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日記300字(一)
有一道數學題:媽媽從超市買回3斤魚和2 斤蝦,共花54元,1斤蝦等於3斤魚,每斤蝦和每斤魚各多少元?
今天,老師讓我們上去說這道題,可班裡只有我一個人舉手,就連經常說題的王成瑞和呂佳澤都沒舉手。於是老師就讓我來說這道題。
怎麼解這道題呢?第一步、我先把蝦看成魚,1斤蝦等於3斤魚,那2斤蝦就變成了6斤魚,「2X3=6(斤)」。第二步、我再把媽媽買的3斤魚加上蝦變成的那6斤魚,「3+6=9(斤)」,等於現在有9斤魚。第三步、再用54元除以那9斤魚「54/9=6(元)」,所以每斤魚6元。第四步、因為一斤蝦等於三斤魚,也就是「6X3=18(元)」,所以一斤蝦等於18元。我說完題以後,老師又把我說的跟同學們說了一遍,並還說了一種用魚變成蝦的方法。
遇到這種題,其實就是把不同的東西變成相同的東西。大家都會了嗎?張老師你呢,會了嗎?
三年級數學日記300字(二)
今天的數學課真奇怪。書上出現了一篇短文,名字叫《哥倫布豎雞蛋》。
課堂上,老師問:「這篇文章約有多少字?」此時,教室里一點聲音也沒有,同學們都在思考,正在這時,方靜站起來說:「把每個自然段數出有多少字,再加起來。」老師說:「不錯。」鄒晨麗說:「數有多少行,每行約有多少字,再乘起來。」老師說:「比剛才那種方法簡單一點。」張啟迪說:「一個一個數。」老師說:「雖然不簡潔,可是更準確。」蔣劍鋒說:「一行約有多少字,有十三行,用一行約有多少字利用估算方法乘以十三行。」老師什麼也沒說,只是點頭讚許了。接著,盛錦彥說:「數一行有多少字,加上標點,乘以十三行,再除去空格。」許昌柱說:「把有空格的句子並在一起,再加起來。」最後老師說:「你們說得都不錯,這些方法都對。」我認為盛錦彥的方法即簡潔又較準確。
這節課上得真有趣,課堂氣氛很活躍,同學們積極發言。真是一堂記憶深刻地數學課啊!
三年級數學日記300字(三)
今天老爸給我一個任務,要我估算一下住在辰凱小區里大約有多少人?
這個任務我怎麼完成呢?不可能叫我一家一家去統計吧?我想了好久,如果我能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每幢房子有幾戶,每戶有多少人,不就算出來了嗎!
哪我怎樣知道辰凱小區有多少幢房子呢?我想起來了,辰凱小區有一塊小區分布圖。我立即下樓找到分布圖,我看到分布圖上面最大的門牌號是161。但不是所有的161幢樓房一樣高,有別墅、小高層、多層公寓。其中有3幢11層高的小高層,各有2個門牌號;別墅有10棟,分別1個門牌號。剩下的全是6層高的多層公寓。多層公寓共有多少門牌號呢?應該這樣算:161——3×2——10×1=145。
知道了門牌數和層數,我就能算出戶數,但每戶應()該算幾個人呢?我假設每戶住3人。別墅的總人數=10×3=30人;小高層的總人數=3×2×11×2×3=396人;多層公寓總人數:145×6×2×3=5220人。因此小區大約總人數有30+396+5220=5646人。
完成了爸爸的任務後,我覺得很開心,覺得自己還挺能幹的,還能統計出小區居住的人數來,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