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沒有華麗唯美的辭藻,但字裡行間卻透著真情;它沒有波瀾起伏的驚險情節,卻訴說著一幕幕援藏幹部們的無私奉獻;它沒有苦盡甘來的通俗結局,卻承載著繁榮昌盛的美好期望,它就是《布達拉宮》。
讀罷此書,我被感動了。我沉思道:我們在讚揚那些為援助西-藏而放棄許多的幹部們的同時,有沒有真正了解過他們援藏的背後頂著多少的壓力與痛苦?最初帶著鑑賞的眼光,拿起了這本書,但當我看完後才發現,我們國家原來有那麼多人為了民族的統一團結和繁榮昌盛做出了真真切切的犧牲和奉獻,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愛國情懷啊!「任何關係都是相互的,在失去的同時也得到了很多」。
質樸的語言不是自我安慰,而是發自內心的真正的自豪。是他們傳承了那些誓言:「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志願;「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的期盼;「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邁;「聊城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堅定;「扶搖直上九往裡,五千年里數驕子」的自豪;「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豪邁;「為中華之崛起而奮鬥」的責任……都是夢想的旋律,而他們也正是靠這些深扎於心中的夢想而咬牙為中國的昌盛做出了不尋常的貢獻。
然而他們擁有的也不單單是夢想,他們也有血有肉,更有淚!書中「克服高原反應,咬牙上西-藏」、「異地相思妻兒,撲心於工作」、「懷遇高原友情,親似一家人」、「西-藏辦校奉愛,一待二十年」,樸實的字眼,將書中種種化為感動灌入了我的心田。滄海桑田,歷史不斷的蕩滌著世界,人們忘卻了黃土高原上的鬱鬱蒼蒼的樹木,忘卻了戈壁曾經的綠草如茵,忘卻了樓蘭不在的風情,但有些東西,卻比鋼鐵還堅固地雕刻在我們內心深處,滲透在我們血液中,是我們無法忘卻——援藏幹部的熱情與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