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人生首頁讀後感

上海人讀後感

上海人讀後感(一)

近來有幸看到了余秋雨的《上海人》。覺得我們真的不應該用一連串的貶義詞來評價他們。

作者寫了這樣一段話「這些年,外地人富起來了,上海人精明到頭還是十分窮困。這很讓人洩氣。去年有一天,在上海的一輛電車上,一個外地人碰碰撞撞干擾了一位上海婦女,象平時每天發生的一樣,上海婦女皺一下眉,輕輕嘟囔一句:「外地人!」這位外地人一觸即發,把歷來在上海所受的怨氣全都傾泄出來了:「我外地人怎麼了?要比錢嗎?我估量你的存款抵不上我的一個零頭;要比文化嗎?我的兩個兒子都是大學畢業生!」是啊,上海人還有什麼可驕傲的呢?聽他講罷,全車的上海人都發出酸澀的笑聲。」

這個婦女確實令人討厭。瞧比起外地人,這真的不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難道大家都不是中國人嗎?難道我們中華民族過去所受的苦還不夠多嗎?難道還想在窩裡鬥個你死我活?我們也站在大多數上海人的立場上來看待這個問題。你們這些外地人搶我地方奪我田!你們這些外地人占我崗位擠我路!你們這些外地人賺了我們的錢還說我們窮!你們這些外地人討厭我們還又來煩我們!這就是上海人與外地人的對立面!外地人認為自己在上海自己屬於弱勢群體。而上海人認為自己又是一種有苦說不出的弱勢群體。所以產生了雙方的矛盾與對立!當然也又統一面了。都是中國人,同屬華夏文明。上海經濟的發展誰也離不開誰,外地人離開了上海,上海人活不了,上海離開了外地人,上海人也活不了。

難道我們就這樣把對那婦女的恨都糾結到「上海人」身上。這樣未免太草率。對上海人未免太不公了。幾十年前來自農村的社會改革使很多驕傲的上海人離開了上海。他們帶著社會歷史使命感來到祖國大地的各處。越是冷僻險峻的山區越能找到上海的工廠,淳樸的山民指著工人的背脊笑一聲:「嘿,上海人!」他們大多數無怨無悔,這其中他們的心酸現在又有多少人能體會。又有多少外地人會去了解。對於這些人我們給予的應該是無限的讚美。可那時也有好多祖國各地的人來到了上海。我們現在敢肯定那婦女就是地地道道的老上海人的後代嗎?大多數真正的上海人是郊區的淳樸的農民。仔細想來我們把罪惡的帽子扣在了「上海人」身上,其實我們本身就是罪惡的。其實我不是說城裡的上海人就不是上海人了,我只是為驕傲的上海人說句公道話。

我稱他們為「驕傲的上海人」不是去諷刺他們。而是他們是有理由有根據去驕傲的。革命年代有多少革命先驅得到了上海的庇護,中國經濟少不了上海的貢獻,中國文化更少不了上海的雍容大度,曾經上海對於中國承載了多少苦難!英租界,法租界,得租界,對於一個曾經盛極一時的封閉的古老文明如何承受得了這樣的踐踏,而上海人默默的承擔了下來!這種突然的中西文化的融合使得上海文化與中華文化產生了最初的格格不入。

聽人說上海人小市民多,好像大家都有點瞧不起上海人。對於我來說這很有悲劇性色彩。曾經的曾經是誰替上海以外的淳樸農民頂著帝國主義的子彈過日子。帝國主義的槍炮首先要對付的就是繁華的上海,當然上海的抵抗離不開上海以外的人,但受傷最深的還是上海人。久而久之養成了現在這種膽子小缺少冒險精神的習慣。也許是因為受的傷太深了,一時還緩不過來。但是上海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充滿活力的國際化大都市!給點時間,他們會緩過來的。

上海人的精明還沒有得到祖先徐光啟的真傳,也許真傳流失了,但中國傳統文化就教育人們不要忘本。給點時間上海人啊!他們會活出個人樣的。

如果上海文明失落了,那長江又能高亢到哪裡去。長江沖刷著上海文明,終究會沖刷個純淨自然!上海本來就是長江塑造的。如果沖刷不出個樣,豈不是我們華夏文明的悲哀。上海文明終屬華夏文明的一部分,華夏文明啟是那種經不起折騰的文明?

上海人讀後感(二)

我不太同意余秋雨對於上海人的觀點。

我覺得他把上海人中的極個別人的某一些缺點集體放大,把它等同於上海人的普遍性格了。況且上海人在變,上海人對外地人的看法也在變。退一萬步來說,即使上海人對外地人有歧視,也不是歧視所有外地的人的或者是不分青紅皂白的。上海的年輕人對於外地人是沒有什麼歧視的,年紀稍大一些的,很多是知識青年支持邊疆回來的,對外地人更加沒有歧視的觀念。只是一些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中年人,對外地人的牴觸情緒相對而言比較重一些而己。我自己也一個是上海人,不論是誰,只要有真才實學,我就對他服氣,以他為榜樣,向他學習。那些沒有素質,素質低下,行為鄙陋的人,不管他是什麼地方的人,上海人、外地人,還是外國人,我都會一樣地看不起他的。其實現在的上海人決不會因為別人來自外地歧視他,而是看他有沒有能力。但是要是他沒有足夠的能力,就多半會遭到排斥了。現在的上海女孩兒嫁給外地郎,上海男孩子娶外來妹,已經很多見了。父母們也是很少有反對意見的。因為在他們看來,「戶籍、地域」並不是重點,重要的是「職業、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等」。倒是外地人對上海人還有一些偏見,諸如:「精明不高明」、「市儈」、「冷漠自私」、「莫名的優越感」等。其實平心而論,難道上海人真的是如此之差嗎?

上海人讀後感(三)

余秋雨在(上海人)一文中對上海人進行了人木三分的剖析,正如文中所說的,近代以來,上海人一直是中國一個非常特殊的群落。上海人勤奮、好學、開通、機靈、精明,但並不一定高明,自負又帶點自卑……作為一個上海人,讀時令人沉重,讀後使人深思。

我生在上海,長於上海,常為自己是一個上海人而感到自紊。今年年初六,我上一家家電修理鋪去修半導體,正巧碰上一位阿姨來修冰櫃,當她得知修冰櫃的是位外地師傅時,無論如何也要把冰櫃重新拉回去,還口口聲聲地說:「我就是不要外地人修!」氣得店主惡狠狠地反問她:「你是正宗的上海人嗎?」這個問題真讓人困惑。究竟有多少地地道道的上海人呢?真正地。道的「上海人」是上海郊區的農民,而現在的上海人又瞧不起鄉下人。於是,上海人陷人了一種無法自拔的尷尬。如同餘秋雨所指出的:「上海人始終是中國近代史開始以來最馗尬的一群。」

我們的前輩以他們的精明能幹建起這座國際化的大都市。在上海,出現了許多領風氣之先的全國第一。所有這些變化都有著其深刻的人文背景,都體現出上海人的精神、人格和素質。

余秋雨認為:「續寫上海新歷史,關鍵在於重塑新的上海人,重塑的含義,是人格結構的調整。」

首先,要善於學習。目前學校里學習最刻苦、成績最優異的學生往往是些外地人,特別是些農村來的孩子。有些上海學生往往甘居中游,喜歡賣弄自己的小聰明。這實在讓我們感到臉紅。在新科學、新技術、新知識爆炸的新世紀,我們必須從依靠小聰明的狀態中走出來,腳踏實地、老老實實地學習。這樣,才能以「更快、更高、更強」的全新面貌來挑戰世界,挑戰未來。

其次,要不斷創新。上海是一座充滿創新活力的城市,它的每一步發展,都離不開創新。作為一名中學生,一個新上海人,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創新的環境中,改革教育思想、教學方法、課程設定、招生制度等,使高考不再是惟一的指揮棒,使以傳播知識和文化為主的學校教育功能得以轉變。個性化學習、創新型教育悄無聲息地來到我們面前,使應試教育逐步轉向索質教育。這一切都為我們創新幼苗的成長提供了陽光、雨露和土壤。我們必須從小樹立創新精神和鍛鍊創新能力,要有好奇心、鑽研心、信心和恆心,這樣,才能真正成長為創新人才。有了創新的人才,才有創新的上海。

還有,要敢為天下先。余秋雨說得好:「沒有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沒有統領全局的強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與怯弱相伴隨。」鑲嵌在長江人海口的上海,曾經創造了許多中國第一,甚至世界第一。而在改革開放中,上海人創造的「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奇蹟更令世人驚嘆。進人21世紀,上海人應更領先一步,魄力更大,藍圖更加宏偉,它要面向大海、世界、未來。

最後,要有海納百川的寬廣胸懷。改革開放,使上海人從閣樓、擁戶、弄堂走了出來,從擁擠不堪的交通以及縈瑣的家務中解脫出來。上海人的心胸變得開闊了,眼光變得遠大了,他們正與「大都市中的小市民」,正與「精明而不高明」等傳統陋習告別。新世紀的新上海人應有海納百川的氣魄,使上海成為成千上萬富有進取心的中外人士的家園。在他們中間,上至科學家,下至打工仔,他們不一定具有上海「戶口」,不一定會說上海話,但他們也是「新上海人」,因為他們與我們一起建設這座充滿鮮花、理想和活力的城市。「同是申城創業人,相逢何必曾格識」。()

余秋雨在《上海人》一文的結尾寫道:「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也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儘管我還無法讀懂其中的深刻含義,但我想,上海不會失落,上海文明不會失落。在新世紀,上海將成為真正的國際大都市,將有立體的快速交通,詩憊的居住空間和一流的教育,上海人將更加文明禮貌、勤奮高效、腳懷大志和富有開拓創新精神。

返回頂部