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管理者的情商讀後感

管理者的情商讀後感(一)

學習完余世維老師《管理者的情商》,使我從一、什麼是三Q以及三者之間的關係(智商是對科學知識的理解,學習、邏輯、思考能力;情商是人際關係的運作激勵信心,領導團隊的作用力及熱情;逆商是對逆境的反應,遇到困難怎麼辦);二、高智商低情商的一般現象及存在的問題(改革開放後,經濟體制改變,抗環境力差,不能適應環境;傳統忠誠度瓦解,向心力低,不能委曲求全;傳統的個體戶時代已經過去,凡是要求團隊效率,不能顧全大局;功利主義抬頭,道德屈服於現實,不能領到民眾);三、怎樣正確認識運用情商(情商不是情緒的發洩,是對情緒的察覺與利用;察覺自己的情緒,善用別人的情緒);四,情商對管理者的重要性(領導者的三力:思考力、決策力、執行力);五,情商的基本元素——誠實(認識自己,了解客戶,投入工作);六,情商的最高風範,負起責任,培養自信。(直接面對問題,迅速解決困難;鼓勵他人冒險,積極給予支持)這六個方面全面、深刻、具體領會了管理者的情商的重要性。使我認清了自己的長處與不足,為今後的工作起到了指導性的作用。現就個人的實際情況及工作表現結合學習的具體內容談幾點感想。

一,認識自己。本人學歷不高(高中畢業、湖北函授大學肄業),但一直虛心好學,從不墨守成規,出生於物資和文化生活都很匱乏的六十年代,踏入社會幾十年,從事過多種行業,經歷過工作、創業、婚姻感情等方面的失敗,抗逆境的能力特彆強,深感團結協作、勇於創新的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崇尚言行一致、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與人交往真誠熱情、直言不諱,不善於阿於奉承、溜須拍馬,嫉恨兩面三刀,陰奉陽違;做事竭盡全力,一絲不苟,力求完美,敢於付出,樂於奉獻;以企業、團隊利益為重,不在乎、不計較個人得失。敢於承擔錯誤與責任。

二,了解他人。本人加入大北農已三年有餘,為了融入集體和團隊,我從沒放鬆過學習,無論是企業文化還是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也許是本人深知時間的寶貴與成功的機會不多的緣故,在工作中始終有一種使命感、緊迫感、危機感,把行動、立即行動、馬上行動看得相當重要,雖沒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博大胸懷,但是凡事都從大局出發,善於發現和思考問題,並儘自己的最大能力解決問題,所以在工作中難免得不到別人理解,加上溝通上的不到位,也難免與別人發生摩擦。這也與本人激進的血型與性格有很大的關係。

三,投入工作。我把工作當做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從沒把工作與生活區分開來。工作中始終把爭創第一作為自己的目標,我想過失敗,想過成功,但是從來沒想過放棄;雖然跌倒過、痛苦過,但是我把它們當做生活的試金石與歷練,當做一種樂趣,在我眼中再大的困難都是可以戰勝的!我不敢說自己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但是我會竭盡所能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情;也許有時依然不很完美,但是我問心無愧;我也不祈求我的付出能得到他人的認可與賞識,但是我會一如既往地熱愛自己的工作,不達目標誓不罷休!我會調整風帆,但是決不會改變人生的航向;我會糾正自己的錯誤與不足,控制自己的情緒,讓情商管理助我成功!

管理者的情商讀後感(二)

這學期利用學習之餘時間再次拜讀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又一次讓我感到受益匪淺。此書作者彼得·德魯克曾任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克萊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業的管理顧問,管理學是他一生主要的研究對象。此書是彼得·德魯克40多年前寫的一本著作,但是書中的思想和觀點,現在讀起來也仍然讓人感到那麼實際有效,感覺對自己的學習甚至是整個的人生規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

這本發表於四十多年前——1966年的經典作品在今天看來依然是那麼的真實而適用,極富洞察力而且文筆自然。管理大師德魯克在書中重點闡述了如何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管理者,主要包括:管理者必須學會如何讓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先要從管理好自己的時間開始,通過時間管理四象限法,做好決策,要事優先,讓自己的工作有貢獻值,並能夠用人之長,激發別人的潛質,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基本措施,取得最佳績效,等等。在書中,德魯克把「管理」的適用性擴展到了非常廣泛的範疇。組織類型從企業、商業延展到了幾乎所有的各類社會組織,只要有組織的地方就需要「管理」;只要需要做出決策,那就需要管理者了,「管理」不再是高層經理的特權,管理者隊伍被擴大了。德魯克從來不將「管理者」等同於「經理」,他認為管理者泛指知識工作者、經理人員和專業人員,無論其是否有下屬,無論其職位高低,只要他們在工作中需要做出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的決策。管理者陣營的擴大有利於專業人員、知識工作者等生產力的釋放與激發,實質性地推動組織專業能力的根本性提升,使「管理」成為一項應該被廣泛掌握的能力。

進一步講,德魯克先生認為管理者是必須在工作中影響整體績效和成果決策的知識工作者,由於知識工作者的工作難以監督,因而組織效率將取決於組織成員是否能夠對自身進行有效的管理。要想提高管理者的績效和成就,使工作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提高有效性。書中隨後提出,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組織中知識工作者的數量日益增多,並且更重要的是知識工作者們的成果通常要結合起來才能夠產生效益,因此管理者的作用和以前相比要重要得多。以上的種種理由,說明管理者必須力求有效!

德魯克先生還認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在實踐中都要經歷一段訓練,正是因為有了訓練,他們工作起來才卓有成效。有效性是一種後天的習慣,是一種實踐的綜合,而且必須靠學習獲得。接下來他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要在思想上養成的五個習慣,分別是善於利用有限的時間、注重貢獻和工作績效、善於發揮人之所長、做到要事優先及善於做有效的決策。這五個習慣是此書的精髓部分,全書也是圍繞這五點來展開說明的。

德魯克先生教了我們卓有成效的五招,這五招看似簡單,但是要學好、學透,就需要我們在不斷實踐地基礎上,充分理解這五點的內涵,最終將追求成效變成一種習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做到卓有成效!下面我分別對這五點談談我的讀後感想。

第一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們的時間用在什麼地方。

讀了德魯克先生建議管理者在時間上的一些做法後,我真正意識到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平時大多數普通人浪費了大量的自認為沒有浪費的時間。我深刻認識到,時間正是像德魯克先生所說的那樣,是一種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資源。人這一生的時間有限,用於工作的時間更為有限,對於一個管理者來說要想在有限的工作時間裡做出影響組織整體績效和成果決策的成就來,必須要做到善於充分的利用好自己有限的時間。

正如德魯克先生教給我們的那樣,首先要診斷自己的時間,也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時間是怎麼使用的,然後分析自己做過的事情中有哪些是不一定必須親歷親為的。然後是要統一合理的安排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自己要有一種刻意的傾向,用短的零散時間去處理必須由自己處理的不費時的事情上,把大塊的時間留下來去處理相對重要的費時的事情上。如果我們能把最為特殊也最為稀有的時間資源利用好,可以說就為做到卓有成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重視對外界的貢獻。

「有效的管理者一定要注重貢獻,並懂得將自己的工作與長遠目標結合起來。」德魯克先生的這句話直接道出了重視貢獻是有效性的關鍵。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只有重視貢獻,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為其本身的專長所限、不為其本身的技術所限,才能看到組織的整體績效,也才能更加重視外部世界,才能使我們卓有成效,因為只有外部世界才是產生成果的地方。有的管理者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工作,他們工作的理想狀態是用儘自己有限的能力在為組織創造價值的同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注重對外界貢獻的管理者的工作卻不一樣,他們以整個組織為基點,放眼於外部世界,工作的同時更是為了挖掘組織工作中尚未發揮的潛力。相對比較來看,重視貢獻的管理者能夠超越自己有限的能力為組織創造更多的價值,與此同時也可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是因為他們重視貢獻使自己擁有更高的視野,使自己成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重視貢獻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只有期望為組織做出貢獻的人才會主動去思索「我能貢獻什麼」,才能使自己的價值最大化。

第三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於使人發揮其長處。

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管理者的任務,就是要充分運用每一個人的長處來共同完成任務」。可見,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必須充分發揮人的長處,這樣整個組織才能得以卓有成效。組織里的每個人都是各有所長的,作為管理者,能夠充分了解到每個人的長處所在,並且想辦法使其長處充分地發揮出來,只有這樣才能使組織作為一個整體的戰鬥力更強,才能出色地完成任務,才能使管理卓有成效。正所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組織的突出特點正是內部成員所有長處的總和。

第四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先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

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如果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那麼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其中。因為對於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即使在同一時間內專心致志地做一件事情,也不見得真能做好,至於同時做多件事情就更不必談了。為了達到卓有成效,有效地利用我們的才能,最好的辦法莫過於集中一個人的所有精力在一件事情上。德魯克先生在此重點是要告訴我們,要先做重要的事情。前面已經說過,人的工作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管理者的時間更是極為重要,所以管理者要本著「要事優先」的原則,利用較長的連續性的時間優先做對組織有大的貢獻的工作。這一點和我們在哲學上學到的處理問題的一條原則很相似,即認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優先解決,因為有的時候事情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可以決定最後的結果。凡事都有個先後的順序,但是如何決定事情的優先是件很複雜的事情,好在德魯克先生幫助我們總結得出了幾條確定優先次序的重要原則即:重視將來而不重過去;重視機會,不能只看到困難;選擇自己的方向,而不盲從;目標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德魯克告訴我們的「要事優先,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原則,對於年輕的管理者來說更具有指導意義。他不僅給我們提供了決定優先事情的原則,而且還教育我們要腳踏實地、一心一意地做好所面對的事情。

第五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須善於做有效的決策。

德魯克先生告訴我們,一項有效的決策常常在多種不同且互相衝突的見解中產生,它決不會是一致意見的產物。這也是做出有效決策的基礎,只有這樣的決策才是成熟的且經得起推敲的決策。這點啟迪了我們,在做決策時要容得下異己意見的存在。德魯克先生通過研究發現,有效的決策者都具有相同的特性:他們在做出決策之前,都着眼於具有戰略性的最高層次的觀念性認識。隨後,他提出了有效的管理者做出有效的決策時的五大特徵,即:一是要確實了解問題地實質,如果問題是經常性的,那就只能通過一項建立規則或原則的決策才能解決;二是要確實找出解決問題時必須滿足的界限,換言之,應找出邊界件;三是要仔細思考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案是什麼,以及這些方案必須滿足什麼條件,然後再考慮必要的妥協、適應和讓步事項,以期該決策被接受;四是決策方案要同時兼顧執行措施,讓決策變成可以被貫徹的行動;五是在執行過程中重視反饋,以印證決策的正確性和有效性。接下來德魯克先生對這五大特徵分別進行了詳細說明。

這五大決策特徵及其詳細說明讓我對有效決策的真正涵義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其決策的重心在於合理的行動。有效的決策有賴於一定的步驟,但是更有賴於決策者的分析能力和隨機應變能力,即決策者能夠根據外界環境變化來制訂出最適合於目前狀況的有效決策。

總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這本書告訴我,一個優秀的管理者首先是自己的管理者。將自己有效管理起來,然能進一步去影響、指導他人。管理者在內心上和實際工作中的有效性訓練很重要,要有一種傾向性的意識去自我提高,發展自己的有效性,這樣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的情商讀後感(三)

用了6個小時看了本書,余世維的《管理者的情商》。之前聽過他的講座,但更多的是對企業及管理的認識及經驗之談。不說沒有收益,但,事情的辨證要我知道,出發點不同,站的角度不同,認識的也會有偏頗的。

關於管理,我最近的認識是越來越深刻了,但,畢竟是個學習的過程。

其實智商在他這本書裡沒有著重強調,但,依然是個前提。沒有一個普通的過的去的頭腦,沒有技術知識的積累和沉澱,再好的EQ也難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的。

關於人的成就與最終所取得的成就,在國人看來,「從小看老」。小時候的天賦秉性,往往對後來道路的發展是有決定作用的。但,人的成長過程中,環境及個人認知的變化,也會有影響的。在我看來,天賦秉性是前提,後天的培養跟訓練是根本。所以,仿佛一個藝術品的成就,一個概念的好壞決定了發展的方向,但,後來的精細刻劃也是必不可少的。

「天命謂之性」,先天界定了許多基本的元素。

處中國之環境,辦中國之事業,為中國之人際。真的好難,對我來說,最近的心理路程恰是這個轉變的過程。中國特色不僅是中國發展,中國的經濟,跟多的時候,也是中國的處世方式。人只有到了一定的高度,或者說成就的時候,才能有跟好的界定好壞,真假的能力。我也一直崇尚西方的管理經驗,也曾努力想結合中國特色的人治,希望有好的最佳化的制度並行。結果我又錯了,我在矛盾中尋找自己的影子。

對於團隊,對於核心凝聚力,對於執行前進。不僅僅是一個公司,一個團體,往往更多的時候,是對個人來說的。所以,「獨善其身」在國人看來是理所當然。我以我傲然的姿態投入到我的工作中,卻以我淡然的結局來看簡單的書。所以,我才發現,當所有的問題的出現的時候,最該問的是自己。

不僅僅是3Q,更多的時候,是有沒有來剖析自己,以一個低級的身姿來仰視。

所以最終,我們要努力,要完善自己來完善未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