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文天祥千秋祭讀後感

文天祥千秋祭讀後感(一)

《文天祥千秋祭》在魯教版中是一篇自讀課文,但是這篇文章寫得太棒了,個人非常喜歡,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不屈精神,堅強的意志,錚錚鐵骨的男兒本色,語言優美流暢,讀來朗朗上口,非常值得品讀精讀。

錚錚鐵骨,只能被掰斷,不能被掰彎。

他既然決定活下去,誘降、淫威、囚禁、或是孤獨,又能奈他何?

他註定是要懷抱著對宋國滿腔的赤誠,一個人,悄悄的離開。

但他沒有消失,他在每個人心中活了700多年,也在每個人心中種下一顆種子,用每一次的震撼與感動來澆灌。

我想,那種子早已生根發芽。

忠臣文天祥,忠了生命,忠了靈魂,這便是英雄的力量,熠熠閃光!

想當年,兵敗被俘,遙行千里,其志不屈。三次誘降,北地遭禁,威逼利誘,其志不移。兩次舌戰,南宋狀元,豈是凡人,其才畢現。一次難眠,疾筆行書,擲筆長嘯,其心可見。

浩然正氣,名垂汗青。流芳百世,光芒不滅。民族英雄,唯有天祥。

文天祥千秋祭讀後感(二)

這篇文章對於我來說,我有兩個震撼。

第一個是作者獨特的語言風格。運用想像,分別描寫了文天祥被俘、拒降和創作《正氣歌》的情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展現了對於文天祥高貴品質的讚揚與敬佩。文中還引用了很多名句,典故等使文章更加具有文采。對於這種手法,我堅信這是多讀書的結果,而我自己,應該走的路還長。

文中還有很多哲理性語句,其哲理的深刻便是我的第二震撼。文天祥在祖國滅亡,國家淪喪時,堅持不投降敵國,運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打敗了所有的勸降者,在這種堅毅不屈的精神中走向永生,真正履行了熱愛祖國,廉潔忠誠的誓言。文天祥的死是偉大的,是比泰山還重的,國家需要這種精神來發展,人民需要這種精神來振奮。一個人能夠為了祖國懷著這樣的赤子之心,令我怎能不震撼?

最後一點,文中拒降的一部分中,叛徒留夢言的勸降,讓我鄙視,讓我憤慨!可是我想到自己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會做什麼,我想不去想,也不敢去想。我只能這樣想:和平撫慰了戰爭帶來的創傷,連同這種精神也被一同沖走,於是從我們身上可以看到正氣的缺失甚至瀕臨滅絕。所以真的希望《正氣歌》能夠喚醒我們心中尚存的一絲正氣,逐漸積累,最後要去實現社會的公平和國家的復興!

文天祥千秋祭讀後感(三)

文天祥,愛國忠臣,寧死不屈,意志堅定,大義凜然!

愛國忠臣。從被俘的服毒絕食,到拒降的寧死不屈,再到囚禁生涯中震撼人心的《正氣歌》,文天祥所做的一切都是因為愛國!他為亡國痛心,為奸臣憤恨,為皇帝的軟弱無能悲哀,為人民嘆息,為元朝那些胸無點墨、蠻橫無理的臣子而感到可笑。天啊,你為何看不到文天祥的心痛與無奈?也許,只有在這眾人誤解、國家易主的生死關頭,文天祥的愛國之情才能才能展現得淋漓盡致、撼動天地!

作為一名高中生,我每天受著教育,學著政治,愛國主義的定義背得滾瓜爛熟,可是,怎麼去實踐呢?我很茫然。直到我認識文天祥這位為國獻身的民族英雄!他的愛國是我崇拜的,也是激發我愛國情懷的一種動力,雖然我做不到他那樣決絕,但我會努力認識自己國家的價值,牢記自己是箇中國人,立志為國爭光!

寧死不屈。文天祥不怕死,因為死去的只是軀幹罷了,而精神永存。正如我現在所學到的他那高貴的品質從未變味,永不褪色。他知道一定會有理解他的人,他的死,一定是有價值的。可能在當時,這樣的人都被-迫屈服於元朝的統治,無法表達對文天祥的崇敬之情;但在現在,我們理解他當時的處境,理解他內心的悲痛,理解他能鮮紅的赤子之心!我想我會努力繼承他的愛國,他的忠誠,把他們一代一代傳下去,讓民族精神永不滅!

意志堅定。元朝統治者明白文天祥的赴死,所以他偏要摧毀他的意志。只是文天祥不是普通人,他看到了賣國-賊的膽小,看透了舊主的無能,看透了元朝大臣的無知,他都不怕!無論怎樣,他都把一顆赤子之心放到他們眼前,他明白,這足以證明一切,足以打敗一切!()

而我呢?除非被-逼是不會完整地做完一件事的,但要是被人嚇唬,更不知道能幹出什麼丟人事了。所以,我必須要建立好我的人格,加固自己的意志,將自己愛的東西堅持下去,退縮就是失敗。

大義凜然。作為南宋宰相,他對人彬彬有禮,遇事鎮定自若,他的話直指對手要害,他的文章將大義凜然展露無遺。我缺乏的正是這樣一種鎮定的氣質,而他是我學習的榜樣!

文天祥,你永垂不朽!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