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美食作文(一)
據說,當初我生下來的時候,家人看到我是男孩時,大都比較失望。因為我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兩男兩女在長輩們看來是比較理想的模式,所以家裡人更希望我是一個女孩。另外,當時的農村條件實在太差,媽媽沒有奶水,農村又買不到也買不起奶粉,擔心養不活。
據媽媽講,我小時候是奶奶用米糊餵大的。這種米糊是用糯米做的,先把糯米蒸熟,風乾,磨成粉。待到要吃時,就把糯米粉煮熟或是用開水泡著吃。
對於奶奶給我煮米糊的做法,我印象非常深刻。奶奶把稻草把子散開,弄成長長的一條,然後在一個鋁製的鍋勺裡面裝糯米粉,點火,快速的攪拌,幾分鐘後,稻草燒盡了,米糊也就煮熟了,稍涼一下,很快就可以吃了。在那個缺少食物的年代,糯米糊應該是我對於食物的最初的記憶吧。
家鄉的美食作文(二)
麥芽糖是用小麥與大米合制而成,先是讓小麥發芽,磨成糖漿,再將浸泡過的大米磨成粉漿。然後,將兩種漿合在一起煮熟,再過濾,之後,將過濾後的糖水在鍋里煮,邊煮邊攪拌,最後形成有相當粘度的糖漿,冷卻變硬後,用一種特殊的方法拉扯,反覆拉扯後,糖漿越來越白,最後就形成了麥芽糖。麥芽糖有很多的用途,一是當時的農村過年時製作糖果、痲糖時必須用到麥芽糖,二是麥芽糖可以直接吃。
製作麥芽糖對於農民來說是非常實惠的事,麥芽糖可以賣錢或是換大米回來。過濾後餘下的糖糟用來餵豬。因為這其中可以有一定的利潤,八十年代,我爺爺奶奶在冬天的時候就做麥芽糖。印象中,我們李氏家族在當地特別會製作麥芽糖,我們家族出品的麥芽糖顏色白,味道甜。爺爺經常對別人家的麥芽糖不屑一顧。
因為是手工製作,產量有限,一次只能一鍋。為了做出更多的麥芽糖,爺爺奶奶每天要起很早,晚上收工也很晚。爺爺奶奶每天凌晨的時候就起床開始煮漿,早上一大早,爺爺吃了早飯便挑了前一天製作好的麥芽糖去賣或換大米。因為本鎮人都擅長製作這個,所以大家都是要步行十幾公里去其他鄉鎮賣。那時交通基本是靠走,爺爺早上挑著麥芽糖出去,下午挑著大米回來。作為孩子的我們,上午會幫著爺爺奶奶們去過濾糖漿,下午會幫著家人拉扯冷卻了的糖漿直至成為麥芽糖我與二哥有時會幫忙推一下石磨。印象中,那時的冬天每天都很忙碌。
小時候的我也愛吃這種糖。煮糖漿的時候,有時奶奶會給我一碗已經煮沸的糖漿;在麥芽糖漿冷卻的過程中,我會經常用筷子挑糖吃,有時候甚至會製作糖球玩耍;在拉扯麥芽糖讓它變白的過程中,我就坐在固定麥芽糖的板凳上,邊看大人們拉扯麥芽糖,邊扯上幾條吃。
麥芽糖味美,但製作麥芽糖的過程非常辛苦,用石磨磨漿,過濾,扯糖,都是非常重體力的活,爺爺奶奶在製作麥芽糖的季節整天都早起晚睡的。作為去賣麥芽糖的爺爺則是更為辛苦,有一次,他因為太餓累倒在了離家二百米的地方,我們兄弟姐妹們跑出去把他抬了回來,他吃了幾碗飯後,精神就馬上恢復過來了。
後來,農村過年時的年貨越來越豐富,愛吃麥芽糖與炒糯米製作而成糖果的人越來越少,家鄉製作麥芽糖的人越來越少。不知道是從哪一年開始,當地人已經不再製作麥芽糖了。製作麥芽糖,也就成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記憶了。
家鄉的美食作文(三)
提起湖北,蓮藕肯定算得上是最豐富的物產之一。印象中,老家的蓮藕我們俗稱為兩種,一種是木藕,顏色偏紅,生吃起來比較苦澀,但適合於燉湯;另外一種是叫玉藕,它顏色白嫩,生吃起來甜美,最頭的那一節生吃起來更是最為甜美,非常適合於炒著吃。蓮藕在湖北的做法很多,清炒,燉排骨湯,做成酸藕莢,也有在蓮藕中夾肉油炸。蓮藕可以做成藕絲,藕片,藕莢,藕粉。()
在湖北,只要是有池塘的地方,基本上都有蓮藕。因為它繁殖快速,不出二三年,基本上就可以長滿池塘。很小的時候,我家在家門口的水稻田中種了一些。快過年的時候,我們把蓮藕挖了出來,作為過年用的菜。
關於蓮藕最有意思的記憶,是國小的暑假,與夥伴們一起去池塘里挖蓮藕,這需要很多的技巧,也讓我們積累很多的經驗。那時,每天都可以在池塘中挖出十幾公斤的蓮藕。我們自己吃不完,還可以拿去街上賣。蓮藕也是我們小時候吃得最多的食物。那時,一起挖蓮藕的小夥伴中有,高波,高麼,國華,法林。如今,我們這些人基本上是春節時才能見上一面。堂弟法林,現在河南成家生子,我們基本上是十年沒有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