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位久在外地的同學回老家,於是聚攏了一堆本地的同學聚會。
所謂聚會,無非是在一起吃飯,喝酒,唱歌,然後再喝酒。
一直折騰到小半夜,同學們有的微醺,有的小醉,都或多或少有了些酒意。
大家摟肩握手,散場告別。剩下幾個當年關係最鐵的,陪同學一起去賓館。
路上,他忽然和我來了一句:「你對現在的生活滿意嗎?」
我明白他的意思,作為上學時曾一起年少輕狂的兄弟,我現在的日子也許平庸了些。
在這座小城裡,過著單調而重複的日子,已經遠沒有當年「會當擊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的氣概。
我回答說:「感覺很好啊!我覺得現在的日子過得挺不錯的。」
2
我說的是實話。
雖然和學生時代的理想相比,現在的生活的確非常普通,但我同樣非常滿意。
人生的目標是不斷調整的,誰也不可能一成不變。
記得年幼的時候,看著電影上的七品芝痲官,簡直可憐可笑又可悲。在那時的心裡,恐怕每個人都以為自己長大後會出將入相。
但長大後會慢慢發現,小小的七品芝痲官原來也是一方大員,曾經雄心萬丈的我們,可能比芝痲還要渺小几個量級。
大學畢業,有位哥們在留言冊上寫下的理想是:拓展人類生存的空間。
如此氣魄,讓我羨慕嫉妒恨了很多年。
但現在想想,世界上又有幾個人有這樣的能力呢?
如果我們能夠帶領老婆孩子多出去走走拓展一下眼界,多掙點錢拓展一下全家人的生存空間,就已經心滿意足。
3
余秋雨說,人到中年,越來越明白的不是自己想做什麼,而是自己已經不能做什麼。
此言頗得人生三味。
少年情懷總是詩,他們的心裡只有遠方的田野,從未想過腳下的路上有多少坎坷,並不懼怕前方的距離多麼遙不可及。
而中年已經是一篇散文,他們也曾寫下許多動人的詩句,而如今,卻只是淡淡地道一句「天涼好個秋」。
中年人比青年人多了一點實際、少了一點盲目,多了一點沉穩、少了一點狂妄。
到了中年,明白自己不能做什麼,才會明白去做什麼,才能真正把生命的滋味活出來。
痛而不言,笑而不語,迷而不失,亂而不驚,此種境界,正是在說中年人。
這是時光對我們的恩賜。
4
人到中年,不妨接受自己的平凡。
「幼有神童之譽,少懷大志,長而無聞,終乃與草木同朽。」大多數人的一生,走的都是這個路子。
志大才疏也罷、時運不濟也罷、社會不公也罷,我們都得認。
如果人生是一道拋物線,中年正是站在那最高點上,向前看看、向後看看,生活是什麼,已經能一目了然。
拋卻少年時浮華的理想,看看當下,職業穩定,收入一般,妻賢子孝,家人平安,一日三餐,柴米油鹽,這樣平凡而又平凡的日子,未嘗不是幸福而又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