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領恐慌》讀後感(一)
最近有幸拜讀了王小平女士編著的《本領恐慌》,綜觀眾人對此書的評論,有的認為是對基礎教育存在問題的反思,有的看到的是對素質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探索,有的認為是講述學習的理念和思維方式,還有的把它看作是類似卡耐基的生活指導書,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究其原因,每個人所處的工作生活環境不同,聯繫實際的角度和關注問題的重點互有區別,但「本領恐慌」的普遍存在為大家所認同。
這部400多頁的書向我們提示:作為每一個剛剛「跨世紀」的中國人來說,迎接新世紀的騰飛、挑戰,你準備好了嗎?「為什麼一流智商的人要給二流智商的人打工?為什麼很多學識淵博的人,到頭來一事無成,平平庸庸?為什麼很多沒有受過多少學校正規教育的人卻擁有高強的本領?」這一連串為什麼,給我們提出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作者就這些問題進行反思,詳盡的闡述了自己關於教育學的觀點,它並不像其他一些教育類書籍,拒人於千里之外,晦澀難懂,而是用一些簡單的例子引導讀者思考從而產生共鳴。體現了與時俱進的思想,比如在第一篇中,作者著重強調以人為本,以學為角度,說明了時代飛速發展,全球一體化大趨勢的形成,使得社會對能力型的人才有著越來越迫切的需求;同時書中提出了一些新鮮的名詞,比如在第二篇中提到的「五類修煉」,「八對和合」,「軟本領」,「硬本領」等等,第三篇是全書比重最大的內容,圍繞能力展開,提出並分析使
用能力,能力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能力是自身價值最好的體現,如何具備能力,具備什麼樣的能力,看過這個章節你也許會覺得茅塞頓開,受益匪淺。第四篇把重點放在「教育」上,闡述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 的區別。
最後 讓我們以平和的心態,傾聽作者的一席言吧:真正的學習,應當是心靈與行為的改變,從而使人的部分素質乃至整體素質得以最佳化和提升。學習是為去工作、去研究、去創造,以未來的思維思考今天,以未來的眼光規劃明天。「三向 」、「三在」、「三學會 」,即:「向一切人學,向一切物學,向一切事學」;「在學習中學,在工作中學,在生活中學」;「學會學習,學會修身,學會自制」。這一點,也正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收穫。
《本領恐慌》讀後感(二)
書店有一部催人奮進的書《本領恐慌》,讓我們來看一看著名學者彭清一為這本書寫的序:《本領恐慌》,這個名字起得好。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呼聲了。我們的國歌唱道「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但我們卻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塞住耳朵閉上眼睛鶯歌燕舞起來。危機感沒了,「恐慌」感沒了,睜眼一看,落後一大截了。民族是這樣,國家是這樣,個人更是這樣。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人與人之間的競爭是本領的競爭。今天,當大家都擠在高考這個獨木橋上,當大家都為文憑、學歷壓得氣喘吁吁而又死死不放的時候,一個小姑娘給我們喊出了「本領恐慌」的口號,她的本領確實不小。她這句口號不是白喊。她確實是在作貢獻、在創新、在超越。看她的書,與一般教育改革、素質教育的文章和論著相比,有三個方面的重大不同。
1、根本視角不同。一般論著的視角都是「教」,而《本領恐慌》一書的視角卻是「學」。教是為了學,教的效果必須體現於學,西方對教育的研究也越來越從對教的研究轉向對學的研究。學的價值高於教,這是《本領恐慌》一書在視角上的超越。
2、體系框架不同。一般論著都沒有突破以知識為中心的傳統教育框架的限制,是在舊有教育體系內尋求改變。而《本領恐慌》一書突破了傳統教育體系的局限,揭示了以能力為中心的素質教育本來應該是什麼樣,能使教育改革、學習革命實現重大突破。
3、面向對象不同。一般論著多流於學術探討,面向的多是教育界人士。而《本領恐慌》一書從學習的角度深入淺出地論述了人人都需要的以能力為中心的素質學習、素質教育,對象從教育工作者擴展到了全民,這也是與一般論著的重大不同之處。
《本領恐慌》讀後感(三)
我看了一本書叫《本領恐慌》。書中講到面對本領恐慌,應該怎麼辦?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習。其一,只有學習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毛澤東曾說:「情況是在不斷地變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適應新的情況,就得學習。」 適應新時代的生存方式,就是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最根本的應變之道也是學習,一旦學習停滯了,適應就停滯了。只有做到終身學習的人,才能不斷獲得新信息,抓住新機遇,不斷獲得高能力、高素質,不停頓地克服本領恐慌,走向成功。其二,才能是從學習中得來。本領恐慌的因果關係在於,恐才能之不足而慌張,而才能從何而來?諸葛亮在著名的《誡子書》說「非學無以廣才」。 康熙皇帝在群臣稱讚他是「由天授,非人力可及」時,立即予以批駁:「如雖古聖人,豈有生來即無所不能者,凡事俱由學習而成」,「凡事未有學而不能者」。也就是說,人的才能無論多高,都是學習的結果,並非與生俱來。
關於什麼叫學習、為什麼學習、學習什麼和怎樣學習,古往今來都是常說常新的永恆課題。具體到個人,在用一生中最寶貴的黃金時間來工作和創造時,「學習」就是不斷提高和不斷超越的基礎,更是逆流而上時需要不斷思考、調整和修正的「航標」。西方的哲人康德說過:「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這與孔子「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的這句名言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都是對怎樣學習的闡述。《論語》說:「學而時習之。」學是獲得知識、技巧和能力;習是複習、練習,鞏固知識、技巧和能力。《中庸》又把學習分成學、問、思、辨、行等五個步驟等等。這些論述既回答了什麼是學習,同時也從一定意義上是對學習方法的精闢總結。但從根本上講,在工作實際中最基本是要做到「工學和合」,就是工作與學習和諧一致。學習主要應以工作為轉移,在工作之餘進行學習,容易直接針對當時工作的需要;在工作之中進行學習,更能直接促進工作,快速提高本領。工作與學習相合一,就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因為學非所用、用非所學就是本領恐慌的癥結。聯想總裁柳傳志說:「別的企業都看重應聘者有沒有經驗,而我們看重的是會不會總結經驗。」會總結經驗,才會把經驗轉化成為智慧、素質。因此,「工學和合」也就回答了三個問題,為何學--為工作而學;學什麼--根據工作的需要學;怎麼學--從工作中學習工作。
每個人都有不同側重的學習內容,比如學習理論思想和法規政策,學習本職業務和專業技能,學習謀劃創新和協調辦事等等,每個崗位都有不同的目標要求。從一般意義講,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方法正是老生常談的「三萬」,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個人」。一是讀萬卷書。讀萬卷書能拓寬視野,對素質培養大有脾益。今天,雖然有電視,有網路,書的作用也是不能代替的,它是主要的智慧載體。萬卷書怎麼個讀法呢?要根據自己的目標,自身的情況,有些精讀,有些略讀,有些瀏覽,有些只需要翻翻目錄,有些只需看看前言……絕不平均用力,也不走馬觀花,有所選擇,有所側重,有所控制地讀萬卷書,建立起自己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發展改革創新的最合理的知識結構。二是行萬里路。人常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百聞不如一見」。行萬里路可以得到讀萬卷書得不到的很多好處。書上看到的,只算是「聞」,而行萬里路,則能夠「見」,效果大大勝於聞。眼見為實,眼睛看到的事實更能給人以觸動,親身經歷的東西更能夠影響心靈,從而觀念變,見解變,頭腦變!絕不能呆在書堆里練本領,練素質,要深入社會,廣泛了解社會。行萬里路,就是要調查研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三是交萬個人。諾貝獎獲得者瓦勃格指出:「一個年輕的科學家,一生中最重要的就是跟當代的科學巨人進行個人接觸」 。交萬個人不僅能夠增強社會性,培養溝通能力、交際能力、合作能力,而且能夠廣得資訊,開拓視野,擴大智慧來源,多一些讀書得不到的收穫,甚至達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功效。聯繫工作實際,辦公廳也在不斷創造這種學習條件和學習過程,()每年深入持久地開展讀書和寫讀書心得活動,結合實際組織進行考察調研,省市辦公廳(室)人員交流學習等,既促進各方面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又指導大家不斷實踐和掌握學習的方法。
曾有學者預言,21世紀的文盲,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面對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面對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面對越來越高工作目標和要求,我們要克服本領恐慌,要戰勝自我、超越自我,要達到持續更新、持續發展的高境界,只有靠學習,學習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