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為人處世

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文/陳阿咪

  我們總說,人和人的相處,關鍵是要「三觀相合」。

  但是,當我們結交過很多人,也在歲月里「丟失」很多人之後才發現:

  三觀相合,能走到一起。

  但是相處過程中,唯有做到「三戒」,才能真正建立屬於你的人格魅力,並經營好你和身邊人的感情。

  1

  戒多話,即「適時沉默」。

  跟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地傾訴相比,學會適度沉默的人,更具有人格魅力。

  有一次我和一朋友去參加一場活動,遇見了一陌生人。

  活動休息的間隙,大家便閒聊起來。

  知道了我們的行業後,對方開始大談特談,言語間夾雜著各種偏見。

  當我想要開口反駁一二,拆穿他的自大,從始至終沒有說話的他,使眼色攔住了我。

  活動結束後,我私底下問他為什麼不據理力爭。

  他笑了笑:「但凡不同意的,就用沉默保留意見。對方有錯,不妨留個台階。聊天,不要太較真。」

  細細想來,我們常常做這樣的事:

  一旦被誤解,便迫不及待地與之辯駁;一遭遇偏見,就挽起袖子打算爭個高低。

  和他人相處,發現別人的過失,習慣性想去糾正和拆穿,眼裡容不得任何沙子……

  但最後你會發現,那些習慣傾聽,不愛說話的人,會越來越收穫別人的信任;

  而那些挖空心思想去糾正別人,幫別人「改正錯誤」的人,反而讓人敬而遠之。

  蔡康永在他的《說話之道》裡說過:

  「把無謂的勝利留給對方,懂得認輸的人會說話。」

  所以,和人相處,不在說話上爭高低,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這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修養。

  2

  戒妄言,即「不傳私事」。

  如果說懂得沉默是高情商,而不亂說,就體現一個人的內在素養了。

  我有個閨蜜,最近就和她隔壁桌的同事鬧得很不愉快。

  其實兩個人一直以來志趣相投,所以一開始相處得十分融洽,甚至以姐妹相稱。

  但是有一次,閨蜜和她的丈夫吵架了,於是向隔壁桌的同事傾訴了來龍去脈。

  結果沒幾天,其他部門的兩個人跑來問她:

  「是不是已經離婚了?」

  她大驚,什麼時候家長里短雞毛蒜皮的小事,這麼快就傳到別人耳朵里了?

  自己也只是很私密地向朋友傾訴下,怎麼這麼快就散播成八卦謠言?

  一忖度,就猜到是隔壁桌的「好姐妹」說出去的。

  自此以後,有什麼話,閨蜜也就避她三分,感情也就慢慢地和她生分了。

  其實很多人在向我們傾訴時,往往是帶著情緒的,並不能代表他們的真實想法。

  然而很多人快人快語,張嘴不考慮後果,誤把別人一時的情緒化當結論,轉身就傳了出去。

  最怕的是,說到得意處,分分鐘就忘了形。

  一不小心用錯詞,就讓聽者會錯意,也就鑄造了一段新的謠言。

  所以,以前有人就打過一個比方,他說做人最好就像個瓶子:

  口子小,肚子大。

  聽到的都吞進去肚子裡,吐出來的時候,把口子縮小了說。

  聽了別人的私事,不去亂傳。能堅守住自己,做一個瓶子一樣的人,方能收穫更多的信賴。

  會說話的人想著說,不會說話的人,才搶著說。

  3

  戒狂語,即「控制情緒」。

  其實,說話重在把握「中庸之道」。

  所謂中庸,是話講到適可而止就好。不帶個人情緒化,不過度貶損,不添油加醋。

  你一定聽過一個故事:

  一個文人為一老婦祝壽,兒女歡天喜地,邀請他為之寫祝詞

  這個文人也不推辭,提筆寫到:「這個女人不是人」,一言既出,老婦臉現怒色。

  「九天仙女下凡塵」,由怒變喜。

  「生兒個個都是賊」,兒女皆驚,開始咬牙切齒了。

  「偷來蟠桃獻至親」,結語一出,眾人歡娛。

  所以說,你用什麼措辭,如何去形容一件事,會直接地挑動他人的情緒。

  一個聰明人,慣用的說話方式,是「陳述事實,不帶情緒。」

  比如家長教育孩子:

  聰明的家長,會注重循循善誘,說服孩子;

  但有的家長會顧著發泄個人情緒,粗暴地指責孩子,而忘了出發點和目的是什麼。

  比如夫妻因為家庭瑣事吵架:

  有的丈夫,懂得跳出吵架這件事,理解妻子心理上的真正需求,從而化解危機;

  而一個不會說話的丈夫,就會和妻子在瑣事上,硬爭高下;

  所以,能做到圓潤,不意氣用事,不盲目不妄語,不輕言不輕狂。

  控制情緒,好好說話,還有什麼事理不清楚?

  4

  有人曾經對我們的五官有這樣一個有趣的解釋:

  我們為什麼都長著兩隻眼睛,兩個耳朵,卻只有一張嘴呢?

  因為啊,神要我們多聽,多看,少說話。

  墨子也曾經對學生子禽說過這樣一段話:

  話說個沒完沒了有什麼好處呢?

  比如池塘里的青蛙天天叫,弄得口乾舌燥,卻從來沒有人注意它。

  但是雄雞,只在天亮時叫兩三聲,大家聽到雞啼就知道天要亮了,於是都注意它。

  關於說話這件事,說得多,不如說得對。

  少說話是教養,會說話是修養。

  來源:十點讀書(ID:duhaoshu)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