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王讀後感(一)
借了本阿城的精選集,專讀《棋王》《樹王》《孩子王》,以彌補采寫課上未完成老師推薦好文的遺憾。三篇篇篇精彩,語言生動活潑,細節描寫豐富,最喜歡的要數《樹王》。
悽美的故事總是讓人懷念。這篇《樹王》講述了農村里一個與大自然相依為命,試圖千方百計保護樹王的肖疙瘩,在無法營救即將被砍的「樹王」時因病而死。整篇中使用第一人稱,親切,自然,這些都是他下鄉當知青時所見到的景象,生動有趣的閱歷深深地吸引了讀者。文中的「我」並不是主角,而是一個和主角關係很好的觀察者,同時這些主人公的經歷表明敘述者「面對生活及其興衰的態度」。
風格獨具特色,滿篇充滿鄉土氣息卻不庸俗,也反映著那個時代人們的狀態及蠻幹勁兒。一群知青被下放到某山溝,負責砍樹。聽領導的命令將山上沒用的樹砍掉,種上有用的樹。大片大片生長茂盛的樹被砍掉了,看著讓人心痛,這可是生長了幾十年的樹,幾天之間就被砍光燒光。而所謂的種上有用的樹,不知要過幾年才能生長起來。知青們只管聽命令,使出一股蠻勁兒賣命地乾。燒山時,只見一隻小鹿被火圍住,無處可逃,最終消失在火海里,肯定有著許許多多的其他生物也喪身於火海之中。那時人類整改破壞了大自然的平衡卻不以為然。另外,農村人迷信的愚昧也透露的一乾二淨。「樹王」成了樹精,誰砍誰遭殃,連真正的樹王都不砍,別人就更不敢砍了。是知青們躍躍欲試,破了這個迷信,卻「害死」了「樹王」和真正的樹王。
那棵樹王是樹王肖疙瘩心靈的寄託,寄託沒了,人變得異常脆弱,沒有活下去的希望了,他千方百計地阻止別人砍樹王,()甚至拿自己的生命作威脅,但最後沒挽救住那棵大樹。用肖疙瘩的話說,要留住這棵樹,證明老天爺幹過的事。可最後一切都泡湯了。肖疙瘩經過幾天變蒼老了許多,最後竟然一病不起,直至死去。人們聽從他的遺囑,將他葬在巨樹地下,與他心愛的樹長眠共棲。
雖然這篇《樹王》構思簡單,人物不多,簡明扼要,但卻飽滿充實,讓讀者感動,沉思。
樹王讀後感(二)
近連續不斷的霧霾天,使我開始重視環境。恰巧最近讀了阿城三王之一的《樹王》,我心中波瀾起伏。
《樹王》講述的是樹王肖疙瘩保護一顆巨樹的故事,但巨樹最後還是被砍掉了,肖疙瘩也隨之而去,不久就病死了。巨樹是肖疙瘩的根,肖疙瘩對樹有一種特殊的情結,這種情結叫知己。
這些樹難道非得砍掉嗎?非得中上所謂的「有用的樹」嗎?我想不是的,原始森林的價值遠超過了經濟林,只是當時的人沒有理解這一點而已,但肖疙瘩理解於是,他與巨樹之情,就打上了馮不開的結,分不開的感情。他不是樹王,而是樹人!
人類已從自然中索取了大多,而留給自然的只有濃濃的廢氣,渾濁的污水,不可降解的垃圾和致命的化學物品。人類如此的破壞環境,已經遭到了大自然一封又一封的抗議信,直到有了報應,才恍然大悟,開始有所保護。但有人保護就總有人破壞,哪些破壞者也只顧自己享受,真是千古的罪人,這樣的罪人遠遠高於了保護者,自然仍在不斷地破壞中,要想自己的家園不被毀滅,人類就都應珍惜自然。
我相信,只要我們身邊有越來越多的樹王,自然必會回報人類,我們的家園就會長久地存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