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教師讀論語有感

教師讀論語有感(一)

《論語》四書五經之一,是記載春秋末期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在我們講《論語》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孔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魯襄公二十二年在山東曲阜誕生。原籍河南商丘,先祖是商朝開國君主商湯。後宋國人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孔子六世祖孔父嘉在宮廷內亂中被華督所殺,其子木金父為避難逃到魯國鄒邑,以其父字為孔我氏。相傳孔子曾修《詩》《書》《禮》《樂》,序《周易》,撰寫《春秋》。他一生從事傳道、授業、解惑,被中國人尊稱「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死後,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著名的儒家學派經典:《論語》。相傳他有弟子三千,賢弟子七十二人,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孔子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孔子和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被後世稱為「孔孟」。孔孟兩者思想的結合,形成了儒家思想中的「孔孟之道」。自從漢武帝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統治中國上千年。論語當然也就穩坐了上千年的寶座。直至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論語的地位才開始動搖。文化大革命時期深刻的「批林批孔」,更進一步瓦解了儒家思想對人們的束縛,論語從此埋沒人間,但到了現代,論語又在人們中流行,裡面還有許多思想值得我們現代人學習。

那麼論語又是一部怎樣的書呢?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了。那論語又是講什麼的呢?

一,講學習: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那就是學習。學習,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顯的尤為重要,假如人不去學習那麼他就會變的蠻不講理,不能辨別事物,一無是處,那麼,這個人就在這個世界上只起到了綠葉的作用,用來襯托紅花。論語首先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要學習。首先要對學習有興趣,就像論語裡所說的:知之者不如樂之者,樂之者不如好知者。意思是:(對於任何事業)知道它的人,不如愛好它的人;愛好它的人,不如以實行它為快樂的人。當然並不是學習了某樣東西後就完事了,也要對它時不時的複習,因此論語又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舊的知識而得到新的理解,最後,需要的就是持之以恆的努力去學習,論語又說: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意思就是: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裡面就告訴我們學習要靠自己堅定的毅力來走下去不能因為有困難就不想做,要戰勝困難,不能因為只有最後一步而鬆懈,也不能因為只前進進了一步就放棄。當然學習也要勇於面對錯誤,不要不懂裝懂,要不懂就問,論語中也有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樣才是真正的智慧。

二,講孝道,孝,在中國古代至今天都占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而在論語這部書中,也毫無疑問的占據了比較大的篇幅,論語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不孝則非正人君子,此類人鮮矣。意思就是:不孝順的是就不是正人君子,這一類的人是很少的。論語中有很多句子都談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後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非常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在論語也提到了很多關於孝道的概念,孔子非常重視父母子女間的感情交流,並強調子女對父母的尊敬、愛戴和贍養。誠然,行孝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子女對父母的物質奉養,但是孔子並不停留在物質奉養上,他認為僅是物質上的奉養是不夠的,還得在感情上對父母表示真誠的尊敬和愛戴。如: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這句話的意思是: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的確,孝並非是單純的滿足父母的物質需求,物質固然重要,但父母同時也需要心靈的慰藉,這句話這反映了人性最深的本質。

三,講仁愛,仁愛,在論語中有出現過很多次,孔子主張的仁愛,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仁愛,是現實主義的仁愛,而不是理想主義的,不切實際的仁愛。仁愛本來就是自私的愛,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並且應該擁有仁愛的心。人的愛心有兩種,一種是無私的仁愛,譬如父母對兒女的愛;另一種是自私的仁愛,即孔子提倡的仁愛。無私的愛是天生固有的,與人的理智和認識無關的愛。每個人都擁有無私的愛,不僅每個人,每個動物也擁有這樣的愛。生兒育女是人和動物普遍擁有的,無私的愛。自己的兒女身陷險境的時候,父母們都會不假思索地,奮不顧身地救助他們的兒女,他們寧願獻出自己的生命,所以,父母對兒女的愛是無私的愛。這樣的愛,不需要人們倡導就在人們的心中的,是不需要進行社會教育,是不需要講道理。而自私的仁愛在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宰予問孔子:如果有一個仁人君子,有人告訴他說,有人掉進井裡了,於是他就奮不顧身跳進井裡救人。您對他這樣做如何評價。孔子說: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君子可以死,但不可以身陷絕境;君子可以受欺負,但不可以受蒙蔽。文中孔子卻對那個奮不顧身跳進井裡救人的人的行為不主張,因為孔子認為作為一個仁人君子,他應該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去救助那些身陷困境者,這就是自私的仁愛,而不是看都不看就讓自己深陷困境,因此孔子才不主張那種行為,那個跳井救人的君子在有人要求他去捨生救一個人時,說他作為一個仁人君子要仁愛啊什麼的,理所當然要去捨生救人,但孔子不認為這是正確的,自己都不能從井裡爬出來,還要去救人,這不是去送死嗎?所以孔子不主張這種行為,而這,就是孔子認為的自私的仁愛。

在整一部論語中,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思想和道理,這些思想和道理在今天的世界裡依然有巨大的價值,對於論語我們要努力的去了解和學習,並以此對自己的思想道德進行完善。

教師讀論語有感(二)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29日上午,孔子故里山東省曲阜市的杏壇劇場內傳出朗朗的誦讀聲。2000多名少年兒童齊聲誦讀《論語》中的經典名句和中國歷代名篇佳作明月高懸,孤燈一盞。橙黃色的燈光籠罩著周遭的一切。我正襟危坐於桌旁,在這樣一個寧靜而又安詳的初春的夜晚,仔細背誦著一本藍色仿線裝的,薄薄的小書——論語。

說它是薄薄的一本小書,實在不假。雖然字印的斗大,再加上注釋,翻譯,總共也不過220頁。想想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此的一本小書。若是擺在那些厚似饅頭,重似磚頭,印刷精美似繡花枕頭的大部頭巨著之中。實在是不起眼之極了。何以想像,就是如此的一個薄薄的小書,卻統治了中國近二十個世紀,徹底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呢?

從辯論的角度看,孔子肯定是輸了,而且輸得心服口服。可是如果從生活的角度看。孔子又是贏家,是大贏家。這是歷史證明了的,不是我說的。也許,真理本不是辯出的,而是做出的。

孔子何以獲勝,辯論為何不出這樣的道理,我不知道,天資太差,腦子太笨。但我知道孔子說了些什麼,他說的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學!如果你是人,你生活在一個群體中,不論你做什麼:你去幹革命,做領導,開公司,或是你去當土匪,做強盜,當惡霸。如果你想做強,作大,你就必須相信孔子說的,從這個角度說,孔子的道理,是永恆的真理!

說起生活的道理,生存哲學。我們中國人可是不會陌生。因為我們有五千年的等級社會的生活經驗,世界上哪個國家也比不上。比如說: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爭權奪利,互相傾扎,落井下石,背後捅刀,見利忘義,過河拆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說的一套,做的一套,損人利己,假公濟私,猜疑嫉妒,暗地造謠,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還有什麼,大家補充。

總之,我們中國人最不缺的就是智慧,尤其是生存智慧。中國人是適應力最強的生物,在任何的環境裡都可以生存。並且還有一整套自我娛樂的方式,我們是最喜歡內耗,窩裡鬥,最容易忘記過去,最經常變得痳木不仁,最喜歡隔岸觀火,充當看客的民族。好了,不說了,魯迅先生比我說的強多了,不敢班門弄斧。

魯迅先生原以為可以用筆做刀劍,用激烈的言詞,大聲得呼喊驚醒沉睡的中國人。可是她錯了,文學的力量微乎其微,魯迅本人也似乎被我們遺忘了。是毛主席率領的,手握著真正的槍桿子的百萬雄師,徹底改變了中國,用政治和經濟的力量改變了中國人。可是很遺憾,毛主席也犯了一個錯誤,以為單單依靠唯物主義,辯證法,就可以改變人的精神。於是,他打倒了孔子。於是,有了今天的局面。

不論是孔子,毛澤東,還是魯迅,他們對人性善和惡的兩面都有著自己的認識,解決的方法也因自身的特質和所處時代而不同,至於結果,只有歷史去評說了。我在這裡說的,不過是發一點牢騷罷了。隨著我這並不聰明的腦子的一點小小的進步,我越來越感到:社會主義革命與其說一場經濟和政治革命,不如說是一場人性的革命。如何能讓勞動者聯合起來,不是僅為自己的一點私利,團結一心,為捍衛勝利果實而奮鬥。如何保證那些代表人民掌權的人真正的為人民謀利益,而不是為了一己的私利,更不是做剝削,欺壓人民的奴隸主,地主和資本家。

更重要的是,究竟這種出自於公心,而非私心的推動力有多強大呢,真的可以代替私心成為推動歷史的發展的動力嗎?從歷史看,至少目前為止,所有的努力都失敗了。人們的私利顯然要比公心有著更為強大的推動力,確切的說,真的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所以,到目前為止,資本主義還是具有其合理性的,生命力的。戰勝資本主義的道路,也就是戰勝人類自己自私,自利的道路,是異常艱難的。但是,我相信,由於人的自私,自利而造成的對抉擇的失衡,也就是對中庸之道得丟失——諸如此類的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是否知道有這麼回事,大家都知道的。而是如何去做到這件事,這是大家不知道的,為了真正做到平衡,不極端,除了要擺正物質和精神之間的根本關係外,恐怕真正需要的是「吾日三省乎己「和「非禮毋視,非禮毋聽,非禮毋聞「的毅力和信念,是堅決的信仰和執行,而非理論的探討。但我知道信念和毅力,這正是當今世界所缺少的(拋開對金錢的毅力和信念不算)——必會造成「群體短視「,也就是: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棺材不落淚。註定了我們只有在一次大規模的毀滅之後,才會在廢墟上建立這樣一種共識。

從這個角度看孔子,其意義有了極大的不同。孔子其實是最早的社會主義的倡導人,是第一從實踐上去探索的學者,只是方向有些不同——他的學說是對人性善惡的理解和把握,和各種實踐的操作方法。這同樣是儒家現代復興的基點所在。

教師讀論語有感(三)

有一個寓言,它說在某小鎮上有一個非常窮困的女孩子,她失去了父親,跟媽媽相依為命,靠做手工維持生活。她非常自卑,因為從來沒穿戴過漂亮的衣服和首飾。在這樣極為貧寒的生活中,她長到了十八歲。

在她大喜過望,但是還沒有勇氣從大路上大大方方地走過。()她捏著這點錢,繞開人群,貼著牆角朝商店走。

一路上她看見所有人的生活都比自己好,心中不無遺憾地想,我是這個小鎮上最抬不起頭來、最寒磣的女孩子。看到自己特別心儀的小伙子,她又酸溜溜地想,今天晚上盛大的舞會上,不知道誰會成為他的舞伴呢?

她就這樣一路嘀嘀咕咕躲著人群來到了商店。一進門,她感覺自己的眼睛都被刺痛了,她看到櫃檯上擺著一批特別漂亮的緞子做的頭花、髮飾。

正當她站在那裡發獃的時候,售貨員對她說,小姑娘,你的亞痲色的頭髮真漂亮!如果配上一朵淡綠色的頭花,肯定美極了。她看到價簽上寫著十六美元,就說我買不起,還是不試了。但這個時候售貨員已經把頭花戴在了她的頭上。

售貨員拿起鏡子讓她看看自己。當這個姑娘看到鏡子裡的自己時,突然驚呆了,她從來沒看到過自己這個樣子,她覺得這一朵頭花使她變得像天使一樣容光煥發!

她不再遲疑,掏出錢來買下了這朵頭花。她的內心無比陶醉、無比激動,接過售貨員找的四美元後,轉身就往外跑,結果在一個剛剛進門的老紳士身上撞了一下。她仿佛聽到那個老人叫她,但已經顧不上這些,就一路飄飄忽忽地往前跑。

她不知不覺就跑到了小鎮最中間的大路上,她看到所有人投給她的都是驚訝的目光,她聽到人們在議論說,沒想到這個鎮子上還有如此漂亮的女孩子,她是誰家的孩子呢?她又一次遇到了自己暗暗喜歡的那個男孩,那個男孩竟然叫住她說:不知今天晚上我能不能榮幸地請你做我聖誕舞會的舞伴?

這個女孩子簡直心花怒放!她想我索性就奢侈一回,用剩下的這四塊錢回去再給自己買點東西吧。於是她又一路飄飄然地回到了小店。

剛一進門,那個老紳士就微笑著對她說,孩子,我就知道你會回來的,你剛才撞到我的時候,這個頭花也掉下來了,我一直在等著你來取。

這個故事結束了。真的是一朵頭花彌補了這個女孩生命中的缺憾嗎?其實,彌補缺憾的是她自信心的回歸。

而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裡?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孔子說,「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內心的強大可以化解生命中很多很多遺憾。

要做到內心強大,一個前提是要看輕身外之物的得與失。太在乎得失的人,被孔子斥為「鄙夫」。

鄙夫,意義幾乎等同於小人,就是不上檯面的鄙陋的人。

孔子曾經說過,像這樣的小人你能讓他去謀國家大事嗎?不能。這樣的人在沒有得到利益時抱怨不能得到,得到了以後又害怕會失去。既然害怕失去,那就會不擇手段維護既得利益。

這種患得患失的人,不會有開闊的心胸,不會有坦然的心境,也不會有真正的勇敢。

什麼是真正的勇敢?它和匹夫之勇有怎樣的區別?《論語》中對於「勇敢」有怎樣的詮釋?

大家知道,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子路,他很率性,對於勇敢的事情老是特別在乎。

孔夫子曾經調侃說,假如有一天我的大道在這個世界上推行不了,我就要自己泛舟江海去了。到那時還能跟隨我的,大概就是子路吧。

子路聽到這個話非常得意。結果老師後面還有一句話說,我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子路這個人除了勇敢,別的什麼都沒有。(《論語·公冶長》)「好勇」是子路的特點,但他的勇敢又缺少點內涵。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