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讀後感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讀後感(一)

一口氣看完《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村上春樹的文筆依舊是爐火純青,謎案一步步地揭開,但跟神秘的小小人一樣,最後也還是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間。而幾種可能性最後都變成人性的幾個面孔——無論展現哪一個都是很自然的——很奇妙又自然的感覺。這大概就是村上作品的魅力所在——無羈卻有序的想像構造了一個又一個虛幻的真實或者真實的虛幻。

這次作品最厲害的就是幾個關於死亡和絕望的狀態描寫,代入感之強,有令人輕度發寒的感覺。另外,也是能讓人學會體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悲傷,擊中你的可能只是別人忽略的,反之亦然。但有些註定的墜落,也是不可逆轉的。而關於生死,村上關注的精神層面更多於生物層面,一定程度上,他是將行屍走肉的人生和死亡放在同一類的。村上這次講述的救贖也不是普通的雞湯式,是帶著一點大徹大悟、也不脫離紅塵的清醒。

村上的作品裡總是少不了性,但每次都被提升到某個很高很深的境界,這次的超自然性愛沒有《1Q84》裡那麼玄乎,但變成了4P……

最後摘錄一段寫得很暖人的擁抱:「兩人已經不再說一句話。語言在這裡失去了力量。就像停止了舞蹈的舞者,他們只是靜靜相擁,委身於時間的流逝。那是過去與現在(大概還要加上一點未來)渾然化作一體的時間。兩人的身體間沒有空隙,她溫暖的氣息規律地吹拂在作的脖子上。作閉著眼,寄身於音樂的迴響,聆聽惠里的心跳聲。那聲音和系在堤壩邊的小艇發出的咔嗒聲交疊了。」這是這個擁抱的最後一段,加上前面總共用了一頁,語言的美感還是很動人的。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讀後感(二)

在別人的推薦下,而且想了解一下村上春樹的作品,就買下來了,這學期開學開始看的這本書,只是越來越多的事情擾亂了計畫,借五月這個「機會」就把這本書看完了。「巡禮」是指觀光記、參觀記,或者是參加特殊活動,或有特定目的的旅行,開始弄不明白為什麼是這樣的書名,讀了才明白這是主人公對過去的「參觀」,對自己遭遇的不公平來了一次旅行,讀這本書可以讓人平靜下來,沉浸在書的世界裡忘記著生活的紛紛擾擾,但裡面描寫的主人公多崎作所經歷的友情的變化,以及友情的重要又讓人回想起生活,回歸到生活。而村上春樹在寫作時有用懸疑的手法,一次次的將事件發展推到高潮,一次次地未果,引發了我閱讀的興趣,有一種停不下來的意味。所以讀著這本書內心時而平靜時而波瀾起伏。

本來約好一起留在家鄉讀大學的黑、白、赤、青、作五個人(顯然只有作是沒有色彩的名字),最後只有作一個人去了東京讀大學,但那時朋友們也沒有認為他拋棄了他們,但上大學後一切都改變了,沒來由的,他們拋棄了他,而他不知道原因,經過多次找他們未果之後,也就沒繼續尋找自己被拋棄的原因,似乎那已不再重要,或許是不敢去弄明白一切的發生,不和任何人交朋友,行屍走肉般的生活著。等到一切都淡去,作交到了新朋友灰,但最後也是沒了音訊的一個朋友。

在與朋友沙羅一次次的對話中慢慢回溯到過去,慢慢看清過去,慢慢想到弄清真相,弄清自己為什麼會遭到不公平的待遇,為什麼會被大家拋棄。他其間經歷了一次次奇怪的夢境,每次讀完都讓人陷入深深的沉思,但主人公想不清楚,而我們讀者來讀懂主人公的夢似乎更難。雖然作最後還是找到了他們四人,挨個尋訪,尋找答案,我總結了一下就是被拋棄的原因:白說自己被他強姦了。不理他只是因為一個小團體的「默契」,一種不讓白傷心的「安慰」,沒有人真正完全相信白所說的話。他畢竟是個那麼老實的人。但他是否做過做那樣的事,他自己都不確定,讀者也不知道,就是這樣的一個結局,很多人這結尾覺得虎頭蛇尾,但我認為看似不完整的結局,但其實是個美妙的結局,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弄清楚的,在「巡禮」的過程中作顯然已經釋放了自己多年的鬱悶,疑問已不再糾纏自己,人生的疙瘩終於解開,也看到了大家安靜地過著自己的生活,有些人雖背離了自己曾經的夢想,有人為了逃避而背進離鄉,但也還算過得去。既現實又不可思議,感覺就像在二十多年後三十多歲的自己又拾回了自己的人生。這種結尾又會給很多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懸疑的劇情讓人很想一探究竟,但是於我而言,已是完滿。

知道黑曾對自己是愛慕的,作說了:「我一直認為自己是缺少色彩和個性,空無一物的人。總覺得自己是腹中空空的容器,裡面根本沒有可以作為內容的東西。沒有明顯的缺點,也沒有過人之處。」「一直認為」正好說出了現在的作不覺得自己是空無一物了,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在回溯中明白自己的存在不是沒有意義,也不是沒有色彩。

《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讀後感(三)

用了三個小時讀完了村上春樹的新作《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

創作一本書,作者可能要醞釀構思三個月、三年甚至三十年,而我只用了區區三個小時就讀完了,這樣做可能有些對不起村上君,但這就是現實。

我和老婆的一大共同點就是愛看村上的書,家裡簡直像村上作品博物館一樣擺齊了幾乎全部作品的中文譯本,開始是林少華,現在是施小偉譯的。甚至從不聽爵士樂的我們,還買了《爵士樂群英譜》,儘管看得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實際上村上的作品,雖然其本人沒有承認,但到底每本都有一些爵士樂的影子,也許當年村上在自己的酒吧默默聽音樂時萌生了創作《且聽風吟》的念頭也未可知。

扯遠了,回到本書上來。《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這名字,簡直和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旗民族鄉有一拼,要是林少華,斷然不會這麼直譯)以下簡稱《沒》。

《沒》書大致情節如下:青年作與高中時代的好友赤、青、黑、白一同在名古屋市生活,因為做義工的關係結成一個五人小團體,彼此十分要好。後來高考,作去了東京,而其他四人留在名古屋。一開始大家的關係還很正常,學校放假時大家還在一起聚會玩樂,但突然一天,四人一致不理作,並將他排除在團體之外,一開始是暗示,後來乾脆明說了。

作在驚愕之餘,竟也默默承受,沒有問個為什麼,從此和其餘四人斷了聯繫。

作一度精神消極,甚至想過自殺,但還好,默默地挺過來了。在大學還交了另外一個同性好友灰。

後來作做了一系列怪夢,夢見自己和黑、白分別發生關係,奇怪的是,在這混亂的關係中,灰竟然也有參與。

然後,毫無徵兆地,灰也突然從作的世界中消失。

作可能對這種情況已經熟悉甚至痳木。直到他遇見了自己的女友沙羅,沙羅鼓勵他尋找當年他和朋友們斷交的事實真相,並從中解脫(太複雜了,要我說就一句話,死也死個明白!)並給予了他一些幫助,且告訴他白已經死去。

於是作踏上了求真之途,先後拜訪了當年健壯的體育選手如今是凌志車銷售經理的青,當年就頭腦聰明如今是知名培訓機構總裁的赤,以及遠嫁芬蘭的黑,他了解到原來四人排除自己的原因竟然是白當時被人強暴並懷孕,而白親口指認兇手是作!

其實當時其餘三人就懷疑甚至根本不相信作會做出此事,然而三人的反應出奇一致,支持白,聲討作並與之決裂。

弄明白事情真相的作回到東京,卻念念不忘自己出發前無意間撞見沙羅與另外一名中年男人的親昵舉動,而且,他斷定中年男人和沙羅的關係不一般。

作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懷疑,沙羅請他給自己三天時間處理此事。

三天之後,作的電話響了。結果會是怎樣呢?小說在此戛然而止,留給讀者想像。

本書中作在夢中與白交合,而白在現實中誣陷作強暴自己,這種暗喻的手法在村上之前的一部作品《海邊的卡夫卡》中出現過,在《舞舞舞》中也略有提及,只不過上兩本書中「交合」最終都真實的出現了,而本書中沒有。

其他方面,村上曾借自己作品《且聽風吟》中主要人物之一鼠之口說過,「沒有性描寫,也沒有人死去。」但村上只此一部作品踐行了諾言,其他所有長篇小說,都涉及了上兩方面的內容。彼時,村上的解釋是,「人總是要死的,也要和女人睡覺。」

眾所周知,作為一個島國,日本人的「群體性」是舉世聞名的,在這樣一個強調群體的國家中被孤立,傷害應該更大。此前村上的一部短篇《沉默》(選自《列剋星敦的幽靈》)中也有類似描寫,本書應該是由此文拓展而來。

作的朋友們都有色彩,唯獨作沒有,這是作者的獨具匠心,其實作者是在暗示作才是一個彩色的人,完整的人。大家想想儘管上述四人各有鮮明的色彩,但如果像作一樣被突然踢出圈子,恐怕就地嗚呼哀哉,動彈不得。

而誣陷傷害作的是白,白色,象徵著純潔,但,也容易被玷污。村上一方面用白色暗示了女主人公的悲慘命運。同時做了一個大膽的反諷,做出誣告這樣事情不是「黑」,竟然是看起來純潔善良的「白」!

這就有些另一位文學大師金庸的筆鋒了,在金老筆下,那些名門正派,往往背地裡雞鳴狗盜,甚至猥瑣下流,無惡不作;反倒是魔教邪派,常常重情重義,大俠風範盡顯。

然而,真的完全是白誣陷自己嗎,已經成年的作和黑交流後認為,從精神層面上來看,某種程度上,兩人都是害死白的兇手。

還有在書中橫插一槓子的「灰」,應該是暗示同性之愛,但顯然作不好這口,灰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黯然離去。也應了文中作所說,「也許我不單是個犧牲者,同時還不知不覺給周圍的人造成了傷害。或許又由於反作用力,反過來傷到了我自己。」

此外,另外三人明知作不可能做出此事卻一邊倒地支持白也讓人心寒。

所幸的是,村上的書,還是宣傳「正能量」的,主人公儘管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最終還是憑藉他人的幫助和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難,繼續前進。

文中的顏色都頗有深意,就像人心一樣,人,一開始是一顆紅心,對學習,對工作,對人生,滿腔熱血,可是經歷了一些挫折和痛苦,心漸漸冷靜下來,處事爐火純青,卻也失去了激情。看事情,一開始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容不得半點虛假,後來也慢慢容忍甚至默許了「灰」的存在。

本書寫的不錯,但字裡行間透著一股「村上牌」味道,就像是一個年老的小姐在回憶自己的往事。誠然我們不能要求每位作者都去關注時代變遷、戰爭和平、理念衝突這樣的大題材,但總是這些膩膩歪歪的私情小事,村上君,你是不是太小家子氣了呢?

恐怕這也是村上屢屢落選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

不過,作為一個與我父親同齡的長輩,村上的心境之年輕令人吃驚,如果不看他的履歷,你能相信這是一個即將過「六十六」的老人作品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