這樣「能言善辯」的孩子,你應該感到高興,說明他是用多角度看問題,是聰明的表現呢。你可以因勢利導,誇獎他的聰明才智,和他多聊,在不斷的換位思考中,問題癥結也就出來了,彼此的互動有可能水到渠成地解決問題。

家有熊孩子怎麼辦?

先講一個劉墉教育自己「超犟孩子」的故事。

1

據說台灣作家劉墉(不是清代著名的那位啊)的兒子劉軒進入中學之後,學習成績一直徘徊在中下游,還不服管教,歪理很多。於是劉墉和他打了一個賭:「若能夠在按規則答完試卷後,意思是不得有空白的答題,考出零分,孩子的學習一切自便,父母絕不干涉;但是,一天沒有考到零分,就必須服從父母的管理,按照父母的規定好好學習」。劉軒一聽,覺得自己的父親傻了,考零分還不簡單,於是興高采烈地擊掌為誓。

但是大家想想,要在完成試卷的情況下考出零分,只有一個辦法:避開所有的正確答案!

那麼,避開所有正確答案的前提是什麼?

知道所有的正確答案!

所以,當劉軒不信邪地要考出一個0分時,意味著他向著100分的目標努力著。

最後,劉軒考出了0分,再後來,他考上了哈佛,在那裡獲得了博士學位。

這個以考0分替換考100分的方式還是極端了一些,並非所有人都能夠做到。但是,下面這個方法卻可以試試……

2

剛才說過,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個老和家長「唱反調」的孩子,從負面意義上說,是「調皮搗蛋」,從正面意義上講,則是「思維活躍」。你如果一味看的是負面,TA就會越來越「皮」,越來越「擰巴」;而你如果看的是正面,TA就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懂事」。

在我和女兒的交往中(我沒有說「我對女兒的教育」,因為我覺得養育孩子的過程本身也就是家長的自我教育過程,而且,父母與子女其實是人世間最珍貴的緣分),我發現小小的她,超喜歡和我唱反調,我說「東」,她就舉出「西」來懟我。一開始我也會悻悻然,但轉念一想,我又欣欣然了,難道這不是她聰明愛智的表現嗎?而且她的反駁,給了我更多的啟發。

於是,我反而把她看作一個小大人,有事情就和她商量。

比如我會說,今天我遇到這麼一件事,我覺得可以有三種應對:A、B、C。

A的好處(或優點)是……,但不足(或問題)是……

B的好處是……,但不足是……

C的好處是……,但不足是……

你覺得我用什麼方法好?

在向她詢問的過程中,其實我也在重新思考這個問題,而且是儘量全面細緻地思考。

而女兒也會高高興興地為我「解決」這個問題,她也許會建議:「為什麼不選擇D呢?我覺得,D的好處是……,而且它還可以……」

每每這個時候,我總會獲得新的啟發。

孩子的思維其實比大人活絡,因為成人的思維或多或少有所固化,尤其是在一種倡導「標準答案」的教育體制之下。與孩子的互動,會幫你打破思維的藩籬,得出別有洞天的見解,有些時候,本真才是最有效的解決之策。

上述做法,除了可能真的解決你的現實問題以外,還有諸多好處:

第一,  積極思考,鍛鍊彼此思維;

第二,  平等交流,加深親子關係;

第三,  換位而想,提高理解他人的情商。

除了上述兩個「因勢利導」的法子以外,讓「熊孩子」變成「能孩子」,還有另外一個也很重要的方法:以身作則,樹立好榜樣。

3

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懂事」,什麼叫做「不懂事」?其實就是你覺得TA不能夠站在你的角度思考。你對孩子的「不懂事」,判斷正確的前提是:你自己的做法和處理方式確實是相對「更好」的。然而,有沒有可能你自己就是「不懂事」的呢?

網路上一個廣為傳播的段子是:

孩子因成績不好,被媽媽罵笨鳥。孩子不服氣的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媽媽問:那第三種呢?

孩子說:第三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笑過之後,你會發現這個段子有道理:孩子所有的行為有可能就是家長的翻版。如果你經常玩手機,怎麼能夠抱怨孩子打遊戲?如果你是拖延症患者,就不要責怪孩子也是拖拖拉拉;如果你工作不認真,請不要埋汰孩子不夠勤奮。

曾經有家長問星雲大師:「我的孩子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怎麼辦啊?」

星雲大師問:「如果你影印完材料後,發現影印件上有錯誤,你是應該改原件還是影印件?」

正確答案:改原件!

摘自公眾號:桑言良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