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惟變所出,萬變不從。
2、老來舊事無人說。為誰醉倒為誰醒,到今猶恨輕離別。
3、說道覓新詞,把酒來相就。
4、故人何處。同在江南路。百種舊愁分不去。枉被落花留住。
5、高樓只在斜陽里。春風淡盪人聲喜。攜客不嫌頻。使君如酒醇。
6、要相忘。不相忘。玉樹郎君月艷娘。幾回曾斷腸。
7、驛路侵斜月,溪橋度曉霜。短籬殘菊一枝黃。正是亂山深處、過重陽。旅枕元無夢,寒更每自長。只言江左好風光。不道中原歸思、轉淒涼。
8、病香無力傍欄乾。風雨送春還。一枕曉來清夢,無人說似西山。匆匆笑語,時時邂逅,草草杯盤。莫謂雜花時候,便忘梅蕊沖寒。
9、酒罷悠揚醉興,茶烹喚起醒魂。卻嫌仙劑點甘辛。衝破龍團氣韻。金鼎清泉乍瀉,香沈微惜芳薰。玉人歌斷恨輕分。歡意厭厭未盡。
10、渺渺風吹月上,濛濛霧挾霜回。百年心事老相催。人在夕陽落外。有夢常嫌去遠,無書可恨來遲。一杯濁酒兩篇詩。小檻黃花共醉。
11、亂紅夭綠風吹盡,小市疏樓。細雨輕鷗。總向離人恨里收。年年春好年年病,妾自西遊。水自東流。不似殘花一樣愁。
12、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團是幾時。
13、後生學問,聰明強記不足畏,惟思索尋究者為可畏耳。
14、取之傷廉,與之傷義。
15、不特聖人直重先後之序,如天之四時,分毫頃刻皆有次序,此是物理自然,不可易也。
16、以人之盜因謂食為盜而不敢食,是失名實者也。
17、取其行事之善者別錄出之以自警戒,亦樂取諸人以為善之義也。
18、得酒貴多,不問美惡,過人遠矣。
19、用心多使氣勝心,毎心有所不善者,常使氣勝之。
20、讀書須是盡去某人說某人說之心,然後經可窮矣。
21、以信解誠,不能盡誠。至誠無息,信豈能盡之乎?
22、於安定處得此一字,亦用不盡。
23、言天在山中者,前言往行,無有紀極。故取天之象焉。
24、此事閒時說時甚易,在於臨事時,要執得定耳。
25、學者非止讀誦語言,撰綴文詞而已,將以求吾之放心也。
26、凡欲解經,必先反諸其身,而安措之天下而可行,然後為之說焉。縱未能盡聖人之心,亦庶幾矣。
27、尋常人便說作兩事,失之逺矣。
28、每事無不端正,則心自正矣。
29、義者宜也,知者知此者也,禮者節文此者也。
30、至如母以子貴,子以母貴,及人臣無將,將則必誅。
31、居簡而行簡,無乃太簡乎。
32、以信解誠,不能盡誠。至誠無息,信豈能盡之乎?
33、毎心有所不善者,常使氣勝之。且雲自知如此,未得為善也。
34、所損者懲忿窒慾,所益者見善則遷,有過則改也。
35、施於一身而非有餘也,施於天下而非不足也,是之謂聖人之道。
36、有人曰仕宦顯達者,使天下謂之賢人則不可,使天下謂之不賢人,則可矣。
37、學者非止讀誦語言,撰綴文詞而已,將以求吾之放心也。
38、今之學者不能見其近者小者,而妄意談其大者逺者,故終汗漫而無成也。
39、欲忠於君,是利於忠也。欲孝於父,是利於孝也。其餘皆然。
40、安而行之,聖人也,自非聖人,皆利而行之者也。
41、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夫能如是,故能養其大體,而為大人,故能格君心之非,而使天下利見,故能言動以為法則。
42、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
43、後之人不及孔子顔子逺矣,而常嘆仕宦不達,何愚之甚。
44、無妄之往得志,言無妄而往,則可以得志也。
45、今之學者必要一其説,是不知聖人之意也。無妄之往何之矣,言無妄之世,往無所之也。
46、若必以寺為法度,則侍者法度之人,峙者法度之山,痔者法度之病也。
47、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惟詩不可拘以法度。
48、觀張子厚所作西銘,能養浩然之氣者也。
49、上下以利相聚,其能長育人才乎!
50、其逺者,須謂之逺。其近者,須謂之近也。
51、聖人之言其逺如天,其近如地。
52、以信解誠,不能盡誠。至誠無息,信豈能盡之乎?
53、今之人所以為學者,某卻不會如此為學。
54、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富有之大業,至誠無息日新之盛德也。
55、乾坤之於易,猶隂陽之於道,仁知之於聖也。
56、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57、格物者,窮理之謂也。欲窮理,直須思始得。思之有悟處始可。不然所學者恐有限也。
58、又不可忘之也,忘之者不芸苗者也。正其名而取之者,非苗者也。
59、浩然之氣充塞天地,雖難得而言非虛無也,必有事焉。
60、雖然毫髮之失生於心術,其流之敝有不可勝言者。
61、懶惰者必有饑寒之憂,雖欲親人,人不用也。
62、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噁心生。沃土之民不才,淫也;瘠土之民莫不餉義,勞也。
63、聖王之處民也,擇瘠土而處之,勞其民而用之,故長王天下。
64、君子能勞,後世有繼。
65、以公定力如此,必無過戚。
66、古人辭尊居卑辭富居貧,處亂世自全之道,可以為萬世貪冒不厭,以致破家亡國者之至戒也。
67、事親如天,頃刻離親則有時而違天,天不可得而違也。
68、學者讀之更無可以消詳處,更無可以致思量處。
69、我是何等人,彼為何等人,若是答他,卻與此人等也。如此自處,忿心必自消也。
70、言讀書編類,語言相似者,事做一處,便見優劣是非。
71、不唯君子小人於此焉分,亦貴賤壽夭之所由定也。
72、人之為惡,雖至於謀反大逆,若有一念悔心,使臨刑之際說我悔也,便須赦他,便須用他。
73、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所不同者,皆私心也。至於公則不然。
74、習以成風,遂畏死耳。如習俗皆不畏死,則亦不畏死也。
75、卒不改官,浮沈京師,至死不屈。
76、近年以來風節不立,士大夫節操一日不如一日。
77、不特聖人直重先後之序,如天之四時,分毫頃刻皆有次序,此是物理自然,不可易也。
78、文如元凱徒成癖,賦若相如止類俳。惟有孔門無一事,只傳顏氏得心齋。
79、人有三不幸:少年登高科,一不幸;席父兄之勢為美官,二不幸;有高才,能文章,三不幸也。
80、行己須先誠實,只如書帖言語之類,不情繆敬,盡須削去,如未嘗瞻仰而言瞻仰,未嘗懷渴而言懷渴,須盡去之,以立其誠。
81、語成德者,昔難其居,若先生之道,就所至而論之,可謂安且成矣。
82、或得於數,蓋指康節。或觀於禮,謂橫渠也。
83、在昔諸儒,各行其志,或得於數,或觀於禮,學者趨之,世濟其美。
84、子厚以禮教學者,最善先有所據守。
85、心與道潛,湛然淵靜,所居則躁人化,聞風則薄夫敦。
86、道學至於無心,立行至於無愧,心若止水,退然淵靜。
87、公誠厚德可服,某適來相試耳。
88、言其所善,行其所善,思其所善,如此而不為君子,未之有也;言其不善,行其不善,思其不善,如此而不為小人,未之有也。
89、鄉人賤之,父母惡之,如此而不為君子猶可也;父母欲之,鄉人榮之,諸君何不為君子!
90、諸君欲為君子,而使勞己之力,費己之財,如此而不為君子猶可也;不勞己之力,()不費己之財,諸君何不為君子!
91、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92、願侍郎寧百受人欺,不可使好賢之心少替。
93、「忍」之一字,眾妙之門。
94、初學作詩,寧失之野,不可失之靡麗;失之野不害氣質;失之靡麗,不可復整頓。
95、歐公作文,先貼於壁,時加竄定,有終篇不留一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