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南方有令秧》讀後感

《南方有令秧》讀後感(一)

周末出行,用路上的時間讀了笛安的新書《南方有令秧》,買這本書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是笛安的書!只是剛開始讀時並不喜歡,因為沒想到時間居然退回到了萬曆年間,那時候的女人是怎樣的生活啊,我實在不懂。

令秧是一個靠嫂嫂帶大的女孩,一個住在繡樓里待嫁的姑娘,她的世界只有繡樓和窗外那麼大,因為裹了小腳所以再也不願意出行,只是等著嫁個那個比她年長許多可以做父親的男人,家裡沒有讓她識字讀書,所以她平常的日子就是幫著嫂子做一些女紅和簡單的家務,16歲嫁到夫家,因為先前的夫人早逝,她順理成章的成了夫人,一個傻傻的,懵懂的孩子就這樣變成了大宅院裡的夫人,那個寵她的男人因為她豐厚的嫁妝給了她這個夫人的名頭,可這裡的女人並非她一個,家是惠姨娘管著的,還有一個在令秧的意願下的納妾----雲巧,這三個唐家的女人各司其責,各安其命的擁著唐簡,雲巧懷孕了,日子在一天天華麗而快樂中度過,令秧以為這就是一輩子了,卻不知道她的命運才剛剛開始。

在唐家的第一個新年,唐簡被已經瘋了的老婦人推下了賞燈的花架,從二樓直接摔了下去,從這一刻起,這個家裡每個女人的命都變得不一樣了。老爺很快逝去,一家寡婦最讓人擔心的是那個16歲的夫人----令秧,因為她的貞潔牽扯到族人的利益,所以在祠堂里被一群唐家的衛道士們逼著自盡,這樣唐家就可以有一個貞節牌坊,這樣唐家就可以免了賦稅,可是令秧沒有死,在實在堅持不住的時候,祠堂的門婆子救了她,因為她說摸到了喜脈,可是這喜脈從何而來呢,人生的謊言總是會因為第一個而需要一個個編下去的,令秧活下來了,同謀變成了這個家裡的慧姨娘、雲巧、管家婆,還有中醫羅大夫,當然最關鍵的是川少爺,他在後娘令秧那裡播了種,一切的瘋狂從此開始,再也回不去曾經的平靜。

我實在不明白年少的作者笛安怎麼會有如此豐富的筆觸和感受,在令秧的世界裡描述那份令人壓抑和苦痛的經歷,她寫令秧對川少爺的痛恨和迴避,對生下的那個救命的女兒溦兒的厭惡,其實她厭惡的只是自己的不乾淨,在這個女人心裡,乾淨才是真正重要的,她沒有愛過自己,更別說愛上別人,哪怕是親生的骨肉,令秧的一生從跪祠堂開始就成了對貞節牌坊瘋魔般的追求,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了。而謝先生正是這一切事情的合謀,我一直以為他倆的感情會變調,會成為愛或者恨,可是到底最後只是一種默契和合謀,就算是謝先生知道了九爺的存在,知道了令秧守了十幾年的清白因為九爺而變色,他也並沒有心疼和發現自己對令秧的愛,他們原本是合謀的,一如笛安說的,那只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失意男人塑造了一個節婦的故事,一個天真鋒利的女人在俗世中通過玩弄制度成全了自己的故事。他倆只是戰友,在漫長荒謬人生中達到了宿命般的友情,唐家的幾個女人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令秧,一個毫無生氣的女子,年少的時候因為不識字世界一片荒蕪,等到守節終於識字了,卻執著在貞潔牌坊上忘了活著的樂趣,最後門婆子問她:活下來的這十幾年,可是有滋味?她說她終於沒有白活,其實那只是短暫的九爺給她的滋味,太多的人生她都在那一處大宅子裡荒廢了啊。沒有慧姨娘的潑辣膽大,沒有雲巧的善良真情,甚至連曾經的貼身丫鬟連翹的生活都比不上,一個沒有愛的人生有什麼意思呢?

32歲的時候,令秧終於得到了貞節牌坊,她落下了人生的帷幕,走的乾乾淨淨,還帶走了九爺的種子,謝先生對他十幾年以來的同盟只剩下懷念,雲巧原本是想去毀了令秧的念想的,我想那是因為是雲巧舔犢情深,不能忍受令秧把她親手帶大的溦兒弄成望門寡,因愛生恨。可是雲巧沒有得逞,貞節牌坊已經成了唐家家族的榮譽了,哪是一個小妾可以去輕易毀掉的呢,溦兒還是會以望門寡的形式嫁到謝先生家,她的命運是不是也會如母親一般多舛呢?少時曾經看到過一些穿著一身黑衣,裹著小腳的奶奶,她們幾乎都是沉默的,安靜的,那時候見到她們,年少的我只是在心底充滿一些些好奇和恐懼,真切的見過同學奶奶的小腳,那種變形令人膽寒,只是今天,當我讀完《南方有令秧》,突然明白,那可怕的小腳里原本裹著一個又一個漫長如同裹腳布般的晦澀,苦痛的故事,那裡曾經葬送了多少女孩的人性啊!只是裹腳的女人已經紛紛逝去,我們再也不能聆聽她們的哀怨。

《南方有令秧》讀後感(二)

一開始看到《南方有令秧》這本書的時候,我是不屑翻閱的,作者笛安是郭敬明旗下的簽約作家,因為「郭導」文學的市場化和銅臭味,甚至還有多年前讓我們廣大讀者不明就裡的「抄襲門」;更重要的是因為這些作家無一例外的年輕鮮嫩,這些都讓我們日趨蒼老的70後本能地趨避。

事實證明其實這些都是偏見。被出差中的無聊所限,被迫開卷。然而閱讀一旦開始,就不願釋手。

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南方有令秧》刻畫了一個小說史上獨特的人物——「無情」女子令秧。

故事開始於1589年,「萬曆十七年」,明朝萬曆年,如黃仁宇的歷史著作《萬曆十五年》中所言,大明帝國「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當時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這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大失敗時代,但這個大時代的紛亂在本書中留下的印記並不太多,除了令秧挽救過一名落難的太監。書中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個時代中的壓抑。

小說的主人公令秧,南方典型的小女子,嬌小美麗,然而這並不是重要——當然對於書中男性角色來說是重要的,畢竟,任何時候,男人看女人,都是先看臉的——但,對於今天閱讀的我們,重要的不是她的外貌,是她的個性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一個文學史中鮮見的人物,「並不是她天真,不是因為她聰明而不自知,不是因為她到了絕處也想著要逢生……真正的答案不過是,因為她無情。」

這是個「無情」的女子,這個無情也不是薄情,不是寡情,不是絕情,這些都不是,就像愛的反面不是恨,就是不愛。無情就是無情,因為,她根本不諳世事,無論她活得多短暫或者多久長。

因為無情,幼年喪母的令秧跟著哥嫂生活也不覺得有寄人籬下的悽苦;因為無情,奉父親之命嫁給長她幾十歲的唐簡老爺做填房也沒有什麼委屈,雖然年邁皺褶的肌膚的冰涼觸覺令人生厭;因為無情,在老爺去世後,族裡為了出個節婦以便獲得稅收上的優惠,安排她自盡殉夫也甘心接受,雖然年僅16生命如花;因為無情,為了聽從家人安排苟且活命,委身於同齡的兒子也不背負罪惡,並且歡愉之後一樣輕鬆拋開;因為無情,她情不自禁地愛上「九叔」唐璞也沒有多少倫理上的掙扎;因為無情,她一步步地走到節婦牌坊里去,將整個生命消融進去自然也毫不足惜。

她無情,因為她的單純善良。她不懂人性的惡,所以她不猜忌,不揣測,不疑慮,不深思;她沒心,沒肝,沒肺,沒頭,沒腦;她是個透明的人,把所有的美好全部展示,不留一絲陰影。

她無情,是因為她無畏無懼。她不怕死,更不怕生;不怕強敵,更不怕羸弱;她不怕失去其他任何東西,除了自由。活著,她隨性生活,笑著,哭著,愛著;當她的愛情昭示天下並且為天下不容,她便死去,死,亦是為了獲得了一如江水的自由感覺。

喜歡這本書,是因為《南方有令秧》描寫了人性中的溫情。雖然這部書裡有張愛玲的諸多影子,但是,和張愛玲浸潤到骨子裡的蒼涼不同,書中沒有深入描寫人性深處的惡——雖然,人性深處確實有惡,但對善的描寫還是讓人對世界充滿希望。

雖然大時代風雨飄搖,雖然大環境緊張壓抑,可在令秧的周圍,到處都是溫情,愛情的溫潤自不必細說,女人們之間的友情,難得也那麼溫暖;男人給的友情,竟可以那麼純粹。

關於老爺,書中描寫了那麼多的蒼老和倦怠,但即使如他,也還儒雅地溫和地憐愛著令秧,體貼著她,甚至在意外發生垂危之際,仍然瞧出令秧內心的惶遽和孤獨,安慰她說「我不死」,雖然他是做不了死神的主。

看守祠堂的老婆子,她的使命是勸說令秧喝下毒藥,但在令秧因長時間跪坐聽族人宣講朝廷旌表過的貞節烈婦的事跡昏厥之後,掐令秧人中急救,並撒下謊言稱令秧有了喜脈,從而救了令秧一命。

蕙娘,唐簡的姨太太,整個唐府的當家人,所有帳房和庫房的鑰匙都在她的手中,她動用自己平生積蓄,當掉自己做名伶是置辦的所有首飾,以買通族長「六公」常用的醫生。

唐簡的丫鬟巧雲,令秧進門不到一個月,就做主將她正式收在房中成為老爺的侍妾,她出主意讓令秧和「哥兒」——唐簡的兒子唐炎懷上孩子,假孕變成真孕,年輕喪夫的令秧方可以繼續活下去,並且不白活一場。

謝先生,給予令秧幫助最多的應是謝先生,為了成就一個「無情」女子成節婦的傳奇,他付出了他最多的智慧,說畢生的智慧窮盡也不為過。他「神明一般從天而降幫這群女人出謀劃策」,當令秧的孩子來歷遇到非議時他安排令秧自斷右臂以示清白,他以令秧為原型寫節婦劇本四處巡演進行輿論宣傳,他幫助令秧克服重重困難,直至最終獲得貞潔牌坊。這是個最懂令秧的男人,他和令秧有著比友情深,比愛情真的紅顏知己般的情誼。

當然還有不需多說的令秧的愛人唐璞,甚至還有丫頭連翹,管家娘子……在令秧的周圍,圍繞著一群善良的人們,他們死守著天大的秘密,用一個謊言去掩蓋另一個謊言,他們給她生命,給她溫暖,因為他們,令秧沒有成為「七巧」,他們一起成全了令秧的一生,愛過,被愛過,死了也值得的人生,浩浩蕩蕩、波瀾壯闊一如長江水的一生。

這樣一個「無情」的純粹的小女子,得到這麼多人的善待,這麼多的溫情,卻仍然不能避免地將她送往早隕的路途,令秧逝去時,不過才31歲,任誰呵護,一朵盛開的艷麗的花朵也敵不過風雨飄搖,整朵墮地,這是怎樣大又怎樣深重的悲劇?我們只能說,人,都是對的,錯了的,是那個時代。

作者笛安在扉頁上寫:希望各位喜歡令秧。

我可以回答笛安:我喜歡,喜歡令秧這個人,這個具有獨特個性的「無情」之人;喜歡這本書,這個描寫人性內心之善的溫情之書。

《南方有令秧》讀後感(三)

周末出行,用路上的時間讀了笛安的新書《南方有令秧》,買這本書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那是笛安的書!只是剛開始讀時並不喜歡,因為沒想到時間居然退回到了萬曆年間,那時候的女人是怎樣的生活啊,我實在不懂。

令秧是一個靠嫂嫂帶大的女孩,一個住在繡樓里待嫁的姑娘,她的世界只有繡樓和窗外那麼大,因為裹了小腳所以再也不願意出行,只是等著嫁個那個比她年長許多可以做父親的男人,家裡沒有讓她識字讀書,所以她平常的日子就是幫著嫂子做一些女紅和簡單的家務,16歲嫁到夫家,因為先前的夫人早逝,她順理成章的成了夫人,一個傻傻的,懵懂的孩子就這樣變成了大宅院裡的夫人,那個寵她的男人因為她豐厚的嫁妝給了她這個夫人的名頭,可這裡的女人並非她一個,家是惠姨娘管著的,還有一個在令秧的意願下的納妾----雲巧,這三個唐家的女人各司其責,各安其命的擁著唐簡,雲巧懷孕了,日子在一天天華麗而快樂中度過,令秧以為這就是一輩子了,卻不知道她的命運才剛剛開始。

在唐家的第一個新年,唐簡被已經瘋了的老婦人推下了賞燈的花架,從二樓直接摔了下去,從這一刻起,這個家裡每個女人的命都變得不一樣了。老爺很快逝去,一家寡婦最讓人擔心的是那個16歲的夫人----令秧,因為她的貞潔牽扯到族人的利益,所以在祠堂里被一群唐家的衛道士們逼著自盡,這樣唐家就可以有一個貞節牌坊,這樣唐家就可以免了賦稅,可是令秧沒有死,在實在堅持不住的時候,祠堂的門婆子救了她,因為她說摸到了喜脈,可是這喜脈從何而來呢,人生的謊言總是會因為第一個而需要一個個編下去的,令秧活下來了,同謀變成了這個家裡的慧姨娘、雲巧、管家婆,還有中醫羅大夫,當然最關鍵的是川少爺,他在後娘令秧那裡播了種,一切的瘋狂從此開始,再也回不去曾經的平靜。

我實在不明白年少的作者笛安怎麼會有如此豐富的筆觸和感受,在令秧的世界裡描述那份令人壓抑和苦痛的經歷,她寫令秧對川少爺的痛恨和迴避,對生下的那個救命的女兒溦兒的厭惡,其實她厭惡的只是自己的不乾淨,在這個女人心裡,乾淨才是真正重要的,她沒有愛過自己,更別說愛上別人,哪怕是親生的骨肉,令秧的一生從跪祠堂開始就成了對貞節牌坊瘋魔般的追求,其它的一切都不重要了。而謝先生正是這一切事情的合謀,我一直以為他倆的感情會變調,會成為愛或者恨,可是到底最後只是一種默契和合謀,就算是謝先生知道了九爺的存在,知道了令秧守了十幾年的清白因為九爺而變色,他也並沒有心疼和發現自己對令秧的愛,他們原本是合謀的,一如笛安說的,那只是一個遺世獨立的失意男人塑造了一個節婦的故事,一個天真鋒利的女人在俗世中通過玩弄制度成全了自己的故事。他倆只是戰友,在漫長荒謬人生中達到了宿命般的友情,唐家的幾個女人里,我最不喜歡的就是令秧,一個毫無生氣的女子,年少的時候因為不識字世界一片荒蕪,等到守節終於識字了,卻執著在貞潔牌坊上忘了活著的樂趣,最後門婆子問她:活下來的這十幾年,可是有滋味?她說她終於沒有白活,其實那只是短暫的九爺給她的滋味,太多的人生她都在那一處大宅子裡荒廢了啊。沒有慧姨娘的潑辣膽大,沒有雲巧的善良真情,甚至連曾經的貼身丫鬟連翹的生活都比不上,()一個沒有愛的人生有什麼意思呢?

32歲的時候,令秧終於得到了貞節牌坊,她落下了人生的帷幕,走的乾乾淨淨,還帶走了九爺的種子,謝先生對他十幾年以來的同盟只剩下懷念,雲巧原本是想去毀了令秧的念想的,我想那是因為是雲巧舔犢情深,不能忍受令秧把她親手帶大的溦兒弄成望門寡,因愛生恨。可是雲巧沒有得逞,貞節牌坊已經成了唐家家族的榮譽了,哪是一個小妾可以去輕易毀掉的呢,溦兒還是會以望門寡的形式嫁到謝先生家,她的命運是不是也會如母親一般多舛呢?少時曾經看到過一些穿著一身黑衣,裹著小腳的奶奶,她們幾乎都是沉默的,安靜的,那時候見到她們,年少的我只是在心底充滿一些些好奇和恐懼,真切的見過同學奶奶的小腳,那種變形令人膽寒,只是今天,當我讀完《南方有令秧》,突然明白,那可怕的小腳里原本裹著一個又一個漫長如同裹腳布般的晦澀,苦痛的故事,那裡曾經葬送了多少女孩的人性啊!只是裹腳的女人已經紛紛逝去,我們再也不能聆聽她們的哀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