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時國內的科研條件不是太好,但作為1979年國家第一批公派出國的留學生,總覺得花了老百姓很多錢,不回國問心有愧。
2、科學本身就應該追求簡單性原則,任何事情都是越簡單越好,夠了就行。
3、我國古代學者更早幾百年也認識到了這個觀察尺度和距離的問題。他們以廬山為例:在山裡實地積累的大量觀察,「遠近高低各不同」,對認識廬山的全貌卻很少有所幫助。這並不是否定系統的高精度的實地觀測,而是說明需要適當的距離和比例尺,才能有效、完整地觀察」。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東坡論尺度效應
4、學校無非就是一個場所,進來的是新生,出去的是畢業生。你根本不用管他學校內部怎麼折騰,只要看學生考進來時是什麼水平,畢業時又是什麼水平,流向如何,多少出國了,出國是什麼學校,自費還是獎學金,多少進了公司,進公司的,職位是什麼,工資是多少,按我這個辦法來評估,不用派那麼漂亮的女秘書來折騰,學校也沒辦法作弊。搞得越複雜,貓膩就會越多。
5、我屬於那種調皮的小孩,上學也沒有動力,從來不想去考高分,也從來不在班裡爭什麼名次,但我做題比較靈,也比較快,我交卷的最快紀錄是老師剛在黑板上寫完題,我就交卷出去玩兒了,好在每次考試我都能剛好及格,成績能一直保持中等。
6、我的觀點是「有教無類」,只要願意跟我念書的,我都願意帶。
7、「我國古代地理學家一千年前就提出一個問題,明月幾時有?我們二向性反射的幾何光學學派的回答是,只有當觀察者位於「熱點」方向,即背對太陽時,才能看到滿月,而且看不到環形山的任何陰影,因而最明亮。這個回答也許太簡單,因為還有大氣透明度的問題,日地距離,相干效應,等等,等等。但不可否認,幾何光學的回答抓住了問題最核心的本質」。
8、閉嘴還是可以的,也不是太痛苦。
9、「定量遙感本質上是病態反演,這是由於地表太複雜,而遙感信息總是有限的,不認識這一點就好比瞎子摸象。如果摸到腿,就說「象像柱子」,摸到鼻子,就說「象像蟒蛇」,那就錯了,就會引起無謂的爭執和旁人的嘲笑。病態反演理論用於定量遙感,則要求信息的融合、積累和綜合。如果用於瞎子摸象,最後可以得到「像柱子的大概是象腿,像蟒蛇的大概是鼻子。……,象真大!」這樣一個最大似然的估計」。
10、科教興國呼喚著自主創新,中國人的創新呼喚著中國人的寬容。
11、科學就是追求簡單。
12、不同的自然現象有不同的最佳觀測距離和尺度,並不一定是距離越近越好,觀測越細微越好。18世紀英國斯威夫特用一個例子形象地說明這一點。他假定從非常近的距離,用很高的解析度來看一個美女。觀察者在這位美女的臉上從一個毛孔觀察到另一個毛孔,辛苦觀測的結果和整體的「美」全不相干。
13、中國人並不笨,但要善於借鑑科學的思維方式,現代科學最缺乏的就是胡思亂想。
14、好像幹得最多的事就是讀小說。因為包括金庸武俠在內的很多小說,都是原來在國內根本看不到的。圖書館裡專門有一層樓是中國、日本等東方國家的小說,我當時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多小說。他們的圖書館是開架式的,借多少都沒限制,我每次都提著旅行袋去借書,一次借一袋。我當時最喜歡讀金庸,最喜歡《笑傲江湖》裡的令狐沖。我覺得自己在性格上還是有點像令狐沖的。
15、該做的事情做了,有時間就看看小說,這可能是知識分子最大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