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讀後感(一)
唐雎不辱使命出自《戰國策》,這個故事可謂是盡人皆知,但是其中也不乏破綻。
《戰國策》本身只是介於子和史之間的一部書,更算不上正史,其中引用了很多民間故事和語言,本身可信度就不高。 疑問最多也最大的應屬唐雎挺劍而起這一動作,唐雎可能帶劍去嗎?荊軻刺秦王是在公元前227年,而唐雎出使是在公元前225年,在史記中有記載說「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可見在這時,秦國侍衛都不能帶劍上朝,而唐雎僅作為一個小國使節怎可能明目張胆帶劍和秦王談判呢?
而說唐雎拔出的是秦王的劍則更不可信,按常理來說,唐雎應該在殿下,怎能拔出秦王的劍呢,而且秦王也精通武藝,秦國的鑄劍技術更是高超,荊軻刺秦王時,秦王只一劍就使荊軻倒地不起。連荊軻準備如此周全的專業刺客都無法刺殺秦王,唐雎一個瘦弱文臣怎能刺傷秦王呢,秦王何必害怕?秦王在此前經歷了其弟長安君成嶠和嫪毐發動的兩次政變,並遭到荊軻刺殺,心理素質應該很強,也肯定會有準備,何況荊軻刺秦王反加速了楚國滅亡,唐雎是不敢做這樣的舉動的。
通讀全文,只有三人對白,而且唐雎竟然和秦王相對而坐,唐雎挺劍而起時也沒有旁人,看起來更象是秦王出使於安陵,而這樣的事是絕對不會發生的,並且秦王完全沒有必要「易地」,方圓五十里之地,在收拾完魏國之後它就應該滅亡了,秦國十年統一六國,軍事力量雄厚,即使先後滅韓、趙、魏,其軍事力量也十分強大,萬餘人足以蕩平安陵。秦當時已有九鼎,滅六國名副其實,何必糾纏。
而且唐雎本身也有漏洞,既然先說「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已經讓秦王有所準備了,秦王怎麼可能還坐在那裡,而且這三件事的時間順序也有錯誤,唐雎這樣的文臣說話怎可能如此沒有邏輯?
以我來看這只不過是劉向自編自演的舞台劇罷了,假如秦王真是如此,又何以滅六國呢?
唐雎不辱使命讀後感(二)
最近老師教了《唐雎不辱使命》,對於老師與教材對唐雎以及秦王的分析見解,我總是覺得怪怪的。不論怎麼看,秦王都不像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想當年,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統一了七國,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各國統治,必定有過人之處,怎麼可能被一個小小的安陵國使者就嚇得面如土色,屁滾尿流呢?再說,秦始皇常年在外出征,帶兵打仗,什麼大風大浪沒有見過,肯定會有一些防身之術,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吧!他一個唐雎,又不是什麼武林高手,說得好聽點是一個外交官,其實不過是一個靠嘴皮子吃飯的人,會有什麼「乾坤大挪移」「九陰白骨爪」?而且他要行刺秦王,總不會空手白刃吧,總得有個匕首什麼的,堂堂的一個秦王宮殿,不會一個侍衛也沒有?唐雎入秦宮沒有進行全身檢查?課文是不是太過於簡潔,對於真正的歷史,我們都無從考究,當年,到底在秦王宮殿,在唐雎和秦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但我肯定的是,秦王不會因為唐雎的三言兩語,就會對唐雎感到畏懼。秦始皇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他不會放過每一個與他有過節的人,唐雎也不列外。如果唐雎落進了秦始皇的手中,不知道秦始皇會有怎樣的手段去報復這個人?只能說,唐雎的下場會很慘吧。
唐雎不辱使命讀後感(三)
《唐雎不辱使命》選自《戰國策》,它記敘了秦王想不費一兵一馬就把安陵國消滅,便對安陵君說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地換安陵,唐雎識破了秦王的唐雎的奸計,並用自己的膽識與才智贏得了這場外交鬥爭的勝利。在這篇文章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第三段,是寫唐雎以「土之怒」反擊秦王的「天子之怒」。
之所以喜歡這段,是因為它最能表現出唐雎的膽識、才幹、臨危不懼、不畏強暴,為自己國家的尊嚴,可以置個人生死不顧,而且在唐雎講「土之怒」那段更是暢快淋漓。唐雎雖不是把秦王殺死,但他把那種「土之怒」和那種精神也完全表現出來了。
第二段唐雎說「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就已經把秦王惹怒了,並引出「天子之怒」 :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這是多麼危險的時刻呀,當時秦王已滅韓亡魏,可唐雎還毫不畏懼,並講出「土之怒」:若土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秦王面對這樣一段堅決的話,也不得不色撓。()
在我看來「天子之怒」,也是不過仗著自己的權勢搞得百姓家破人亡,生靈塗炭罷了,是以個人角度去大開殺戒。「土之怒」是以國家百姓為利益,犧牲自己,維護正義,是以國家的角度去剷除奸邪。這足以看出唐雎的臨危不懼,以國家為大。
唐雎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還有那種「土之怒」更是要記住的,作為平民的我們怒也要「土之怒」,不求「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但也要怒的有用,怒的有尊嚴,為正直、忠義的事而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