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身邊有位朋友和我講,他每次去醫院最怕兩件事:一件是花錢,一件是醫生說「我盡力。」尤其是第二件事,讓他的心裡特別沒底,因為他感覺一個人說出「我盡力」的時候,往往代表著他對事情的無能為力。
我很詫異,古人說「盡力」這個詞的時候,可不是這樣子:
當你老了,不要後悔在這三個字
《論語》裡有一句話「﹝禹﹞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這是孔夫子誇大禹的,說他拼了老命的搞水利建設,就算吃不好,住不好也全不介意。
唐代的元稹也寫過一首詩「盡力窮窟穴,無心自還顧。」意思是,再危險的地方,我也會竭盡全力的前進,生死於我如浮雲。
而中國人常說的「鞠躬盡力,死而後已」也是這個道理,這些關於「盡力」的詩詞句子,讀起來無不是正氣凜然,激情澎湃。
二
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盡力」變成了一個滄桑的詞。
開學前,爸媽對著你說「去了學校要好好學習」,你回復了一句「我盡力」;
上級要求加班趕一個報表,晚上12點前出成果,你回復了一句「我盡力」;
孩子告訴你,下周學校要開家長會,你聽了之後不假思索的說了一句「我盡力」;
老婆指著你的啤酒肚,約法三章,瘦不下來,別上老娘的床,你滿臉不耐煩地說了一句「我盡力」……
「我盡力」成了一種託辭,說話的人假不正經,聽話的人也敷敷衍衍。而且越是沒本事的人,越喜歡說我盡力。沒有別的原因,真正努力的人,不需要為失敗找藉口,只有那些假正經的偽勤奮者,還沒有認真付出,就託辭自己會盡力。
三
美國有部叫《面對巨人》的電影,我很喜歡。影片有個非常著名的橋段,橄欖球教練泰勒,讓全隊最胖的隊員,在球場上背著隊友爬50碼。話一出口,那位隊員就連連搖頭,說自己辦不到(說實話,放我身上,我也辦不到)。但當時泰勒只說了一句「盡你全力」,然後就用一塊黑布蒙住了那位隊員的眼睛。
行動開始了,那個隊員前進了不到10碼,就和泰勒說自己快堅持不住了。泰勒沒有回應他的話,只是一直在旁激勵著他,「還有最後20碼,還有最後10碼,快點,再快點……」
那名隊員也不停得喊著「我已經盡力了」,直到他癱倒在地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已經爬了兩個50碼。
如果不是那塊黑布,讓他忘記了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我想,他的終點可能只有10碼。
台灣有一名馬拉松選手叫林義傑,曾經用了111天,徒步穿越了撒哈拉沙漠,他在訪談節目裡說「盡力就是你跑到終點後,還有力氣坐下來喝口茶聊聊天;拚命就是跑到終點後直接送到醫院。」
大多分人在說出「我盡力」的時候,只是停留在努力的層面,工作沒做完,我可以多加一會班;減肥不成功,我可以再跑一會步;你深知這種努力,是留有餘地的,只不過想利用一句「我盡力」,來完成自我的精神安慰。一個人真正拼盡全力的時候,只會覺得自己還不夠努力。
四
之前電視上播過一則新聞,一位山東大漢,年過五十,嗜煙酗酒,一米六的個兒,一百八十多斤的體重。他年輕的時候就有輕度脂肪肝和高血壓,但當時並沒有出現病症,所以一直沒在意,該抽菸抽菸,該喝酒喝酒,醫生和家人百勸無用。他每次都會固執地說,我已經很盡力了,不抽菸不喝酒會死人的。
結果五十歲生日的時候,他因為飲酒過度,而陷入重度昏迷,被送去了醫院。在急救室的幾個小時裡,他的心跳出現了十餘次驟停,所幸命被保住了。出院之後,他才頓悟,自己要想繼續活著,必須戒菸戒酒。
於是開始每天早上繞著小區跑步,和別人一起打太極,不光戒了菸酒,連葷也戒了。一年不到,體重就到了一百四十斤。
我們常講,不見棺材不落淚,真正的盡力是一種瀕死的生活狀態,在時間上爭分奪秒,在事情上錙銖必較。
但大多數人的盡力,都停留在「我很累了,就這樣吧,好不好」的層面。而且事情的前景越是渺茫,人們越喜歡說「我盡力」。
於是,就成了蔡康永說的那樣:15歲覺得學游泳難,放棄學游泳,到了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學英文很難,放棄學英文,28歲出現了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看起來你一直很努力,可實際上你是在親手把自己人生的機遇,一個一個全給扔掉了。盡力和努力之間只差了一個字,卻包含了一個人對待事情兩種全然不同的態度。經常說我盡力的人,往往不怎麼用力;而那些真正用力生活的人,大都很努力。
之前有一個統計十分火爆:當你老了,一生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排名第一的是悔恨自己年輕時候不夠努力。多數人都遵循著一種從眾的生活態度,別人學習他也學習,別人工作他也工作,要想得到別人得不到的東西,就需要付出別人不願意付出的代價,尤其是在你年輕的時候,而這代價往往不是「我盡力」就能得到的。
人生最大的意義不是我曾經來過這世界,而是我對這世界好好活過。為什麼這句話經久不衰: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踏踏實實的努力,「我盡力」才會有它的意義。下次再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候,不妨給自己下定決心,說一句:我努力。(微信公眾號/圍爐夜讀,ID/weiluyedu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