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作文大全

寫歷史人物的作文

寫歷史人物的作文(一)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多印象深刻的歷史人物:劉邦、項羽、曹操、諸葛亮、岳飛、鄭成功、戚繼光……其中讓我最感動的,他便是生活在三國時期的諸葛亮。

諸葛亮姓諸葛,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人稱臥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軍事家。他一生追隨劉備,多次為劉備打仗時出謀劃策,幫助劉備取荊州,得馬超,破許昌……一生為蜀國立下的功績不計其數,直到劉備死後,諸葛亮為報答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由於大將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歲時去世,死前留下了一個圖本和以後出事的應對措施,幫助蜀國在他死後仍然像以前那樣興旺了一陣子。

諸葛亮一生經歷過許多大的戰爭,且計謀大部分是諸葛亮出的。比如說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狹窄,嫉妒諸葛亮的才華,想方設法的要除掉諸葛亮。這時正值秋日,在許昌整頓了一年的曹軍現已精神煥發,準備駕船攻打江南。周瑜得知訊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軍中卻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計,讓諸葛亮趕造十萬支箭,若十日內沒有完成,便軍法處置。然而諸葛亮並沒有抱怨,而是說只需三日便可完工。周瑜嘲笑諸葛亮說大話,於是便任由他去了。

第二天,諸葛亮把從魯肅那裡借來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滿了草人,並下令向曹軍水寨進發。這一天正好有霧,曹軍的視線不好,錯把草人當成了士兵。霎時間,曹軍朝草船萬箭齊發,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每條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上輕而易舉湊齊了十萬多支箭,周瑜啞口無言,計畫落空。

諸葛亮最令人感動的便是他對劉備的忠心。他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劉備疾病纏身的那一段時間裡,諸葛亮對他的關懷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劉備死後,有才能的諸葛亮並沒有稱王稱帝之心,而是全力幫助後主劉禪帶兵打仗,管理國家大事,對待劉備的孩子就像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那樣,但是蜀國有才能的人都相繼死去,諸葛亮一個人獨木難支,難管朝政,最終死去。他在臨死時還在關心著國家大事。

諸葛亮這個令人感動的歷史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熠熠生輝,永遠不會被人忘卻。

寫歷史人物的作文(二)

古今以來,天下出現了數之不勝,但在我認為,最突出的還要非曹操莫屬了,他是《三國演義》中爭議比較多的一個人物,曹操在性格上的繁複、能力的全面、正邪的雜揉等諸方面,顯出其最難被人蓋棺論定的豐富和龐雜。使人難以捉摸,歷史上對他的看法也較有爭議,不過,在我看來曹操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是著名的詩人。

曹操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他雖然沒當皇帝,但自196年迎獻帝都許,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東漢朝政大權,「挾天子以令諸侯」,成為沒有名號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軍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漢末征戰群雄的戰爭中,他用兵用計,勝人一籌,多次取得勝利,尤其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打敗了不可一世的袁紹,奠定了統一北方的基礎。曹操善於用人,招攬賢能之士,凡能治國用兵者,都盡力網羅,他手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人才濟濟。

曹操喜文學,其詩作慷慨悲涼,頗具感染力,不少名篇傳留至今。他與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對文學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曹操之所以成為歷史上傑出的人物,還由於他在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在漢末天下大亂之時,他始終以漢相自居,堅持不稱帝。曹操晚年,已經占據了東漢十三州的九州,稱帝的時機已經成熟,但仍然執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孫權寫信勸他稱帝,曹操說:「是兒欲著吾爐火上邪!」意思是,這小子要把我放在爐火上烤!曹操始終不稱帝,並非他不願意當皇帝,只是他冷靜地分析了形勢,以天下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個人的欲望。曹操始終奉行漢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亂,他曾說:「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曹操不稱帝,雖然是一種政治謀略,但更主要的是出於自己的理想主義。他在《讓縣自明本志令》中說,春秋時齊桓、晉文「以其兵勢廣大,猶能奉事周室」,表明「以大事小」,可謂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稱讚周文王說:「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貢獻,臣節不墜。」曹操對周文王情有獨鍾,在很大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點,尤其是他的野心程度上是他的功業與周文王有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後世儒家美化為「聖德之君」,曹操卻被視為「漢賊」,周瑜就說曹操:「雖名托漢相,其實漢賊也。」周瑜是曹操的政敵,當然不會說曹操好話。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雖然有不少污點,但他的一生,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為吸引人才不遺餘力;為發展文化,精心創作。他為實現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體現了政治家的情懷。曹操始終是的理想主義者,又具有堅定的實踐精神。

我們應該剝去對曹操的種種歪曲之詞,還原真實的曹操。可以說,他是一位對中國歷史有重要貢獻的政治家,胸懷博大的理想主義者。用《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話說:「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不過,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曹操,自然也有缺點,尤其是他的野心:從「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錯,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錯,有句歇後語就就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為得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此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體現,他不急於求成,知道韜光養晦,不掙一時之得,深謀遠慮,可是智者千濾必有一失,他的多疑之心無意是他吃敗仗之原因。但是,曹操還是我最喜愛的歷史人物,而且也是我最佩服的歷史人物。

寫歷史人物的作文(三)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王。但古往今來,人們對他的爭論不斷,褒貶不一。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他不僅是一個至高無上的皇帝,更是一位昏庸無道的暴君。人們可以眾說紛紜,百家爭鳴,但面對歷史我們必須還以尊重和客觀的態度。我認為秦始皇有對有錯,有功有過,甚至在他所在的特定時代功大於過。

在連綿不絕的900年春秋戰國之亂的中國歷史長河中,是他「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僅用短短的九年時間,橫掃天下,因而,我國第一位前無古人的皇帝橫空出世,他,就是秦王贏政,也是他首創了中國第一個封建帝國之先河。軍事上,「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長城——中華民族精神和智慧的象徵,2000多年過去了,她依然光彩奪目,巋然不倒,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足以令每一位中華炎黃子孫世代引為驕傲;依然是他——秦王贏政,政治上,「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橫而斗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從而,結束「烽火連三月」的無休止爭戰,開闢了天下一統的曠世新局面;還是他——秦王贏政,文化上,書同文、車同軌、度量衡、被列為世界八大奇蹟的秦兵馬俑,不也是空前絕後,蔚為壯觀嗎?他所創造的一個又一個奇蹟,哪一件不引以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不是嗎?「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嬌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倍受偉大領袖毛主席推崇的千古歷史人物中,秦始皇首當其衝。凡此種種,秦始皇對中華民族的貢獻可見一斑。

然而,輝煌一時的秦王朝大廈卻只短短的14年便轟然瓦解。「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是什麼原因?「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天下已定,「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的秦始皇,「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鹹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因而,由於秦王朝的暴政和不得人心,也為這位千古一帝的功過落下了重重的不光彩一筆和付出了秦王朝早早夭折的巨大代價。

創業容易,守城難」。當冷靜思考秦始皇的是非功過的同時,我們客觀地分析便可知,如果沒有秦始皇的不顧當時的國力和不惜勞動人民的血汗,也就築就不了今天依然閃爍著的「萬里長城」、「秦兵馬俑」之中華民族精神輝煌,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也許會就此消逝不存,也許秦王朝還能再存在一個又一個14年。因此,對於歷史人物功過自可評說,但必須尊重歷史,儘可能還以歷史人物一個基本真實面目。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