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選》讀後感

《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一)

讀完整本書以後,我最有感觸的是這篇《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它主要講述的是一位路過赫德萊堡的陌生人,因為被這個市鎮的人無意冒犯而絞盡腦汁想報復這個市鎮居民的故事。他拿著一袋有一百六十磅四盎司的金幣去誘惑赫德萊堡的人們,想讓赫德萊堡的人們引以為傲的誠實的好名聲受到玷污。結果那位陌生人成功了,他假借一個死去的人來虛擬了一個故事,讓十九位首要居民受到了金錢的誘惑而撒了謊。最終當謊言被揭穿時,那些人都成為了眾人的笑柄。

看完這篇小說,我有很多感觸。那些感觸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誠實是人類最美好的品質!

在我看來,馬克·吐溫不只是一位小說家,在他的精神與風格上,他更像一位思想家,一位哲學家,他的作品不單單是引人發笑,更引人深思,他的確像一顆閃爍的星星照亮了我的心靈!

《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二)

《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集》一共採用了馬克吐溫的九篇中短篇小說,《競選州長》、《加利維拉縣聲名狼藉的跳蛙》、《一個垂死者的懺悔》、《他是否還在人間》、《為艾德帶來好運的玩笑》、《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那是天堂,還是地獄?》、《三萬美元的遺產》、《神秘的陌生人》。

在這些小說中,其中一類是馬克。吐溫根據民間故事改編而成,也許沒有多麼深遠的旨意,但是其中透顯出的幽默風格卻為馬克。吐溫所獨具。《加利維拉縣聲名狼藉的跳蛙》一簡短篇幅塑造了一個有賭癖的吉姆。斯邁利形象。馬克。吐溫那種冷靜而幽默的筆觸在吉姆。斯邁利形象的塑造中初露鋒芒,而通過對該形象的塑造,他似乎也對資本主義發展時期的美國人賭博成性的一個側影進行了勾勒和嘲諷。

《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充分展現了人在金錢面前的種種醜態。 赫德萊堡鎮的舊格言是「請勿讓我們受誘惑」;新格言則改為「請讓我們受誘惑。」舊格言代表著已經逝去的那個由禁欲主義宗教主宰的時代,而新格言則反映了資本主義現代文明的核心本質,那就是儘可能的煽動人們的物慾。

《三萬美元的遺產》則揭示了金錢在許多社會中無與倫比的魔力,現代人為了金錢可以放棄道德、人情以及現實人生中的各種樂趣,人生目標變得奇特的單一化,除卻在眼前和想像中的金錢的閃光,此外就是靈性枯窘,了無生趣。

《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集》,這是一本經典的大師製作,是值得我們和孩子一起收藏和閱讀的書籍,是孩子假期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選》讀後感(三)

美國社會對人的腐蝕力最甚者莫過於金錢。馬克·吐溫雖然也不自覺地流露出小市民暴富的夢想,如《湯姆·索亞歷險記》結局處讓湯姆和哈克發現了強盜的大量藏金;但他對金錢的批判還是一針見血的。如果說《一張百萬英鎊鈔票》中的主人公雖獲橫財尚能自持,在醜陋中反襯出他良心米混、崇尚愛情的純潔高尚的話,《三萬元的遺產》則活畫出那對窮苦夫妻的黃金夢的虛幻可笑——但我們只能苦笑,同時也不能不深感哀憐,他們畢竟是無辜的小人物啊!但到了《腐蝕了哈德利堡鎮居民的人》,簡直是「洪桐縣裡沒好人」,鎮上的那些稍有地位的人物,幾乎無一倖免地全都屈從於金錢拜物的面前。讀者在這樣的解剖下,又有誰還笑得出來呢?我們恐怕只能為人類悲哀了。從嬉笑怒罵皆成文章的玩世不恭,到針隨時政、鞭辟入裡的憤世嫉俗,是馬克·吐溫思索的深化和作品的成熟,我們欣賞他的作品,也就此步步深入了。

文學作品離不開語言文字這一載體。馬克·吐溫的作品之所以深受歡迎,除去立意清新,剖析得當之外,很重要的要歸功於他對語言的駕馭。大家都知道,民眾日常生活中的用語是最為鮮活、生動和富於生命力的;但只有經過作家採納,寫入作品之中,才能成熟、定型和推廣。蕭伯納曾稱馬克·吐溫為語言大師,這是毫無溢美成分的。可以說,如果沒有馬克·吐溫(當然也會有別人),就沒有今天的美國英語。應該說,正因為馬克·吐溫把美國英語運用得恰到好處,才有如此充分體現美國民族個性的豪爽、樂觀和不拘小節的他的那些純美國式的作品。

作為幽默諷刺和美國英語大師,馬克·吐溫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馬克·吐溫在我國五六十年代那一種特定的氣候下,是對讀者介紹最多的為數有限的美國乃至西方作家之一。但也正因此,對他的分析評價往往帶有過多的功利目的而不夠充分全面。此次人民文學出版社將馬克·吐溫的中短篇小說選與其長篇代表作一併收入《世界文學名著文庫》,確實能夠收到將世界文學名家名篇以精美的版本永遠保留在文學愛好者書架上世代傳閱的功效。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