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寶地讀後感(一)
最近在讀《鑽石寶地》這本書,它是康韋爾博士的一篇演講稿和關於他本人生平事跡的一個合集。很薄,但反響很大,值得一讀再讀。這位康韋爾既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
坦普爾大學,位於美國東海岸賓夕法尼亞的費城,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賓夕法尼亞州內三所公立大學之一。以大學占地規模計算,坦普爾大學在全美是面積第28大的高等教育機構,全美公立大學排名第60位。這樣一所大學的創立僅僅是為了滿足一個年輕人的需要。
1884年的一個晚上,一個年輕人,在做完禮拜後來到牧師面前。他說:我工作,但掙的很少,又要供養母親,根本存不到一點錢;我想過要多學點知識,願意把每一分空餘時間都用上,但不知道如何學習才好。我該怎麼辦呢?
這位牧師就是康韋爾博士,他一邊思考著,一邊觀察著這個年輕人。——他有很強的願望和志向實現目標,也有強健的身心從事學習鑽研。"那好吧,你每周來我這裡一晚上,讓我開始教你,這樣你至少可以起步。"
在約定的那個晚上,年輕人如約而至,並且帶來他6個年輕的朋友,從學習拉丁文基礎知識開始,這樣到了第三個晚上學生人數增加到40個……不久後就成立了學院,到1915年坦普爾大學畢業典禮為止,學生一共達到了88821名。
康韋爾告訴人們:成功源於需要,自己的需要,他人的需要。A.T.斯圖而特曾是紐約的窮孩子,他是憑著1.5美元開始他的人生的,在購買一些"積壓貨"損失了87.5美分後,他開始挨家挨戶詢問人們真正的需求後,把剩下的62.5美分用於購進他們需要的東西上。就是以這樣的思路,他的財富後來積累到4000萬美元。約翰。雅各布。阿斯特曾經坐在公園的凳子上,仔細記下那些高傲的女士戴的帽子的款式,讓店員做出來放在櫥窗里,就是這樣他挽救了一家帽店,他們的店鋪後來也成為紐約最大的一家帽店。痲薩諸塞州的一位貧窮的失業者,接受了一位鄰居的暗示,在徵求自己孩子的想法後,用木柴作原料,削制出結實的、未漆過的玩具拿到隔壁的鞋店出售,他因此開始賺錢,他憑藉需要這個原則賺到1億美金的時候,還只有34歲。一位女士因為自己的衣領不好拆下來而受到丈夫嘲笑,為此她發明了摁扣,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時刻受益……
康韋爾告訴人們:財富就在你的身邊。《鑽石寶地》這篇演講從一次旅行中,老嚮導"只講給特殊朋友聽的故事"開始。一個年老且富有的波斯農夫,因為聽了祭司的關於鑽石的傳說而不再滿足,於是他賣掉農場去尋找鑽石,最後在他鄉窮困潦倒投海而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們很快的就在他賣掉的農場那裡發現了鑽石,也就是後來的"戈爾康達"金剛石礦。後面還有幾個類似情節的關於黃金、石油、本地銀子的故事。這些故事當然有演繹的成分在裡面,但道理很簡單,你無須遠走他鄉去尋找財富,首先仔細觀察自己所處的環境,冷靜的想想自身的長處,你便可能找到一把通向成功的鑰匙。
康韋爾告訴人們:成功是一種高尚的追求。一個人一旦以高尚的行為取得成功時,那麼他對人類的貢獻一定要比貧困時的多得多。《鑽石寶地》是康韋爾的一篇演講,一篇超過6000場次的震撼心靈的勵志演講,一篇直接聽眾人數保守估計也超過1300萬的演講。歷時50多年,康韋爾從一名受人愛戴的19歲年輕軍官,到一名古稀老人,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他的演講富有靈感、聯想和益處,他用獨有的幽默的語言,不斷更新著的生動的事例,鼓舞著所有的聽眾。作者籍由演講獲得的收入有400多萬美元(相當於今天1.45億美元),這無論在任何時候聽起來都是一筆巨款,所有人第一次聽說都會好奇它的去向。然而這位高尚的人從來不在乎為自己存點錢,他只把錢看作是助人的一種手段。每次演講結束,康韋爾都會只保留僅僅夠日常開銷的一小部分,把餘下的用於建學校和醫院,或者寄給有需要的人。
鑽石寶地讀後感(二)
《羊皮卷》中《鑽石寶地》這一卷中的金錢是一種力量吸引了我,細細的品味,細細的想,將我的所感來分享給大家。
為什麼我一直想到錢?
其他還有什麼好想的?
錢就是力量。其他每一個人也都在想錢,所以不必擔心!即使那些在想彼岸的人,他們的銅板或許有所不同,但他們也是在想錢。錢代表力量,你可以用金錢購買,你們的聖人也在想錢——他們稱之為美德。藉著美德,你可以在天堂購買一個比較好的房子、比較好的車子、比較好的女人。有些人沒有那麼貪婪,他們只想現在這個世界的錢,有些人比較貪婪,他們會去想彼岸。如果你去想美德,如果你想要進入天堂,這不是金錢又是什麼?
唯有當一個人開始生活在現在,他才會停止去想錢。錢是未來,錢是未來的安全、未來的保障。如果你有很多存款,你的未來是安全的;如果你有好的個性,即使死後的生命也是安全的。整個世界都以金錢來思考,那些以權力政治來思考的人也是以金錢在思考,因為錢只不過是權力的象徵,那就是為什麼你可以累積越來越多的錢,但是那個想要更多的欲望永遠離不開你,因為對權力的渴望是無止境的,它不知道有終點。而人們之所以渴望權力是因為在內在深處,他們是空虛的。他們會想辦法用些什麼東西來填滿那個空虛,它或許是金錢、權力、聲望、受人尊敬、身份、或美德等。任何東西都可以,他們想要填滿他們內在的空虛。
世界上只有兩種人:那些想要去填滿他們內在空虛的人,和那些非常稀有的、非常寶貴的人,他們想要去看內在的空虛。那些想要去填滿它的人會保持空虛、挫折,他們繼續蒐集垃圾,他們的整個生命都沒有用,也沒有結果,只有另外一種,那些非常寶貴的人,他們想要去洞察他們內在的空虛,而沒有任何欲望要去填滿它,他們變成了靜心者。
靜心就是深入去看你的空虛,歡迎它、享受它,跟它合而為一,沒有想要去填滿它——根本不需要去填滿它,因為它已經滿了!它看起來是空的,因為你不是用正確的方式去看它。你透過頭腦來看它,那是錯誤的方式。如果你將頭腦擺在一旁而深入洞察你的空虛,它是非常美的,它是神聖的,它洋溢著喜悅,其他什麼東西都不需要,唯有如此,一個人才會停止去想錢、停止去想權力、停止去想天堂,因為他已經在天堂里,因為他已經很富有了,因為他已經很強而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