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勵志類文章讀後感

高考就要來臨了,不少人在高三的苦海中掙扎,一篇《花開不敗》給了正值青春年少的我們以無數的動力。我想要說的是,如今奮鬥在學校與社會之間的我們,更需要《花開不敗》的精神,因為我們仍然青春年少!

高中時代,我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美麗的種子!它是「心中的睡蓮」,已成片的綻放著許多不知名兒的小花朵,花花綠綠地漾在一起,鮮艷奪目。

現在我們平靜下來一起回憶這個曾經感動過無數高三學生的故事。當初老師把這篇文章給我們時,我幾乎是含著淚讀完這篇文章的,它教會了我堅強、勇敢、自信……甚至是我不能用文字表達的詞語。文章是用濃厚的情感醞釀出來的。作者抱著那種樂觀,痴痴盤算、傻傻得意,帶著290名的「恥辱」,用一種破釜沉舟的心情和現實敲響了復旦大學的大門。曾經是12年來的夢想,曾經是高中三年來拼搏的力量,作者在那三百多個飽含汗與淚的日日夜夜裡揚鞭策馬,奮起直追,最終找到了自己的歸屬點。

我想只要我們心懷一種睡蓮種子的美,我們會失敗嗎?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在國小時被人斥為「沒有數學頭腦的人」,但是他不甘心這樣的定義。他在以後的學年裡努力學習和研究數學,國中未畢業的他成為了一個舉世聞名的數學家。司馬遷飽忍屈辱在那潮濕陰暗的牢獄裡,不忘父命,在牢獄裡著成中華大作——《史記》。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種美,只要你心懷「花開不敗」的念頭,像作者一樣為自己的夢想而拼搏,一顆睡蓮種子終會萌發。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從高三轉到大學裡來,從進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天起,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心中種下了一顆美麗的睡蓮種子,它比高中那個時代的睡蓮還要美,但是我們是不是不知不覺地就把自己從高三的緊張中解脫了呢?以為上了大學就沒有必要再那麼緊張,可是上了大學就等於拿了鐵飯碗了嗎?又有多少大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

比起那些國中就輟學而沒有上大學的同學們來說,我們是幸福的,而我又有一種愧疚的感覺。幸福是因為我們能坐在教室里安安靜靜舒舒服服聽老師講課,而不必像那些同學一樣四處打工,愧疚是因為自己沒有珍惜過,假若,我和他們一樣沒有上大學,那麼我會怎樣,我的人生會怎樣,也許我不會像那些堅強的人一樣樂觀的看待自己,積極的嚮往未來;也許那時的我才能真正明白現在的幸福,現在的美好。我們是否應該感觸一些什麼,明白一些道理,做一些應該做的事。

我想,學校的五分承諾,父母的保證,老師的軟磨硬纏並沒有讓我們放棄對自己理想執著的追求。因為它是我們拼搏的動力,前進的助推器。那麼同學們,為了能讓我們心中的睡蓮依舊能花開不敗,讓我們一起鼓起理想的風帆、揚帆啟航吧!

花開不敗,不敗的是內心的存在,只要內心不敗,萬物因你精彩不敗。

勵志類文章讀後感(二)《包容的智慧讀後感

我讀了《包容的智慧》這本書,第一時間想起來的就是上面這句話。作為一名中節能基層管理者,我深深地感受到擁有一顆包容的心是多麼的重要。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對領導、對同事、對家人,只有學會包容,才能更好地走好人生前面的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人在生活中是群體動物,學會了包容,大家才能和諧相處,社會才能穩步發展。中國語言博大精深,包容不僅意味著寬容,也有另外一層含義:吃虧是福,學會糊塗。講究關懷、忍讓,即所謂的「妥協」。有時妥協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妥協是一種路徑,變通是一種境界。

真正的制勝之道,不在於屈人之兵,而在於化敵為友。

歷史上曾經就有這種案例。韓信為平民時,曾經受過一位屠夫之子的胯下之辱。後來他統兵百萬,「戰必勝,攻必克」,被劉邦封為楚王,衣襟還鄉,並未忘記那個逼自己從他褲襠下鑽過去的人。但韓信沒有要他的腦袋,而是任命他為中尉,並且對手下諸位將領說「此人是個壯士。當年他辱我時,我當然可以與他以死相拼,但是死的無名,所以忍耐至此。」

通過這個小的典故,道出了韓信當時受辱時對利害的權衡利弊,而不殺屠夫之子,卻是一種智慧的選擇。這時的韓信已經封王,而那曾經侮辱過他的人還是個平民。此時韓信若為報復而殺他,當然如同殺雞般容易,但是這一刀下去,一個心胸狹隘、瑕疵必報的形象也就活生生的顯現出來。而他以德報怨,對此人授以官爵,則可以顯示他的大丈夫胸懷,贏得大眾的讚揚,贏得人心。韓信智商之高,肯定想到了這點,所以才有了這段千古美談。

「包容必均」很難,社會中的矛盾是難免的。在我們的家庭中,親如父子也會有矛盾;夫妻之間那麼相愛,彼此也會有摩擦。尤其是中國的婆媳關係,幾乎一半以上都是有矛盾的。這個很可惜,本來是因為親情、愛情而走一起變成一家人,為什麼彼此之間製造矛盾添加仇恨呢?就是沒有溝通,彼此用城見來看待對方的一切。

生活中專門寫包容的書有好多,但是不包容的人不可能在讀了幾篇文章之後就變得寬容起來。因為一個人能夠原諒他人的過失,對冒犯或損害過自己利益的人不予以計較,須有寬宏的度量。一個人度量的大小,不但取決於他的性格、心地,而且更加取決於他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對自己處境的認識和預見性。有的人寬宏大量是天性,這種人畢竟很少,更多的人能夠包容他人則是經過理性的思考和權衡之後而做的決定。

人生中不如意是時常出現的情況,心胸有多大,事業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擁有就有多少。我們應該多感恩,少抱怨,珍惜與品味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如此,才會工作得更愉快,生活得更精彩。

工作中我的夢想是打造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在衝突中學習」,「忍是智慧,忍是擔當」。只要我們清楚:我們從何而來,為何而來,要往何處去。識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的團隊,明白自己的希求,一定能夠打造一支和諧有戰鬥力的團隊。

我堅信中節能的明天會更好!

勵志類文章讀後感(三)《你憑什麼考上北大讀後感

這是一個普通女孩記述了靠自己的艱苦拼搏在兩年的時間內創造北大奇蹟的。文章本來我看到文章的題目後覺得這又是一個浪子回頭的奇蹟故事,但靜下心閱讀後才體會到了很多道理。她和別的北大生不同的是,她在高一的時候是個自甘墮落、自欺欺人的學生。她迷茫、沉淪,就像剛開始吸毒的人一樣,開始可能只是好奇心指使,而後來就慢慢成了習慣,最可怕的是明明知道自己這樣子不好卻抵抗不住誘惑,任憑毒素慢慢腐蝕著自己的身體,就放棄了掙扎,習慣了這種習慣。而她高二時才開始醒悟,覺醒的理由很簡單:「覺得自己的一輩子不能就這樣過。」讀到這的時候,我突然想到了我們政治老師在第一次月考結束後跟我們說的一句話:「那些在初一二三很乖的學生在到了初四後就想,我都聽了三年的話了,這一年就不要那麼聽話了,而那些調皮了三年的學生又想,我都皮了三年了,這一年就好好學吧。」也許只有經歷過人生最頹廢的時候才會得到最深的感觸吧,她想要開始學習了。第一次月考,她考了全級第12名。可這並不能滿足她的野心。她對那個整日只知道死讀書的年紀第一不屑一顧,可這時候,一次班會又讓她更上一層樓,這次考試的大跨越和她平日表現出來的自以為是讓她的班主任老師忍不住在班會上側面批評了她。而這個批評,卻讓她心頭一震。為什別人可以我就不行?本著拼一拼的態度,她開始了一個月的努力學習。行為改變習慣,一年來養成的壞習慣想在短短几天內改掉是不現實也是不可能的。但她仍然靠著自己的毅力堅持了下來。第二次月考,她真的用行動向大家證明了自己。就從這一次往後,她徹底改變了自己。她用行動改變了習慣。他的野心真的很大,對於她那所上三本都難的學校里,她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要上北大,「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考入北大以外的哪所學校。」她的自信讓我佩服。她也真的沒有在說空話,她考上了北大。()

上帝總是公平的,你付出了多少就會收穫多少,他為你關上了一扇門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當你放棄了一些東西也會得到一些東西。而你只要努力了就一定有回報。

無論是政治老師的話還是這個姐姐的親身經歷都讓我深有感觸。就拿我自己舉個例子吧。我想我就屬於那種乖了三年想在初四變壞的學生吧。還有半年我就要為我的國中生活畫上句點了,這三年半來,我的成績真的是一波三折。初一的時候,是小孩子不懂事,不知道要好好學習,總覺得自己做的很不錯了,自傲自滿,可實際上還差一大截。而初二的時候,隨著年齡的增大,自己也懂事多了,知道開始學習了,所以那時候的成績上了一大步。再後來,到了初三,慢慢總結出自己學習方法的我,發現了學習了樂趣,越來越愛學。直到現在我也認為那時候的學習是我國中生活里狀態最好的。可是花無常開時,從初三的下半學期開始,我的成績就走了下坡路。那段時間裡我就像那個姐姐高一時一樣,上課睡覺、聊天、看小說、吃零食,晚上一到家就上網,作業想做就做,不想做就早上去學校抄,自己也知道這樣不對,卻也像那吸毒品一樣,無法抗拒,無法自拔,眼睜睜的看著自己陷深,也只是痳木的看著。那時的我和高一的她真的很想,她是要從壞變好,而我是從好變壞。半年後的現在,我看到了這篇文章,甚至有點遺憾為什麼不早點看到。我用了半年來解決我所所存在的問題。也用了五分鐘的時間看了那篇文章又激勵了自己。靠天靠地真的不如靠自己,只要你從內心想學了,一切都不是困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