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如此》讀後感(一)
崔永元的《不過如此》我一口氣看完了。早聽說這本書看起來不累,無須太多的思考,果然如此。
最近經常在媒體上看到這樣的訊息,崔永元的《不過如此》非常熱銷,有的書店進了幾批貨都銷售一空,我有點半信半疑,跑到書店一看,書架上的《不過如此》歷歷在目,購買的人幾乎很少。原來,媒體的炒作也"不過如此"。
我沒有貶低的意思,我是想,一向「實話實說」"的崔永元看到這樣的訊息會有什麼想法呢,我想他也會偷偷跑到書店去看的,但是他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了,畢竟這樣的訊息有利於他賣書啊,就象他書中提到的一些小事,他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他還在意能賺多少錢,不然,他不會從廣播事業轉行到電視事業,不會從電台跳到央視。畢竟他也是人,是人就不能免俗。
說實話,我很喜歡崔永元,他的《實話實說》我很愛看。作為一個主持人,他有種獨特的個人魅力,這使他所主持的節目也熠熠生輝,我覺得如果《實話實說》不是崔永元主持的,那麼收視率會急轉直下,一日千里。現在全國有100多個類似的談話節目,但是為什麼大家還是喜歡看央視的《實話實說》呢,拋開中央電視台節目的製作水準不說,很大一部分觀眾是衝着崔永元來的。喜歡看他在螢幕上不緊不慢的調侃,喜歡他的壞笑。
前不久,我到醫院去看病,等候就診的時候,跟一位大姨閒聊了幾句,她就很喜歡崔永元,我說崔永元挺能白話的。大姨笑著說「他不僅能白話,而且他很會白話」。東北話里「白話」二字基本上是褒義的。如果崔永元聽了我們的對話一定高興。
回過頭來談談這本書吧。其實我能一口氣看完這本書,除了因為書很薄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幽默流暢的語言。從頭看到尾不知道笑了多少次,有時候覺得崔永元像個大男孩,比如他寫夢裡夢見推車的場面,夢中的他一隻手叉腰,一隻手在空中向下一揮,命令眾人:給我打,狠狠的打!38歲的男人也會做這樣的夢,實在是很有趣的。電視上的崔永元,給大家的印象是:一臉壞笑,說話的時候嘴唇基本不動,冷不丁的冒出一句逗得大家發笑,有時候他還專門設計個小圈套什麼的,讓嘉賓往裡面鑽。崔永元的風格是獨特的,他能夠利用幽默的元素讓談話節目變得輕鬆愉快,讓人們在笑聲中反思一些事情。看了他的書,才知道要想做到這一點是很不容易的。
崔永元從節目策劃做起,一直到作主持人,他所信奉的一個標準就是:人文關懷。所以每期《實話實說》都很精彩,都會讓人感到這個選題真的不錯,很有人情味兒。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感受堅強",一個生命 垂危的癌症患者,一個跟病魔作鬥爭的樂觀堅強的小女孩,她的故事打動了無數的中國人。面對死亡都可以這樣堅強,生命中還有什麼不可以承受之重呢?我想這期節目會激發很多人,使他們重新振作起生活的勇氣和信心。這就是人文關懷,我們太需要這樣的關懷了。
《實話實說》真是個好名字。「實話」在中國有著特殊的含義,由於歷史的原因,在中國,一提到實話二字難免會聯繫到政治,中國面臨的好多社會問題,需要用實話來實說的問題,都會或多或少的牽扯到政治。鑒於中國的國情,《實話實說》是不能涉及這些政治敏感話題的,所以這是一種無奈。有了這個無奈,也使得《實話實說》僅能局限於"人文關懷"上,國計不談,只談民生。這多少是個缺憾。有些選題也不是盡如人意的,比如"我們都是左撇子"這樣的話題,無關痛癢,實在是味同嚼蠟。好在中國的社會錯綜複雜,人文的話題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實話實說》還大有文章可作,崔永元也不必擔心下崗了。
作為讀者,我是很喜歡這本書的。畢竟崔永元帶給我們笑聲,又讓我們知道了他的朋友,為我們展示了他們的生活,也讓我們普通人覺得,名人也和我們一樣,也有跟我們類似的愛好,也有和我們一樣的情感。他們只是在做很特殊的工作而已,這一點是跟我們不同的。
喜歡崔永元的低調,他在書中敢於剖析自己,這是難能可貴的。他把觀眾對他的批評都寫上了,對自己的缺點一點兒沒客氣,並且對觀眾深深的道歉;書名也用了一個很低調的詞兒"不過如此",這說明崔永元是真正的平民主持人,沒有名人的架子。我想,這也是很多人喜歡他的原因。
最後想說的是,崔永元,走好!
《不過如此》讀後感(二)
《不過如此》,崔永元著,華藝出版社2001年出版。《不過如此》,首先被它的名字所吸引,一如崔永元主持《實話實說》的風格,「不過如此」似乎透著一份輕狂,更有一份灑脫。而我讀完書倒覺得這四個字中透著一絲過來人的自嘲,同時有一種不卑不亢的勁道在裡面:一方面別自視太高,一山還有一山高,為人要低調,另一方面也無需自視太低,卑微屈膝,總是仰視別人。
生活像流水,逝者如斯,一去不復返,但時間沙漏會為我們留下一些禮物,作為珍珠串聯在記憶項鍊中。看到書中第四章「在路上」回憶大學時光時,回想自己大學時也是這樣讓人歡喜讓人憂,親切之餘竟有一種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覺。在感嘆歲月匆匆而過之餘,幸運這些記憶始終活躍在我的舊事電影裡。大學臥談是每一位大學生最為享受的生活甜品,而正如文中所說的,臥談也要體現專業特色,尤其是中文系學生,對肚裡的墨水含量要求較高。而與作者類似的是,每當舍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暢談時,沒任何儲備的我剛開始時總有一些惶恐,畢竟還有點自知之明,插不上話時只能課後做功課,去圖書館狂啃一番,為自己增加一些說話的底氣。同時,讀書不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而要求消化吸收,進而體現在行為舉止上:一方面要有個性,要有自己的見解,一味的盲從只會讓人覺得無味與無知。而與書中相同的,當時在班級里另類的學生很吃香,同學們都覺得他們有個性,有「品位」。依稀記得大學時一位清瘦的男生,頭髮披肩,大冬天的一身黑,脖子上扎一條紅圍巾,張口必言後現代主義,給人一種雲裡霧裡的感覺,但大家私下裡都稱他有文藝青年的氣質。另一方面就是你的作品,要能夠常見諸報端,這也是評判才子的真實標準,否則空有一身外表只是徒有虛名,你還得有點真才實學才會讓人心服口服。大學時對那些能將自己作品轉化為鉛字而在院系裡「家喻戶曉」的同學總是一臉的欣羨。以至於多年以後,依稀記得大四那年某個周日的午後,在宿舍閣樓的**文學社社長創作專用地,聽著社長天南地北的講著海子,即使本人實在對詩不感興趣,即使閣樓里臭襪子味依舊沒有被社長濃濃的詩人氣息覆蓋,即使社長臉上的青春痘和他的創作熱情一樣高漲,我還是覺得那個午後特別的美好,社長簡直就是傳說中的「歐巴」。
……
類似的章節還有很多,書中,崔永元把故事放到人與人交流的生活軌跡中來敘寫,從老師、朋友、領導、策劃、節目嘉賓等人中選取印象深刻的故事,像電影放映一般鋪展為生活的橫截面展現在讀者面前,讀這些文字時,特別是看到似曾相識的場景時,總會有心領神會的一笑,勾起心靈深處最溫柔的那抹回憶,我想這也許是書的成功,至少他把讀者感染了,而在感染的同時又能生出感悟。
除了喜歡書中富有生活氣息的內容外,還喜歡他的風格——不做作。可能是個人性格原因,最受不了虛偽矯情,喜歡豪率坦誠。而崔永元能夠坦然面對讀者,同時能夠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實屬不易。如書中第八章寫「領導」的部分。寫報社成員在新社長的上任時分成兩撥是一種領導藝術,大家一條心容易一致對上,分撥互相掐,領導就坐穩了。聯繫到我們今天的官場,不乏拉幫結派,可是現實又有幾人敢將它曬在陽光下。另一處寫到他同學從他的下屬變為他的上級時,那種不言而喻的微妙變化。「每當我視他為領導時,就自然而然保持了一個距離,看不清他的真實面目。每當我意識到他是我的同學時,總能觀察到細處,甚至油然生出感動」。人在成熟長大的同時也在不斷變化,由於不同的社會地位,社會職業,他們或許再也不是印象中的那些同學,但那份同學情誼卻是什麼也偷不走的。寫到此處,又想起「朋友」章節對朋友的描述「朋友,是你步步高升,對你稱呼從不改變的人」。「領導」章節的最後一句話也頗耐人尋味:「本來是想寫差領導的,提起筆來又寫起領導的好。現在明白了,領導的毛病是咱們民眾給慣出來的」。初看這句話只是匆匆笑過,但轉念一想,又能回味出很多東西。
正是它的五味雜陳,才有了供讀者品嘗的滋味,也正是由於它的複雜多面,才反映了生活的立體全面。書中第十章「活著」寫到對殘疾人的尊重。崔永元由於一次無意的玩笑極大傷害了有點磕巴的祝先生的自尊心,而電視節目的播放讓祝先生平日裡極力掩飾的小毛病變得家喻戶曉,逢人就被問,祝先生生氣之極,寫了文章《崔永元,別把刻薄當幽默》在網上、報上發表以示不公。書裡並沒有迴避嘉賓或觀眾對他的批評,而是將這些言語一字不漏地收入書中,坦然面對,真誠賠禮。此外,文中還經常用調侃的語氣寫作者因形象欠佳作為電視主持人而遭遇的尷尬,用幽默口吻講述生活工作的不易,這或許就是崔永元身上那我們所缺少和急需的勇氣和智慧吧。
讀隨筆散文收穫的除了少數一笑而過的趣事外,就是作者個人淘洗的生活沙子中的金子,它既是個人的也是大眾的。崔永元《不過如此》中,也有幾段話讓我印象深刻。書中強調做節目要體現人文關懷,即發自內心的,在骨子裡尊重每一個人,不管他幹什麼,不管他的職位有多高,薪水有多少,不管他是什麼生存環境,什麼家庭背景,都會尊重他。書中列舉了《實話實說》開播5年的兩項巨大工程:一是把燈爺、攝爺、錄爺變成朋友,讓他們全身心為節目努力;一是讓所有的觀眾,各行各業的,各種階層的,操著不同口音的到了演播室能像親人一樣,像朋友一樣與你聊天。聯繫到我們的工作實際,我們提出「兩個至上」、「三個始終」、「五種意識」,強調要「至誠至信,全心全意」,要「責任在每時每刻」,其實,深究講,也是體現人文關懷,從骨子裡尊重每一位菸農、零售戶和消費者,多換位思考,這樣一來,一切一切的文化理念、服務理念也就不那麼虛無縹緲,不那麼深奧難懂了,它就會發自內心的,用每個人最好的闡釋方式具體在我們的一言一行中。
這是關乎人文關懷的一故事,還有一段關乎人生的比喻,很形象很深刻。故事背景是說吉林一位中年婦女高大權做速凍餃子坎坷的創業歷程。文後有一段話通俗易懂又不乏深意:「人生就像餃子,歲月是皮,經歷是餡,酸甜苦辣皆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人生中難免被狠狠擠一下,被開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沒有經歷,硬裝成熟,總會有露餡的時候。」在歲月的層層包裹下,閱歷越滄桑,餃子就越飽滿,但人難免會碰上一些磕磕碰碰,在歲月里留下一些痕跡,只有頑強的毅力和樂觀的信心才能越過道道難關,變得更加強壯與堅實。
春天,陽光明媚。藍天白雲,閒暇之餘,手捧一書,聽著音樂,嚼著零食,且為書喜且為書悲,拾來一段遺落的記憶,品味一番生活的哲理,我想生活的快樂與幸福也不過如此吧。
《不過如此》讀後感(三)
崔永元大家都知道吧,主持實話實說的那個人,可是現在在電視上看不到他了,大概是老了吧,退休了吧。實話實說,崔永元長的確不怎麼好看,可是他的幽默,樸實,善良真的很令人佩服。他在書裡講到了老師,講到了朋友,講到了工作,有幾次講了女兒,母親及兄弟姐妹,似乎他有一次講到了他的妻子,我在想,他是不是不愛自己的妻子啊,為什麼就一次提到他的妻子。開玩笑了,也許人家是愛他的妻子,不過不願寫自己的隱私吧。
看一個成熟男人的書,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做人對於一個人來說很重要,我很贊同他的看法,在生活中我也是這麼做的,別看我是一個小姑娘,但我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猶其是做人的品德。我認為做好人,才能做好事。一個有能力而沒有品德的人永遠得不到別人的尊重。()
我很喜歡他書裡形容數學的文字,還有那些笑話。他也把自己的缺點寫在自己的書裡,更顯他的平凡,一般人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雖然我只有國中畢業,但我很喜歡文學,並且經常買書看,到圖書館看書,我覺得書就是我的朋友,他有時會陪伴我,有時會交我做人與做事。寫書也不分什麼大學畢業,國小畢業,只要你有那個才華就可以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