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感悟
有一本好書叫《論語》,有一種事業叫「治天下」,於是就有了「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譽。以前讀《論語》,是希望語文考試不失分。現在讀孔子,是期望生活得更有智慧。
孔子生存於春秋亂世,他的成長背景是平凡而貧窮的。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夾擊之下,孔子卻激發了生命的潛能,乃至成為「聖人」。孔子的言論及行為,並無神秘色彩,人人可以效法,只要持之以恆,也會產生讓人滿意的效果。
孔子親自教導的學生,自然成為《論語》的第一代受益者。學生們從老師身上體會到人格的轉化與提升可以達到如此高妙的程度,不免心悅誠服,且願意隨從孔子周遊列國。甚至到了孔子辭世之後,眾多弟子還在他的墓旁築屋而居,守喪三年,回憶與講述老師的教導,於是也就有了傳世的《論語》。
孔子每隔十年就有不同的進展。如果人生只是一個平面的過程,由生到死,那樣的人生非常無聊且毫無意義,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所得到的一切最後都會消逝無蹤。人生惟一不會失去的,乃是由內而發的潛能,實現自我的要求。孔子就是由「知」的潛能開始,開拓心靈及視野,讓自己的知、情、意得到充分開發,從一個平凡的人演變為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及使命,了解自己在時代中所特有的意義,再達到「從心所欲不逾矩」,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自得其樂。
孔子這樣的人並不是神話,而是可以達到的具體表現。人生意義的重點不在於人是快樂的或痛苦的,而要看個人是否能善用機緣所帶來的挑戰,讓自己成長。人所以是萬物之靈,就在於能讓自己的人格成長。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情況都差不多,但是到生命結束時,卻沒有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因為每個人都在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不斷作出選擇。
《論語》有很多切實可行的東西,比如教人如何交友。人的一生中,很多時候是因緣而聚,緣盡即散。聚聚散散,身不由己。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動的,沒有選擇的餘地,這是很可惜的事實。人生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辰八字,無法選擇種族、國家、文化傳統,無法選擇成長的經驗。如果連朋友也無法選擇,那麼這一生剩下能選擇的實在很有限了。人的價值在於以某種方式突破限制,突破的程度越高,自主性也就越強。人生有許多無奈,但所有的無奈都比不上與和諧生存相去甚遠。(人生感悟 )交朋友要化消極被動為積極主動,且不要對朋友存有太多的幻想,不要渴望一定要結識到高度合乎理想、心曲完全相通的朋友。朋友少一些不要緊,尋覓不到完美無缺的朋友也不要緊,要緊的是相知投契、和諧相處。
讀《論語》後,不免捫心自問,人的一生的目標是什麼?我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交代。交代什麼呢?那就是我一旦覺悟自己是一個人,可以作出有限的選擇之後,我就要去辨明我的選擇應該往哪裡發展。自我選擇來自於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必須考慮人類共同的追求途徑——真、善、美,以及個人特別的途徑——志向與興趣。我覺得,應該把這兩者結合起來,努力在人的一生里既滿足自己的志向和興趣,又能夠接近人類共同的價值取向。
具體說來,就是努力追求人與人之間和諧關係的充分實現,而不是因為自己的存在,讓彼此的關係變得更複雜,更混亂。故此,人只要活著,就有一個內在的使命,這使得他在世間任何地方都不會覺得很委屈、很貧困、很失意。其實,外在的世界所藉以判斷的名利權位,種種所謂得意或失意的價值判斷,對於內在自我的實現都沒有必然性。人活在兩個世界裡,一個是社會意義上的,這差不多是命定的、必然的、難以選擇的。人生在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世界——內心世界。所謂向善,當然不是抽象的虛無的,而要放在人與人的具體社會關係中來衡量。所以,儒家思想還是入世的,關懷人世的,是以人作為中心來思考的。
讀《論語》,批判地領悟儒教思想,也會產生一種使命感,自覺有一種責任,努力想要使自己的存在而惠及身邊的人。單單從這個意義上說,《論語》就堪稱一本好書,它讓我自省自律,讓我更好地走向社會,融入社會,立足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