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小團圓》之前,並未看過什麼她的小說。而我所知道的張愛玲,也只是那一個與胡蘭成有著曠世絕戀的人。
直至買回這本書,翻開前言,看到張愛玲的遺產執行人宋以朗先生寫的話,才明白這本書的男女主角有著胡與張二人的影子,也有些張愛玲自傳體小說的意味。
與我想像的不同,張的筆觸細膩,且沒有什麼繁重的描寫。只是我覺得文字有些隱晦自然是要隱晦的,當時張愛玲並不想讓別人看出文中的邵之雍就是胡,而九莉就是她。一開始時,我認為一二章有些生澀,有些不明所以,讀起來有點吃力或許是還沒有習慣張愛玲的筆風,也或許是因為裡面人物框架太大。
但之後便開始感覺順暢也需要讀書人的全神貫注。好笑的是,《小團圓》共十一章,我看到第三章時才發現,第一章就已出現的人物蕊秋我本以為她與女主角九莉同齡其實她是九莉的母親。我對我的後知後覺哭笑不得,只能在心裡喊一聲天哪。張愛玲並沒有明確說明蕊秋與九莉的關係,並且九莉一直稱她母親為二嬸,醒悟之後只覺自己該重新看一遍《小團圓》了。
自然,《小團圓》有她出色的地方。有一次去朋友家,翻她買的小說,才看了開頭便知結尾了,早已沒了讀下去的興致,這時莫名想起《小團圓》,《小團圓》吸引我,它讓我想接著讀這是神奇的一點,儘管我不知道原因。看到《小團圓》最後一頁時,我發現結尾和開頭是同一段話,讀起來感覺奇妙又特別。
我想,我需要多看幾遍《小團圓》才會明白其中的某些東西,而這本書值得我一讀再讀。
張愛玲小團圓讀後感(二)
在我的腦海中,張愛玲一直是站在那裡,持一個瀟灑而蒼涼的手勢,淡淡的看著那個十里洋場般華美的上海。
《小團圓》一書是張愛玲的自畫像,書中的人、事、物、景都是她生命中所經歷的種種,從創作主體心態的角度來看,張愛玲早年的身世影響了其人格心理的發展,進而影響到她對外部世界的感受和體驗。曾有女學者趙園評價 張愛玲的創作風格:「張愛玲的藝術才能,使她在諸種矛盾的藝術因素間,找到並組成了她所需要的那一種和諧、統一。這裡最基本也最足構成「特色」的,是舊小說情調和現代趣味的統一。」在這本書中,主人公的成長環境,其母親的對其創作風格影響深遠,從而形成了中國舊小說與西方現代小說的不同情調的融合。十里洋場的繁華與浮誇,在張愛玲的小說中,被完美的融合進東方舊世紀的生活習慣當中,或許有人認為張愛玲的小說未必寫的動人,但是卻是寫的最適宜 的。
張愛玲的小說中金錢、婚姻、性愛是很重要的話題,在小團圓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其父揮霍致使家業破敗,生活日益變得苦難,而母親和父親之間結束的婚姻也使得張愛玲對婚姻產生了懷疑。在社會中人性的缺失使作者備受煎熬,而人性當中的虛偽和殘忍也在其小說中得到了反映。張愛玲以敏銳的目光審視著現實,選擇兩性關係作為切入點,講述著大都市裡的小市民戀愛與婚姻的故事,冷冷地告訴人們:人間無愛,至多只有一層溫情的面紗。她筆下的女性是為了「謀生」而「成家」的女人,而非追求自我價值的強者和天真爛漫的情種。
正如很多人所言,《小團圓》中的張愛玲像一位洞悟人生而又難以接近的「巫女」,以冷峭、陰鬱甚至有些刻薄惡毒的眼光注視著社會與人生,揭示了人性陰暗的一角。
張愛玲小團圓讀後感(三)
看《小團圓》之前,對於張愛玲和胡蘭成的故事,僅僅通過眾口相傳以及胡的《今生今世》。當然,對張愛玲的生平的了解也只來源於《私語》《對照記》。《小團圓》儘管是小說,張愛玲也不願意稱之自傳,可是我們還是一廂情願的看到了想看到的所有細節。尤其是對母親的複雜的依戀與疏離,對父親的懷念和怨,對胡蘭成的愛與恨。
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後兩頁,()談到她已暮年,「再看之雍的著作,不欣賞了…一看見』亦是好的』就要笑」。也說到身在異鄉對祖國的傷感。然後說她做的一個夢,「青山上紅棕色的小木屋,映著碧藍的天,陽光下滿地樹影搖晃著,有好幾個小孩在松林中出沒,都是她的。之雍出現了,微笑著把她往木屋裡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澀起來,兩個人的手臂拉成一條直線,就在這時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來快樂了很久很久。」每每讀到,簡直泣不成聲。不管當年她和胡蘭成是怎樣開始,怎樣結束,都是真心愛過的。多年以後,已經不愛這個人了,可是那份回憶,依然有美好的部分,讓她念念不忘。在夢中想起來,都可以快樂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