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百孝篇讀後感

百孝篇讀後感(一)

在《母慈子孝》一書中趙良玉女士對孝字也有詳細的闡述:「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之根,是親職教育之根。這個『孝』字,是智慧的符號,我們祖先創造文字,寓意深刻。孝,上面是『老』字頭,下面是『子』字,是老一代與子一代的和-諧一體。怎麼可以存在代溝呢?怎麼能分開呢?如果分開就沒有孝字了。老一代,追溯上去,還有老一代,過去無始;子一代,下面還有子一代,未來無終,悠悠長遠,綿綿無盡,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這就是我們的傳統教育!一個孩子心中裝著父母,裝著祖先,裝著孝,裝著愛,裝著中華民族精神,學習哪有不努力的?成績哪有上不去的?我們做父母的希望兒女成才,那麼就一定要給孩子紮根的教育。孝,就是人根,這個根扎得越深越好。牢記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在《孝經》上的教導:「『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這是親職教育的基矗」

如果能時時處處以孝道來教育和引導孩子,讓他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一定會先考慮考慮是否有違孝敬之道。

以前看報紙上寫著「外國提倡宗教信仰」主要是因為經過某些部門的調查發現有宗教信仰的人做事之前會率先考慮是否有違宗教教義,所以犯罪率就大幅度的降低了,而監獄裡面的調查結果顯示犯罪分子中有宗教信仰的人所占比例非常校因此可以看出有受道德、行為、規範、約束著的人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可能會更加理性、更加客觀的去考慮並最終找到更加有效的解決方法。

那麼我們就教育我們的孩子從孝道開始,做一個有心、有情、有義之人。當然這個「孝」的前提是要受到其「父、母」的正確引導與幫助。

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幫助能使孩子受到更好的薰陶和啟迪,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使我們的自身能夠收穫更多的經驗再更好的投入到我們的孩子身上去教育我們的後代,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使他們都能成才。

百孝篇讀後感(二)

最近我正在看的一本書名字叫作《母慈子孝》,書中介紹的是一位在外國大學任教的鐘茂森教授和他的母親趙良玉女士兩個人關於「純淨純善和-諧世界」的系列講座的內容。是這母-子二人三十年親職教育施教與受教的心得報告。內容豐富、引人入勝、發人深思,使讀者無不深感受用。特別是在家庭問題層出不窮,以及大力提倡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意義尤為深遠。書中所提到的母親趙良玉女士提出了「我們堅信:優秀是教出來的,而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教師!我們牢記:要從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中吸取精華,而從《弟-子規》做起!」的思想。

我很慶幸我們學校在養成教育方面特別是育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兒子從上學前班起就開始背誦「三字經」,上了國小又開始背誦「古詩」、「蒙學」、「論語」、「弟-子規」等等,從小就接觸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雖然可能現在他不完全懂得這其中蘊含的深刻思想,但這些都是對孩子的終身可持續發展有著積極推動作用的好東西。在這一點上我要從作為一名學生家長的角度對學校及校領導們致以深深的、崇高的敬意,這完全可以看作是行善積德的好事啊!()

趙良玉女士在演講中說「親職教育是母親的第一責任」。她說「如果母親不把孩子教育好,你以為是自己的事情嗎?——那是對社會的損害;如果母親把孩子教好,你以為是你一家人的事嗎?——那是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她說得太好了,我們做父母的不但要把孩子培養成人,而且要把孩子培養成最低起碼是個對社會沒有危害的人。在這個前提基礎之上再把我們的孩子朝著將其培養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的美好願望目標才會逐步的去加以實現。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