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定律讀後感(一)
國外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寫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由此可見:權力的危機感,是產生帕金森現象的根源。
醫務工作人員都知道什麼是帕金森患者。帕金森病大多數患者於50-60歲發病。它的症狀發展一般比較緩慢,發展的順序各患者之間不盡相同,大多數患者已有震顫或運動障礙數月甚至幾年後才引起重視。臨床主要表現為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減少和姿勢異常(四主征)等。組織就表現為執行力低下,行為異常,偏離常識,進展極緩,發展逐漸減速直至靜止不前。
我們中國90%以上的人都會選擇第三條道路,這與「不為王便為寇」的思想影響極深有關,這就是中國歷代王國企業極少長壽的緣故。
如果大家都懂得雙贏,一山可容數虎,相互聯盟,用自己所長,各司其職,這樣就可以創造偉大有意義的長壽事業!如果有一天一定要一隻虎,那麼其他的虎就蟬讓,讓其變成虎王!虎王要學會授權,尊重規則,可汗犯法,與民同罪!無論是誰,都必須受到道德與法律的制衡,就好比虎王也必須尊重自然規律一樣,否則就必須受到自然的懲罰。其他虎在自己的領域要盡則盡力去管理好自己的領域,放棄在同一個山頭與虎王格鬥!因此要創造基業常青的企業,就必須選擇第二條道路!為偉大的長壽事業克制自己的稱老大的欲望。老大沒有什麼,神沒有什麼,關鍵是製造時鐘,讓他長壽下去。
在管理的10年生涯中,我經常提醒我自己一定要選擇第二條道路,一定不要選擇第三條道路,否則得了帕金森氏病,我會非常難過與難受的!因此我在招人與提撥人,一定要提撥強者!在紅海領域讓強者更強,自己不要與他們同一個領域競爭,要學會開闢藍海領域去修煉自己,擁有一些他人沒有的特質與才能。但是不放棄紅海領域的關注,但千萬不要變成諸葛亮。一定要找到或培養到強者,通過授權等現代管理方法培養一大批比自己強的精英。這樣就不會老化並得帕金森氏病。
帕金森定律讀後感(二)
之前聽說過強將手下無弱兵,還有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等說法。
這次讀了這本《帕金森定律》這本書,講了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三是聘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有感如下:
在管理工作中,"將"與"兵"這種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確實很太複雜。在一個組織里一旦出現"弱將",必然會出現兩種局面:出強兵、出弱兵。那麼對比三種定律的看法會有如下:
帕金森定律一:引疚辭職。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自動離職的領導太少。一般是因為管理不力被辭退的多。並沒有多少人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稱職,深怕誤人子弟,以及會有離職的念頭。
帕金森定律二:讓能幹的人來協助你。如果我們知道自己的不足,同時聘用了二位非常能幹的助手來協助自己。其中一位善於執行及落實,一位善於交際、寫報告及演講。一個是我們的口,一個是我們的手,那麼我們的工作自然會做得很出色。這裡顯然是套用了帕金森最明智的選擇:定律二。可是,如果我們最後卻因為兩位助手的光芒蓋過了我們,而被公司認為沒有生存價值,最後落得被辭退的場,因此為了避免出現這種現象發生,我們一定要注意,要加強學習,加強自己的價值,從而避免此類情況發生。其次,我們要注意多培養更多有能力的人,以便於讓下屬和助手產生良性競爭,我們做好利弊權衡,加強深入人心方面的管理即可。
帕金森定律三:聘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其實,現實生活中也不乏很多這種情況,雖然我個人也表示這是下下策,可是生活中有時候我們確實很難找到即是能力強,而且有很忠心與你的人。因此,我們只能採取這種下下策,但是,只要我們善加利用,也許這並不見得是不可行的方案。但是我們一定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不要選太差的,及時能力差一點,但一定要有某項特長的。如果可以選兩位助手,那麼選他們特長可以互補的。
2.不管你的助手是強是弱,還是不能忘了,要選懂得感恩的、真誠的人。
3.選那種忠心踏實且有良好素養的人,重用和培養,那麼你會收到尊重和感激的。
4.要控制好下級之間的架構,不能出現架構雍腫的情況。
有時候在想,領導者經常會有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下屬能力強,包括業務能力、執行力能力等。但有一點是大部分領導都能體現的,那就是他們都是善於學習並把其變成習慣的人,或許有些人天生就是做領導的料,但更多的還是靠後天慢慢學習的,所以我們只要加強學習,也是可以學點套路,逐漸的學會如何當一個好的"領導"的。
帕金森定律讀後感(三)
今日有幸拜讀了《帕金森定律》一書,使我明白了現實社會中很多以前困惑不解的有趣現象。
《帕金森定律》指出:在許多單位討論一些議題時,花錢多少與討論時間的長短恰恰成反比。也就是說,越是花大錢的事情,大家討論的時間就越短,很快就能定下來;反倒是在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上人們才會翻來覆去地爭論不休。()
讀《帕金森定律》後,我恍然覺悟,怪不得我們單位的領導一到下班時候就召集大家開會商討問題呢,原來是因為這符合「大筆開支好通過」、「看不懂的方案好通過」、「吃飯前的方案好通過」、「下班前的方案更好通過」的《帕金森定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