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習俗作文(一)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想起這首兒歌,我就想起了家鄉那豐富多彩的端午節,我給大家說說端午節的一些習俗吧!
到了農曆五月初五這天,就是端午節了。這一天,人們可忙碌了。一大早,他們就忙著把黑、白、藍、紅、黃五種顏色的絲線系在自己孩子的手腕上,並在門上插一些艾草,(我們這兒只插艾草,有些地方還要插菖蒲、龍舟花等)據說是為了避邪,還有驅蚊的作用,因為古代沒有蚊香,要用艾草驅蚊。對了,在端午節的這一天可千萬別忘了吃粽子,粽子有很多口味的,有甜的、本味的、香的、五味的等,吃起來粘粘的,可好吃了。粽子是人們用家鄉的竹葉或蘆葦葉包上糯米做成的。聽媽媽說,有些地方的人還要喝雄黃酒,用來辟邪。有一些靠近湖泊的地區,還要在水上舉行賽龍舟比賽。要往水裡撒粽子,不讓裡面的魚和螃蟹吃屈原的屍體。
怎麼樣,端午節的習俗有趣吧!歡迎老外到我們中國過端午喔!
端午節習俗作文(二)
我國民間過端午節是較為隆重的,慶祝的活動也是各種各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以下種種形式: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懸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最後,方豪祝大家有一個快樂的端午節,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端午節習俗作文(三)
五月的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清香,端午節在這個艾葉飄香的時節悄然來臨。
清晨,剛睜開朦朧的睡眼,就隱約聽到餐廳里傳來家人談話的聲音。母親把早餐端到桌子上,問道:「我們為什麼要過端午節呢?」「我知道。」妹妹略帶自豪地說:「是為了紀念屈!」母親笑道,說:「恩。」說著便剝了一個大大的粽子給妹妹。妹妹欣喜地接過去,高興的吃起來,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
連小孩子都知道是為了紀念屈原---這個憂國憂民、氣節如鋼的詩人!家鄉的端午,記憶中,很多風俗都和外地一樣,然而也是因為端午有著它獨特的習俗,才會使人難以忘懷。
粽子
吃粽子的端午節來臨了,雖然沒有春節那喜慶的氛圍,沒有元宵節的熱鬧非凡,但有的是一份欣喜與淡淡的思念。()自然,端午節少不了吃粽子。母親前幾天就開始準備了,將清香的粽葉浸泡在水中,糯米也浸泡在水中,另外再預備一些花生、紅豆。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最常見的形狀就是「寶塔式」的粽子,尖尖的頂,底部呈三角形,還有「方棕式」的粽子,四個角,樣式較小巧玲瓏。解開繩子,輕輕撥開粽葉,一股糯米的香味兒撲鼻而來。還有的粽子裡面夾雜著花生、紅豆、綠豆,更有蜜棗夾雜在中間,吃起來,一樣是很香、很甜的。
艾葉、香袋
記憶中,端午節這一天,除了吃粽子以外,還要在家裡擺放艾草,早市上,到處都有賣艾草的,每有人行道過於此,便都會停留下來,買上幾束回去,艾草還有可驅除蚊蟲的作用呢。行走在街道上,滿眼都是買香袋的。那貨架上掛滿了各式各樣的香袋,有的一綹紅,有的都是黃色的,樣式也應有盡有,有香包式的、有鎖形式的,都代表了吉祥與祝福。大都孩子的手腕上,會繫上幾條彩色的繩子,那是用五色的彩繩編制的繩子,樣式齊全,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它們反映了中華名族傳統的節日特有的民俗,有著深厚的文化魅力,我們應當傳承與弘揚節日民俗。艾葉飄香,香滿堂,家鄉的節日永遠都是那麼親切與和諧,使人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