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偶發空缺》讀後感

閱讀《偶發空缺》就像是一場華麗的冒險,因為羅琳的這次轉型十分的徹底,就像是周杰倫新專輯開吼《大河向東流》或是史蒂芬金寫了《簡愛》一般的令人震撼。如果這本書假託別的作者名出版,那麼,沒有人會把它和羅琳扯上任何關係,想要在本書裡找到哈利波特系列的蛛絲馬跡,都是徒勞。這是一本一點兒都沒摻水的嚴肅的純文學作品,繼承了傳統英國文學的現實和尖刻,忘了波特吧,這是本成人小說,當然,如果心智成熟的未成年人也可以亂入。

就現實意義和對人性的深度挖掘上來看,這本書的價值要遠遠高於HP系列。一個類型文學作家能夠直面現實,並且扛上那些社會責任,總是令人敬佩的,作為一個身家10億美元的作家來說,羅琳完全可以沿著她開拓的路線一直走下去,或是就此封筆,可是她居然還能有這樣從零開始的勇氣,而且做得完全不遜色於那些以「正統」自居,曾對羅琳作品的文學價值不屑一顧的作家和評論家。

由於羅琳自身經歷等原因,她一直對於英國的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保持著異乎尋常的關注,她建立了數個慈善基金,捐出1億美元用於多發性硬化病的研究,並且參與了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演出,很多人只注意到她朗讀的是童話故事《彼得?潘》,而沒有注意到她參與表演的那個環節要表現的主題是在世界率先實現全民免費醫療的英國醫療系統。顯然,羅琳意識到,作為一個作家,她除了捐贈她的財富之外,更有力的武器是她的筆,文字的力量可以扭轉一個人乃至一個時代的思維慣性。她的書帶我們走進了貧民家庭,把他們的遭際剖白給我們看,相信看了此書,即使沒有潸然淚下,也會因此受到震動,開始去思考善惡之間的模糊邊線。 這個故事從來不是像umbrella那首歌開始唱的那樣,是個「好女孩變壞啦」的故事,而是一個在生活徒然失去重心之後,重新尋找那把可以遮風避雨的大傘,重新找尋生活意義的故事。對主人公之一,問題少女克里斯塔爾來說,她本來以為可以永遠站在巴里?菲爾布拉澤的大傘下得到庇護,可是,隨著故事開篇,巴里的猝死,結束了這一切。

巴里的死,掀開了原本安靜平和的帕格鎮不為人知的種種內幕。在複雜的人性面前,巴里像是碩果僅存的聖人像,可是,這也難保是居民們的又一次道德美化,參考羅比死後他們的反應就知道了。巴里是維繫富人區帕格鎮和貧民區叢地之間的脆弱的連線線,隨著他的死,結束了這微妙的平衡,無數雙眼睛在盯著這個偶發空缺,想要占據這個舉足輕重的教區議會席位,很多競選人和他們的支持者認為,這關係到帕格鎮的未來,這個人的當選將決定叢地未來的劃歸,以及一些社會保障機構——例如說戒毒所能否正常運行。隨著競選的到來,各種不堪的秘密也將一一浮上水面,這一刻,人性的弱點暴露無遺。

有人把羅琳在這本書裡的寫作方式和狄更斯相提並論,竊以為,羅琳更近了一步。書中林林總總塑造了接近二十個主要人物,罕見臉譜化的平面人物(有幾個配角因為篇幅和角色所限性格比較單一)。故事裡更沒有真善美和假醜惡的對立,道貌岸然的人物也有真情流露的一面,柔弱無助的人物也有性格缺陷的一面,羅琳著力要展現的,是真正的人性,人性複雜變幻,內心糾葛的一面,故事裡,每個人的靈魂都不是純白或純黑的,都有白中之黑和黑中之白,真實的人生便是如此,鮮有純粹的顏色,不過是一片迷糊的灰色地帶,隨著外界的觸發條件展現出不同的顏色。

每一個看似美滿的家庭中都存在著各式各樣的問題,健康、心理、家暴、叛逆、出軌??五花八門,只不過都被拉下的窗簾掩蓋在幸福的表象之下。從這個角度來看,洋洋自得的帕格鎮居民和他們所鄙視的叢地「那些人」之間並無太多的區別,只不過叢地的人們的悲劇是被活生生的扒開了給人看,他們失去了生活的平衡。而那幫以體面人自居的紳士們還要一點點的摧毀他們重回生活正軌的希望,把他們視為有害的「垃圾」。

沒有人關注過「垃圾們」的生活,就像特莉回憶的,有幾個對她很好的社工,可是六點之後,她們都按時下班回家,再次離開她的生活。因此她和克里斯塔爾早就習慣了被人拋下,習慣了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當結尾的悲劇大爆發的一刻,相信讀者會和書中人一起思考,悲劇是如何產生的?誰應該為此負責?是越來越削減開支的醫療保障制度?還是流於形式的社工制度?或是那幾個親眼目睹羅比一個人在河岸邊哭喊著尋找姐姐卻漠然置之的人?可是,我們發現,我們沒法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輕易地指責任何人。因為我們一直對他人的苦難無動於衷,不作為也是一種罪行。他人有罪,我也有罪,冷漠、嘲笑、無動於衷??這些都是我們所犯的罪行。 這就是羅琳對於靈魂,尤其是對於自我的拷問,她沒有將悲劇的產生僅僅歸結為制度或是政體,偉大的文學一定是超越政治的,肯定不是把控訴制度對人的壓迫作為最大的目標,人性的軟弱是超乎政治和國界存在的一種廣泛的共通性,作家沒有站的遠遠地居高臨下的描寫這些故事,而是始終在自我反思,反省自己是不是也做了幫凶。()

正如莫言在談創作中提到的,「要直面自己的靈魂,就是『把自己當罪人寫』這個階段,對自己心理和靈魂的解剖,這是一個突破口,我們在許多冠冕堂皇的藉口之下,掩藏著很多個人的自私、怯懦、卑微,許多都是逃避。」 看了這本書,我無法原諒的,就是我日漸冷漠的內心,和對於弱勢群體的無動於衷,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是悲劇的製造者而不自知。結尾的一縷曙光,仿佛給了我們一點希望,也許會有一個更好的帕格鎮出現,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如何改變我們的無動於衷,去避免類似的悲劇發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