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勵志文章

自信——深窺內心,磨練經歷

自信——深窺內心,磨練經歷

自信是內心的修養,與性格無關

我覺得我們看到的更多是自信的一種外向行為表現,其實自信這個詞兒在中國文字中含義很深,因為跟「自」相關的除了自信,還有自滿、自豪,但是如果把這些仔細琢磨一下,會看到自信更是一種內在的東西,多一點可能會有點過,少一點就會變成自卑,所以自信更是一種內在氣質的修煉。從這種意義上,當你碰到生人會緊張,或者詞不達意,某種意義上是作為一種技能可以修煉可以提高的,最關鍵的是要鍛造內心的潛質,才可以逐漸的把外在的這種不自信的表現或者行為模式修改。

外在可以包裝,但包裝出來的人可能很更不自信。至於個人實力,我覺得自信能帶來你的激情,激情可能能促使你成功,這樣的成功才能使你更加有實力。所以自信的來源應該來自自己,而且是信自己的內心,並相信自己能夠做得到,這樣才能有激情,如果不相信的事兒我相信人是沒有激情做的。

我更樂於把自信看作一個人生修煉的過程,也是一個走向社會的人都會走過的。沒有一個人從一生下來就是自信的娃娃,跟別人的孩子不一樣,而是經過無數的磨鍊之後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性格和自信沒有必然矛盾,任何性格的人都可以成為自信的人,但是性格的外向和內斂截然不同。我舉個例子來講,繡花的工人他的性格可能和踢足球的人性格不一樣,所以你絕對不能想著讓踢足球的人做繡花工,也不能想著把繡花工拉著踢足球。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定是在社會大機器中承擔不同責任,有的人在這個崗位上出彩,有的人在那個崗位上發光,所以出彩和發光都可以成為自信,都成為未來成功的基礎,或者是已經成功的出發地。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性格和自信不矛盾,每個人遺傳基因從父母那兒得來是天生鑄就的,就必然使得每個人的性格不一樣,有的人就是廣場式的英雄,像美國總統選舉,如果在人前張不開口的人在美國選不上總統。所以在國外大學也好、中學也好,對於要重整的人一定要學習演講的培訓造就你這種能力。昨天結束的英國大選,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三個黨的黨魁進行演講,看完以後就知道其中有人可能不行了,比如說布朗不善於演講,但是能說他不成功嗎?他可能只是演講方面不成功,他性格使然。

偉大的人格不在於外表

至於說企業招聘時更看重實力還是自信,我覺得這兩個是相輔相成,就看你怎麼評判實力。你說他具備的實力是指本身素質和能力,還是他能帶來外在的資源。因為有些人招聘市場人員時希望有一些外在資源能夠帶來,那麼取決於你怎麼評判他,但是就人才選擇上當然應該看他本身素質,因為自信就是人的素質之一,沒有自信就很難有激情,沒有激情就很難成功。

當然這裡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外人看到的角度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他今天呈現的也許並不是他內心所想的,或者他現在要做的事兒。剛才有位做印刷行業,他原來從事別的行業現在到了清華大學印刷廠,他突然覺得這個平台能夠為自己創造價值,他自己又愛這個,他從詞語中表現出很熱愛這個工作。也許看他之前的經歷判斷他也許沒有這方面經驗或者不夠,但是他愛這個行業,他就有一種自信感,我們也可以看他眼神中充滿對未來的期待。我覺得招聘中首先要招聘這種有潛質可開發可造就的,這是企業最需要的。而短暫的帶來外在環境的東西,或者有關係的這些都不長久。這個關係可能會沒,或者不能長期利用他,企業內部能夠產生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所以我覺得更應該看中內在。至於別人看我覺得有一個過程,有時候我們可能把自信和自負稍微混淆了,自信的不一定非要自負,自信的人不一定非要驕傲,自信的是一種內在,就像這杯水一樣,如果這杯水裝500毫升,如果裝到750毫升肯定會冒出來,如果裝250毫升肯定浪費了杯子的容積,那就是自負或自卑。所以恰到好處是自信的一種隸屬,人生就是不斷平衡自己的自信、自負、自滿、自卑之間找到自己不斷前進的潛能。

其實這是自信的人和自卑的人最關鍵的差別,自信不在於外表漂亮,自信在於內心的充實。大家想像一個場景,一個聚會也可能有很漂亮的女孩,也可能有長相一般中庸的一些女孩。也許大家都願意跟漂亮女孩聊天,但是走到漂亮女孩跟她聊天時她什麼也不知道,除了說我的首飾我的包我的衣服,你怎麼跟她聊?但如果旁邊一個女孩會跟你講,墨西哥灣原油洩露事件對人類造成很大影響,你們公司有什麼行動嗎,我們現在有什麼方案,你自然而然會敬重這位女性。所以大家一定不要被外在的東西迷惑,或者造成自己的自卑心裡。其實偉大的女性或者偉大的人格都不在於外表。我的一個好朋友,大家都很熟悉的馬雲,他用任何觀點來講都不算是偉岸、帥氣,但是他內心的激情,他對事業的追求,他對人生的充實和自信的程度,即使我們從足球場、籃球場抓兩米高男士跟他比,也只是外形比他高,但是內心一定沒有他偉岸,所以大家一定要建立自己的自信心,外表只是短暫的,外表在年輕時是個標準,歲數大了以後就不是標準了。

沒有選擇時,踏實是最好的修煉方式

充實的內心一定是自信的基礎,而你要想做到充實的內心,有一個就是要涉獵知識,要不斷的學習。其實我們知道所有的孩子出生都是一樣的,都是一個白紙,但是為什麼其中同樣幼稚園的孩子有的成就一番事業,有的可能就平庸了,相比較而言。(勵志文章  )其實回顧看這些偉大的人或者成功的人,一定有一個持續學習、持續提高的過程,而這個持續學習、積累、提高,就是他自信心不斷提高的過程,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過程,只不過有的人在一級一級提高,所以他的自信心和成功成正比,有的人原地踏步多了一些,自信心和成功就相對低一些。

每個人都是一樣,走入社會,那個時候我們沒有選擇,第一步先得做好本職工作,這一步做不紮實的人起飛跳板很難成功。所以不管做什麼工作,我可以告訴大家我當過三年的學徒工,從八塊錢的工資一直拿到32塊錢的工資,當年啊。上過非常艱難的夜班,從晚上六點到第二天早上七點,在夜裡不睡覺,在地下40米深的地洞裡軍事通信,多少年都是那樣。由於在地下相對比較安靜,所以有些人利用那個時間睡覺了,我年輕就利用那個時間晚上多看點書,所以後來一旦改革開放出現了考核,一下我技術考核成了當年局裡第一名。我是第一個獲得助理工程師稱號,第一個獲得工程師稱號,其實都是別人在那兒織毛衣過程中,我利用那個時間學習,我學外語的時候可能非常悲慘,我26歲開始學外語,突然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要改革開放了,那時候有個朋友講改革開放什麼最有用?一定是外語。那外語未來一定對自己人生有很大影響。我立刻買了收音機,跟著廣播開始學,然後報夜校,最後等到改革開放真的來了,需要選拔出國留學人員,原來老的大學生學的俄語,新的大學生沒有畢業,青黃不接的時候給了我這個機會,所以完成了英語和技術的培訓,這樣改革開放中期突然選拔第三梯隊,這樣又紅又專的基礎就存在了。我也不知道當年外語學了幹什麼,我也不知道領導會選我出國,但是我覺得學了一門知識,書到用時方恨少,所以從這個角度自信是隨著時間、知識、經驗的積累而不斷提升的過程。

美國老太太引導我走向自信

我可以給大家講一個第一次參加國際會議的經歷。那是八十年代中的時候,當然在會上都是一樣的,聽演講者,但是會後這可完全是你自己掌握,會上一個人主講你聽著就好了,到了會後,尤其會後有雞尾酒會,這是所有國際慣例,雞尾酒會就給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認識、互相尋找對方的機會。我第一次參加那樣活動的時候,一個是當時知識比較淺,第二語言能力比較差,第三見了全是老外心裡緊張。那時候不太會喝葡萄酒,拿了一杯橙汁躲在角落,真的不知道講什麼。那次晚上有一個美國老太太,她特別會照顧所有的來賓,她就走到我面前,她走過來時我就想別跟我說話,人家就走在我邊兒上,她說我聽說你是北京的,她說我是第一次來北京,告訴我北京有什麼好玩兒的,在她的引導下我跟她講話了,通過這個引導以後你會覺得沒什麼,跟老外講英文可以啊,大家聊的話題可以啊。所以要有一個這樣的經歷,如果我躲在那兒,如果沒有那個老太太跟我聊,可能下一次我還是更加恐懼,我怎麼能夠進入那樣的場合。所以這樣不自信給我留下深刻的體驗。當然現在我也非常有機會經常組織一些雞尾酒會,一些活動,我就會想起那位女士對我很簡短的,大概幾十秒、一分鐘的關照,就把你很自然的拉入了群體中。所以當自己成為主人時也會看有不自信的,咱們過去跟他打個招呼。

但是當我們自己說自己是非常自信的人的時候,要真正的掂一下自己的內心,要了解自信和自負有這麼一點微妙的差別。自信就是這杯水,你在晃動它的時候不一定會出來,自負的話這杯水放在桌面上倒的太滿自己就會往外流。人往往自負的時候會覺得別人怎麼不聽我的,我說的為什麼別人不相信,我一定比你強。其實你仔細看看,你仔細分析一下這正是一種不自信。當你自己能夠說出的話別人能夠接受的時候,往往這種是自信的表現,越是別人不能接受越想證明、越想展現給別人看這往往是自負,兩個字是不一樣,但是意義完全不同。所以往往張揚是自負的表現,自信的人不見得會表現的那樣的外揚。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