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愛與恨之間》讀後感(一)
「先把愛放到一邊,去了解最好的一個選擇,了解的多了,一切皆有可能」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對日本人來說有的恐怕只是恨意,但我們是否真正的了解日本呢?真如岩松所說,放下愛恨,行走在愛恨之外,多去了解,那麼中日關係又豈能沒有改善的時候呢?
當然,人生亦是如此!人們往往會被曾經的埋藏在心底恨意所干擾,如此你便會被情緒左右,便不能真正的了解眼前的事,不能真正的看清眼前的人!此時,不妨先放下那所謂的愛恨,去了解,去熟悉,也唯有如此你才能坦然處理,欣然面對!
當然,從這本書中我們也看得到,一部分日本人對待歷史的角度是不正確的!他們在有意的掩蓋自己父輩祖輩曾經犯下的錯!現實社會中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總是有意無意的去掩飾我們的不足!其實這是很愚蠢也是很不正確的做法,不管怎樣,事情就是那樣,已經發生了,你的不足就是不足,你的錯就是你的錯誤,你永遠掩飾不了!你要做的是勇敢的正確面對它,處理它,唯有如此你才更上一層樓!
這書中也介紹了不少日本比較領先的地方!我想這也是我們應該學習的地方,不能因為我們痛恨日本就抵制日本的一切東西!這是不理性的也是不正確的!比如說日本民眾的環保意識,比如日本動漫界人物對工作的認真,嚴謹,熱愛!這些是我們所不足的,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這樣才能向強國更進一步!才能讓我國發展的更好!
說完這本書,再說說作者!岩松,在中日關係緊張的時候,在中國人最痛恨日本的時候!敢於走向日本,敢於接觸日本,了解日本,而後介紹給國人!這種敢於邁出第一步的人,這種勇敢的精神恐怕也值得你我欽佩!另外,作為國人,岩松又何嘗不痛恨日本,但整本書中的言語卻絲毫不偏激,始終保持著冷靜的視角,平實,客觀的態度,介紹日本!這種情懷又豈能不令我們心生敬意呢?
岩松的人,話,書,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啟示:不管對手與我們有著怎樣的情結,有著多少恩怨,不管你多麼的討厭亦或是多麼憎恨你的對手,在此之前,請把愛恨放到一邊,多去了解,用樂觀的態度去對待!如此你的人生之境便會到達更高的層次!
《行走在愛與恨之間》讀後感(二)
把白岩松的《行走在愛與恨之間》看完了,作為一本電視節目的文字版,圖文並茂,讀起來不枯燥,文字也淺顯易懂,不費神,很適合現在的自己閱讀。
在序里,白岩松寫了一些關於中國和日本現在的政治局面,中國和日本的經濟關係,中日雙方這幾年的關係等等,說實話不太看得懂,不過大概明白了為什麼07年就做的電視節目,要到14年又重新做一遍。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了解對方,同時也了解自己。這既是一次節目的記錄,也是一次認識日本的旅程。
書裡分了好多章節,分別介紹了對日本的初印象,靖國神社、和平博物館等,還有對日本政界、財經界、影視界、文化界、音樂界等代表人物的採訪。但讓我印象深刻卻不是這些,是那裡的國民意識,有許多值得探討和學習的地方。
首先是防災。日本作為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有防災的意識無可厚非,並不驚訝。但想到上一個星期的剛剛發生的長江沉船事件,又覺得災難的不可預見性,讓人害怕。有一個細節很特別,在東京市,「區」的概念要比北京小的多,但沒個區都建立了防災教育和體驗項目,重點對未成年人進行災前預防訓練,且一些學校就被設為周邊的第一避難所,並設有專門放置防災資材的鐵皮房子。特別的不是這些,而是每一個鐵皮房子裡存放的給予人民生存保障的食品保質期是5年,一般到第四年的時候就會更換,更換下來的食品又會在進行各種防災演習時讓們吃掉,所以不會浪費。就是這樣常態化的管理,才讓幼小的孩子都能不懼怕災難的突然來臨,因為他們已經學會了應對災難的逃生技能。而我們呢?
其次是日本的環保。舞洲垃圾處理工廠外形五顏六色,像個大型的兒童樂園,十分乾淨,不是印象中的垃圾堆埋區那種又髒又臭的樣子。許多專門為兒童設計的介紹環保知識的大螢幕、科普觀摩走廊,親身體驗垃圾處理的流程,不得不說,這個國家真的非常懂得「一切從娃娃抓起」。變廢為寶,讓這個自負盈虧的大房子在投資巨大的情況下,既能將城市生活垃圾進行100%的無害化處理,居然還能保持略有盈利,這才是「雙贏」。我們也開始有了垃圾分類的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類垃圾筒已經在大街小巷遍布開來,但是有幾個是能真正按著分類正確投放的。細緻的垃圾分類箱分為許多,有投入垃圾塑膠瓶的,有投入新聞報紙雜誌的,有廚餘垃圾的,有回收電池的,細緻的垃圾分類可以分到17類。不同的類別分期分時收集,給每個家庭逐步養成習慣,這個過程或許會非常漫長,但卻是非常值得學習的。細緻的分類,可以減少多少人工分類的時間,我們不會再在微博上看見環衛工人滿是傷痕的雙手,不再擔心會有垃圾桶里的玻璃碎片劃傷他們。環保,該是全民的環保。
結束時,看到了這樣一段話,「在日本,我們總能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比如文字,比如建築,比如唐詩和宋詞。同樣在日本,我們也時刻感受到日本當代文化對中國的影響,比如動漫,比如時尚,比如流行音樂。那麼,我們當代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多嗎?回答是否定的,這個答案並不讓人愉快。我們的確該底下頭來仔細的想一想。」
《行走在愛與恨之間》讀後感(三)
《行走在愛與恨之間》,是我閱讀的白岩松的第一本書,這本書是《岩松看日本》系列節目的文字版本,時隔七年,再版。2007年我正處於大學階段,對於這些政治經濟什麼的,總是沒有太大的興趣,而現在,慢慢地開始接觸,接觸中總會產生些思考,這本書,讓我看到了一個多方面的日本,同時也看到了亟待發展的中國。
書裡分了好多章節,分別介紹了對日本的初印象,靖國神社、和平博物館等,還有對日本政界、財經界、影視界、文化界、音樂界等代表人物的採訪。但讓我印象深刻卻不是這些,是那裡的國民意識,有許多值得探討和學習的地方。
首先是防災。日本作為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有防災的意識無可厚非,並不驚訝。但想到之前才發生的長江沉船事件,又覺得災難的不可預見性,讓人害怕。有一個細節很特別,在東京市,「區」的概念要比北京小的多,但每個區都建立了防災教育和體驗項目,重點對未成年人進行災前預防訓練,且一些學校就被設為周邊的第一避難所,並設有專門放置防災資材的鐵皮房子。特別的不是這些,而是每一個鐵皮房子裡存放的給予人民生存保障的食品保質期是5年,一般到第四年的時候就會更換,更換下來的食品又會在進行各種防災演習時讓們吃掉,所以不會浪費。就是這樣常態化的管理,才讓幼小的孩子都能不懼怕災難的突然來臨,因為他們已經學會了應對災難的逃生技能。而我們呢?
其次是日本的環保。舞洲垃圾處理工廠外形五顏六色,像個大型的兒童樂園,十分乾淨,不是印象中的垃圾堆埋區那種又髒又臭的樣子。許多專門為兒童設計的介紹環保知識的大螢幕、科普觀摩走廊,親身體驗垃圾處理的流程,不得不說,這個國家真的非常懂得「一切從娃娃抓起」。變廢為寶,讓這個自負盈虧的大房子在投資巨大的情況下,既能將城市生活垃圾進行100%的無害化處理,居然還能保持略有盈利,這才是「雙贏」。我們也開始有了垃圾分類的認識,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分類垃圾筒已經在大街小巷遍布開來,但是有幾個是能真正按著分類正確投放的。細緻的垃圾分類箱分為許多,有投入垃圾塑膠瓶的,有投入新聞報紙雜誌的,有廚餘垃圾的,有回收電池的,細緻的垃圾分類可以分到17類。不同的類別分期分時收集,給每個家庭逐步養成習慣,這個過程或許會非常漫長,但卻是非常值得學習的。細緻的分類,可以減少多少人工分類的時間,我們不會再在微博上看見環衛工人滿是傷痕的雙手,不再擔心會有垃圾桶里的玻璃碎片劃傷他們。環保,該是全民的環保。
我很感謝這本書,感謝白岩松以及他的同事們,給我們一個極難得的機會了解日本。透過他的語言,攝像,照片,我能夠很清楚地感受到宛如近在眼前的日本社會的一個側面。這不單是了解一個國家那麼簡單,正如書裡所說,它是一面鏡子,通過日本來照照我們自己。()
白岩松說,我更願意相信,先把愛恨放到一邊,去了解是最好的一個選擇,了解的多了,一切皆有可能。中國人對日本人總懷有著愛恨雜交的情緒。
通過這本書,看看我們能夠學到什麼,了解到什麼,並更清楚地看清自己。這樣我們既不會盲目自大,也不會盲目自卑。最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吸取並把有益之處及時運用於我們的國家與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